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钢铁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宝信软件(600845):AI大模型赋能钢铁智造,国产大型PLC持续突破
国投证券· 2025-07-21 09: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 的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为 29.82 元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宝信软件在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领域布局工业软件和人工智能两大战新产业,强化相关技术和产品研发迭代,打造新增长极,预计 2025 - 27 年实现营业收入 143.13/154.81/163.92 亿元,归母净利润 24.57/28.41/30.72 亿元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宝信软件自主研发的“钢铁大模型”核心技术及应用方案入选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SAIL 奖 TOP30 榜单,彰显其在工业智能领域技术实力和在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引领地位 [1] - 广西宏旺项目采用宝信软件 EP 总包及国产大型 PLC 控制系统的“1550 酸洗轧机联合机组”顺利投产,标志项目进入实质性生产阶段,树立高端冶金装备国产化新标杆 [1] 以 AI 赋能钢铁产业革新,推进智能化转型升级 - 宝信软件系统探究人工智能驱动新型工业化实践路径,策划大模型在工业场景创新应用方向,构建“宝联登钢铁行业大模型”,提供“人工智能 + 钢铁”解决方案,牵头编制行业标准草案,推进多个试点示范项目,形成超 100 项“AI +”应用实例,深化与多方合作形成产业生态 [2] - 围绕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创新,探索“人形机器人 + AI”应用场景,推广自主品牌图灵机器人首台套应用和国产化替代,在多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构建多机协同作业产线打造示范线 [2] 立足全栈国产大型 PLC 产品,行业应用持续落地 - 广西宏旺钢铁投产的酸洗轧机联合机组采用宝信软件自主研发的全套 PLC 系列产品,产线设计年产能 150 万吨,最高运行速度 1580m/min,为宏旺集团提升竞争力提供支撑,强化宝信软件在国产大型 PLC 领域市场地位 [3] 财务数据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12,915.6|13,644.4|14,312.8|15,481.4|16,391.6|[9]| |净利润(百万元)|2,553.6|2,265.5|2,457.2|2,841.2|3,071.7|[9]| |每股收益(元)|1.06|0.79|0.85|0.99|1.07|[9]| |市盈率(倍)|45.93|37.25|30.69|26.54|24.55|[9]| |市净率(倍)|10.37|7.40|6.43|6.16|5.96|[9]| |净利润率|19.8%|16.6%|17.2%|18.4%|18.7%|[9]| |净资产收益率|24.0%|20.0%|21.3%|23.7%|24.7%|[9]| 交易数据 - 总市值 70,624.36 百万元,流通市值 69,982.39 百万元,总股本 2,883.80 百万股,流通股本 2,857.59 百万股,12 个月价格区间 22.9/37.37 元 [4] 升幅情况 |时间|相对收益|绝对收益| | ---- | ---- | ---- | |1M|-1.3|3.5|[5][6]| |3M|-16.2|-8.6|[5][6]| |12M|-36.4|-21.2|[5][6]|
AI重新定义钢铁,中国宝武&宝信软件展厅亮点来了!
观察者网· 2025-07-16 20:04
公司展示内容 - 展厅核心为"平台、数据、算力、模型、场景"五位一体的"人工智能+"全栈智能解决方案 [1] - 展示路径为"场景落地—核心支撑—能力拓展" [1] - 钢铁行业全链条智能变革是场景落地重点 包括智慧高炉实时参数优化 转炉AI炉长工艺自决策 工业机器人模拟车间作业 [1] - 供应链端展示"源小宝"智能体 "营销智能体"高效协同 "AI+碳管理"方案助力绿色发展 [1] 技术支撑体系 - 宝武钢铁大模型是国内首个"全自主可控 全体系能力 全场景应用"的工业大模型 [2] - 大模型构建"通专融合"垂直体系 集成语言 视觉 预测 决策四大核心模型 [2] - 宝之云智算国资云全国算力网络 工业知识图谱工场数据集 宝联登工业互联网平台共同构成工业AI底座 [2] 行业应用拓展 - 技术能力已拓展至矿山 医药 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 [2] - AI技术展现跨行业赋能潜力 [2] - 强调AI能深入产业创造实际价值 [2]
