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酒旅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外卖的Plan B是出海
钛媒体APP· 2025-08-06 08:37
京东收购CECONOMY - 公司宣布通过全资子公司收购德国消费电子集团CECONOMY,估值约2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超180亿元)[1] - 标的公司在欧洲拥有超1000家线下门店及线上销售平台,收购后将保持独立运营[1] - 此次收购是公司第二次尝试,2023年曾接触但未达成协议[1] - 标的业务与公司此前竞购的英国Currys类似(覆盖欧洲多国、800+门店),显示海外并购策略一致性[3] 国际化战略演变 - 公司国际化规划始于2014年,但进展曲折,业务多次调整(俄罗斯站上线1年即关闭、东南亚投资未达预期)[7][8] - 当前海外业务分为三部分:欧洲新零售Ochama、跨境销售平台全球售、欧洲自营平台Joybuy[8] - 战略呈现三大特点:区域转向欧洲、立足消费电子赛道、依托物流构建海外供应链[10] - 目标用户策略聚焦海外华人群体,但存在履约效率与本地化渗透挑战[10][11] 国内业务与战略抉择 - 公司一季度净营收同比增长15.8%,Non-GAAP经营利润增长31.4%,受益于政策支持[14] - 管理层提出三大发展方向:内容生态、开放生态、即时零售,其中即时零售获重点投入(达达+京东到家体系)[16][17] - 外卖业务已投入超百亿元,但面临美团与阿里淘宝闪购的激烈竞争[18] - 出海相比外卖具备三大优势:电商经验可迁移、海外市场增长空间大、亏损可控性更强[20][21] 战略资源分配困境 - 公司面临外卖与国际化两条战线的资源分配矛盾,难以同时支撑双线作战[23] - 历史显示国际化决心反复(业务关停、高管频繁更换),可能影响当前战略执行效果[21] - 错过集中资源突破海外市场的窗口期,现陷入国内外卖持久战[24] - 核心决策将影响未来十年发展轨迹,战略选择优先级高于执行投入[25]
达达更名为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京东即时零售战略再升级
南方都市报· 2025-08-05 18:47
公司战略调整 - 京东达达事业部正式更名为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 下设秒送(含外卖)、酒旅、家政、研发、整合营销、中台等业务部门 由郭庆继续担任负责人并直接向京东集团兼零售CEO许冉汇报[2] - 达达集团于2024年6月完成与京东集团的私有化交易并从美股退市 此次更名标志着达达彻底融入京东生态 进入发展新阶段[2] - 京东在2024年5月整合原即时零售品牌京东小时达、京东到家 对外以新品牌形象"京东秒送"亮相 运力主要来自达达秒送[5] 资本运作与股权变化 - 京东集团于2024年9月收购沃尔玛持有的达达股份 对达达持股比例增至63.2%[5] - 2025年2月京东集团以每股ADS 2.0美元或每股普通股0.5美元对达达发布私有化要约 收购方案对达达集团的估值达5.2亿美元 较达达上市时近35亿美元总市值缩水超85%[5] 业务拓展与生态构建 - 京东于2025年2月官宣外卖业务 该业务位于京东APP首页的京东秒送下的一大门类[5] - 2025年6月18日京东发布《致全体酒店经营者的一封公开信》宣布进军酒旅市场 并从携程、同程、飞猪等平台以三倍薪资挖人[6] - 京东APP首页设置"品质生活"板块作为一级入口 集合餐饮、酒旅、物流、家政、养车等生活业态 细分业务间互相导流(如酒店订单满100返10元外卖券)[7] 高管团队与人才策略 - 达达集团负责人郭庆曾为美团最高决策机构S-team成员 在美团外卖早期发展中推动业务快速扩张 并令美团酒店间夜量在2019年首次全年持续超过携程系总和[6] - 郭庆于2024年加入京东集团担任顾问 后出任达达集团董事会主席 全面负责即时零售配送[6] 行业竞争格局 - 互联网平台竞争已突破传统电商与本地生活服务界限 试图构建涵盖多种服务的商业生态系统 形成围绕生态的竞争[8] - 京东直面美团(外卖+酒旅)、阿里(淘宝闪购+饿了么+飞猪)的竞争 通过延伸多场景消费链强化生态闭环[7] - 外卖平台将演变成更加复杂、多元的线上线下综合体 在商品服务种类上可能涵盖更多领域 在服务模式上更注重线上线下融合[8] 战略定位与商业模式 - 京东CEO许冉表示外卖是即时零售场景下用户高频业务之一 投入即时零售包括外卖业务可丰富消费场景、提升用户体验并产生巨大协同价值[5] - 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称京东做外卖的逻辑是服务背后的生鲜供应链 采用跟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5] - 京东所有业务100%围绕供应链展开 未来将向餐饮供应链、酒店供应链以及美容、医美、医院等更多细分领域扩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