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华泰证券:化工行业稳增长政策发布,景气修复可期
新华财经· 2025-09-30 08:09
行业政策影响 - 工信部等7部门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严控新增炼油产能 合理规划乙烯 PX 煤制甲醇等产品新增产能规模和投放节奏 重点支持老旧装置减量置换和技改升级[1][2] - 2024年中国炼油产能同比下降1%至9.70亿吨 PX产能保持0%增长至0.44亿吨 甲醇产能同比增长2%至1.03亿吨 产能增速已显著放缓[2] - 2024年乙烯产能同比增长7%至5542万吨 但2025/26年计划新增产能合计2415万吨 近五年乙烯装置集中投放致供需格局显著趋弱[2] 细分领域供给格局 - 炼油 PX 煤制甲醇等新增产能约束增强 细分领域头部企业有望充分受益[2] - 政策要求优化重点化肥生产企业最低生产计划管理 支持煤炭 磷矿石 天然气等重点原料供应企业与化肥生产企业签订长协[3] - 完善化肥产运储销贸一体化调控体系 推动缓释肥 水溶肥 液体肥等新型肥料发展 具备上下游一体化配套优势的头部企业竞争力凸显[3] 高端化发展方向 - 政策鼓励发展集成电路 新能源 医疗设备 低空经济等领域新兴材料 电子化学品 特种工程塑料 特种橡胶等产品创新和国产替代进程有望提速[4] - 推动传统材料提质 涂料 染料 农药等传统大宗产品向低能耗 环保化和高端化方向转型[4] - 加快培育二氧化碳捕集 绿氨/绿醇应用 生物化工 海水提钾等新兴技术 政策引导下国内有望形成先发优势[4]
双突破双提升 一组数据看我国民营企业创新成果
央视新闻· 2025-09-27 16:55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2024年中国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研发费用总额达1.43万亿元 较上年增长2.78% [1] - 平均研发强度为3.59% 高出全国研发投入强度0.91个百分点 [1] - 企业共持有国内外有效专利142.81万件 同比增长27.58% 其中发明专利59.46万件 增长15.55% [1] - 144家企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超过62%的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等行业标准 [1] - 2024年全球研发投入1000强企业中 中国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过十分之一 [1] 企业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入围企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9.92万亿元 同比增长6.87% [2] - 资产总额达46.46万亿元 同比增长8.16% [2] - 利润总额为2.31万亿元 同比增长7.85% [2] - 共有30万项有效专利实现产业化 合计产值达1721.53亿元 [2]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 超过80%的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2] - 50%以上的企业开展全要素全流程的绿色化与智能化改造 [2] - 企业通过加速成果转化和推进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实现产业创新融合 [2][3] - 有企业将高效波形设计与AI算法融合 实现对低空无人机的精准识别 [3] - 有企业研发的全向反制设备成功应用于文昌航天发射场等重大任务 [3]
七部门发布:围绕新能源、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拓展特种工程塑料、碳纤维及复材、电池材料等应用
DT新材料· 2025-09-27 00:05
行业总体目标 - 石化化工行业在2025至2026年期间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设定为5%以上 [2] - 行业目标包括经济效益企稳回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以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2] 强化产业科技创新 - 支持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高性能纤维、特种橡胶、高性能膜材料等关键产品攻关 [3] - 采用“揭榜挂帅”方式开展协同创新,并加快布局高端精细化学品等领域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3] - 优化化肥生产保供,支持煤炭、磷矿石、天然气等原料供应企业与化肥生产企业签订长协 [3] - 中试基地内项目可打捆办理手续,单个中试项目试验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两年 [4] 扩大有效投资与转型升级 - 严控新增炼油产能,合理确定乙烯、对二甲苯新增产能规模和投放节奏 [5] - 重点支持石化老旧装置改造和现有炼化企业“减油增化”项目 [5] - 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 [5] - 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开展“人工智能+石化化工”行动,训练建设行业大模型 [6] - 开展重点用能、用水设备更新以及磷石膏等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和综合利用改造 [6] 拓展市场需求 - 推动合成树脂、涂料、轮胎等生产企业与建筑、汽车、船舶等下游用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8] - 围绕新能源、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拓展新能源电池材料、碳纤维等应用 [8] - 推进绿氨、绿醇在船用燃料市场应用,加快完善绿色产品认证 [8] 壮大发展载体 - 实施化工园区竞争力评价导则和智慧化评价导则,全面开展分级评价 [9] - 推动化工园区聚焦主导产业引进强链、补链项目,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龙头企业 [9] 深化开放合作 - 用好自贸协定,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稳妥推进海外油气、钾等资源开发利用 [10] - 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加强精细化工、绿色低碳等领域交流合作 [10]
利好来了!七部门集体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9-26 20:43
