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黑木耳
icon
搜索文档
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广州工程”、驻镇工作队联手在蕉岭县打造特色农产品牌
南方农村报· 2025-07-26 18:05
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项目 -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团队深入蕉岭县开展农产品包装设计与品牌塑造专项调研 [2][3][4] - 团队已完成蕉岭县2000多平方米墙体彩绘创作 并为梅州市蕉岭县国际研学团队设计专用LOGO标识 [12][13] - 团队参与广福镇桃花源3A景区申报技术支持工作 提出景区游览图 景观标识系统等专业建议 [13][25][27] 广东省"双百行动"战略 - "双百行动"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 通过高校专业优势对接县域发展需求 [6][7] -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自2023年8月起联合星海音乐学院与蕉岭县结对共建 组建"双百行动"驻蕉岭县服务队 [8][9] - 该行动涵盖科技赋能 人才培养 规划设计等多维度支持 将县 镇 村资源更好统筹 [7] 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 峡里香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计划推出丝苗米 仙人粄 米粉 茶叶等系列特色农产品 [15][16] - 艺术设计团队确定从丝苗米包装设计切入 预计8月完成首批设计方案 将提升产品附加值 [17][18][19] - 新泉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多元化种植项目 已注册"新盛"商标 [21][22] 农文旅融合发展 - 广福镇桃花源景区占地1100亩 是集种植 养殖 民宿 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文旅项目 [25][26] - 该景区2022年获评"梅州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艺术设计团队承诺支持其3A景区申报 [26][27] - 蕉岭县计划通过"差异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模式 推动"一镇一品"特色产业培育 [33] 校地合作长效机制 -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 推动更多帮扶项目落地见效 [37][38] - 学院以包装设计为切入点 逐步构建完整品牌视觉体系 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 [34][35] - 首批农产品包装设计方案即将在8月完成 展现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的"蕉岭实践" [38][39]
黑龙江电力赋能农业生产好“丰”景
智慧农业发展 - 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农场有限公司通过农田管理手机App实现水稻叶龄智能监测 监测点增至220个 [1] - 国网黑龙江电力强化供电保障能力 为智慧农业提供可靠电力支持 [1] 电力服务保障 - 国网黑龙江电力组建1022支农时保电服务队 一线值守保障农业生产用电 [2] - 国网伊春铁力供电公司开展"田间课堂"安全用电宣讲 覆盖农户60余人次 解决用电问题10余项 [1] 电网基础设施升级 - 国网牡丹江供电公司为绥西村黑木耳基地新增2台200千伏安变压器 组立电杆52基 [2] - 电网企业针对性改造升级各地电网 满足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用电需求 [2] 电力营商环境优化 - 国网黑龙江电力推行"三省""三零"服务 压减办电时间30% 简化流程并降低成本 [3] - 电力服务成为推动黑龙江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3] 特色农业产业化 - 绥阳镇绥西村黑木耳标准化示范基地年培植量新增15万袋 电力保障支撑产能扩张 [2] - 电力供应稳定性直接提升农户信心 绥西村党支部书记明确表示产业发展信心增强 [2]
陕西柞水:轮作增效 “冬闲田”变“增收田”
科技日报· 2025-06-23 17:28
