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会议

搜索文档
警惕“眼熟”陷阱!这些涉诈APP被曝光
券商中国· 2025-07-22 12:18
近期,中国信通院旗下信息通信行业反诈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多则曝光涉诈APP的文章。其中,有 关内容也被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官方微信公众号转载发布。 据了解,随着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持续翻新、花样繁多,涉诈APP常以各类极具迷惑性的形式进行伪装,构成诈 骗陷阱。信息通信行业反诈中心发布文章内容称,为切实保障公众财产安全,信息通信行业反诈中心汇总近期 高发的涉诈APP信息,助力公众快速识别诈骗迷局。 近期涉诈APP曝光 信息通信行业反诈中心在名为"【涉诈APP曝光台】近期涉诈APP合集"文章内容中汇总了近期共17个不同类型 的涉诈APP,其中有极具迷惑的"腾讯支付""抖音扶贫钱包""360借条""美团无人配送""京东社区"等。此类APP 假借大型互联网平台的名义,施行诈骗之实。 实际上,今年5月28日,工信部反诈专班消息就有提示,其接用户举报发现有一款名为"腾讯支付"的理财 APP。据了解,诈骗分子利用腾讯公司的名气,打着"高端支付产品"等旗号,号称开启全新的支付生活方式, 从而开展诈骗活动。 "腾讯支付"诈骗的步骤也被工信部反诈专班详细披露,即通过诱导用户登录、填写个人信息、发布赠送原始股 等诱惑性公告,随后要求绑 ...
一国有大行发布风险提示!
新华网财经· 2025-07-17 16:28
金融诈骗App现状 - 近期出现多款假冒金融机构名称的诈骗App 如"中银会议""银联会议""抖音会议" 通过非法链接诱导用户下载并盗取资金 [1][3] - 诈骗手法分三步:先谎称用户开通收费服务需取消 再诱导下载会议类App 最后通过屏幕共享窃取银行密码和验证码 [5] - 2024年多家基金公司遭遇仿冒 东兴基金和大成基金先后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警惕假冒App的退费诈骗 [6] 行业应对措施 - 中国银联等机构已发布严正声明 强调相关App非官方产品 并配合公安机关打击违法行为 [3] - 近两年超10家基金公司发布金融诈骗风险提示 显示虚假金融App已成为高发网络诈骗手段 [7] - 专家建议通过完善法规 加强审核 开发智能检测工具及建立黑名单数据库等方式综合治理 [8] 技术漏洞与传播渠道 - 应用市场审查主要针对技术规范 难以识别具有合法外形的涉诈App [7] - 部分涉诈App通过自建网站 小程序或一对一发送下载链接等非应用市场渠道传播 [8]
紧急提醒!快卸载!有人账户余额全没了
新华网财经· 2025-07-16 11:23
诈骗手法分析 - 诈骗分子冒充短视频平台客服,谎称用户开通了"直播会员"或购买了保险,若不取消将每月自动扣费800元,诱导受害者下载虚假会议软件[2][11] - 通过"中银会议""银联会议""抖音会议"等名称具有官方迷惑性的App实施诈骗,这些软件实为骗子专用的窥屏工具[9][14] - 诈骗过程中要求受害者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从而窃取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甚至远程操控手机完成转账[12][15] 典型案例 - 65岁徐女士在假冒客服指导下下载"中银会议"App,通过屏幕共享功能被对方获取银行账户信息,导致卡内余额全部被盗[4][12] 官方声明与警示 - 中国银联发布声明澄清"银联会议App"非官方产品,提醒公众该软件存在窃取信息和资金被盗风险[14] - 警方强调凡要求下载应用市场无法搜索到的会议软件、以取消"直播会员/保险"为名索要操作权限、提及"屏幕共享/远程控制"等行为均属诈骗[17][18]
卸载!卸载!卸载!有人账户余额全没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16 10:58
