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U产品
搜索文档
QFII三季度新进重仓18股 大举布局新质生产力板块
证券时报· 2025-10-23 01:52
中国股市表现及驱动因素 - 第三季度上证指数上涨超12%,深证成指涨幅近30% [1] - 上涨受益于中国经济强劲韧性、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及消费市场企稳回升 [1] - 海外资金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力度 [1] QFII持仓概况及变动 - 截至10月22日,37只股票三季报前十大股东中出现QFII,合计持仓市值62.71亿元,其中13股持仓市值超1亿元 [2] - QFII在三季度新进重仓18股,增持11股,减持8股 [2] - 新进重仓股中铂科新材、中材科技、中策橡胶期末持股市值居前,分别为6.07亿元、4.99亿元、4.62亿元 [2] - 摩根士丹利第三季度增持思源电气,期末持股市值达12.67亿元 [2] QFII重点投资领域 - QFII持续青睐科技股,新进或增持股重点覆盖锂电池、商业航天、芯片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2] - 锂电池板块关注中材科技、北纬科技,商业航天板块关注天银机电、星网宇达,芯片板块关注联芸科技、铂科新材 [2] 外资机构观点 - 高盛预计中国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主要由12%的趋势性盈利增长和5%~10%的进一步重估潜力推动 [3] - 高盛判断基于政策窗口开启、经济加速增长、市场低估值及海外资金再配置四大理由 [3] - 摩根士丹利认为全球投资人对中国资产的进一步增持是大势所趋 [3] QFII与北向资金共同加仓 - 11只股票在三季度同时获得QFII和北向资金加仓,其中铂科新材、大族数控、中材科技获北向资金持股数量环比增长超400% [4] - 北向资金对铂科新材持股量环比增长868.82%,使其成为公司第二大流通股东 [4] - 共同加仓股中电力设备行业数量最多,有3只,包括中国西电、神马电力、思源电气 [4] 电网设备行业投资 - 电网设备细分领域公司获外资加仓,今年以来中国电网建设持续加速 [4] - 国家电网前三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4200亿元,同比增长8.1%,2025年全年投资规模有望突破6500亿元 [4] QFII重仓股业绩表现 - 37只QFII重仓股中,25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星网宇达扭亏,整体报喜比例超70% [5] - 净利润同比增长个股中,永鼎股份、光庭信息、圣农发展等8股实现同比翻倍 [5] - 星网宇达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0.38亿元,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0.54亿元,环比同比均扭亏 [5] 重点公司业务动态 - 星网宇达IMU产品可运用于民用领域,其光纤、MEMS等惯性导航产品广泛应用于铁路检测、智能交通、机器人等领域 [6] - 永鼎股份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29亿元,同比增长474.3%,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对联营企业东昌投资的权益法投资收益达3.17亿元 [6]
QFII三季度新进重仓18股大举布局新质生产力板块
证券时报· 2025-10-23 01:23
中国股市表现与外资配置 - 第三季度上证指数上涨超12%,深证成指涨幅近30% [1] - 海外资金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力度 [1] - 高盛预计中国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主要由12%的趋势性盈利增长和5%~10%的进一步重估潜力推动 [3] QFII持仓概况 - 截至10月22日,37只股票三季报前十大股东中出现QFII,合计持仓市值达62.71亿元,其中13股持仓市值超1亿元 [2] - QFII在三季度新进重仓18股,增持11股,减持8股 [2] - 新进重仓股中,铂科新材、中材科技、中策橡胶的期末持股市值居前,分别为6.07亿元、4.99亿元、4.62亿元 [2] QFII重点投资领域 - QFII持续青睐科技股,新进或增持个股重点覆盖锂电池、商业航天、芯片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2] - 锂电池板块关注中材科技、北纬科技,商业航天板块关注天银机电、星网宇达,芯片板块关注联芸科技、铂科新材 [2] 外资机构观点 - 高盛认为中国股市有望步入更具持续性的上行趋势,理由包括政策窗口开启、经济加速增长、低估值和海外资金再配置 [3] - 摩根士丹利指出全球投资人对中国股票的仓位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进一步增持是大势所趋 [3] QFII与北向资金共同动向 - QFII新进或增持个股中,有11股同样获得北向资金加仓,铂科新材、大族数控、中材科技获北向资金持股量环比增长超400% [4] - 北向资金对铂科新材持股量环比增长868.82%,使其成为公司第二大流通股东 [4] - 两大外资共同加仓股中,电力设备行业数量最多,有3只,包括中国西电、神马电力、思源电气 [4] 电网设备行业投资 - 电网设备领域个股受外资青睐,今年以来中国电网建设加速 [4] - 国家电网前三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4200亿元,同比增长8.1%,2025年全年投资规模有望突破6500亿元 [4] QFII重仓股业绩表现 - 37只QFII重仓股中,25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另有1股扭亏,整体报喜比例超70% [5] - 净利润同比增长个股中,永鼎股份、光庭信息、圣农发展等8股实现同比翻倍 [5] 重点公司业绩亮点 - 星网宇达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0.38亿元,第三季度单季为0.54亿元,环比、同比均扭亏,盈利能力大幅增长 [6] - 星网宇达的惯性导航产品应用于铁路检测、智能交通、机器人、无人采煤机等多个领域 [6] - 永鼎股份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29亿元,同比增长474.3%,主要因对联营企业东昌投资的权益法投资收益达3.17亿元 [6]