核心观点 - 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促进行业平稳运行和结构优化升级 [1] - 方案设定了2025-2026年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的目标,并围绕科技创新、供给能力、有效投资等提出10条举措 [2][12] - 政策重点支持领域包括产业科技创新、设备更新改造、化肥保供、数字化转型及高端精细化学品发展等 [3][5][6][8] 主要目标 - 2025—2026年,石化化工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2][12] - 经济效益企稳回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12] - 精细化延伸、数字赋能和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提高,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明显 [12] - 化工园区由规范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12] 强化产业科技创新 - 增强高端化供给,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医疗装备等重点产业链需求,支持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等关键产品攻关 [13] - 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开展协同创新,加快布局高端精细化学品等领域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新材料中试平台 [13] - 优化重点化肥生产企业最低生产计划管理,确保煤炭、磷矿石等原料稳定供应,推动高效化、专用化肥料创新发展 [5][13] - 优化中试项目管理,中试基地内项目可打捆办理手续,单个项目试验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两年 [14] 扩大有效投资与促进转型升级 - 严控新增炼油产能,合理确定乙烯、对二甲苯新增产能规模和投放节奏 [4][17] - 石化领域严格执行新建炼油项目产能减量置换,重点支持老旧装置改造和“减油增化”项目 [4][17] - 现代煤化工领域适度布局煤制油气、煤制化学品项目,开展煤化工与新能源耦合等示范 [4][17] - 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 [17] 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 - 开展“人工智能+石化化工”行动,加快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训练建设行业大模型 [6][18] - 部署针对分离、蒸馏等典型单元操作的场景模型,培育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和标杆工厂 [18] - 支持企业加大节能、节水和减污降碳改造力度,推动产品向低VOCs含量方向转型 [18] - 谋划实施减污降碳协同重大工程,打造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标杆企业 [18] 标准引领与质量提升 - 加快研制高端精细化学品等产品标准,化肥等重点产品质量追溯标准,合成橡胶等基础产品质量分级标准 [7][19] - 制修订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涂料挥发性有机物限量等强制性国家标准 [7][19] - 开展绿电—绿氢—石化/煤化工耦合等标准预研,推进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制定 [19] 拓展市场需求 - 组织供需对接活动,推动合成树脂、涂料等生产企业与建筑、汽车等下游用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0] - 围绕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积极拓展新能源电池材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应用 [8][20] - 推进绿氨、绿醇在船用燃料市场应用,着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20] 政策与资金支持 - 统筹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现有政策渠道,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加大对产业科技创新支持 [3][24] - 将石化化工行业纳入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政策重点支持领域 [3][24] - 鼓励金融机构按照产业布局和产能调控方向,落实好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 [3][24] - 加强土地、能耗、环评等要素保障,对符合要求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 [24]
利好来了!七部门集体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9-26 20:30
核心观点 - 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投资优化、转型升级等措施推动行业平稳运行和结构优化升级 [2] - 方案设定2025—2026年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的目标,重点关注高端化供给、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化肥保供、产能调控及市场需求拓展 [13] 总体要求与目标 - 总体要求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供需协同发力,培育行业增长新动能 [12] - 具体目标包括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经济效益企稳回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明显 [13] 强化产业科技创新 - 增强高端化供给,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医疗装备等重点产业链需求,支持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等关键产品攻关 [14] - 做好化肥生产保供,优化重点化肥生产企业最低生产计划管理,支持原料供应企业与化肥生产企业签订长协 [15] - 