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封装
搜索文档
业绩新高难掩机构分歧,通富微电四季度能否延续高增速?
第一财经· 2025-10-28 21:01
公司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201.16亿元,同比增长17.77%,归母净利润达8.60亿元,同比增长55.74%,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为4.4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5.08%,环比增长13.05%,营业收入为70.78亿元,环比增速放缓至1.9% [1] - 公司第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9.28%,同比下降0.5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6个百分点,经营效率提升 [3] 业绩增长驱动力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中高端产品线收入明显增长,特别是与大客户AMD相关的数据中心和游戏业务显著增长 [2] - 公司成功抓住AI下游市场需求机遇,先进封装战略布局进入收获期 [2]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54.66亿元,同比增长77.63%,超过净利润增速,现金流状况良好 [3] 财务状况与资本开支 - 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呈大规模净流出,净流出59.71亿元,主要用于购置固定资产及增加联营企业投资 [3] -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达63.04%,环比增长1.86个百分点,为上市以来最高值 [3] - 控股股东华达集团拟减持不超过1517.6万股,占总股本1%,按最新价计算最高减持金额可达6.7亿元 [6] 市场表现与股东动向 - 公司股价在第三季度大涨56.79%,并于10月10日创下47.99元的历史新高 [4] - 陆股通在第三季度末持股比例达3.54%,单季度增持2871.8万股,显示外资持续看好 [4] - 国家大基金一期第三季度卖出1671.02万股,连续四个季度净卖出,大基金二期卖出302.65万股,部分公募基金及险资亦呈现净卖出 [4][5]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封测行业作为半导体产业链关键环节,受益于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5G通信、汽车电子等领域需求驱动,进入稳定增长态势 [2] - 公司是国产集成电路封装龙头,产品与技术覆盖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存储、显示驱动、5G网络通讯等多个领域 [2] - 公司作为AMD最大的封测供应商,占其订单总数80%以上,AMD与OpenAI的战略合作将部署总计6GW的AMD GPU芯片,为公司带来潜在增量订单机会 [5] 竞争格局与风险因素 - AMD在AI芯片领域面临激烈竞争,例如高通正式宣布进军数据中心AI芯片市场,推出AI200与AI250加速器,直接挑战英伟达与AMD [6] - 公司控股股东在高位抛出减持计划,可能被市场解读为对短期股价的认可,或加剧市场波动 [6] - 前三季度的高增速为第四季度确立了较高的业绩基数,市场关注公司能否延续增长势头 [1][5]
华天科技涨2.07%,成交额4.7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50.48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2 11:21
股价表现 - 9月12日盘中上涨2.07%至11.32元/股 成交额4.72亿元 换手率1.31% 总市值365.5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850.48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1349.36万元(买入3303.33万元占比7.00% 卖出1953.97万元占比4.14%) [1] - 年内股价下跌2.0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28%/9.58%/29.22% [1]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40.52万户 较上期增加7.20% 人均流通股7967股 较上期减少5.99%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4507.04万股(第三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829.68万股 [3] -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持股4487.21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80.22万股 [3]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7.80亿元 同比增长15.81%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26亿元 同比增长1.68%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3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40亿元 [3]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封装测试 收入占比99.97% LED业务占比0.03% [1] - 属于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封测行业 概念板块包括华为海思、人工智能、大基金概念、传感器、先进封装等 [1]
薛鹤翔、唐广华:8月物价数据显暖意 消费与工业双轮驱动经济向好
搜狐财经· 2025-09-12 00:31
核心价格指标表现 - 2025年8月全国CPI同比下降0.4% 但核心CPI同比上涨0.9%且连续四个月扩大[1] - 同期PPI同比下降2.9% 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 环比由降转平[1] - 价格指标变动反映国内消费市场与工业领域呈现差异化复苏特征[1] 消费市场价格结构 - 食品价格拖累CPI 猪肉鲜菜鸡蛋等主要食品价格环比下降 其中猪肉价格同比降幅达两位数[3] - 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5% 服务类价格涨幅显著 医疗教育等服务价格持续上行[3] - 交通工具租赁费和旅游价格同比涨幅扩大 金饰品铂金饰品等工业消费品价格大幅攀升[3] 工业领域价格变化 - PPI环比结束连续八个月下降趋势 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等上游行业价格由降转涨[3] - 煤炭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超过5个百分点 黑色金属冶炼行业降幅收窄近3个百分点[3] - 集成电路封装船舶制造等新兴产业价格回升 工艺美术营养食品等升级类消费相关行业价格同步上涨[3] 产业发展趋势 - 核心CPI连续四个月扩大反映内需市场逐步回暖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持续增强[4] - PPI降幅收窄表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 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成效显现[4] - 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提升 新兴产业价格回升为工业经济注入新动能[4] 未来走势展望 - 旅游住宿等服务消费旺季常态化 服务价格或维持较高水平[6]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行业竞争秩序 宏观政策推动的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发力[6] - 工业品价格降幅有望继续收窄 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可能带来输入性影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