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五轴机床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区县观察:湖州民营经济的“向新”密码
中国新闻网· 2025-11-01 21:42
湖州民营经济整体发展 - 上市公司总数攀升至64家,A股上市公司数量跻身全国地级市前30强 [1] - 7家企业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1] - 民营经济贡献了70%以上的GDP、80%以上的税收和出口、90%以上的就业岗位 [4] - 三年来市场主体从46万户增至57万户,净增11万户 [3] - 技改投入增幅从15%提升至36.3% [3] 政企合作与营商环境 - "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已召开150期1194场,参会企业家达8712位,收集交办问题10950个,反馈满意率达99.70% [3] - 通过系列活动持续营造尊商、敬商、亲商、爱商的浓厚氛围 [4] 企业成长与产业升级案例 - 黄鹄机床从创业前五年仅售出2台设备,发展到2024年生产接近饱和,二期项目投资10亿元,达产后将实现年产300台高端五轴机床,年产值达12亿元 [1] - 久立集团2023年收购国外百年企业EBK公司,使连续亏损7年的企业扭亏为盈,并正积极推进对另外两家企业的收购以融合全球顶尖技术 [3][4] 产业发展战略 - 以"二次创业"引领内生裂变 [3] - 企业通过收购整合全球顶尖技术、品牌和市场网络,旨在让"湖州制造"在全球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4]
地方“民营企业家节”热闹背后:同质化和隐性壁垒仍待破解
第一财经· 2025-11-01 17:53
政策与法律支持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并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保障平等权利[1] - 浙江省率先出台全国首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及省级民营经济"32条"[1] - 湖州市设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如每周三"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截至9月底累计归集涉企问题12004个,办结率达99.3%[8][9] 民营经济表现与贡献 - 湖州市民营经济呈现"78899"特征,贡献全市77.3%的生产总值、80.4%的税收、88.6%的出口额、95%的就业和97.5%的市场经营主体[3] - 2023年民营经济增加值首次突破3000亿元,达3115.3亿元,同比增长5%,占GDP比重77.3%,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3] - 2024年民营规上企业(不含批发业)利润总额309亿元,利润率4.3%,民营规上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达25.8万元/人[4] 企业发展案例与机遇 - 黄鹄机床在国产替代趋势下获得资本注入,2025年销售额预计突破3亿元,同比增长105%,当地政府支持其二期扩产项目[2] - 国科炭美新材料因湖州及长三角新能源供应链生态而落户,2024年硬炭千吨示范线投产,科研成果加速转化[3] - 湖州市开展各类供需对接活动187场次,参与企业5600余家,对接订单85亿元、融资突破136亿元[9] 面临的挑战 - 传统制造业领域产品同质化导致低价竞争恶性循环,企业面临增收不增利困境[6] - 民营企业在进入电信、能源等垄断性行业时存在隐性壁垒,2024年湖州市民间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占比仅5.4%[6] - 高端人才资源紧缺,湖州市人才总量约为嘉兴的59%、无锡的35%,中小企业难以吸引和留住核心人才[7] 政府支持与企业转型 - 湖州市举办"创业再出发"总裁读书班,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学习并购、数字化转型等,学费按项目金额50%补助[10] - 通过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和"法护营商"行动,为企业提供从便捷服务到价值创造的增值服务[8] - 孔辉科技在细分市场占半壁江山,但面临研发投入高、资金压力大及技术人才供应不足的挑战[7]
从“无”到“优” 科德数控以创新利刃破除高端工业母机壁垒
新华财经· 2025-10-13 22:20
公司战略定位与行业背景 - 公司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装备安全的核心力量,受益于“十四五”工业母机战略升级 [2] - 高端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核心制造能力的标准之一 [3] 技术突破与研发实力 - 公司实现从“大脑”(数控系统)到“躯干”(关键功能部件)的全链路技术突破,构建了“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高端五轴机床”的完整技术链 [3] - 公司研发的GNC60总线开放式高档数控系统是国内唯一经国家检测机构确认自主掌握全部源代码的数控系统 [3] - 近三年公司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32.09%,远超业内平均水平 [3] - 公司核心部件自制化率达85%,国产自主化率超90% [3]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共取得国内外有效授权专利390项,其中发明专利227项(包括国际发明专利62项) [4] - 公司累计牵头或承担国家级重大专项等课题50项、其他国家及地方研发项目30余项 [4] 产品创新与市场应用 - 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业务从航空航天领域拓展至新能源汽车、精密模具等多个民用领域 [5] - 