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服务

搜索文档
华天科技涨2.07%,成交额4.7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50.48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2 11:21
股价表现 - 9月12日盘中上涨2.07%至11.32元/股 成交额4.72亿元 换手率1.31% 总市值365.5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850.48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1349.36万元(买入3303.33万元占比7.00% 卖出1953.97万元占比4.14%) [1] - 年内股价下跌2.0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28%/9.58%/29.22% [1]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40.52万户 较上期增加7.20% 人均流通股7967股 较上期减少5.99%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4507.04万股(第三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829.68万股 [3] -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持股4487.21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80.22万股 [3]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7.80亿元 同比增长15.81%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26亿元 同比增长1.68%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3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40亿元 [3]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封装测试 收入占比99.97% LED业务占比0.03% [1] - 属于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封测行业 概念板块包括华为海思、人工智能、大基金概念、传感器、先进封装等 [1]
公司连亏三年半!一家三口齐上阵,包揽1.59亿定增
中国基金报· 2025-08-15 08:48
定增募资计划 - 气派科技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59亿元,发行对象为实控人梁大钟、白瑛及他们的儿子梁华特[2][4] - 发行价格为20.11元/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790万股[5] - 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5] - 发行完成后公司实控人将由梁大钟、白瑛夫妇变更为梁大钟、白瑛和梁华特[5] 发行对象背景 - 梁大钟直接持股42.78%,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6] - 白瑛直接持股10.09%,担任公司董事[6] - 梁华特为"90后",曾在中芯国际担任设备工程师,现任公司总经理助理[7] - 梁华特直接持有气派芯竞科技38.75%股份[6] 公司经营状况 - 2022-2024年连续亏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56.27万元、-1.31亿元、-1.02亿元[10]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26亿元(同比+4.09%),归母净利润-5866.86万元(亏损同比增加1807.29万元)[11] - 亏损原因包括:二期基建转固导致折旧增加、贷款利息费用化、融资租赁费用增加、增值税抵减减少[11] 行业与业务 - 公司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内资半导体封测企业之一[10] - 已掌握5G基站GaN射频功放封装、高密度大矩阵IC封装、FC封装、MEMS封装等核心技术[10] - 正在拓展晶圆测试业务以完善产业布局[10] - 半导体封测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8] 股价表现 - 2025年初至8月14日股价上涨21.12%,报收26.38元/股[2][11] - 4月以来反弹强劲,8月13日盘中一度涨至29.88元/股[11] - 最新总市值28亿元[11]
西测测试股价震荡下行 盘中快速反弹后回落
金融界· 2025-08-12 01:57
股价表现 - 8月11日收盘价为67.50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69元 [1] - 当日股价呈现震荡走势,早盘快速反弹后又快速回调,最终收跌3.83% [1] - 全天成交7.26亿元,换手率达17.76% [1]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测试服务的公司,业务涉及低空经济、存储芯片等领域 [1] - 公司总市值56.97亿元,流通市值39.35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1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6亿元,占流通市值比为2.69%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2918.95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为0.74% [1]
利扬芯片:8月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9:31
公司治理 - 公司第四届第十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6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 [2] - 会议审议《关于不提前赎回"利扬转债"的议案》等文件 [2] 财务表现 - 2024年1至12月营业收入构成中测试收入占比92.26% [2]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6.0% [2] - 晶圆磨切服务收入占比1.74% [2] 业务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为芯片测试服务,测试收入占总营收比重超过九成 [2] - 晶圆磨切服务收入占比不足2% [2]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6% [2]