诈骗手法分析 - 诈骗分子冒充短视频平台客服 以取消自动扣费保险业务为名诱导65岁受害者下载"中银会议"App [2] - 通过屏幕共享功能窃取受害者手机银行密码 人脸识别等敏感信息 最终转走全部账户余额 [4][10] - 类似诈骗App包括"银联会议""抖音会议"等 利用"会议"及"银联""中银"等官方称谓增强迷惑性 [8] 诈骗实施流程 - 第一步冒充客服谎称开通"直播会员"或保险 威胁不取消将自动扣费 [11] - 第二步添加社交账号发送链接 诱导下载无法在应用市场搜索到的会议类App [11][15] - 第三步要求开启屏幕共享或远程控制 配合输入银行密码 验证码等完成转账 [11] 官方声明与特征识别 - 中国银联声明"银联会议App"非官方产品 存在窃取信息与资金被盗风险 [13] - 诈骗App核心特征包括:非应用市场上架 要求关闭"百万保障"等虚构业务 否则威胁扣费或影响征信 [15]
警方提醒“抖音会议”系诈骗软件,抖音回复
齐鲁晚报· 2025-07-15 16:26
诈骗软件警示 - 北京警方紧急提醒"中银会议"、"银联会议"、"抖音会议"等App均为诈骗软件 [1] - 诈骗分子利用带有"会议"及"银联""中银"等官方称谓的App名称增强迷惑性 [5] 诈骗手法分析 - 诈骗分子冒充短视频平台客服诱导受害者下载"中银会议"App [3] - 通过屏幕共享功能直接控制用户手机银行进行密码操作和人脸识别 [5] - 典型案例显示65岁受害者卡内余额被全部转走 [5] 平台官方声明 - 抖音官方从未推出"抖音会议"App并确认其为诈骗软件 [5] - 抖音强调用户需警惕要求下载不明App的电话和信息 [6] - 官方建议三不原则:不下载、不转账、不共享屏幕 [6]
剑指“李鬼”!中国银联发布严正声明
券商中国· 2025-07-11 07:23
中国银联打假声明 - 中国银联发布严正声明称有机构或个人假冒其名义从事违法经营活动,侵害商家、消费者财产及个人信息安全 [1][4] - 假冒行为包括以"中国银联工作人员"或"中国银联某产品"名义开展招股募资、高利率理财、信用卡逾期处理等业务 [5] - 公司强调官方渠道为官网、微信订阅号及服务号,以及认证的社交媒体账号,非官方渠道信息需谨慎对待 [7][8] 仿冒APP事件 - 中国银联2月曾针对"银联会议APP"发布声明,该APP为不法分子利用电信诈骗手段诱导用户安装,存在窃取信息及资金风险 [10][11] - 公司明确表示"银联会议APP"非其产品,并提醒公众提高警惕,避免资金损失 [12][13] 行业机构辟谣动态 - 包括支付宝、大华银行在内的多家机构今年发布辟谣声明,提醒公众谨防虚假信息 [3][14] - 支付宝4月声明有服务商冒充其生活号官方名义进行业务拓展,将追究法律责任 [15] - 大华银行2月发现小红书平台出现虚假账户发布非法信息,已向平台举报并报案 [16] 行业风控建议 - 支付风控人士指出信息爆炸时代需多方共同确保信息真实性 [15] - 建议金融机构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快速响应不实信息以维护公众权益 [17]
剑指“李鬼” 中国银联提醒投资者防范冒名诈骗
证券时报· 2025-07-11 02:35
中国银联打假声明 - 公司发布严正声明指出近期有机构或个人假冒中国银联名义从事违法经营活动,包括招股募资、高利率理财、信用卡逾期处理等业务,均属冒用行为[1] - 明确列举假冒形式包括自称"云闪付收银台""银联聚合收款码"代理商,要求下载不明APP或索要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1] - 重申官方唯一网址为www.unionpay.com,并公布微信、微博等9个经认证的社交媒体官方账号名称[1] 仿冒APP风险事件 - 2月25日曾针对"银联会议APP"发布声明,该仿冒程序通过电信诈骗手段诱导安装,存在窃取信息和资金风险[3] - 强调该APP非公司产品,将配合公安机关打击相关诈骗行为[4] - 年内已多次发布类似打假声明,显示仿冒事件呈现高发态势[3][4] 行业集体应对措施 - 除中国银联外,大华银行、支付宝等机构年内均发布过辟谣声明,涉及虚假账户注册、冒充服务商等行为[5] - 大华银行2月27日披露小红书平台出现假冒"大华银行上海分行"账号发布非法信息,平台已对涉事账号进行处理[5] - 支付宝4月披露有服务商冒充官方名义拓展生活号业务,干扰正常运营[5] 行业风控建议 - 支付行业人士指出信息爆炸环境下需加强真实性核查,建议公众通过官方渠道验证信息[5] - 呼吁金融机构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增加辟谣资源投入以实现快速响应[6] - 强调需建立不实信息快速澄清机制以维护公众权益[6]
信用卡被异地盗刷?你手机的NFC功能被骗子盯上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30 07:42
