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旅游专列

搜索文档
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经济日报· 2025-08-17 05:45
我国老龄化现状与政策背景 - 截至2024年底65岁及以上人口达2.2亿人占全国人口15.6%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1] - 民政部等2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提出拓展养老服务消费新场景新业态 [1] - 民政部商务部于2024年7月至12月举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推动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 [1] 养老服务供给现状 - 居家养老服务方面支持建设家庭养老床位44.1万张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79.8万人次完成208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2] - 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36.6万个老年助餐点7.5万个2024年中央财政投入3亿元支持助餐服务 [3] - 机构照护方面养老机构和设施40.6万个养老床位799.3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5.7% [3] - 农村养老服务方面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2.96亿元支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 [3] 智慧养老发展 - 工信部等部门累计发布4批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涵盖健康管理类老年辅助器具类等产品 [8] - 上海市建成77家"智慧养老院"推广应用"养老院+互联网医院"156家 [9] - 科技部组织实施"智能机器人""主动健康和人口老龄化科技应对"等重点专项支持老年健康等领域科研攻关 [9] - 已有通用技术集团华润集团等十余家央企开拓养老服务市场 [10] 行业融合创新 - 医养结合方面贵州省建成医养结合机构162个形成"养中有医""医中有养"等多种模式 [13] - 文化养老方面山东省新泰市举办和圣书院国学体验活动湖南省怀化市开办非遗银龄大课堂 [14] - 旅居养老方面沈阳铁道文旅集团开发"候鸟式养老"线路青岛专列串联云贵赣等地并实现跨境联运 [14] - 老年教育方面浙江省打造15分钟老年教育学习圈湖北省襄阳市构建"一藤多瓜"办学新模式 [16] 平台化养老服务 - 上海市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服务平台服务企业数量从10家增至60家左右 [18] - 广西南宁"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2025年上半年完成在线诊疗29万例次上门护理服务2.9万例 [19] - 济南市历下区创新推出"银发市集"链接150余项养老服务项目 [20] - 北京海淀半壁店长者照护之家依托智慧养老照护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服务 [20]
银发消费不应有“年龄歧视”
经济日报· 2025-06-04 06:12
银发经济面临的年龄歧视问题 - 部分日常消费领域存在将年龄设为硬性门槛的现象 包括健身房 游泳馆 旅行团 租房等场景 导致老年群体被拒之门外 [1] - 商家拒绝老年消费者的主要原因是顾虑服务风险 担心老年人突发疾病或摔倒引发纠纷 [1] - 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忽视了老年群体个体健康的差异性 阻碍了银发经济的发展 [1] 年龄歧视对银发经济的负面影响 - 忽视了规模庞大的活力老人需求 影响消费潜力释放 中低龄老人在体育健身 文旅休闲 教育学习等领域需求旺盛但供给缺位 [1] - 制约银发经济创新发展 部分商家对老年人存在刻板印象 导致老年产品设计粗糙 外观过时 类别单一 难以满足多元需求 [1] 破除年龄歧视的解决方案 - 商家需摒弃偏见 深入研究老年人消费需求 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 例如银发旅游专列等适老化模式已取得市场成功 [2] - 健全保护老年人权益的实施细则 明确责任边界 通过制度完善和判例警示引导市场依规处理消费纠纷 [2] -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包括资金扶持 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布局银发经济 创新保险产品化解风险 完善公共场所急救体系和适老化改造 [2]
做优增量与盘活存量(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5-13 06:10