WuXi AppTec(02359) - 2025 H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29 10: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达208亿元人民币 其中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2%至204亿元人民币 [7] - 调整后非IFRS净利润同比增长444%至631亿元人民币 非IFRS净利润率进一步提升至304% [7] - 调整后IFRS毛利润达926亿元人民币 毛利率从2024年的416%提升至445% [25] - 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达85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19% 其中包括出售联营公司股份获得的32亿元人民币投资收益 [26] - 稀释后每股收益达299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62% [27] - 上半年经营现金流达70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91% [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化学业务 - 化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5%至163亿元人民币 [11] - 调整后非IFRS毛利率提升52个百分点至49% [11] - 过去12个月成功合成并交付超过44万种新化合物 [11] - 上半年有158个分子从研发阶段转入开发阶段 [15] - 小分子DNM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5%至868亿元人民币 [13] - 小分子CDMO管线已超过3400个分子 包括76个商业化项目 84个三期项目 368个二期项目和2081个一期及临床前项目 [16] 测试业务 - 测试业务收入略降至269亿元人民币 [18] - 第二季度实验室测试收入达1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5% 环比增长132% [18] - 药物安全性评价服务收入同比下降22% [19] - 临床CRO和SMO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7%至8亿元人民币 [20] 生物业务 - 生物业务收入达12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1% [22] - 调整后非IFRS毛利率下降07个百分点至364% [22] - 新形态药物发现服务贡献了生物业务总收入的30%以上 [23] Tides业务 - Tides业务收入达50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16% [13] - 截至6月 Tides业务积压订单同比增长488% [13] - Tides业务DNM客户数量同比增长12% 分子数量同比增长16% [14] - 预计2025年Tides业务收入增长约80% [6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公司收入同比增长384% [8] - 欧洲公司收入同比增长92% [9] - 日本 韩国及其他地区收入同比增长76% [9] - 中国市场收入有所下降 [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持续专注于增强核心能力 扩大产能以满足客户需求 [8] - 通过"跟随分子"和"赢得分子"战略 高效转化和捕获高质量分子 [15] - 加速全球产能扩张 2025年资本支出预计达70-80亿元人民币 [32] - 在肽和寡核苷酸领域持续扩大产能 预计到年底固相肽合成仪总容积将超过10万升 [14] - 在新加坡建设Tides新工厂 作为新加坡生产基地的一部分 [67] - 测试业务面临激烈价格竞争 特别是在中国国内市场 [7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面对动态复杂的全球宏观环境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CRDMO业务模式 [30] - 提高2025年全年指引 预计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17% [31] - 预计2025年调整后非IFRS净利润率将进一步改善 [31] - 预计自由现金流将从45亿元人民币增至50-60亿元人民币 [32] - 早期阶段生物技术公司融资环境仍具挑战性 预计这一不确定性将持续一段时间 [5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首次获得MSCI最高AAA评级 成为亚洲生命科学行业首家获此殊荣的上市公司 [10] - 公司近期减排目标已通过SPTI验证 [10] - 2025年公司已分配总计384亿元人民币现金股息 包括2024年度股息283亿元人民币和2025年特别股息101亿元人民币 [33] - 上半年已完成11亿元人民币A股回购及注销 另有10亿元人民币A股回购计划正在执行中 [33] - 董事会批准首次中期股息计划 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35元人民币 总计约10亿元人民币 [33]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业绩超预期原因及下半年展望 - 业绩超预期主要源于高效执行和新产能验证提速 而非客户因关税担忧提前下单 [39] - 预计下半年业务收入将实现接近两位数的环比和同比增长 [40] 订单增长及小分子业务驱动因素 - 第二季度新订单同比增长约12% 环比增长近35% [44] - 小分子DNM业务增长主要来自晚期和商业化项目 口服GLP-1小分子是重要驱动因素 [47] 利润率展望 - 大型晚期和商业化订单交付将进一步提升利润率 [49] - 剥离亏损业务也将改善整体利润率 [49] 产能扩张计划 - 大部分Tides产能扩张将在2025年完成 2026年将专注于新设施的工艺验证和产能爬坡 [67] - 公司整体资本支出预计将逐年增加 [68] 中国生物医药市场动态 - 中国生物医药公司与全球公司的对外许可交易持续增加 公司已支持其中约40%的成功交易 [56] - 这些交易将为公司的CRDMO业务带来持续需求 [57] 关税影响 - 尚未看到客户因关税而显著改变下单行为 [59] - 客户负责清关和税务申报 公司专注于提供高质量服务 [59] 美国市场增长原因 - 美国市场强劲增长主要来自大型跨国客户的晚期和商业化项目 [64] 资本配置计划 - 公司将继续平衡全球产能扩张 人才保留和股东回报三个维度的资本配置 [79] - 2025年上半年已通过股息 股票回购等方式向股东返还超过90亿元人民币 [80]
华依科技20250506
2025-05-06 23:27
