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0G
icon
搜索文档
源杰科技: 陕西源杰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9:2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330.31%至4626.39万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57% [2][7] - 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同比激增1034.18%至10460.17万元,首次超过电信业务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比51.04%) [2][9] - 公司战略重心向高速率光芯片转型,将"50G光芯片产业化建设项目"投资规模从1.29亿元调增至4.87亿元 [6][7] 主营业务表现 - 电信市场业务收入9987.35万元,同比下降8.93%,主要受行业需求增长放缓影响 [2][3] - 数据中心业务收入10460.17万元,同比上升1034.18%,主要受益于AI技术发展带来的高速光模块需求 [2][4]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速率产品包括CW 70mW激光器实现大批量交付,100G PAM4 EML完成客户端验证 [4][7] 技术研发进展 - 研发费用2673万元,同比增长21.22%,重点投入高速率光芯片和大功率光芯片 [2][9] - 200G PAM4 EML完成产品开发并在2025年OFC大会发表技术成果 [4] - 针对CPO技术研发300mW高功率CW光源,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4] - 25G/50G PON用DFB/EML产品实现批量发货,技术指标对标国际厂商 [3][7] 产能建设情况 - "50G光芯片产业化建设项目"累计投入2.14亿元,2025年上半年投入1.28亿元 [7][8] - 产线设计兼容50G、100G及CW光源等多种高速率芯片生产标准 [8] - 年化存货周转率1.7,同比提高32.67%,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8] 公司治理优化 - 修订《公司章程》等治理制度,取消监事会建制,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 [10] - 1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比从5.20%下降至1.86%,应收账款结构持续优化 [8] -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投资者沟通,包括业绩说明会、投资者热线及线上交流平台 [11][12] 投资者回报 - 实施2024年度权益分派,派发现金红利总额854.96万元(含税) [12] - 制定2025年中期分红规划,在满足条件时实施中期现金分红 [13] - 公司核心团队稳定增长,通过激励措施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 [5][6]
源杰科技程硕:光通信产业链各环节,中国公司占比已超“半壁江山”
中国经营报· 2025-08-08 12:41
公司发展历程 - 源杰科技成立于2013年,初期面临资本对光芯片领域冷淡和客户信任建立的挑战[2] - 公司采用IDM模式,涉及上百道工艺积累,需长期坚守[2] - 近年来通过技术积淀和行业机遇,发展为国内领先的光芯片供应商,并实现科创板上市[2] - 产品覆盖2.5G至100G光芯片及CW光源、车载激光雷达光源等,在电信市场和AI数据中心实现突破[2] 市场与行业机遇 - 中国光芯片企业拥有全球最大的单体市场优势,电信市场国内公司已占据主要份额[4] - 数据中心市场需求扩容,增量和增速连创双高,国内优秀公司逐步崛起[4] - 光通信产业链中,中国公司在设备端和模块端占比超半壁江山[4] - 全球光芯片市场供需结构性分化,海外供应商资本开支谨慎,为国内厂商提供全球化机会[5] 技术与研发策略 - 公司专注研发高速率光芯片、大功率光芯片及相关技术,扩大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7] - 持续投入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制造系统,优化工艺参数以提高良率和降低成本[7] - 强化供应链管理,加强与上游供应商合作,完善全球产能布局[7] 全球化战略 - 公司通过海外布局与顶级客户合作,精准对接技术动态和客户需求[9] - 全球化战略包括客户全球化(国内及北美客户)和产能全球化[9] - 融入全球化是摆脱"卡脖子"问题的核心,需获得全球客户信任并融入大客户体系[8] 行业周期与竞争 - 光芯片应用市场具有周期性,电信市场每7-8年一轮技术周期,数通市场迭代更快[6] - 技术迭代带来竞争加剧,但也为有准备的企业提供占领市场的机会[6] - 公司强调把握时间窗口,在关键时期推出产品以顺利"入局"[6]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国家政策对光电子领域的支持起到市场牵引作用,但需避免"内卷式"竞争[5] - 光芯片领域制造端已无实质性障碍,国内设备和技术逐步逼近全球顶尖水平[8]
源杰科技去年转亏 2022上市募15亿国泰海通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6-02 16:0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52亿元,同比增长74.63%,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3.39万元,同比由盈转亏(下降131.49%),扣非净利润为-1142.60万元,同比亏损扩大[1][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896.10万元,同比改善(上年同期为-1739.97万元)[1][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440.12万元,同比增长40.52%,净利润1432.02万元,同比增长35.93%,扣非净利润1397.09万元,同比增长45.99%,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转负至-546.20万元(上年同期为2240.75万元)[2][3] 分红与募资 - 2024年度拟每10股派现1元(含税)[1] - 2022年上市时发行1500万股,发行价100.6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15.099亿元,净额13.786亿元,超募3.987亿元[4] - 2022年权益分派方案:每股派现0.65元(含税)并转增0.4股,总派现3938.94万元,转增后总股本增至8483.86万股[4] 业务与募投项目 - 募集资金原计划用于10G/25G光芯片产线建设、50G光芯片产业化、研发中心及补充流动资金,总投资额9.8亿元[4] - 2024年扣除非主营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2.521亿元,同比增长75.02%,显示业务聚焦度提升[2] 发行与中介 - 上市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现更名为国泰海通证券),保荐代表人为李冬、吴同欣,保荐承销费用1.0547亿元[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