优化中试项目管理,发挥中试基地作用,简化相关手续办理流程,单个中试项目试验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两年 [15] 扩大有效投资与促进转型升级 - 科学调控重大项目建设,严控新增炼油产能,合理确定乙烯、对二甲苯新增产能规模和投放节奏 [16] - 实施安全化改造,制定老旧装置更新改造行动方案,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 [16] - 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开展“人工智能+石化化工”行动,训练建设行业大模型,培育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 [17] 拓展市场需求与激发市场潜能 - 促进供需提质,推动合成树脂、涂料等生产企业与下游用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高传统领域供需适配性 [19] - 积极拓展新能源电池材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等在新兴产业中的应用 [19] 壮大发展载体与培育高质量增长引擎 - 打造优质化工园区和产业集群,实施化工园区分级评价,加快对标改造、提级进步 [20] - 推动化工园区聚焦主导产业引进强链、补链项目,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20] 深化开放合作与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 拓展国际合作空间,用好自贸协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稳妥推进海外资源开发利用合资合作 [21] - 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加强精细化工、绿色低碳等领域交流合作,支持行业协会深化国际沟通 [21] 保障措施 - 加强政策支持,统筹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渠道,将行业纳入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重点支持领域 [23] - 加强监测调度,开展重点行业运行常态化监测,完善重点产品产能预警机制,定期发布行业景气指数 [24]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方案落地,今明两年年均增长5%以上
第一财经· 2025-09-26 19:14
行业现状与目标 - 石化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2024年行业增加值占工业的14.9%,增速为6.6%,较工业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 [2]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石化化工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炼油、乙烯、合成树脂等20多类基础化学品产能居世界首位 [2] - 行业面临基础有机原料市场竞争加剧、高端精细化学品供给不足、国内需求增速放缓及外部不确定性增加等挑战 [3] - 方案设定目标为2025-2026年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并推动经济效益企稳回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等 [3][10] 重点任务与举措 - 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支持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等关键产品攻关,并推动涂料、农药等大宗产品提质升级 [4][11] - 优化重点化肥生产企业最低生产计划管理,完善化肥产运储销贸一体化调控体系 [4][12] - 组织供需对接活动,挖掘建筑、汽车、船舶等传统领域消费潜力,并培育新能源、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 [4][18] - 科学调控重大项目建设,严控新增炼油产能,并调控乙烯、对二甲苯新增产能投放节奏 [13] - 实施智能化改造,制定老旧装置更新改造方案,并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支持企业节能、节水及减污降碳改造 [15][16] - 加强标准引领,制定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并制修订高端精细化学品等产品标准 [17] 发展载体与开放合作 - 组织开展化工园区竞争力及智慧化水平分级评价,引导园区对标改造、提级进步,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及龙头企业 [19] - 深化开放合作,稳妥推进海外油气、钾等资源开发利用合资合作,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并强化外资项目服务保障 [20][21] 政策支持与保障 - 统筹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现有政策渠道,加大对产业科技创新、设备更新改造的支持力度,并将行业纳入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重点领域 [24] - 加强监测调度,发布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并完善重点产品产能预警机制,对存在过剩风险的行业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5]
每日市场观察-20250911
财达证券· 2025-09-11 13:17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沪指涨0.13%,深成指涨0.38%,创业板指涨1.27%[1] - 沪深两市总成交金额不到2万亿元人民币,环比萎缩[1] - 上证主力资金净流入111.10亿元人民币,深证净流入111.09亿元人民币[3] - 主力资金流入前三板块为元件、消费电子、通信服务,流出前三为光伏设备、电机、化学制药[3] 宏观经济数据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5BP至1.81%,时隔五个月重回1.8%上方[4] - 8月CPI同比下降0.4%,环比持平;其中食品价格下降4.3%,非食品价格上涨0.5%[4] - 8月PPI同比下降2.9%,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环比由降0.2%转为持平[6] 行业与政策动态 - 高德地图将发放超10亿元人民币补贴,目标为线下餐饮及服务业每日新增1000万客流[7] - 工信部强调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推动新技术大规模落地[8] - 中国短剧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西安有600多家短剧制作公司[10] 基金与投资动态 - S基金上半年投资规模3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9%[11] - 黄金主题基金总规模2500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180亿元增长近112%[12]