第三届链博会明日在京开幕,记者提前探访参展企业:会飞的摩托、能“炼钢”的大模型……
南京日报· 2025-07-15 10:57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将于7月16日在北京开幕 为期5天 [1] - 吸引众多企业参与 包括南钢集团 擎天集团 快轮科技 达斯琪 天创机器人等南京新质生产力代表企业 [1] 参展企业科技展示 - 快轮科技展出两栖载人飞行摩托SKYRIDER X1 可在30秒内完成形态转换 成为展会明星展品之一 [2] - 达斯琪展示全息炫屏技术 利用超高密度LED灯带和视觉暂留原理 实现空气悬浮全息立体效果 已应用于文旅和商业场景 [2] - 天创机器人展出T7-S轮式升降臂机器人 可替代人工在复杂室内场景进行全天候设备监测和异常报警 [2] 产业链合作与创新 - 南钢集团展示与华为合作的"元冶·钢铁大模型" 应用于钢铁生产全流程 体现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成果 [3] - 链博会注重合作共赢 参展商更倾向于寻找合作伙伴而非竞争 南钢集团希望通过平台融入全球产业链协作 [3] - 擎天集团旗下擎工互联推出"出海合规数字人" 解决跨境贸易中的合规问题 并计划发布"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供应平台"新产品 [4][5] - 擎工互联首次参展 目标从服务贸易企业转向与先进制造业合作 助力拓展海外业务 [5]
南京钢铁与华为联合研发的“元冶·钢铁大模型”正式发布
快讯· 2025-06-27 16:10
数字化转型 - 南钢集团基于华为云Stack大模型混合云完成20个智能场景应用上线 [1] - 实现从"经验炼钢"到"科技炼钢"的转型 [1] 战略升级方向 - 打造AI超级工厂聚焦五大特征: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全球化 [1]
从“经验炼钢”到“科技炼钢”, 南京钢铁携手华为云Stack开启AI超级工厂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6-27 14:31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传统钢铁制造向"AI+钢铁"智能化转型,与华为联合研发"元冶·钢铁大模型",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经营管理四大业务方向20个智能场景应用,实现从"经验炼钢"到"科技炼钢"的升级[1][10] - 2021年全面启动数据治理,核心数据资产入湖率超90%,2024年一季度成为全国首批数字资产入表上市企业之一,全年数据资产入表超1000万元[2] - 2024年初启动"人工智能百景千模"三年行动计划,基于华为云Stack构建钢铁垂直大模型底座,建立"集团中心—生产产线"两级云边训推体系,形成云边协同的智能闭环[2] 技术应用与成果 - 智能峰谷优化调度系统利用大模型和求解器实现能源实时最优调度,2024年增加发电655万度电,峰谷发电效益提升4.24倍[4] - 碳锰低温钢研发通过大模型混合云实现工艺在线监控与优化,产品性能合格率提升1.5%以上[5] - AI配煤系统将配比计算效率从1-2天压缩至1-2分钟,吨焦成本降低5-10元[7] - 轧制力AI预测引擎融合专家知识与极端工况数据,实现全钢种高精度预测[7] - AI视觉大模型应用于钢铁质检,解决样本稀缺、缺陷多变等难题,实现金相判级、低倍判级等自动化检测[7] 生态合作与未来规划 - 发起"钢铁大模型百日会战",联合华为等生态伙伴推动首批应用试点上线,加速全链条智能化升级[4] - 智能问答系统融合知识库与数据引擎,在阳光智问、设备智通等场景实现效率显著提升,未来将拓展至全业务角色[9] - 与华为云Stack的合作超越技术层面,构建工业智能新范式,推动行业从机械化、自动化向智能化跃迁[9]
钢铁与AI融合新纪元:南钢“元冶·钢铁大模型”引领行业智能化变革
搜狐财经· 2025-06-24 07:49
