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湖小工单
搜索文档
黑湖科技:柔性颠覆万亿制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20:35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黑湖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工业SaaS/MES(生产执行系统)领域的公司,由90后创始人周宇翔创立 [1] - 公司客户基础广泛且多元,覆盖茶饮、家电、央企及全球化企业,包括蜜雪冰城、蒙牛、农夫山泉、AO·史密斯、华润三九、中国石化、中国宝武、特斯拉、强生、阿迪达斯等 [1] - 截至2023年,黑湖科技在中国SaaS/MES领域的市场份额达到40% [10] - 公司服务的客户总数已经超过3万家 [10] 市场背景与竞争格局 - 中国工业制造软件(如SaaS/MES)市场份额有限,国际巨头如西门子、达索系统、罗克韦尔在全球及中国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在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和MES领域 [3] - 国际巨头通过深厚的技术积累、生态构建及影响行业标准来巩固市场优势 [3] - 工业软件具备高替换成本的行业护城河,SaaS/MES曾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短板" [3] 核心战略与商业模式 - 公司战略锚点落在服务小微企业,采用"从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径,全国有数百万中小工厂是其主要目标客户 [4] - 2020年推出"黑湖小工单",为小微企业提供轻量级、便捷化的数字化改造,功能包括进度追踪、工资结算、产业集群协作,并集成在小程序中 [4] - 通过先服务数万家中小工厂,进而吸引其上游大型企业客户,大型企业发现供应商已使用黑湖系统后主动寻求合作,以实现供应链上下游数据互换和动态协作 [5] - 该模式被形容为一场"地道战",而非"围城战",成功侵入中国制造业的毛细血管 [5] 产品技术与解决方案优势 - 公司的解决方案基于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链条长、中小微企业占比高、市场需求变化快特点的深刻理解 [6] - 相比海外头部工业软件企业,黑湖科技在集成和部署效率上大大超前 [7] - 解决方案的核心是满足"柔性制造"需求,以应对消费主权崛起和行业竞争内卷带来的对市场趋势精准把握、产品快速迭代、需求迅速反馈的要求 [7] - 公司核心产品黑湖智造集成了柔性制造能力,并广泛应用前沿技术 [9] - 2023年公司全力投入大模型与工业AI Agent研发,利用积累的工业数据,将订单读取、拆单排期、订单履约等核心环节决策交由AI协同完成 [9] - AI Agent能将原本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四五个小时完成的阅读图纸、拆单等工序,缩短至三四分钟完成 [9] - 同时整合应用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数字孪生、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技术来支持柔性制造 [9] 创始人洞察与公司驱动力 - 创始人周宇翔的早期经历(在苏州化妆品包装工厂实习)使其亲眼目睹传统制造业的低效,例如每次切换产品需停产5小时,有效作业时间仅占三分之一 [8] - 公司成功本质上是基于对本土制造业结构的理解,抓住了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向满足个性化、定制化需求的"柔性制造"转变的趋势 [6][9] - "柔性制造"通过实现"小单快反"甚至"一件起订",使企业能精准响应市场变化 [9] - 生产方式的快速迭代是公司得以快速发展并获得关键客户(如蜜雪冰城、AO·史密斯)的重要驱动力 [10]
被请上总理座谈会的四川小伙,到底什么来头?