信用卡盗刷案件分析 - 多名被害人的信用卡在48小时内异地被盗刷,累计金额达100多万元 [1] - 被害人张先生的信用卡在海南海口两家商户被连续盗刷6笔,最大单笔近2万元,累计7万多元 [1] - 2023年4月11日至12日两天内,40多名群众的信用卡在海南被盗刷 [1] 犯罪手法分析 - 犯罪团伙通过钓鱼网站获取被害人银行卡信息,绑定到具有NFC功能的手机电子钱包进行盗刷 [2] - 犯罪团伙发送"ETC异常需登录恢复"等诈骗短信诱导被害人填写银行卡信息 [2] - 电子钱包绑定后无需输入密码或签名即可完成支付 [3] - 赃款通过POS机结算账户转入洗钱账户,由下游成员取现 [3] 新型诈骗手段 - 利用屏幕共享功能远程控制被害人手机进行盗刷 [5] - 诱导被害人下载"银联会议"等木马软件,远程调用NFC绑定的银行卡 [5][6] - 诈骗分子通过木马软件实时获取被害人银行卡交易信息,远程完成支付 [7] 行业应对措施 - 相关公司已升级电子钱包产品,禁止绑定非本人名下的银行卡 [8] - 中国银联发布公告指出"银联会议""中银会议"等为诈骗软件 [8] - 网络安全专家提示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或安装未知App [8] - 避免连接公共场合的"山寨Wi-Fi"以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9]
防诈关键词丨“百万保障”不关就扣钱?有人险些被骗300万
央视新闻· 2025-06-19 09:37
支付平台安全服务 - 微信、支付宝、抖音等支付平台提供的"百万保障"服务是完全免费的保险服务 当用户支付账户被盗导致资金损失时 按损失金额承诺不限次赔付 每年累计赔付金额最高为100万元 [9][10][12] - 该保障措施自动开启 无需续保 长期有效 用户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10][12] - 平台已就"百万保障"发表官方声明 强调其完全免费的性质 [12] 诈骗手法分析 - 诈骗分子利用"百万保障到期续保"等虚假话术 谎称服务将开始扣费 诱导用户下载第三方App [2][3][6] - 诈骗分子会要求用户下载"银联会议"等远程操控软件 通过屏幕共享实时监控手机操作 窃取银行卡号和验证码 [6][13] - 诈骗分子可能引导用户向"安全账户"转账或直接操控手机划扣资金 [13] 防范措施 - 对"百万保障"相关业务有疑问应直接联系平台客服 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 [15] - 任何陌生来电以关闭"百万保障"为由引导操作的均为诈骗行为 [15] - 切勿下载诈骗分子诱导的远程操控App 这些软件可能导致账户余额被盗刷一空 [13][15]
支付宝,辟谣!
券商中国· 2025-04-23 20:54
支付宝生活号官方"打假" - 支付宝开放平台发布公告称有部分服务商冒充支付宝生活号官方名义进行业务拓展及商业合作 包括冒充工作人员 承诺高额费用引入达人 冒用平台身份违规下单等行为 [1][4] - 支付宝生活号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以"独家代理""官方指定"等名义进行商业活动 未经授权擅自以官方名义开展业务推广 收取费用或签署合同均属违规违法行为 [4] - 对于冒用名义的机构或个人 平台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包括要求停止侵权 赔偿损失 向监管部门举报或向公安机关报案 [4] 支付宝年内多次辟谣 - 2月25日支付宝澄清"手机触碰即盗刷"视频为人为摆拍 相关造谣者已被行政拘留 [6] - 2月20日支付宝声明"探客趣店"等机构冒用官方服务商名义进行不实宣传 捏造"支付补贴·最高免单"发放4000亿元红包活动及"发展3700名服务商"计划 [6] 多家支付机构发布辟谣声明 - 中国银联2月25日声明"银联会议APP"非其产品 该应用被用于电信诈骗窃取用户信息及资金 [7] - 大华银行2月27日声明有不法分子通过小红书冒用"大华银行上海分行"名义注册账号发布虚假信息 已向平台举报并报案 [7] - 4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澄清"上海成立数字人民币银行""招募推广员"等信息为谣言 [8] 行业现状与建议 - 支付机构风控人士指出信息爆炸时代需保障信息真实性 公众需保持警觉避免被虚假信息迷惑 [8] - 金融机构需强化网络监管 加大辟谣投入 做到迅速回应及时澄清以保护公众权益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