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防水建材
icon
搜索文档
北新建材(000786):石膏板短期承压,“两翼”继续发力
天风证券· 2025-08-25 12: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36.90元 当前价格26.6元 [4][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9.3亿元 同比下滑12.8% 扣非归母净利润18.9亿元 同比下滑12.3% [1] - 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0.9亿元 同比下滑21.9% 扣非归母净利润10.7亿元 同比下滑21.5% [1] - 上半年收入135.6亿元 同比微降0.3% Q2单季度收入73.1亿元 同比下滑4.5%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9.6亿元 同比大幅下滑52.9% [3] - 毛利率30.3% 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Q2单季度毛利率31.5% 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3] - 净利率14.6% 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3] 业务板块表现 - 轻质建材板块收入89.01亿元 同比下滑8.67% 其中石膏板收入66.8亿元 同比下滑8.57% 龙骨收入11.4亿元 同比下滑10.72% [2] - 轻质建材分部净利润16.43亿元 同比下滑17.3% [2] - 防水建材板块收入24.94亿元 同比增长5.99% 净利润1.41亿元 同比增长6% [2] - 涂料建材板块收入21.63亿元 同比增长44.42% 净利润1.74亿元 同比增长32% [2] - 海外收入3.2亿元 同比增长68.8% [2] 发展战略与产能布局 - 推进"一体两翼 全球布局"发展战略 [4] - 拟在浙江宁波投资建设年产8000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及2万吨轻钢龙骨生产线项目 [2] - 在安徽安庆投资建设年产2万吨工业涂料项目 重组浙江大桥油漆扩大工业涂料产能 [2] - 坦桑尼亚、乌兹别克斯坦生产基地稳定增长 泰国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 波黑项目有序推进 [2] 财务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9.0/44.8/51.1亿元(前值45.6/52.1/58.4亿元) [4] - 给予2025年16倍PE估值 [4]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69.47亿元 同比增长4.36% [11]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2.31元 2026年2.65元 2027年3.02元 [11]
北新建材:接受长江证券等投资者调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3 00:03
公司业务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构成中轻质建材占比65.65% [1] - 防水建材业务收入占比18.4% [1] - 涂料建材业务贡献营业收入15.96% [1] 投资者关系活动 - 公司于2025年8月22日下午15:00-16:00接受投资者调研 [1] - 参与机构包括长江证券等投资机构 [1] -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独立董事、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及财务负责人共同参与接待 [1] 市值表现 - 当前公司市值达449亿元 [1] - 公告发布时收盘价为26.6元 [1]
研报掘金丨东吴证券:维持北新建材“买入”评级,继续期待两翼和海外业务发力
格隆汇APP· 2025-08-22 16:0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9.30亿元,同比下降12.85% [1] - 单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0.87亿元,同比下降21.88% [1] - 石膏板业务收入同比下降8.57% [1] - 龙骨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72% [1] - 防水建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99% [1] - 涂料业务收入21.63亿元,同比增长44.42% [1] 业务发展 - 石膏板行业需求承压且竞争加剧 [1] - 防水及涂料业务保持扩张态势 [1] - 两翼业务布局落地效果明显 [1] - 石膏板主业全球市占率有望继续提升 [1] - 防水和涂料业务通过内生外延贡献持续快速增量 [1] 战略定位 - 公司坚持"一体两翼、全球布局"战略引领 [1] - 新业务拓展潜力获得认可 [1] - 石膏板主业竞争优势和行业地位稳固 [1]
研报掘金丨东兴证券:维持北新建材“强烈推荐”评级,“两翼”业务保持了持续发展态势