搜狐财经· 2025-10-24 14:59
公司概况与创始人背景 - 黑湖科技创始人周宇翔以民营企业家身份出席总理主持的经济形势座谈会并汇报工业科技创新成果[3] - 创始人周宇翔36岁,拥有达特茅斯学院计算机专业背景,曾为华尔街投行精英[5][7][11] - 创始人于2015年辞去投行工作,深入长三角工厂车间实地工作,了解制造业真实痛点后创业[6][11][16] 产品与市场地位 - 公司开发的工业软件产品已被中国3.4万家工厂采用,在中国云化MES市场占据42.7%的份额,稳居全国第一[7][31] - 核心产品“黑湖智造”提供计划排产、生产执行、物料管理、可视化数据分析等协同管理功能[26][28] - 针对年产值1亿元以下、员工规模100人以下的小微工厂推出“黑湖小工单”,该业务已服务3万多家小微企业,占公司年营收70%以上[29] - 推出“黑湖供应链”连接供应链上下游,三大产品覆盖大中小微各类工厂[31] 客户案例与效能提升 - 客户包括蜜雪冰城、农夫山泉、华润医药等大型制造集团,但更多服务于中小企业[7] - 以蜜雪冰城为例,使用“黑湖智造”后整体生产运营效率提高30%,库存周转率提升50%,同产能下生产成本下降15%,跨部门沟通效率大幅提升80%[28]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当前制造业从“规模化、低成本”竞争转向“柔性化、定制化”生产,多品类小批量模式成为产业升级新逻辑[33] - 公司业务与柔性化、敏捷化供应链趋势高度契合,已开始服务澳大利亚、墨西哥、泰国等近百家海外工厂,并调研东南亚市场[31][33] - 公司愿景是输出最好的技术和产品,普惠中国广泛的制造业群体[7]
改变中国制造业,34岁四川小伙,成了总理的座上宾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23 12:05
公司创始人背景与行业洞察 - 创始人周宇翔(34岁)拥有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计算机专业背景和华尔街投行工作经验,在一次陪同中国中车赴德国收购工厂的项目中,观察到中外制造业在数字化管理层面的巨大差距:德国工厂通过计算机数据分析进行管理,而中国工厂仍依赖“走动式管理”[9] - 此次经历使其意识到中国制造业在数字化管理上的落后以及伴随人力成本上升而来的信息化提升需求,这构成了重要的创业机会[9] - 创始人于2015年与伙伴回国创立“马达数据”,旨在打造中国版制造业大数据公司,但首次创业因“中国企业没有数据”而未能成功落地[11] 创业历程与产品定位转型 - 首次创业失败后,创始团队于2016年春节深入宁波、重庆、青岛、苏州等地工厂,与工人同吃同住,亲身体验中国工业数字化的真实样貌[11] - 在苏州一家化妆品包装材料工厂发现传统生产模式痛点:订单切换时生产线等待时间长达5小时,与5小时的生产时间等同,导致效率急剧下降[13] - 洞察到工厂核心需求并非高大上的算法预测,而是一个能让不同工种、机器设备快速互通信息的系统,团队随后用三周时间编写出软件并进行测试,获得工人积极反馈[13] - 怀揣“极致降低工厂数字化门槛”的初心,黑湖科技于2016年在上海正式创立,公司名称寓意打捞沉淀在工业领域“黑色湖水”中的数据价值[13] - 团队在艰苦环境下(长宁区漏雨招待所)持续八个多月进行产品开发与测试,最终获得首个签约客户[15] 融资与市场地位 - 公司2016年获得数百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并在2017年至2021年间累计获得超7亿元人民币融资[15] - 业务已扩展至服务超过3.4万家制造企业,在中国云化生产管理软件市场份额达到42.7%,稳居行业第一[7][15] 核心产品线与客户成效 - 针对中小工厂痛点,2020年推出“黑湖小工单”,年成本约1万元,解决了数据采集难、管理效率低等问题,该产品目前占公司总营收70%以上[17] - 福建一家紧固件厂使用“黑湖小工单”后,实现了生产进度实时追踪、成本与毛利计算,工厂协作效率提升,年营业额增长10%[17] - 针对大中型企业推出“黑湖智造”工业协同SaaS平台,服务客户包括华润医药、农夫山泉、蜜雪冰城等[19] - 蜜雪冰城通过“黑湖智造”打通全球4万多家门店与后端产能,整体生产运营效率提高30%,仓库库存周转率提升50%,同产能下生产成本下降15%,跨部门沟通效率提升80%[19] - 蜡笔小新食品使用“黑湖智造”实现了生产流程实时可视化,车间主任可第一时间发现、处理和追溯工序问题[19] 