汽车早餐 | 2025年服贸会在京开幕;法拉第未来上市地位恢复正常;小米汽车核心人员履新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1 09:27
国内政策与产业动态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数智领航 服贸焕新"为主题 聚焦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智慧物流等数字化领域 [2] - 工信部强调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 拓展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 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落地 [4] -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生态环境部就机动车检验机构排放评审规范公开征求意见 反馈截止2025年10月8日 [5] 国际经贸与产业投资 - 韩国设立150万亿韩元(1080亿美元)公私合营基金 投资AI、芯片、机器人、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 规模较原计划增加50万亿韩元 [6] - 加拿大农业部长表示正讨论放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迫于国内油菜籽行业压力审查现行税率 [7] - 特朗普声称愿对中国和印度大幅加征关税 以迫使俄罗斯谈判 中方反对动辄拿中国说事及经济施压 [3] 汽车产业技术发展 - 大众汽车计划至2030年投资10亿欧元布局AI技术 重点聚焦车辆研发、工业应用与IT基础设施 预计2035年创造40亿欧元效益 [8] - 福特汽车因倒车影像故障在美召回约150万辆汽车 涉及后视摄像头图像倒置与黑屏问题 [9] - 潍柴动力开展6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研发 同步推进低成本电解质材料开发与试制线建设 [15] 企业战略与产能布局 - 道氏技术签订年产1000吨硅碳负极项目投资协议 完善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布局 [10] - 赛力斯申请注册"问界之家""问界车家"商标 国际分类涵盖橡胶制品、灯具空调等 注册资本约106.37亿元 [11] - 小米汽车任命樊家麟为销售运营部副总经理 推动人车家生态业务融合 [13] 企业经营状况 - 众泰汽车T300车型生产线被法院强制拆除 2025年不具备复工复产条件 持续经营能力存不确定性 [12] - 法拉第未来通过纳斯达克一年合规监督期 恢复正常上市公司地位 [14]
工信部部长李乐成:加强行业自律,有序引导企业海外布局
环球网· 2025-09-11 08:58
工信部政策导向 - 持续增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更多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任务 [1] - 加快推进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 拓展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 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落地 [1] - 提升重点行业治理水平 加强行业自律 防范企业非理性竞争行为 有序引导企业海外布局 [1] 制造业出海成本驱动因素 - 成本因素成为制造企业出海核心驱动力 国内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攀升 [1] - 出海寻找成本洼地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1] - 成本洼地加速从东南亚向非洲和中亚中东地区转移 非洲占28席 中亚中东占14席 东南亚仅占3席 美国是前50名中唯一西方发达经济体 [2] 全球制造业成本格局重构 - 非洲和中亚中东地区凭借人力成本优势有望复刻东南亚吸引外资增长轨迹 [2] - 面临管理要素的代际差距挑战 [2] - 生产要素评估涵盖人力成本 水电成本 土地成本 运输成本 政治成本五大维度 [3] 企业出海战略建议 - 需注重短期成本节约与中长期运营质效平衡 [5] - 主动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相关合作政策 [5] - 在企业出海浪潮中实现行稳致远 [5]
工信部:拓展“人工智能 + ”典型应用场景
中国证券报· 2025-09-11 08:32
工业和信息化“十五五”规划战略方向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企业座谈会,讨论“十五五”时期发展战略,强调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任务艰巨繁重,需以高质量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1] - 规划编制实施需广大企业支持与企业家贡献,以筑牢制造业基本盘 [1] 制造业发展目标 - 牢牢把握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目标,通过优质优价实现价值创造,推动中国产品高端化 [1] 科技创新与企业投入 - 持续增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1] - 企业应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更多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任务 [1] 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应用 - 加快推进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 [1] - 拓展“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落地 [1] 行业治理与市场环境 - 提升重点行业治理水平,加强行业自律,防范企业非理性竞争行为 [1] - 有序引导企业海外布局,共同维护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