中海达(300177) - 300177中海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9
2025-09-19 17:26
业务与战略调整 - 公司已对时空数据及信息化业务进行战略收缩 着力发展回款较好的高精度定位装备及解决方案业务 [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下降 主要因时空数据及信息化业务研发投入减少 核心主业高精度定位及解决方案业务研发能力未受影响 [6] - 持续聚焦主业 通过推进核心业务发展 拓展新应用领域业务 提高经营管理质量等多项举措提升盈利能力 [7] 产品与技术发展 - 智能驾驶相关软硬件产品布局完善 完成产品功能安全D等级能力建设 满足高级别智能驾驶量产项目要求 [3] - 惯性导航产品成为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核心部件 IMU性能和算法 智能化定位天线设计和质量获客户高度认可 [3] - 2025年新产品包括V6激光RTK 全能移动测量系统L3 Pro MS100北斗监测站 多频走航式ADCP iFlow RP9等 [4] - 比逊电子核心研发团队已并入公司中央研究院管理 [7] 市场与销售表现 - 农业机械控制领域国内销售渠道持续壮大 海外销售渠道新增超20家 完成亚洲欧洲等10余个农业重点国家销售网络布局 [6] - 机器人相关定点IMU产品已小批量交付 具体量产规划视机器人企业经营发展规划而定 2025年业绩影响较小 [4] 财务与风险管理 - 时空数据及信息化业务应收账款余额有所下降 成立专项小组加强催收 2023年度已较为充分计提坏账准备 [4] - 目前未触及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应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 [2] 其他事项 - 暂无申请卫星通信运营牌照计划 [5] - 暂无股票回购 员工持股计划 [7] - 产品定点信息属于客户要求保密的商业秘密 暂不能公开 [7]
中海达:2025年上半年内,公司成功获得国内两家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的IMU产品定点,已小批量交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21:35
公司业务进展 - 2025年上半年内成功获得国内两家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的IMU产品定点 [2] - 相关IMU产品已实现小批量交付 [2] 行业发展规划 - 持续关注智能驾驶及智能网联行业需求与发展变化 [2] - 持续关注人工智能行业需求与发展变化 [2] - 探索高精度定位技术在低空领域行业的融合应用 [2] - 探索高精度定位技术在工业机器人行业领域的融合应用 [2]
中海达:公司定点机器人企业并非优必选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6:16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已获得国内两家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的IMU产品定点 [1] - 产品实现小批量交付 定点合作企业不包括优必选公司 [1] - 相关业务合作期限明确截至2025年6月30日 [1] 产品应用领域 - IMU产品成功切入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 [1] - 产品已进入实际交付阶段 体现商业化落地能力 [1]
华依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51.1% IMU产品获人形机器人订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3:0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51.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6.22万元,同比大幅减亏 [1]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及智能驾驶业务随投资项目投产放量推动收入增长 [1] - 公司主营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设备、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及智能驾驶相关业务 [1] 智能驾驶业务进展 - 高精度惯导产品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满足智能驾驶车企需求并推动乘用车广泛应用 [2] - 推出两款车规级GNSS卫导产品M611与M611S,具备105°C高温稳定性和ISO26262 ASILB功能安全等级 [2] - M611S融入ISO26262 ASILB等级设计,提升产品安全性和可靠性 [2] 人形机器人业务拓展 - 与国内多家头部机器人企业深度合作,聚焦重心姿态控制与运动控制算法及硬件研发 [2] - 实现人形机器人类IMU小批量供货并获得部分客户订单 [2] - 推出自主研发的ARU8010姿态参考传感器,具备4000°/s动态范围感知和1KHz高频采样能力 [3] - ARU8010采用自适应滤波算法捕捉0.01°微姿态变化,并通过多级别振动测试适应复杂工况 [3] 技术优势 - 依靠惯性器件研发、虚拟传感器阵列技术、高精度卫星定位算法及组合惯导算法等自研技术 [1] - GNSS卫导产品具备105°C高温环境下保持高精度定位的能力 [2] - ARU8010传感器创新采用360°全向位姿态结算技术消除测量盲区,并提供配套ROS程序 [3]
华依科技筹划发行H股 开启资本运作国际化新征程?