市场策略与行业影响 - 公司超过90%的客户为首次启动数字化转型的中小工厂,在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集聚带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中小工厂转型路径[21] - 公司产品演进路径清晰:2018年推出“黑湖智造”,2020年推出“黑湖小工单”,2022年推出“黑湖供应链”,逐渐梳理出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逻辑链路[21] - 日益丰富的应用场景推动公司将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引入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性价比[21]
从“1+N”到“N+1”,打造金融+普惠生态的浦发银行样本
第一财经· 2025-10-22 11:40
合作模式创新 - 浦发银行长宁支行与黑湖科技开启合作,成为其首家授信银行,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授信额度以支持日常经营周转 [1] - 合作模式从单一信贷支持升级为全链条产业赋能,通过银行生态圈将黑湖科技的数字化产品推荐给N家制造企业 [1] - 此次合作突破传统,以金融活水激活产业生态,成为普惠金融创新的可复制样本 [1] 政企银协同与专项支持 - 针对黑湖科技作为科创企业轻资产、重研发的融资难点,浦发银行启动专项绿色通道 [2] - 银行在不到一个月内高效落地纯信用授信方案,切实护航企业发展,助力其工业软件国产化替代进程 [2] - 长宁支行主动靠前服务,精准对接行业政策并提供专业解读与落地支持 [2] 产业生态赋能与精准匹配 - 浦发银行将黑湖科技的数字化能力与普惠制造企业的转型需求精准对接,搭建工业软件企业与实体制造企业的合作桥梁 [3] - 银行根据制造业不同行业的特性进行一企一策精准匹配,例如向厨卫家具行业推荐黑湖小工单实现订单追溯,向汽车配件企业匹配黑湖智造的多工厂协同功能 [3] - 金融成为串联产业链的纽带,助力黑湖科技与多家普惠企业达成合作,帮助制造企业实现生产运营效率双提升 [3] 生态闭环与价值创造 - 浦发银行实践了从1服务N到N与1构建生态共赢的闭环,即从科创企业服务普惠企业升级至普惠企业与银行共建生态 [4] - 黑湖科技通过浦发生态快速渗透普惠市场,品牌影响力向细分行业纵深扩展,普惠制造企业转型后经营效益提升反哺生态客户质量 [4] - 银行通过构建和培育生态,达成金融机构、工业软件企业、实体制造企业三方共赢,塑造了科技金融加产业普惠生态的竞争优势 [4]
专访总理座谈会上的年轻人
搜狐财经· 2025-10-18 18:38
公司核心业务与定位 - 专注于制造业数智化系统开发,致力于成为工厂数字化转型的“合伙人”[2] - 研发了“黑湖智造”服务大型客户,同时推出“黑湖小工单”聚焦中小企业的“小单快返”场景[3] - 公司正从SaaS公司传统定位突破,全面转向AI原生,2025年成为盈利转折点,收入增速提升至75%[7] 市场机遇与行业趋势 - 市场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新需求,茶饮、手办、消费电子等新兴行业崛起推动了新经济发展[2] - 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柔性能力,电商与社交媒体推动消费者需求快速传导至生产端,催生定制化生产模式[4] - 新经济浪潮下,中小企业的柔性生产需求往往被大厂商忽视,这代表了产业链未来向柔性方向迈进的机遇[4] 技术战略与研发成果 - 积极探索AI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用AI Agent取代人工经验,使工艺准备时间缩短60%[5] - 柔性制造依赖数据高效流动和精准分发,软件、数据、AI与智能体的协同是实现柔性的技术基础[4] - 大语言模型的突破让公司看到AI重塑工业的潜力,正探索用工业数据训练场景化智能体以打造真正的AI原生应用[6][8] 客户基础与业务规模 - 目前已服务4000余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并助力28000余家中小微工厂迈出数字化转型第一步[3] - 明星产品“黑湖小工单”孵化于上海市经信委的一项活动,现贡献公司一半的营收[7]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伴随中国企业出海,通过软件与AI输出“中国方案”[8] - 未来将持续投入大语言模型等AI技术在工业场景的深度应用,以提升工业生产与管理效率[8]