产业发展模式 - 西川村探索出"食用菌立体化、周年轮作栽培"新模式,实现"春秋季有黑木耳、夏季有黄背木耳、冬季有羊肚菌"的全年生产体系 [1][2] - 羊肚菌轮作大棚每亩增收2万至3万元,2025年春季试种10个大棚总产量达1000斤,鲜品售价每斤100元,干品每斤600元,总产值突破10万元 [2] - 轮作技术攻克黑木耳与羊肚菌、黄背木耳等菌类周年化种植难题,提升土地和大棚利用率,形成"一棚多用、四季生金"的效益 [2] 科技赋能农业 - 科技部帮扶项目将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应用于大棚种植,建成菌菇智能化远程测控管理系统,实现手机端温湿度远程调控和自动化管理 [1] - 引入智能巡检机器人实时采集环境数据(光照、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通过智慧管理平台进行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 [1] -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等科研单位提供技术支持,推动产业向智能化、多元化转型 [2] 产业链延伸与规划 - 村内建成科技服务驿站,采用"线上专家指导+线下实地服务"双轨机制保障技术落地,农户通过培训掌握轮作技术并扩大承包规模 [2] - 未来计划拓展"菌药轮作""菌菜轮作"等新模式,结合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建设,打造"科技+生态+文旅"融合发展样板 [3]
这五种常见食物 竟是天然降压药
北京青年报· 2025-06-11 16:18
高血压饮食管理 - 芹菜含有芹菜素 能帮助血管平滑肌放松 建议每天食用100克(约2-3根)凉拌或清炒 [2][3] - 菠菜富含钾元素 可促进钠排出 建议每天食用200克清炒或凉拌 [3] - 香蕉每100克含钾约256毫克 可扩张血管 建议每天食用1-2根 [4][5] - 黑木耳多糖能降低血液黏稠度 建议每周食用2-3次 每次10-15克干木耳 [5][6] - 海带含褐藻酸钾和膳食纤维 可调节钠钾平衡 建议每周食用2-3次 [6][7] 高血压饮食策略 - 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6克以内 减少加工食品和腌制品 [8] - 减少饱和脂肪 增加橄榄油和坚果等不饱和脂肪酸食物 [9] - 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 来自全谷物、豆类和蔬果 [10] - 选择鱼类、禽肉和低脂奶制品等优质蛋白 避免红肉过量 [11] 高血压饮食误区 - 过度限盐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 科学限盐为每日6克以内 [12] - 保健品不能替代降压药物 擅自停药可能导致血压波动 [12] - 每天超过一两白酒会升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应避免饮酒 [12] - 单一食物不能解决高血压问题 需综合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 [13] - 浓茶中的咖啡因可能升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应选择淡茶 [13] 高血压危害 - 约70%脑卒中和50%心肌梗死与高血压相关 [14] - 高血压可导致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 [14]
从“黑金”到“绿能”:资源型城市吕梁的转型之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6-10 11:28
核心观点 - 吕梁作为资源型城市正从传统煤炭依赖转向乡村振兴、绿色产业、生态旅游与文化融合的多元化可持续发展路径 [1][3][4][6] - 转型策略包括建立农文旅融合产业体系、培育新能源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3][4][7] - 通过制度创新和人才回流政策构建转型内驱力,形成具有全球示范意义的资源城市再生模式 [7] 乡村振兴 - 建立"链主+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3] - 临县打造千亩枣木香菇与羊肚菌的农文旅康融合示范园区 [3] - 中阳县建设黑木耳全产业链,涵盖研发中心、产业园区和区域品牌建设 [3] 绿色产业 - 孝义市聚焦"氢能+储能+装备制造"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 [4] - 离石区推动铝工业向循环经济和高端制造延伸 [4] - 汾阳市将传统酿酒业与绿色制造技术结合形成低碳新业态 [4] - 通过绿色园区建设吸引环保装备、生态建材等产业实现"产业生态化" [5] 生态旅游与文化融合 - 碛口古镇转型为融合古商道文化、黄河文明与青年创业的旅游目的地 [6] - 柳林、汾阳开发红色遗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验式文旅产品 [6] - 推动"非遗进景区"和乡村文化重塑,形成立体化的文旅消费场景 [6] 制度与人才保障 - 探索碳汇交易、水权交易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7] - 实施"吕梁英才"工程和返乡创业政策吸引青年人才回流 [7] - 通过"吕梁山护工"品牌升级强化基层人力资源支撑 [7]
碳路中国|中国乡村探索低碳发展路径 构建可持续未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6-06 22:06
