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晶圆
搜索文档
河南老板,硬碰硬英美百年资本
商业洞察· 2025-11-02 17:22
以下文章来源于非凡油条 ,作者豆腐乳儿 -------------------------------- 01 非凡油条 . AI、算力、机器人,新科技新产业深度追踪。合作请联系:xiaobaibai 9999(注明品牌和需求) 作者: 豆腐乳儿 来源:非凡油条 1965年末的一天,与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合作的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研究人员,每人吃 着一碗热腾腾的烩面。 这碗烩面在当时可谓意义非凡,因为这是对他们重大突破的奖励——他们研发出 中国第一台六面顶 压机 ,让中国能够自主制造金刚石了。 他们吃烩面的时候,肯定想不到,他们开创的产业,在六十年后能卡外国的脖子。 当时他们想的,只是 避免中国被卡脖子 而已。 以金刚石为代表的超硬材料,硬度大,广泛应用于切割打磨等工艺中。 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中苏交恶,中国缺少金刚石,只能自主研发出六面顶压机, 实现工业用的人 造金刚石产业化。 而且相比国外高温高压法运用的两面顶压机,六面顶压机一开始在效率和质量上并无优势。 直到2001年,河南企业中南钻石在国内率先应用 粉末触媒工艺 ,提升了六面顶压机制造金刚石效 率。 2004年,中南钻石又利用六面顶压机,生产出国 ...
中国出手!亮“金刚石王牌”!美国芯片业或倒退五年
搜狐财经· 2025-10-23 21:50
出口管制措施 - 中国自11月8日起对六种超硬材料及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涵盖从人造钻石粉末、颗粒到切割用砂轮、线锯等产品 [1] - 该管制措施与稀土、锂电池相关物项的管制措施同步发布,针对全球产业链核心环节 [3] 超硬材料的重要性与应用 - 人造金刚石导热能力是铜的五倍且不导电,对高端芯片散热至关重要,美国高端芯片制造企业依赖中国供应 [3] - 超硬材料还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打磨以提升耐磨性,以及深海探测装备以承受数千米水压 [9] - 中国人造金刚石产业年产值达上千亿元,被称为“工业牙齿” [9] 中国产业发展历程 - 建国初期中国无法制造人造金刚石粉末,完全依赖从日本、美国高价进口 [5] - 上世纪八十年代,郑州三磨所团队成功研发自主的人造金刚石制造设备,使中国具备自产能力并导致进口设备价格大幅下降 [5] - 21世纪初,河南形成产业集群,企业如黄河旋风、中南钻石制造出更大更纯的金刚石单晶,技术超越美国企业 [7] - 中国后续开发出金刚石晶圆制造技术,领先美国数年 [7] 全球市场地位 - 中国成为全球人造金刚石领域领导者,全球大部分人造金刚石由中国制造 [7] - 河南省的人造金刚石产量超过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 [7] - 全球几乎所有制造人造金刚石的工厂都使用中国生产的设备 [7] 管制措施的影响与反应 -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评估,失去中国供应将导致美国高端芯片散热技术倒退三到五年,每片芯片生产成本增加200美元 [9] - 美国本土缺乏高端人造金刚石生产线,从零建设成本是中国的三倍且需至少五年时间 [9] - 美国贸易代表指责中国管制措施为“长臂管辖”并要求谈判 [9] 政策背景与解读 - 出口管制被视为中国对美国科技打压的反制措施,美国自2018年起通过加征关税、芯片封锁等手段打压中国科技产业 [11] - 中国对稀土、超硬材料采用类似美国“0.1%规则”的标准,被解读为“照样还礼” [11] - 国际评论认为中国此举是掌握了全球供应链关键节点,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 [11]
