过氧化氢

搜索文档
清越科技徐蜂凯:技术是创业的利刃
上海证券报· 2025-07-04 02:56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浙江清越科技有限公司 简称清越科技 专注于电化学和电催化技术应用 目标是成为全球该领域的领军企业[1][4] - 公司核心技术为"水基电化学制过氧化氢" 该技术源自斯坦福大学Jaramillo实验室孵化项目 用户只需加水通电即可生成浓度可控的过氧化氢溶液[2][4] - 公司团队由斯坦福大学化学博士领衔 科研成员均来自国内外一流高校 具备强大的原创研发能力[3] 技术特点 -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和纯度每提升一个梯度 其技术价值与应用高度便实现跨越式攀升 但生产和储运环节面临挑战[4] - 技术可生成浓度可控的过氧化氢溶液 从家居消毒到医用消杀 再到芯片制造的超净清洗 应用广泛[2][4] - 技术相比传统消毒剂更为绿色安全 分解后仅为氧气和水 特别适用于泳池等场景[6] 市场策略 - 初期采用to C策略 2022年推出家用版过氧化氢空气消毒机 首场电商直播成交额达80万元[3][5] - 疫情后转向家电领域 与头部品牌合作推出行业首款搭载过氧化氢消毒技术的洗地机[5] - 目前产品模块可定制大小和尺寸 采用"乐高式"方案 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5] 行业机会 - 高纯度过氧化氢产品 特别是芯片制造等领域依赖的"电子级过氧化氢"长期被欧美企业垄断 国内企业多依赖进口 市场空间巨大[2] - 公司产品已在家电 畜牧等领域取得成绩 计划到2026年实现电子级纯度突破 进入芯片清洗等高精尖领域[1][6] - 目标在家电领域保持领先 在畜牧板块拿下中国养猪行业前20的客户[6]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徐蜂凯留学归国后经历丰富 从企业咨询 新能源创业到投资人 最终选择二次创业[2] - 创业契机源于发现过氧化氢应用广泛但高纯度产品被垄断的市场痛点[2] - 建议年轻创业者要有强大技术支撑 清晰目标和强烈社会责任感[6]
新华医疗: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领军企业 | SynBioCon 2025推荐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6-25 20:35
公司概况 -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43年 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综合性领军企业 专注于实验科技 感染控制 放射诊疗 手术器械等九大核心领域 [10] - 公司是国内感染控制设备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 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参与制定百余项行业标准 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1] 核心技术产品 实验科技领域 - 聚焦细胞学与微生物学专业领域 以实验室自动化为突破方向 重点攻关"卡脖子"技术和"国产替代"仪器设备 [12] - 运用全自动细胞培养 AI算法自动识别 多轴协同机械臂 过氧化氢高效灭菌等技术实现细胞自动化培养 解决培养一致性差 传代成活率低 易交叉感染等问题 [13] 核心设备系统 1 **全自动微生物样本处理系统** - 运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 视觉定位 深度学习技术 实现微生物菌种的检测 分离 纯化 解决传统培养检测费时费力 误差率高 生物安全风险高等问题 [15] 2 **二氧化碳培养箱** - 采用专利风道 智慧物联 多面加热 PID控制技术 提供温度均匀 湿度及二氧化碳浓度稳定的细胞生长环境 创新性结合过氧化氢灭菌技术 将灭菌时间压缩至1小时以内 [16] 3 **立式灭菌器** - 用于医疗器械 实验室器皿 培养基等灭菌 具备自动排水 排汽冷凝 生物安全设计 脉动干燥 数据追踪等功能 国内感染控制设备市场占有率第一 [17] 4 **过氧化氢消毒器** - 单台最大灭菌体积500立方米 过氧化氢每立方米用量4ml 杀灭程度达log6灭菌级别 具有安全可靠 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 [19] 5 **细胞计数仪** - 结合智能图像识别及先进光学成像技术 可精准识别活/死细胞并快速成像 一键获取细胞总数 