格隆汇APP· 2025-08-20 15:39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9.30亿元,同比下降12.85% [1] - 防水和涂料业务保持增长,石膏板和龙骨业务下滑拖累总营业收入 [1] 业务板块表现 - 石膏板和龙骨业务受房地产下行影响出现下滑 [1] - 防水建材业务在行业逆势中保持增长 [1] - 通过并购浙江大桥油漆外延拓展涂料业务 [1] - "两翼"业务(防水+涂料)保持持续发展态势 [1] 战略发展举措 - 通过内生发展路径建设全椒防水材料产业园及安庆2万吨工业涂料生产基地 [1] - 通过外延并购路径收购嘉宝莉和浙江大桥油漆实现逆势扩张 [1] - 在国内石膏板高市占率基础上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1] - 坦桑尼亚、乌兹别克斯坦生产基地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和利润两位数增长 [1] - 泰国4000万平米石膏板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波黑项目持续推进 [1] 行业地位与竞争力 - 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具备很强的抗风险能力,能保持稳健运营 [1] - 在行业持续低迷环境下具备逆势发展能力,成为长期受益者 [1][2] - 通过双重发展路径为未来蓄力,孕育新的成长空间 [1][2]
北新建材(000786):石膏板景气承压,静待需求改善
国盛证券· 2025-08-19 17: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核心观点 - 石膏板主业需求承压,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8.6%至66.8亿元,毛利率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至38.7% [2] - 防水业务逆势增长,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6.0%至24.9亿元,净利润同比提升5.9%至1.4亿元 [2] - 涂料业务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44.4%至21.6亿元,其中嘉宝莉收入同比增长38.7%至18.2亿元 [2] - 国际化持续推进,坦桑尼亚和乌兹别克斯坦生产基地实现两位数增长,泰国4000万平米石膏板生产线进入试生产阶段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5.6亿元,同比下滑0.3%,归母净利润19.3亿元,同比下滑12.8% [1] - 单Q2收入73.1亿元,同比下滑4.5%,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下滑21.9% [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30.3%,同比减少0.6个百分点,净利率14.6%,同比降低2.0个百分点 [3]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9.6亿元,同比下滑52.9%,主要受嘉宝莉并表影响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9.1亿元、290.9亿元、314.2亿元,三年复合增速8.6%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7亿元、43.5亿元、48.1亿元,对应PE估值11、10、9倍 [4] - 2025年EPS预计为2.41元/股,2027年提升至2.85元/股 [5] - 2025年ROE预计为14.5%,2027年小幅提升至14.3% [5]
大摩闭门会-金融、机器人、汽车、锂行业更新
2025-08-13 22:53
机器人行业 * 下游应用拓展至制造业、商业及服务业,AI大模型驱动成为亮点,但效率和准确度仍待提升[1] * 灵巧手硬件进步显著,但数据和软件层面仍是瓶颈,物理数据收集是中国优势[1][4] * 政策支持推动行业发展,轮式和复合型机器人商业落地或将加速[1][7] * 展会人气旺盛,人形机器人受广泛关注,新产品发布超过150个[2] * 技术进步包括AI大模型驱动、灵巧手发展、下游应用场景多样化(制造业搬运、商业无人零售、服务洗衣等)[4] * 生态合作加速,如银河通用训练机器人大脑并与硬件企业合作,国际市场拓展(无人零售、灵巧手出口)[5] * 北京出台支持政策(发展资金、数据收集及训练支持),推动技术突破与应用缩短距离[6] * 未来关注减速机、传感器、新材料技术发展,轮式机器人、复合型机器人供应链企业更早产生收入[7] 汽车行业 * 反内卷效果有限,价格上涨为被动调整(银行停止高息贷款致经销商缩窄折扣)[8] * 智能化进展:德赛西威二季度收入增30%、利润增41%,智能座舱(理想汽车第五代)和智驾解决方案突出[9] * 人形机器人发展带来新机遇与挑战[9] 金融行业 * 家庭金融资产保持12%增速,主要受益于股权上涨,保险产品增速16%超其他资产[10] * 机构化趋势推动市场上涨,保险和成长型银行板块具投资潜力[1][11] * 证券行业复苏变量:监管放松(IPO政策边际转变)、A股交易量提升、港股与A股折价收窄[12] * 机构业务和衍生品业务体现券商差异化优势(投行能力、客户质量、风险对冲等)[14] * 经纪业务佣金率低于2BP,数字化差距缩小,机构业务成差异关键[15] * 券商自营投资方向性投资波动减小,利率环境企稳制约债券收益[16] * 中金公司(港股)受益于香港市场复苏,投行业务与机构交易协同效应显著,ROE预计12%-13%[17][18] * 中信证券(A股)受益于国内监管转向,机构业务空间打开,ROE预计12%-13%[17][19] * 广发证券潜力领域:衍生品布局、投行业务修复、资管业务(公募基金风险偏好提升)[20] 锂行业 * 受储量核查报告影响(宜春、宁德地区9月30日前提交),市场消息反复支撑锂价[21] * 若建下窝停产至年底且其他矿减产,全球供应紧缺预期增加,但全年仍小幅过剩[21] 钢铁行业 * 北京周边钢厂8月下旬减产(烧结及轧钢环节),年底前预计减产1000万-2000万吨[23][24] * 盈利反复(7月吨利增至400元后回落),政策驱动减产持续[24] 水泥行业 * 超产排查力度超预期,有效产能16亿吨(原预期21-22亿吨),价格进入上涨周期(长江流域熟料涨30元)[25][26] * 光伏玻璃、防水建材自发停止价格战,造纸、玻璃纤维(全行业亏损)或加入反内卷行列[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