新阶层·新经济丨黑湖科技周宇翔:让数据和AI改变中国制造
搜狐财经· 2025-10-18 16:50
公司概况与市场定位 - 公司专注于制造业数智化系统开发,致力于成为工厂数字化转型的"合伙人",连接工厂并让数据和人工智能驱动制造 [2] - 公司服务超过4000余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并助力28000余家中小微工厂迈出数字化转型第一步 [3] - 公司2025年成为盈利转折点,收入增速提升至75% [9] 产品与解决方案 - 公司研发"黑湖智造"服务大型客户,同时研发"黑湖小工单"聚焦"小单快返"场景,为中小制造企业提供智能化转型新思路 [3] - "黑湖小工单"孵化于上海市经信委的一项活动,现贡献公司一半的营收 [9] - 公司用AI Agent取代人工经验,自动解析CAD图纸,生成工艺路径,取代人工排程与派单,工艺准备时间缩短60% [5] 技术战略与行业洞察 - 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赋能中国制造业的柔性能力,通过数据高效流动和精准分发实现柔性制造,而非低效竞争 [4][7] - 公司早在大语言模型爆火之前就已投入AI研发,积极探索AI在工业领域落地应用 [5] - 公司当前定义为"二次创业阶段",正探索用工业数据训练场景化智能体,打造真正的AI原生应用 [10] 行业趋势与发展机遇 - 有效对接新需求与现有产能并实现柔性化生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 [2] - 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于柔性能力,在电商与社交媒体推动下,消费者需求能快速传导至生产端,催生定制化生产模式 [4] - 茶饮、手办、消费电子等新兴行业崛起既满足新消费需求,又推动新经济发展 [2]
各国合作培养“不会从人类手中夺权的好AI”
中国青年报· 2025-07-29 06:48
人工智能大会盛况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3000余项前沿展品亮相,规模创历届之最 [2] - 展品涵盖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以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新品 [2] - 大会全面展现人工智能领域最新进展与未来走向,各项最新AI应用与产品令人目不暇接 [2] 百度数字人技术突破 - 百度发布新一代数字人技术NOVA,宣告超级头部主播能力复刻进入规模化量产时代 [5] - NOVA技术曾支撑罗永浩数字人直播间创下5500万GMV,预计10月向全行业开放 [5] - 新一代NOVA技术实现"双数字人主播"突破,在文心大模型4.5T加持下可做到"懂创作"、"有个性"、"玩梗"等高阶交互 [5] 教育科技产品创新 - 网易有道推出"有道AI答疑笔SpaceOne",深度融合DeepSeek-R1推理模型与自研教育大模型"子曰",提供学科难题深度讲解 [6] - 升级后的"有道子曰翻译大模型"支持109种语言互译,覆盖10余种翻译场景和多种形式翻译 [6] - 合合信息展示AI扫描技术,可将巨幅文物高清扫描并一键"装进"手机,解决文物拍摄难题 [7] 工业AI解决方案 - 黑湖科技展示基于AI Agent的柔性制造解决方案"黑湖小工单",帮助中小工厂提升订单响应速度和履约效率 [11] - 该系统已服务全国超3.2万家工厂,将新品上市周期从3个月压缩至3周,最小起订量从1万件降至100件 [11] - 通过构建多类型AI Agent替代人工决策流程,显著降低管理成本 [11] 具身智能与算力平台 - 商汤科技发布具身智能平台"悟能",为机器人、智能设备提供感知、视觉导航及多模态交互能力 [12] - 无问芯穹发布"无穹AI云""无界智算平台"与"无垠终端智能"解决方案,面向全规模AI应用场景 [12] - 无问芯穹CEO表示AI算力建设需要适应小而广泛的AI应用企业,满足敏捷生产需求 [12] 全球AI发展与合作 - 中国近年涌现众多世界级AI模型,且领先模型多采用开放权重模式,与美国形成显著区别 [17] - 专家认为中美应合作维护世界稳定,确保人类掌控AI [17] - 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指出需全球携手确保AI技术红利惠及所有国家与群体 [17]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越来越多上海企业将目光投向广州