活率 直径等信息 [21] 6 **单细胞悬液制备仪** - 30分钟内完成单细胞悬液制备 支持多通道独立运行 内置加热系统 为单细胞测序 CTC检测 CAR-T细胞质控等提供关键样本支持 [22] 7 **全自动培养基分装系统** - 实现无菌 精确定量 无人值守的培养基分装 提高细菌营养琼脂 真菌沙氏固体培养基等分装效率 [23] 8 **厌氧制备系统** - 用于厌氧菌 微需氧菌等微生物培养 满足生物制药 食品检测 环境保护等领域对氧/二氧化碳浓度的极高要求 [26] 9 **实验室清洗消毒机** - 对试管 移液管 培养皿等实验器皿进行标准化清洗 消毒和干燥 [27] 行业活动参与 - 公司将出席2025年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的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 大会聚焦AI+生物智造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 未来食品 未来农业 美妆原料四大应用领域 [1][29] 产业平台合作 - 公司已入驻全球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新品库(bio-basedlink) 展示品牌技术产品 [8][33]
突破己内酰胺成套技术的“三道关卡”
中国化工报· 2025-06-17 10:58
前段时间,中国石油(601857)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鉴定委员会对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石科院)牵头完成的"变革性己内酰胺成套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 40年前,我国己内酰胺主要依赖进口。为改善民生,国家投资上百亿元引进生产技术,建成3套5万吨/ 年生产装置,但生产成本高、污染与亏损问题较为严重,不能满足我国人民"穿好衣"的重大需求。 聚焦国内己内酰胺优等品性能指标与高速纺工艺要求的适配性差距及高端应用领域拓展受限问题,团队 开发己内酰胺内在品质提升关键技术,使产品从不能用于高速纺提升至100%满足高速纺要求;开发己 内酰胺全流程降碳减排生产技术,二氧化碳和"三废"排放量下降43%和73%,攻克强生物毒性、高盐高 COD废液处理难题,引领己内酰胺生产技术向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定,此项变革性己内酰胺成套技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多方协作实现高质量产业化 "三道关卡"封锁国内己内酰胺产业 己内酰胺是第二大合成纤维和工程塑料尼龙6的单体,广泛应用于纺织、包装、电子、汽车、航天航空 等新材料领域。同时,己内酰胺也是一种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高、生产工艺复杂、本质安全 ...
“分子钥匙”实现过氧化氢“即产即用”
科技日报· 2025-06-03 09:01
记者5月27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梁骥团队通过独特的层间氢键设计, 成功开发出一种高性能电催化剂,实现了绿色过氧化氢(H2O2)的高效合成,让过氧化氢合成有望实 现"即产即用"。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通讯》。 "与传统催化剂依赖金属中心电子结构不同,我们通过设计材料的分子堆积方式,利用氢键等非共 价键作用力,实现了对催化反应的精准调控。"梁骥介绍。这种别出心裁的"非配位结构调控"策略,为 新型电催化材料的研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测试表明,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该催化剂制备过氧化氢的产率远超同类产品。在人工海水中,制 得的过氧化氢质量浓度可快速积累到1%,而在碱性溶液中则可快速积累到3%,均达到了污染物降解、 杀菌等需求的实用标准。例如,利用该材料在生理盐水中制备过氧化氢仅30分钟后即可对大肠杆菌等致 病菌实现100%的杀灭率,并对毒性有机染料实现快速降解。 这项突破性研究直指传统过氧化氢生产痛点。作为重要的氧化剂和消毒剂,过氧化氢2024年全球需 求量高达600万吨。然而,95%的过氧化氢依赖高能耗的蒽醌法生产,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会造成环 境污染。电化学合成技术可直接 ...