纪要涉及的公司 华依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表现与展望** - 2025 年第一季度利润转正,原因是动力总成测试服务前期投入呈现收入贡献、智能驾驶板块 2024 年 Q4 开始发力、整体毛利率约 30%且业务板块健康改善 [3] - 预计 2025 年动力总成设备营收 1.5 - 2 亿元,测试服务收入提升,智能驾驶导引产品收入 1.5 - 2 亿元,毛利率稳定在 30%左右并逐步提升 [2][4] - 2025 年出货量预计增加,有望实现大几千个配套机型出货,市占率较高 [4][16] - 2025 年惯导产能至少达 100 万,二季度陆续释放,2026 年产能继续增加 [4][21] - 2025 年业绩增长确定,自动驾驶二季度加快放量,预计出货几千套 MUDA,国内第一梯队市占率 [26] - **业务板块情况** - **智能驾驶惯性导航系统**:毛利率约 30%,2024 年批量生产并铺垫新客户,2025 年下半年释放更多订单,基于模组 GNSS 的域控方案是新增长点 [2][5] - **机器人惯导产品**:单价高于车用惯导,双足直立人形机器人单价千元以上甚至 2000 元,每台安装 2 - 4 个,毛利率更高但数量少,华依科技在该领域领先,性价比和市场占比高 [2][6] - **车用管路**:目标“保三增一”,对 2025 年供货量有信心,2026 年增量更快,正与大型厂商合作,力争在车用智能驾驶导航取得进展 [2][9] - **市场影响因素** - 法规对智能驾驶安全性要求提高,推动测试服务需求增长,惯导系统对支架安全性重要,利好公司业务 [2][12] - 基线配置方案中惯导总价值约 2000 元,提升公司竞争力 [2][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机器人业务处于孵化阶段,已对接新客户需求,计划投入研发,伴随客户成长 [10] - 2024 年公告新客户定点,实际一季度开始交货,二季度供货量增加,有大客户订单落地 [11] - 在飞行器领域针对车用载人低空飞行器前期铺垫并对接客户,取得定点,载人飞行处于孵化阶段 [17] - 与北美、欧洲等海外集群对接,推进产品对接工作 [18] - 机器人 IMU 因应用场景和研发阶段原因,单价和要求比汽车高 [19] - 机器人灌装毛利率较高,但市场无规范价格区间,无法作标准化分析 [21] - 机器人研发有单独小组,成本集中在研发人员投入,硬件产线可共用 [23] - 惯导采用国内外芯片,核心六轴芯片主要采购日本和德国芯片,供货和价格稳定 [4][24] - 目前机器人产量不大,可使用车用惯导生产线生产 [25]
上海复旦(01385) - 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
2025-04-28 18:18
业绩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8.88亿元,同比减少0.54%[7][8]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减少15.55%[7][8]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减少14.21%,较2024年Q4增长67.28%[7][8] - 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7元/股,同比减少15.00%[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28%,较去年同期减少0.71个百分点[7] - 产品综合毛利率从上年同期56.65%提高至58.14%[8] 用户数据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3472户[13] - 报告期末,A股股东23460户,H股股东12户[15] 财务状况 - 总资产92.1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96%;归属股东所有者权益60.3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41%[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为944,818,960.84元,2024年12月31日为1,087,494,485.36元[20]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为1,660,266,121.79元,2024年12月31日为1,493,805,646.24元[20]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存货为3,240,496,314.59元,2024年12月31日为3,134,456,903.75元[20]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6,663,577,154.75元,2024年12月31日为6,480,978,592.52元[20] - 2025年负债合计2,539,354,652.04元,2024年为2,496,991,876.30元,同比增长1.69%[2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658.97万元,去年同期为1058.06万元[7]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88,158,950.32元,同比增长4.94%[26] - 2025年第一季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395,484,289.52元,同比增长32.80%[26]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300,183,643.00元,同比增长87.45%[2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60,013,848.02元,上一时期为 - 236,550,874.02元[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4,191,089.42元,上一时期为 - 24,290,369.20元[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122,592,902.30元,上一时期为 - 252,364,876.86元[1] 股东情况 - 前10大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284,225,830股,占比34.60%[14] - 前10大股东中,上海复旦复控科技产业控股有限公司持股109,620,000股,占比13.35%[14] - 前10大股东中,上海复芯凡高集成电路技术有限公司持股106,730,000股,占比12.99%[14] - 上海政本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所持35,682,011股股份处于多轮司法冻结/司法标记中[18] - 个别股东(持H股数11,000股)因在途手续未实际办理,与公司掌握的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存在11,000股差异[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