经济观察报· 2025-08-27 12:17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正在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目前处于与中介机构商讨阶段 具体细节尚未确定 [1] - 公司加速拓展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等具身智能领域应用 已为智元人形机器人量产IMU产品 订单饱满且正与多家主流客户进行送样定点 [2] - 公司规划深化测试服务模式 从检测向检验拓展 最终构建检测+检验+认证一体化业务模式 并通过与SGS等权威机构合作提升行业影响力 [5]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4.23亿元 同比增长20.36% 但净利润亏损扩大至-4673.7万元(上年同期-1600.94万元) 主要受测试服务产能爬坡、惯导业务初期成本及财务费用增加影响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42亿元 同比增长39.02% 实现净利润295.7万元同比扭亏 主要因测试服务设备投入使用及智驾业务交付量大幅增长 [3] - 截至8月26日公司总市值38.58亿元 当日股价收跌1.25%至44.93元/股 [1] 市场拓展与客户基础 - 在汽车智能测试领域获得国内外知名车企及零部件供应商认可 国内市场与主流整车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国际市场产品出口至法国、日本等国家 [3] - 海外市场获得某头部车企认可 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为业务提供持续增长动力 [3] - 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并积极拓展动力总成智能测试设备的海外市场 [5] 上市进展与监管要求 - H股上市计划需提交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 并需取得中国证监会、香港联交所等监管机构批准或核准 [4] - 上市进程存在不确定性 需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完成内部决策和外部监管审查程序 [4]
华依科技筹划发行H股 开启资本运作国际化新征程
经济观察网· 2025-08-27 11:57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正在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以支持国际化战略和海外布局需求[1][2] - 公司是国内汽车测试行业龙头和领先的智驾感知定位解决方案提供商 业务涵盖智驾核心产品、研发测试服务及品质保障高端装备[2] - 公司加速拓展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具身智能领域应用 已为智元人形机器人供货IMU产品并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2] - 公司测试服务业务模式计划从检测拓展至检验和认证一体化 深化与SGS、长春汽检等权威机构合作[5][6] - 公司产品出口至法国、日本、西班牙、波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并获海外头部车企认可[3] 财务表现与运营状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3亿元 同比增长20.36% 但净利润亏损扩大至-4673.7万元(上年同期-1600.94万元)[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42亿元 同比增长39.02% 净利润295.7万元实现同比扭亏[4] - 亏损扩大主要受测试服务业务产能爬坡、惯导业务初期成本高及财务费用增加影响[4] - 一季度扭亏得益于测试服务设备投入使用及智驾业务交付数量大幅增长[4] 客户与市场地位 - 公司赢得国内外众多知名车企及零部件供应商信任 与各大整车知名车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3] - IMU产品正与多家主流大型整车客户及人形机器人本体客户进行送样定点工作[2] - 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为公司提供持续业务增长动力[3] H股上市进展与要求 - H股上市细节尚未最终确定 需提交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1][5] - 需取得中国证监会、香港联交所和香港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备案、批准或核准[5] - 8月26日公司A股股价收跌1.25%至44.93元/股 总市值38.58亿元[1] 研发与未来规划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满足客户日益增长需求[3] - 积极拓展动力总成智能测试设备海外市场 实现更广泛市场覆盖和业务渗透[6] - 致力于提高业务收入和扩大利润空间以保障盈利[6]