湖南首条直航俄罗斯危化品航线开通
搜狐财经· 2025-05-31 18:26
(满载过氧化氢的集装箱在岳阳港城陵矶新港区等待装船启航。通讯员供图) 据悉,2023年,岳阳城陵矶-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际直航航线开通,成为湖南第二条进出境水运直航航线。航线开通以来,以汽车配件、木材等常规货 物运输为主,实现从单一运输向运输与贸易一体化模式的升级,显著提升了贸易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来源丨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于淼 通讯员:解紫薇 徐美芳) 近日,15个满载过氧化氢的集装箱从岳阳港城陵矶新港区启航,搭乘岳阳湘俄速航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下称"湘俄速航")直航船舶,朝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 克的斯拉夫扬卡港进发,标志着湖南首条直航俄罗斯危化品航线开通,湘俄危化品贸易有了新通道。 "在多部门协同支持下,此次危化品直航俄罗斯,完成了全流程、创新式的严密监管。随着该航线运营的日益成熟,城陵矶新港区预计每月集装箱吞吐量可 稳定增长300标箱。"湖南省城陵矶港口集团岳阳城陵矶新港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相较于传统路径,本次运输打破了湖南危化品出口需经临湘工厂汽运至深 圳盐田港中转的物流模式,实现"源头工厂-城陵矶新港区-俄罗斯"一站式直达。在保持同等运输时效的前提下,集装箱单箱综合物流成本降低800元, ...
绿色过氧化氢有望“即产即用”
中国化工报· 2025-05-28 10:21
5日26日,天津大学对外宣布,该校材料与工程学院梁骥教授团队通过独特的层间氢键设计,成功开发 出一种高性能电催化剂,实现了绿色过氧化氢的高效合成,且有望实现"即产即用"。相关研究发表于期 刊《自然·通讯》。 这种新型催化剂,不仅有望破解传统生产工艺高能耗、高污染难题,还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以及复杂水质 中展现出良好的适用性。目前,研究团队正在优化制备工艺,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生产线,力 争早日实现对传统高污染工艺的替代,助力绿色化工目标实现。 为解决上述难题,梁骥团队研发了一种镍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该材料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使镍活性 中心与相邻层的氨基基团形成"层间氢键"。该效应犹如一把"分子钥匙",使该材料对于电合成过氧化氢 的催化能力精准匹配理论最优值,既保证了反应活性,又大幅抑制了副反应发生。与传统催化剂依赖金 属中心电子结构调控不同,研究团队通过设计材料的分子堆积方式,利用氢键等非共价键作用力,实现 了对催化反应的精准调控。这种"非配位结构调控"策略为新型电催化材料的研发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未 来可拓展应用于更多化学反应体系。 测试表明,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该催化剂制备过氧化氢的产率远超同类产品。在人 ...
我国科研人员研发新材料助力过氧化氢合成“即产即用”
新华社· 2025-05-27 16:32
高性能电催化剂研发 - 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高性能电催化剂,实现了绿色过氧化氢的高效合成,使过氧化氢合成有望实现"即产即用" [1] - 该成果由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梁骥教授团队取得,并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 [1] 过氧化氢的应用与生产现状 - 过氧化氢作为重要的氧化剂和消毒剂,广泛应用于化工、医疗和环保领域 [1] - 目前高能耗的蒽醌法是生产过氧化氢的主要方法,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 [1] 电化学合成技术的突破 - 电化学合成技术被视为过氧化氢生产的理想方案,但催化剂在中性/碱性环境中活性低、选择性差、稳定性不足的问题长期制约其实际应用 [2] - 科研团队研发的镍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Ni-BTA)通过独特的层间氢键设计,催化能力精准匹配理论最优值,既保证反应活性,又大幅抑制副反应 [2] 催化剂的性能表现 - 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该催化剂制备过氧化氢的产率远超同类产品 [2] - 在生理盐水中制备过氧化氢仅30分钟后,即可对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实现100%的杀灭率,并可快速降解毒性有机染料 [2] 新材料的意义与前景 - 新材料破解了传统生产工艺的高能耗、高污染难题,在中性/碱性环境及复杂水质中展现出卓越适用性 [2] - 科研团队正加快优化制备工艺,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生产线,力争早日替代传统高污染工艺,助力实现"绿色化工"目标 [2]