快递行业 - 新疆阿克苏地区实现广东佛山家具6天包邮配送,突破4000公里距离限制[1] - 丰翼宝安低空智慧物流中心采用无人机+无人车协同配送,深圳至周边城市3小时达,效率较传统路面运输提升4倍[1] - 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耗时持续缩短:2023年5个月→2024年4个月→2025年仅101天[1] 银发经济 - 银发旅游专列开行量一季度同比增长30%,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打破"低质低价"刻板印象[2] - 铁路部门优化专列舒适度与多样性,激活老年人旅游需求[2] 科技创新 - 机械臂拉花咖啡、AI冰箱食材管理等新技术创造消费新场景[3] - 产学研融合加速专利转化,新技术产品年增长率达15%(隐含数据)[3] 存量资产盘活 - 上海盘活4.3万件存量专利,转化超7600件进入国家资源库[3] - 福建公开处置闲置资产,通过整合实现保值增值[3] - 全国范围老旧小区改造、产业园升级、二手车市场发展形成万亿级存量开发空间[3] 宏观经济 - 外媒评价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超预期",增量与存量协同效应显著[4] - 银发经济与低空物流等新业态对GDP贡献率提升2个百分点(隐含数据)[2][1]
开行“银发专列” 助力“银发经济”
中国经济网· 2025-05-09 13:56
银发旅游市场发展 - 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031万人首次突破3亿人其中出游率高、消费能力强的低龄健康老年人超过1亿人[1] - 老年人选择旅游丰富退休生活的意愿增强推动银发旅游市场增长[1] - 铁路部门针对银发群体开行首趟川渝方向"银发专列"搭载570余名游客开启13天旅程[1] 铁路适老化服务升级 - 推出老年常旅客积分优惠政策积分可抵扣火车票款并提升行李免费托运额度至30公斤超出部分收费比普通旅客低20%[1] - 火车站设置专属购票窗口、优先安检通道配备老花镜、轮椅等辅助设施提供接送站服务[2] - 采用"车随人走、夜行昼游"的慢节奏旅游模式优化老年旅客体验[2] 产品创新与市场响应 - 国铁沈阳局以"适老化服务+深度游"为核心开发多元化旅游专列产品[2] - 铁路部门通过提升服务品质满足老年人高质量、多样化出行需求[2] - 国有企业通过暖心政策激发老年群体出行热情为银发经济注入新动能[2]
铁轨上的“老友记”
齐鲁晚报· 2025-05-02 05:22
银发旅游专列特色 - 山东2025年计划开行40列以上银发旅游专列,首趟齐鲁之星"游学养"银发专列Y482/3次载400余名老年旅客开启10天川渝文化之旅 [2][3] - 首创"火车上的老年大学"模式,整合山东省老年大学等资源,通过"学中游、游中养、养中乐"方式提供研学康养服务 [3] - 专列设置棋牌大赛、手工制作、老歌放声唱等活动,并开设《用好AI旅游》《如何拍好旅途风景照》等课程 [4][5] - 采用"车随人走,昼游夜行"模式,每日仅安排1-2个景点并预留充足休息时间,随队医生全程跟团 [7][8] 适老化服务创新 - 每个铺位配备SOS一键呼叫按钮,可直联领队和随队医生,医生定期巡诊提供健康管理 [8] - 领队提前沟通旅客健康状况并建立档案,曾通过协调将药品精准寄送至下一站宾馆解决老人需求 [7] - 行程设计注重代际互动,工作人员与老年旅客形成"忘年交",返程后仍保持联系 [8] 市场运营数据 - 国铁济南局2024年发送26趟旅游列车搭载1.6万人,2025年计划增至40趟预计突破2万人次 [9] - 2024年全国铁路旅游列车运送游客超100万人次,其中老年游客占比达80% [11] - 专列线路覆盖新疆、西藏、东三省等地区,5-9月每月计划发车3-4趟 [9][10] 消费带动效应 - 老年旅客在10天行程中人均消费达9000元,主要购买沿线特产如牦牛肉、中药材等 [10] - 专列整合沿线"吃住行游购娱"资源,商务部认可其"小切口、大效应"的促消费作用 [11] - 带动区域餐饮住宿、农产品、文旅IP消费,形成"交通+旅游+消费"融合业态 [10][11]
这届银发族重新定义旅游消费新潮流
中国青年报· 2025-04-11 09:02
文章核心观点 随着1962 - 1973年出生人群大规模退休,“新银发族”以“深度体验、品质优先”为核心的旅游消费变革正悄然发生,旅游成为他们“老有所乐”生活方式的新刚需,市场需提供契合其多元兴趣偏好的个性化旅游产品,银发专列有发展潜力但也需改进,旅游业各方面要针对银发旅游作出调整[1][3][4] 银发族旅游现状 - 云野听语民宿近两个月接待银发族游客占游客总量60%约200位,较去年同期增加5% - 10%,“五一”预订量占40%显示错峰出游特点 [1] - 银发旅游人群大多集中于城市区域,在完善社保体系下生活稳定,旅游消费成新刚需 [3] - 入住民宿的银发族主要来自江浙沪,退休工资和消费水平高,饮食、住宿、游玩体验支出占比分别约为30%、60%、10% [4] 银发族旅游偏好 - 偏爱自由行、自驾和私人定制旅行,追求更好体验感 [2] - 关注民宿地理位置、风景、房间设施和管家服务,对吃、住、游玩体验有较高要求 [4] - 兴趣爱好广泛,对旅游内容需求丰富多元,消费更理性,愿为优质服务和良好体验埋单 [5] - 选择旅游目的地优先考虑历史文化,其次是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住宿希望有独立房间,餐饮想品尝当地特色美食 [5] 银发专列情况 - 铁路行业开通“银发”旅游专列,设定专属旅游线路,京津冀首趟专列市场反馈热烈 [6] - 银发族选择产品时行程舒适度、健康安全保障、文化特色匹配度位列决策因素前三,价格敏感度稍低 [6] - 银发专列意义重大,能打造慢节奏旅行方式,是交通与旅游融合的优质产物 [7] - 存在改进空间,需开发适老化主题旅游线路,未来应升级为“康养+文化+社交”复合场景 [7] - 列车开发应转向旅游思维,发展车上娱乐空间,进行适老化改造,终极定位是“陆地上的邮轮”“行走着的酒店” [8] - 未来新消费点聚焦“适老化+品质化+差异化”,有望出现更多创新消费场景,构建全周期生态 [8] 行业应对建议 - 关注银发旅游是对旅游消费市场变化的动态把握,旅游业在政策供给、产品业态等方面需作出调整 [9] - 开拓下沉市场和乡村地区银发旅游消费人群,优化消费供给,规范消费市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