公司自主研发四大通用技术平台和四大专用技术平台,具备高刚性、高动态响应特点 [5] - 2021年公司首次完成汽车制造领域发动机缸盖批量生产的交钥匙工程,满足CMK1.67的严苛标准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制的40余种高端五轴机床已在航天科工、中国航发等国内重点单位实现1600余台批量应用 [6] - 公司全球首发非正交五轴卧式镗铣加工中心(KHM150U) [4] - 新品五轴车铣复合加工中心KMU180T投入新能源领域应用,新品六轴五联动叶盘加工中心获小批量订单 [6] 经营业绩与产能 - 2024年公司新签订单78078.38万元,同比增长约24%,较2020年上市前增长233.85% [6] - 公司高端五轴机床年产能实现跨越式增长,从十年前的10余台提高到当前的500台 [6] 产业合作与生态构建 - 公司与清华、哈工大、北航等高校深度合作,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的创新体系 [7] - 公司联合沈阳航空产业集团和中航沈飞民用飞机公司共建基于国产五轴数控机床的“大飞机结构件工艺验证中试基地”,为C919、C929等国产大飞机提供关键结构件加工验证服务 [7]
汇洲智能(002122)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
证券之星· 2025-08-28 22:24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19.28%,但归母净利润1898.82万元,同比下降66.81%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25.65%,但归母净利润-277.39万元,同比下降104.55% [1] - 毛利率27.37%,同比增长30.63%,净利率3.16%,同比下降71.49% [1] - 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03亿元,占营收比18.79%,同比下降12.48% [1] - 每股净资产1.07元,同比下降8.13%,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2元,同比增长35.37%,每股收益0.01元,同比下降66.78% [1] 现金流与投资活动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为-1348.59%,主要由于本期取得子公司及金融资产投资支出较多 [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为112.8%,主要由于本期收到库存股处置款较多 [4]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为75.31%,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2.31% [5][7] 资产与负债变动 - 合同负债变动幅度为-8.69%,主要由于本期子公司加快产品验收进度 [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幅度为145.88%,主要由于公司本期投资增加 [4]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变动幅度为-3.02%,主要由于公司本期处置金融资产 [4] 收益与投资回报 - 投资收益变动幅度为365.2%,主要由于本期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较多 [4]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变动幅度为-98.69%,主要由于上年同期非流动金融资产增值较多 [4] - 公司近10年中位数ROIC为-1.07%,最差年份2019年ROIC为-55.87% [4] - 公司上市以来已有年报17份,亏损年份5次 [4] 研发与业务结构 - 研发投入变动幅度为100.59%,主要由于本期子公司研发项目结题成本及人工成本增加 [4] - 公司核心业务分为高端装备制造、大模型数据服务、创业投资与资产管理 [5] - 高端装备制造业务以齐重数控、青海青一和上海壹亘为主,拥有10大类、26个系列、600多个品种的机床产品 [5] - 大模型数据服务通过热热数据公司提供,自建智能化数据标注平台Enable I,客户包括小红书、字节、科大讯飞等 [5] - 创业投资与资产管理已投资项目包括超聚变、麒麟软件等 [5]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未来几年主营业务将围绕高端装备机床业务以及数据服务业务重点开展 [6] - 公司积极推进目前已投资项目的退出工作 [6]
创世纪(300083)2025中报业绩点评:3C驱动业绩增长 盈利能力提升明显
新浪财经· 2025-08-20 16:3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4.41亿元,同比增长18.44% [1] - 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47.38%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76.81% [1] - Q2单季度收入13.94亿元,同比增长15.65% [1] - Q2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36.00% [1] - Q2扣非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45.89% [1] 业务驱动因素 - 3C领域钻攻机实现收入8.96亿元,同比增长34.07% [2] - 消费电子行业复苏与创新周期叠加,AI手机、智能穿戴设备销量增长 [2] - 钛合金中框及折叠屏手机渗透率提升带动钻攻机新增需求 [2] - 通用领域拓展AI硬件、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市场 [2] - 高端五轴机床实现多款产品批量交付 [2] 盈利能力优化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25.06%,同比提升2.10个百分点 [3] - Q2单季度毛利率26.60%,同比提升4.64个百分点 [3] - 净利率9.76%,同比提升1.75个百分点 [3] - Q2净利率9.81%,同比提升1.36个百分点 [3] - 销售费用率4.12%,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 [3] - 研发费用率2.77%,同比上升0.58个百分点 [3] 发展前景与激励计划 - 股权激励计划授予50名激励对象1300万股,授予价格4.41元/股 [4] - 以2024年为基期,2025-2027年营业收入目标增长8%/18%/28% [4]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目标增长50%/70%/110% [4] - 2024-2027年营收复合增速8.58%,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28.06%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18亿元/5.20亿元/6.24亿元 [4] - 对应EPS 0.25元/0.31元/0.37元,PE 38倍/31倍/26倍 [4]
中国银河:给予创世纪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20 13:09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4.41亿元,同比增长18.44% [1] - 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47.38%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76.81% [1] - 第二季度单季收入13.94亿元,同比增长15.65%,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36.00% [1] 业务驱动因素 - 3C领域钻攻机实现收入8.96亿元,同比增长34.07%,受益于消费电子复苏周期与AI手机、智能穿戴设备、钛合金中框及折叠屏手机渗透率提升 [2] - 通用领域通过拓展AI硬件、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市场实现快速增长,并完成多款高端五轴机床批量交付 [2] 盈利能力优化 - 上半年综合毛利率25.06%,同比提升2.10个百分点,第二季度毛利率达26.60%,同比提升4.64个百分点 [3] - 净利率9.76%,同比提升1.75个百分点,第二季度净利率9.81%,同比提升1.36个百分点 [3] - 期间费用率控制良好,销售费用率4.12%(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18%(同比下降0.73个百分点) [3] 股权激励与增长目标 - 公司向50名激励对象授予1300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4.41元/股 [4] - 激励考核要求以2024年为基期,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分别为8%/18%/28%,或归母净利润增长率目标50%/70%/110% [4] - 预计2024-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8.58%和28.06% [4] 机构业绩预测 - 中国银河证券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8亿元、5.20亿元、6.24亿元 [4] - 东北证券预测2025年归属净利润4.58亿元,对应市盈率35.52倍 [5] - 东吴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5.17亿元,2026年6.44亿元 [7] - 广发证券给予目标价7.11元,国泰君安目标价8.37元 [7]
汇洲智能(002122) - 002122汇洲智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31
2025-07-31 17:16
公司核心业务情况 - 核心业务分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大模型数据服务、创业投资与资产管理三大板块 [2] - 高端装备制造业务以齐重数控、青海青一和上海壹亘为主,产品有10大类、26个系列、600多个品种,应用于多领域,未来巩固细分领域领先地位,加大研发提升品质 [2][3] - 大模型数据服务由热热数据开展,自建智能化数据标注平台Enable AI,服务互联网大厂,已建成三地数据标注基地 [3] - 创业投资与资产管理已投资超聚变、麒麟软件等项目,未来围绕高端装备机床和数据服务业务开展,推进投资项目退出 [3] 数据标注业务情况 - 数据标注业务由热热数据开展,收入持续增长,公司助力其资本化进程,进行第一轮融资 [3] 高端装备制造机床竞争优势 - 优势为产品种类齐全,优势品类行业地位突出,自主可控程度高,客户结构良好,集中在风电等行业,已收购企业在细分领域有布局 [3] 2024年营收利润情况 - 利润波动因持有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以及长期股权投资减值,2024年末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占公司净资产约40% [4] 公司实际控制人情况 - 公司目前无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为四合聚力,公司在多方面独立,经营管理层人员稳定 [4] 机床业务存货及应收账款情况 - 2024年期末存货7.55亿元,在产品及发出商品分别为3.06亿元、2.48亿元,占比41%、33% [4] - 齐重数控客户主要是B端,应收账款保持合理区间,公司制定考核目标,限制低毛利或付款条件差的合同订单签署 [4] 齐重数控出口业务情况 - 齐重数控出口订单持续稳健增长,目前暂无海外建厂计划,未来订单持续且有契机可探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