研判2025!中国过氧化物行业发展历程、发展现状、重点企业及发展趋势分析:高端过氧化物产品需求持续增加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1 09:09
内容概况:我国过氧化物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随着国内化工、塑料、橡胶、纺 织等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过氧化物的需求不断增加。从产量和消费量来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过氧 化物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大国之一。2024年,我国过氧化物的市场规模已达141.52亿元人民币,并且在持 续扩大。 关键词:过氧化物行业产业链、过氧化物行业发展现状、过氧化物行业发展趋势 一、过氧化物行业定义及分类 过氧化物是一类含有过氧基(-O-O-)的化合物。过氧基中的两个氧原子通过单键相连,氧原子最外层 均有6个电子,形成过氧基后,每个氧原子还各有一个未成键的电子,这对电子可以与其他原子或基团 形成共价键,从而使过氧化物具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和性质。 二、过氧化物行业产业链分析 过氧化物行业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生产制造与下游多元应用领域。上游环节,基础化工原 料如氢气、氧气、烷烃及酸类,与催化剂、溶剂等辅助材料共同构成生产基础,其供应稳定性与质量直 接影响后续生产。中游生产环节聚焦于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产品分离提纯及包装储存,通过精细工 艺控制,将原材料转化为高纯度过氧化物产品,技术密集且对安全环保要求严苛。下游应用领 ...
Cell Metabolism:刘丹倩团队揭示大脑过氧化氢信号调控睡眠稳态新机制
生物世界· 2025-05-19 17:43
睡眠 有助于动物抵御氧化损伤,但氧化还原状态与睡眠稳态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目前仍不清楚。 2025 年 5 月 15 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刘丹倩 研究组 ( 博士研究生 田玉静 为 第一作者 ) 在 Cell 子刊 Cell Metabolism 上发表了题为: Hydrogen peroxide in midbrain sleep neurons regulates sleep homeostasis 的研究论文。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 过氧化氢 (H₂O₂) 作为氧化还原信号分子参与 睡眠稳态调控 的因果作用及其神经机 制 。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 创新性地建立了在体监测 H₂O₂ 动态、精确操控其浓度的化学遗传学与光遗 传学技术体系,发现了小鼠急性 睡眠剥夺 (SD) 导致大脑氧化水平普遍升高,尤其是在促进睡眠的区 域。对细胞内 过氧化氢 (H₂O₂) 实时动态的体内成像显示,在 中脑黑质网状部 (SNr) 的 GAD2 睡眠 神经元中,其 胞浆中而非线粒体中 H₂O₂ 的增加反映了睡眠不足,并与自发清醒时间呈正相关,从而追踪 清醒状态。 通过可控地 ...
双氧水制备有了新方法——“朽木”发电 空气“供氧”
科技日报· 2025-05-15 16:41
纸张漂白、医疗消毒、污水处理……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总少不了过氧化氢(俗称"双氧 水")的身影。作为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化学品,过氧化氢目前主要通过蒽醌法生产,但该法需高温高 压,能耗高、设备复杂,在储存和运输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赵雪冰团队探索出的过氧化氢制备方法的主要创新在于,利用木质素合成了一种新型催化剂,能够 显著提升电解效率。更值得一提的是,为整个电解系统供能的电源是该团队此前自主研发的直接生物质 燃料电池,"主角"也是木质素。 近期,研究人员探索出一种更安全、更绿色的过氧化氢制备新方法。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副教授赵 雪冰带领团队,以制浆造纸黑液中的废弃物木质素为原料,通过产电和电解耦合方式,利用空气中的氧 气氧化木质素,源源不断地生成过氧化氢。整个制备系统无需高温、高压,甚至不用通入外部电源,只 需通入空气即可,为分布式、移动式制备过氧化氢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日前,相关论文发表于《能源 与环境科学》。 木质素变废为宝 木质素,是一种天然的高碳有机聚合物。听起来或许有些陌生,但它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伸手触摸 路边的树干,其内里就富含木质素。它是构成植物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为木材提供了刚硬的结构支 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