第四代散热材料:金刚石材料
材料汇· 2025-10-23 21:43
芯片散热挑战与热管理需求 - 随着半导体产业向2纳米、1.6纳米甚至1.4纳米工艺节点迈进,芯片尺寸缩小、功率增大,导致热管理挑战加剧,若散热不及时会形成局部"热点",影响芯片性能与可靠性 [5] - 当芯片表面温度达到70-80℃时,温度每上升1℃,芯片可靠性下降10% [5] - 过热会导致芯片性能下降、硬件老化、寿命缩短,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并增加电力消耗与运营成本 [6] 金刚石材料散热优势 - 金刚石热导率高达2000W/m·K,是硅的13倍、碳化硅的4倍、砷化镓的43倍,较铜和银高出4-5倍,在热导率要求超过500W/m·K时成为唯一可选的热沉材料 [2][10] - 金刚石具备高带隙(约5.5eV)、高电流承载能力、优异机械强度和抗辐射性,适用于高温、高功率及高辐射环境 [3][11] - 金刚石作为散热材料主要有三种应用形式:金刚石衬底、热沉片及微通道结构 [2][10] 金刚石散热技术应用案例 - Akash Systems的钻石冷却GPU技术可降低GPU热点温度10-20℃,风扇速度减少50%,超频能力提升25%,服务器寿命延长一倍,预计为数据中心节省数百万美元冷却成本,同时温度降低高达60%,能耗降低40% [10] - Diamond Foundry制造出直径100毫米、重110克拉的单晶金刚石晶圆,其散热技术可使GPU计算能力提升三倍,温度降低60% [38][40] - 华为申请金刚石散热层半导体器件专利,通过凹槽结构增加接触面积,减少热扩散距离,大幅提升散热效率 [50] 金刚石材料分类与制备工艺 - 金刚石分为单晶、多晶和纳米金刚石:单晶金刚石热导率最高(1800-2200W/m·K),多晶金刚石热导率为1200-1800W/m·K,纳米金刚石可作为钝化层均热 [17][23] -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是制备大尺寸金刚石的主流技术,包括热丝CVD、微波等离子体CVD和直流等离子体增强CVD [29] - 香港大学开发出可制备2英寸晶圆级、超薄(亚微米)、超平整(粗糙度低于纳米)金刚石薄膜的技术,支持微纳加工与柔性应用 [45][47] 金刚石复合材料与封装技术 -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热导率达450-600W/m·K,热膨胀系数为5.0-7.0×10⁻⁶/K,兼具高导热和低膨胀特性,完美匹配第三代半导体散热需求 [15][41] - 复合封装材料克服了传统金属(如铜、铝)热膨胀系数不匹配、陶瓷导热性差、塑料密封性不足等局限,成为大功率芯片封装的理想选择 [16] 国内金刚石产业与企业案例 - 中国金刚石产业集中在河南、山东、江苏等地,河南单晶产量占全国80%,中南钻石、黄河旋风、郑州华晶、力量钻石等企业占据近70%市场份额 [31] - 沃尔德已开发CVD金刚石单晶/多晶热沉片,单晶产品热导率1800-2200W/m·K,最大尺寸达60×60mm,多晶产品最大直径300mm [54][59] - 力量钻石与台湾企业合作研发半导体高功率散热片,四方达建设金刚石超级工厂聚焦半导体散热应用,国机精工在超硬材料领域技术领先 [65][66][72]
让爱情不再“买不起”!河南培育出156.47克拉全球最大钻石!