乡村绿色转型 - 中国乡村正成为绿色发展的新前线,探索可行路径,李家山村的光伏路灯是典型案例 [1] - 农业相关活动每年排放温室气体相当于150亿吨二氧化碳,占全球人为排放总量30%以上 [1] - 森林、土壤、农田等生态系统具备显著固碳潜力,中国乡村处于"碳源"与"碳汇"双重角色临界点 [1] 现代农业减碳 - 临县白文镇南庄村利用枣木废弃枝条制作香菇菌棒,形成绿色循环产业链,年产量超5万吨,年产值约6亿元 [4] - 枣木香菇产业使当地约2.3万名农民年收入增加至少8000元 [4] - 弓阳村发展黑木耳产业,年产值超1700万元,种植过程低碳且资源利用效率高 [5] 清洁能源应用 - 山西加快风电、光伏开发,优先规划建设集中式基地,弓阳村20兆瓦光伏电站年提供2600万千瓦时清洁电力 [6] - 农村光伏与配电网改造、煤改电、清洁供暖协同性强,农用机械电动化提升光伏消纳潜力 [6] - 李家山村光伏路灯无需复杂线路,降低基础设施成本,实现减排目标 [6] 文旅融合发展 - 吕梁乡村结合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李家山村窑洞群吸引游客及艺术创作者 [8] - 当地政府投入旅游基建,村民发展民宿、手工艺品销售,2025年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收入4120亿元,同比增长5.6% [8] - 柳林县后冯家沟村改造古民居,融入非遗技艺体验活动,打造黄河文化展示场景 [8] 国际案例与政策 - 德国菲利德海姆村实现清洁能源自给自足,丹麦萨姆索岛利用风电、太阳能彻底改变能源结构 [9] - 国家发改委支持建设零碳乡村,吕梁模式逐步推广,生态农业、光伏与文旅融合或成主流 [11] - 乡村绿色转型依赖居民参与,从旁观者变为推动者,实现经济与生态新平衡 [11]
用数字的犁铧深耕希望的田野(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6-04 05:21
数字乡村发展现状 - 河南兰考县通过无人机、虫情测报灯、墒情监测站等设备实现农田数字化管理,提升科学种田效率[1] - 兰考泡桐乐器产业借助溯源平台为产品赋予"数字身份证",提升品牌价值[1] - 全国范围内数字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智慧农田)、产品销售(直播带货)等领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1] 政策与基础设施 - 《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智慧农业等9项重点任务,推动手机、直播、数据成为新型农业生产要素[2] - 当前农村存在数字基础设施薄弱(网络速度差异)、涉农事项在线办理水平有限等问题[2] - 部分地区通过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电网/水网、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应对发展瓶颈[2] 商业模式创新 - "盒马村"模式结合新零售与数字化农业,实现四川丹巴黄金荚、湖北仙桃藕带等农产品可追溯的以销定产[3] - 数字化推动产业链激活与价值链延伸,形成"政策支持-技术赋能-品质保障-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3] 数字素养提升 - 2024年调查显示农村成年人数字素养与城镇存在差距,需加强技术培训与实践应用[3] - 多地通过完善设备、开放资源等方式培养农民从"触网"到"用网"的能力转型[3] - 提升农民信息获取与市场对接能力可激发其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的主动性[1][3] 产业价值重构 - 数字化使乡村从单一农业生产转向产业融合、文旅消费、生态涵养等综合功能空间[4]
第34届哈洽会探馆指南:先吃为敬,这些城市馆藏着多少“宝藏”?
新浪财经· 2025-05-16 18:55
哈尔滨展区 - 重点展示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果[1] - 设置"新质生产力引领智创未来"、"向北开放打造对外合作新门户"、"冰雪经济铸造转型发展金山银山"三大主题版块[1] - 观众可通过VR设备体验航天育种实验室[1] 鹤岗展区 - 金鹤啤酒展示50多款产品,包括微醺精酿、金克系列等[3] - 石墨新材料被加工成新能源汽车电池核心材料[3] - 金鹤啤酒1960年获德国慕尼黑金奖,现销往海南、辽宁等地[3] 七台河展区 - 展示冰冠之城东北杂粮煎饼,采用古法工艺48小时低温发酵[5] - 勃利县林草食品带来灵芝孢子粉、黑木耳等林产品[6] - 世荣鹿业展示鹿茸、鹿鞭、鹿胎膏、鹿心血等鹿制品[6] 尚志展区 - 蒙牛展示鲜奶产品[8] - 珍珠山展台展示150余种山珍产品,包括黑木耳块、榛蘑块、元蘑块、猴头菇块等[9] 双鸭山展区 - 展示七彩玉米产品,通过16道工序加工并通过601项检测[11] - 涵盖寒地中药、浆坚果、食用菌等七大品类275款产品[12] 绥化展区 - 青冈县实现工业大麻从育种到纺织、生物医药等全产业链开发[15] - 天有为展示搭载全息投影技术的汽车仪表盘[15] 黑河展区 - 以"向北开放最前沿,龙粤合作新高地"为主题,展示对俄合作成果[17] - 展台设计融入黑龙江大桥、跨境索道等标志性元素[17] 牡丹江展区 - 展示俄罗斯进口巧克力、蜂蜜、面粉等百款商品[19] - 特华得展示猪肘、韩式泡菜肠和车达芝士鸡肉肠等产品,为山姆超市供货商[19] - 手工提琴展示牡丹江乐器出口欧美高端市场的工艺[19] 佳木斯&同江展区 - 同江展示鳇族御膳、鳇兄用膳养生锅、岐鳇水饺等特色食品[21] - 