钢铁行业与信息技术融合 - 南京钢铁集团与华为合作发布"元冶·钢铁大模型",标志着钢铁行业与ICT领域跨界合作的新里程碑 [1] - 活动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及江苏省数据局指导,凸显政策支持力度 [1] 南钢数智化转型战略 - 公司以"一切业务数字化,一切数字业务化"为核心战略,打造国际一流智慧生命体 [3] - 构建"一脑三中心"数字化运营管理体系,实现全流程贯通,优化能源管理、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 [3] - 率先实施数据治理311工程,成为首批将数据资产纳入财务报表的上市公司 [3] 智能化阶段进展 - 启动"人工智能百景千模"三年计划,已开发投用超过120个AI模型 [4] - 2025年3月与华为开展"钢铁大模型百日会战",加速行业级大模型架构建设 [4] 元冶·钢铁大模型技术特点 - 采用多模型协同方式,融合AI模型与行业机理模型,形成双向驱动智能模型集群 [6] - 构建"云-边-端"三位一体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实时监控与质量校验 [6] - 建立企业级数据中枢,具备全生命周期服务治理和智能监控运维能力 [6] 数智化应用成果 - 智慧研发领域通过AI4S能力降低研发成本并缩短周期 [8] - 钢材力学性能预测模型实现实时在线预测,提升产品成材率与交付效率 [8] - 视觉大模型显著提升质检效率,强化产品质量保障 [8]
华为云Stack将率先成为适配CloudMatrix 384的混合云
观察者网· 2025-06-22 17:42
华为云Stack政企数智化战略 - 华为云Stack以"做智能时代更懂政企的云"为主题举办高峰论坛,汇聚政府、金融、央国企等领域专家探讨政企数智化转型 [1] - 生产智能化、数据要素化、经验全球化被定位为政企数智跃迁的三大驱动力 [1] - 公司全面构建AI云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竞争力,已落地智慧客服、工艺优化等业务场景 [1] - 中国拥有最全工业门类、最大规模政务云体系,为AI产业提供海量工业数据、金融数据和公共数据 [3] 混合云技术优势 - 华为混合云总裁提出混合云需具备高韧性、安全合规特性,支撑数据+AI+应用开发的行业技术栈 [3] - 华为云Stack提供120多个云服务和50多个场景化解决方案,在亚太与中国混合云市场保持政务、金融、制造领域份额第一 [3] - 计划下半年适配CloudMatrix 384超节点,使政企客户可在本地拥有云上超节点 [4] 政企用户细分服务 - 将政企用户细分为数据中心工程师、数据工程师等四类角色,针对性提供软件与AI能力 [4] - 从"建云、上云、用云、管云"全流程构建产品方案,覆盖云平台到生产工具链 [4] 行业应用案例 - 湘钢集团联合发布全球首个钢铁大模型,已上线32个AI场景包括智慧配煤、废钢定级等,计划年底达100个场景 [5] - 成都城投数智集团构建城投云和可信数据空间,计划加快感知体系建设催生新业态 [6] 大模型技术进展 - 2025年新一代大模型推动AI产业在模型架构、应用开发等四个维度发生变革 [7] - 华为云Stack通过六大能力升级(极致推理、一站式工具链等)打造政企AI平台 [7] - 发布《政企AI平台架构及应用实践》白皮书,总结政务、金融等行业头部客户实践 [7]
技术狂飙、应用井喷,企业如何在AI创新中找出口?
36氪· 2025-03-20 20:28
文章核心观点 - 行业从“百模大战”向“多维竞速”进化,企业应从“技术竞赛”回归产业实用价值,构建共生网络实现AI价值落地 [9][11][21] 分组1:AI深水区:从“百模大战”到“多维竞速” - 2025年短短三个月AI大模型世界变化巨大,“百模大战”开始洗牌,企业出现“技术焦虑症” [2][3] - 2023 - 2024年AI大模型发展初期,行业呈现“FOMO”状态,“百模大战”拉开帷幕,成本高、竞争惨烈,还爆发价格战 [6][7] - 华为云深耕基础设施,开辟差异化应用路径,行业面临算力紧张、适配性问题等困局 [8] - 行业从“百模大战”向“多维竞速”进化,考验企业战略智慧 [9] 分组2:破局之法:从“技术竞赛”到“价值落地” - 企业关注重心从技术竞赛回归产业实用价值,是AI发展破局之法 [11] - 不同类型企业在云端AI场景下需求侧重不同,中小型开发者倾向API与Token方案,大型央国企倾向联合打造解决方案,政府客户对数据安全等要求更高 [14][15] - 企业应聚焦垂直场景,将技术与应用场景深度绑定,打造解决方案,华为云在政务、制造等多领域有成功落地案例 [16][17] - 产业对国产算力与自主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华为云拥有全栈自主的AI云算力底座 [17][18] 分组3:生态聚变:AI价值落地背后的共生法则 - 企业智能化需求呈现井喷式、差异化、场景化特征,需构建共生网络将AI转化为真实生产力 [21] - 华为云与产业伙伴强强联合,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5或定义下一代AI生态游戏规则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