芯动联科:8月19日召开分析师会议,中银资产、瑞银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8-22 18:11
公司概况与业务介绍 - 公司成立于2012年 2023年6月30日科创板上市 股票代码688582 专注于高性能硅基MEMS惯性传感器研发、测试与销售 [2] - 产品基于半导体技术 采用微纳结构设计和先进MEMS工艺 实现传感器智能化、微型化、易用化发展 [2] - 产品应用于工业设备监测、汽车辅助驾驶、气象监测、石油勘探等领域 未来将拓展自动驾驶和工业机器人市场 [2] 2025年半年度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531341万元 同比增长8434% 归母净利润1543225万元 同比增长17337% [3][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95018万元 同比增长11055% 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因规模效应和良率提升而提高 [3] - 拟派发现金红利625116万元 占归母净利润比例4051% 每10股派发156元 [3] 业务领域进展 - 低空经济领域直接供应惯导器件或配合飞控厂商提供IMU模组 送样验证情况良好 [3] - 商业航天业务加速发展 惯性导航与视觉导航结合方案预计带来新需求 [3] - 无人机市场对低成本惯性器件需求旺盛 公司产品价格契合飞控系统成本要求 [9] 研发投入与产品进展 - 研发费用581051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2295% 同比增长817% 因营收高增长使研发占比从去年同期39%下降 [4] - 双轴和三轴加速度计市场反馈良好 正迭代研发以提升良率并降低成本 目标对标DI和村田产品 [4] - 三轴陀螺持续测试改进 高精度IMU模组服务于航空航天 低成本芯片化IMU对标村田和博世六轴产品 [5] 技术竞争与市场定位 - MEMS陀螺仪属于第三代技术 解决1度至001度精度需求 成本优势显著 平均芯片价格2000-3000元 毛利率超80% [7] - 光纤陀螺成本最低需数千元一组 无法与MEMS竞争 小型化降本商业不可行 [7] - FM加速度计客户需求旺盛 常与高性能陀螺匹配使用 大项目导入周期较长 [8] 新业务布局 - 光交换机领域通过投资武汉公司开发MEMS振镜阵列 应用于数据中心光路交换 市场潜力大但研发周期长 [11] - MEMS振镜已用于固态激光雷达 光交换机需双振镜阵列堆叠 目前仅谷歌实现量产 [11] 股权激励与经营展望 - 股权激励计划每两年推出一次 分三年归属 以保持长效激励效果 [12] - 年初合同预计下半年执行完成 新订单和大客户额外需求旺盛 [13] 机构预测与市场数据 - 90天内5家机构评级 3家买入、1家增持、1家中性 目标均价9229元 [14] - 2025年净利润预测范围285亿-411亿元 2026年预测359亿-542亿元 2027年预测446亿-731亿元 [14]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277亿元 融券净流入32761万元 [14]
公司互动丨这些公司披露在机器人、影视等方面最新情况
第一财经· 2025-08-06 22:36
机器人 - 汇川技术正在积极开发人形机器人相关的零部件产品 [1] - 华依科技已为智元人形机器人供货IMU产品 [1] - 孚能科技近日完成向某头部人形机器人客户送样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1] - 雷赛智能已有数百家机器人公司及模组厂家试用公司产品 [1] - 银禧科技为大疆扫地机器人提供相关材料 [1] - 宇瞳光学的非球面玻璃镜片间接供予大疆公司 [1] - 德福科技无人机领域用铜箔已实现批量供应出货 [1] 影视 - 光线传媒参与《东极岛》的投资和发行 [1] IP概念 - 读客文化与番茄小说平台存在电子书授权业务合作 [1] 液冷 - 同星科技已有液冷散热产品应用于数据中心领域 [1] 光模块 - 通宇通讯参股公司首批800G OSFP 2×DR4光模块已成功实现小批量交付 [1] 新能源 - 永贵电器新能源相关业务已与多家主机厂建立合作联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