佳木斯展示三江汇流、淡水鱼都、赫哲文化等特色[21] 齐齐哈尔展区 - 展示齐齐哈尔烤肉独特工艺[23] - 飞鹤乳业、北纬四十七、北大仓、天锦食用菌等企业展示产品[23] - 上海荃全济康医药科技展示植物基胶囊壳产品[23] 鸡西展区 - 展示鸡西大冷面、现拌辣菜等特色食品[25] - 展示松茸酒、熊胆酒、鹿角帽粉等养生滋补品[25] - 70户企业参展,展示版画、鱼皮画等非遗产品[25] 伊春展区 - 展示木雕艺术品、白桦树汁、九珍十八品等森林产品[27] - 设置六个展示板块全面展示森林资源[27] 大庆展区 - 展示数字智能、绿色化工、汽车及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29] - 九阳豆浆、伊利乳业等60家企业200余种产品参展[29] 绥芬河展区 - 设立"绥宜购"展台,实现"一键买全俄"[31] - 特设电商直播间,打通线上线下消费场景[31] 域外展区 - 湖北、河南、山西等地企业展示洪湖莲藕、铁棍山药、平遥牛肉等产品[33] - 新疆阿勒泰展示牛羊肉、葵花籽等农产品[33] - 澳门展区展示手工巧克力、芝麻球等产品[33]
努力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黑龙江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5-06 05:52
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发展 - 黑龙江绥化市玉米加工产业规模显著,拥有43户规上玉米加工企业,产值达2898亿元,形成9条产业链和50余种主要产品 [1] - 玉米深加工能力超过2800万吨,产品品类扩展至61个,其中维生素C售价30元/斤,辅酶Q10售价高达1000元/斤 [4] - 行业通过"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策略推动产业链延伸,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4] 农业科技与生产效率提升 - 黑龙江农业科技贡献率达708%,通过"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提升黑土有机质含量,每千克增加41克 [3] - 采用"等高环播"种植模式实现水土流失减少50%、化肥使用量降低15%、增产5% [3] - 集成推广74个高效增产技术模式,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深度融合 [3] 产业集群与龙头企业增长 - 2024年新增117家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较2022年增加340家,增幅达176% [1] - 大豆深加工产品扩展至23个品类,粳稻、糯玉米、黑木耳等产业规模全国领先 [4] - 北大荒农垦集团友谊农场应用天空地立体监测技术,对190万亩耕地精准管理 [3]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 龙江森工集团建设625万亩森林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10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黑木耳等森林食品成为利润增长点 [5] - 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超1亿亩,稳居全国前列,同时发展冷水鱼、生态森林食品等供应基地 [6] - 行业践行"大食物观",通过宜粮则粮、宜牧则牧等策略全方位开发食物资源 [5]
从银耳到金耳,小镇食用菌产业的迭代与突破
齐鲁晚报· 2025-05-01 05:08
行业发展历程 - 莘县是中国双孢菇之乡 徐庄镇是莘县最早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乡镇之一 始于上世纪80年代银耳种植 90年代转向双孢菇种植 [1] - 90年代双孢菇售价达4元/斤 当时属于高价产品 带动全镇农户致富 [1] - 后续产业持续调整 新增草菇 鸡腿菇 黑木耳 羊肚菌等品种 形成多元化种植格局 [1] - 徐庄镇获得"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称号 [1] 产业升级转型 - 近年提出"一村一品一特色"发展思路 金耳成为特色培育品种 [2] - 采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 整合乡土人才资源 打造农业特色品牌 [2] - 实现金耳液态菌种规模化栽培 形成培育 加工 销售 土地流转的全产业链服务 [2] - 推广5G智能方舱技术 建立数字生长模型 实现从经验种植向数据化种植转型 [2] 技术创新应用 - 运用"互联网+"技术赋能现代农业 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 [2] - 通过实时监控数据优化种植参数 建立金耳数字化培育体系 [2] - 智能方舱技术实现稀有菌种标准化生产 提升产业科技含量 [2] 产业示范效应 - 金耳项目成为可推广复制的农业现代化样板 [2] - 以金耳为突破口带动区域食用菌产业整体升级 [2] - 科技与传统农业结合 形成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