搜狐财经· 2025-10-17 05:48
技术突破与行业地位 - 河南力量钻石通过高温高压法成功培育出重达156.47克拉的钻石原石,超越美国公司150.42克拉的纪录,成为全球最大人工培育钻石单晶 [1] - 技术突破攻克了超大单晶生长中的碳源分布与温压控制难题,使钻石纯净度达到D色级和VVS级,净度超越部分天然钻石 [3] - 河南柘城县年产培育钻石原胚超600万克拉,占全球总产量近50%,河南工业金刚石产能占全国90%,培育钻石占80%,形成全产业链布局 [3] 市场影响与消费趋势 - 培育钻石成本仅为天然钻石的20%,1克拉D色VVS钻戒价格降至5000-6000元 [5] - 受中国培育钻石冲击,戴比尔斯一年内两次降价累计40%,2024财年净利润暴跌60%,库存积压20亿美元 [5] - 63%的中国Z世代购买珠宝时优先考虑环保和伦理因素,培育钻石碳排放仅为天然钻石的七分之一且无伦理争议 [5] 高端应用与产业升级 - 大颗粒金刚石单晶可应用于超精密刀具、光学器件及芯片晶圆加工等领域 [7] - 河南黄河旋风研制出热导率达2200W/m·K的金刚石晶圆,为5G基站和AI芯片散热提供解决方案,并切入半导体封装赛道 [7] - 河南省政府投入超7000万元科研资金,签约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7.5亿元,推动产业从“大产能”向“高价值”跃升 [8]
金刚石高端应用加速落地,材料企业集结Carbontech2025
DT新材料· 2025-09-19 00:14
金刚石材料特性与应用潜力 - 金刚石具备超高硬度、极高热导率、宽禁带半导体特性和良好生物兼容性 在工业和科技领域有不可替代地位 [4] - 传统应用集中于切削工具如光伏硅片切割和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加工 新兴应用扩展至半导体、新能源、量子科技及生物医疗领域 [4] - 被称为"终极半导体材料" 因出色导热性和载流子迁移率 可突破硅和碳化硅物理极限 适用于5G通信、高效能芯片及数据中心 [4] 产业发展挑战 - 大尺寸单晶衬底制备及高效切割抛光工艺尚未成熟 制约产业化进程 [5] - 当前全球产能约90%集中于磨具磨料领域 高附加值半导体、光学和生物应用未实现规模化 [5][6] - 产业链上下游存在性能与需求脱节问题 需协同突破以释放材料潜力 [5] 产业链协同与升级路径 - 材料企业需推动合成工艺提升、探索绿色低碳路径并拓展新兴应用 加工与装备企业需通过工艺创新转化材料特性为生产力 [6] - 中国占据全球约90%人造金刚石产能 河南形成完整产业集群 需将产能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 [6] - 半导体功率器件研发及金刚石项目为产业升级关键路径 展会与行业大会成为聚合产业链的重要平台 [6][7] 行业展会与企业参与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Carbontech 2025)涵盖2大主题展馆、20000+平方米展出面积、800+展商 聚焦半导体碳材料与能源装备 [57][59] - 展会包括4大应用端会议、7大同期活动及3场巡回地推 预计吸引50000+专业观众、3000+终端用户及1000+行业CEO [57][62][63] - 参展企业覆盖金刚石全产业链 包括衬底、外延、热沉、光学窗口、培育钻石及半导体器件等领域 [8]-[52] 代表性企业技术布局 - 安徽尤品新材料专注第四代宽禁带半导体金刚石 产品涵盖衬底、外延、热沉及光学窗口 [11] - 宁波晶钻科技CVD单晶金刚石产能与技术居世界前列 可产业化生产大尺寸低缺陷单晶 [30] - 河北普莱斯曼掌握直流喷射与大功率微波技术 散热产品与微波光学窗口实现国内替代并应用于核聚变项目 [18] - 西安英特斯克自研10KW/15KW微波电源及MPCVD控制系统 定位高附加值电子级片材及散热器件市场 [46]
碳化硅市场,依旧繁荣
半导体芯闻· 2025-05-23 18:26
功率半导体晶圆市场预测 - 全球碳化硅(SiC)晶圆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1436亿日元增长至2035年的6195亿日元,增幅达4.3倍[1] - 2024年SiC晶圆销量同比增长81.9%,但受低价产品影响,销售额仅增长46.1%[1] - 2025年SiC晶圆销量和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约20%,主要受8英寸生产线资本投资延迟影响[1] SiC晶圆尺寸分布 - 6英寸SiC晶圆占据90%以上市场份额,仍是主流产品[2] - 4英寸SiC晶圆需求持续下降,而8英寸晶圆预计2026年后需求将大幅增长[2] 下一代半导体晶圆发展 - 金刚石晶圆市场预计2035年达46亿日元,2英寸晶圆商业化将加速市场发展[3] - 4英寸氮化铝晶圆样品开始发货,未来将实现全面量产[3] - 二氧化锗晶片计划开发为6英寸外延晶片,预计2030年左右开始销售[3] 其他半导体晶圆趋势 - 硅晶圆市场2024年随硅功率半导体市场萎缩,预计2025年起稳步增长[3] - GaN单晶晶圆和氧化镓晶圆市场将随6英寸晶圆实用化而扩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