广州日报· 2025-07-28 23:26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 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 其中上海市外及国际企业占比超50% [1] - 广州企业参与度提升 上海企业也将目光投向广州市场 [1] 特赞科技 - 公司定位为"内容+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 2015年由范凌教授在上海创立 专注于企业级内容人工智能平台开发 [1] - 已服务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 包括宝洁 美的 安克创新 玛氏等广州企业 累计服务10万个小微企业和个人 [1] - 广州民营企业对人工智能技术接受度高 公司已在广州设立办公室 计划建立完整团队 并与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校企合作 [2] 黑湖科技 - 公司自2016年创立以来已服务超过32,000家工厂实现数字化协作和转型 其中广州地区合作企业近1000家 包括广汽及其供应商 [2] - 针对中国制造业供需错位问题 推出"黑湖小工单"产品 通过多个Agent帮助中小工厂实现柔性化生产和在线协作 [5] - 广州作为中国重要经济和制造业中心 在数字化和智能制造转型中表现活跃 公司预计未来一年广州合作企业将突破1,300家 [5] 行业趋势 - 中国制造业面临结构性机会:新消费人群带来小批量 多品类 定制化订单需求增长 传统制造模式难以承接 [5] - 广州 深圳 上海等城市市场化程度高 孕育大量优秀企业 成为人工智能企业重点拓展区域 [2][5]
【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上海“智”造先锋:AI重构工业新范式下的柔性生产
搜狐财经· 2025-05-27 18:43
制造业AI应用案例 - 黑湖科技展厅展示AI优化效果:某食品企业饺子皮切割模具利用率提升23倍,某新能源车企订单响应时长缩短至原来的1/3 [1] - 上海汽轮机厂通过AR眼镜和数字化系统实现汽轮机转子加工效率提升30%以上,生产等待时间下降43% [2] - 上海汽轮机厂动态优化切削参数使大型转子加工能耗下降18%,年节约电费超300万元 [3] - 光明乳业通过AI系统实现鲜奶全流程追溯至54个关键节点,金山智慧牧场奶牛发情期预测使配种效率提升15% [4] - 光明乳业TMR精准饲喂系统提升饲料利用率12%年节约800万元,AI温控系统降低巴氏杀菌温度10℃实现能耗下降9% [4] - 光明乳业AI算法优化冷链路径使日均配送效率提升35%,获行业首个五星级冷链资质 [4] - 东莞钣金厂使用黑湖科技AI工具使非标订单工艺准备时间缩短60% [5] - 黑湖科技AI生成代码将MES系统定制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1-2天,已形成12个行业工艺知识库 [7] - 黑湖科技AI系统使新能源电池Pack产线调试时间缩短60% [7] 供应链数字化 - 海智在线平台通过AI匹配系统将法国高精密齿轮订单供应商寻找时间从2周缩短至1小时 [8] - 海智在线AI系统在深圳电子厂停产时2小时内找到3家备份工厂,平台订单履约率保持98.7% [8] - 海智在线2024年平台交易额达226亿元,其中AI驱动跨行业订单占比超40% [8] 行业转型趋势 - 上海制造业通过AI实现从"标准化大规模生产"向"个性化精准服务"转型 [9] - AI对制造业改造已从工具层面向范式层面跃迁,实现工艺自主优化、工厂动态组网和数据驱动决策 [9] - 上海"未来工厂"范式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中国方案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