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84超节点
icon
搜索文档
算力市场火热 AIDC成竞赛“新节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20:39
(原标题:算力市场火热 AIDC成竞赛"新节点") (AIDC产业发展大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上海报道 AI算力崛起,数据中心正在被重新定义。 随着算力需求激增,机房基础设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构建新一代AIDC(AI数据中心)已成为 产业共同面对的核心命题。 9月17日,在首届AIDC产业发展大会上,科研机构、数据中心服务商、互联网运营商代表等产业链各方 聚拢,围绕标准共建、技术共研与生态协同,推进AIDC落地与规模化发展。同时,大会预发布了 《AIDC基础设施规范》,为未来2-3年的AIDC建设提供参考。 他进一步指出,从多方预测来看,未来两三年国内,AIDC建设仍将保持每年40%以上的年增速,随后 每年新增建设量还会增加,然后慢慢趋于平缓,预计到2030年前后,年增长率或在10%左右。 散热、供电与空间的"三重考验" 然而,在AI算力需求迅速攀升的背景下,AIDC的建设也面临挑战。 全球计算联盟(GCC)理事长金海教授指出,AIDC建设面临"热、电、空间"挑战,以及标准缺失、建 设周期长导致的"AI等机房"困境。他呼吁产业链加快标准体系建设、突破技术瓶颈、构建协同创新生 态。 更为关键的 ...
上海AI大会全景观察:大模型、具身智能与国产算力的角力场
格隆汇· 2025-07-29 18:27
大模型创新与应用拓展 - 腾讯全球首发开源"混元3D世界模型" 通过文字或图片输入可在几分钟内生成3D虚拟世界 大幅降低专业建模门槛并推动游戏开发、VR及数字内容创作领域发展[4] - 网易推出矿山级具身智能模型"灵掘" 采用端到端一体化模型设计 基于真实矿山作业数据训练 实现全面国产化框架与硬件芯片自主可控 显著提升露天矿山挖掘机装车场景的泛化性能[4] - 京东升级"JoyAI"大模型矩阵 覆盖3B至750B全尺寸模型 支持语言、语音、图像、视频及数字人多模态 已应用于零售、物流、医疗和工业等超百万商家及数百细分场景[5] - 大模型创新向多模态与特定场景应用拓展 开源趋势加速技术普及 腾讯开源混元模型促进全球开发者协同优化[5] 具身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突破 - 超150台人形机器人同台亮相 上海智元机器人"天工Ultra"具备走跑跳、骑自行车及负重深蹲等运动技能 搭载多模态交互大模型实现毫秒级情感识别与拟人化回应 曾获全球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6] - 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零售抓取VLA模型 通过视觉识别探头实时规划路线 可精准抓取随机摆放物品包括卤蛋等柔软物体 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6] - 杭州云深处科技推出国内首款电力巡检轮足机器人 擎朗智能发布双足人形服务机器人XMAN 深圳赛博格机器人推出负载20千克且故障率低于0.1%的重载机器人Cyborg-R01 自主化率超90%[7] - 智能眼镜成为AI应用新风口 Rokid Glasses集成物体识别、实时翻译及导航功能 李未可科技智能眼镜支持近180种语言翻译及商务会谈纪要生成[7] - 机器人运动能力、交互与环境适应性全面提升 应用场景从工业物流向医疗零售及家庭服务拓展[8] 国产算力全链路自主化 - 沐曦首次公开展示自研训推一体GPU曦云C600 采用XCORE 1.5架构及HBM3e显存 支持人工智能训练与推理计算 其PCIe/OAM服务器解决方案实现编译器至卡间互联协议全链路国产化[9] - 中昊芯英"刹那"系列TPU采用自研指令集与Chiplet 2.5D封装技术 相同AI任务能耗降低30% 最高支持1024片芯片互联 单集群算力达400P(TF32)以上 适配千亿参数大模型与无人驾驶训练场景[10] - 华为"384超节点"实现业界最大规模384卡高速互联 已适配超80个大模型包括讯飞星火、DeepSeek及LLaMA等 并在互联网、金融、政务及医疗等行业落地解决方案[10] - 摩尔线程展示12项行业Demo 视频超分技术提供端侧2-4倍实时超分能力 以SDK形式支持播放器与浏览器集成[11] - 国产算力通过自主研发芯片与架构提升性能 注重行业应用结合 呈现高低搭配与全域覆盖发展态势[11]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技术向多模态、场景化及开源化方向演进 大模型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挖掘数据价值[5][12] - 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用化 产业即将迎来爆发期[8][12] - 国产算力聚焦自主可控与务实转型 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11][12]
在WAIC上,国产算力不再“斗参数”
虎嗅APP· 2025-07-27 17:52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核心观察 - 具身智能成为展会焦点 人形机器人、服务型机器人凭借流畅动作和自然交互吸引大量关注 [2] - 算力基础设施仍是行业核心议题 芯片、板卡、服务器、计算集群等构成产业关键底座 [2] 算力基础设施转型趋势 - 厂商展示风格转向务实 参数竞赛现象消失 技术指标融入实际解决方案 [5] - 行业讨论聚焦碎片化算力统筹、低功耗低成本、垂类产品软硬件整合等实用话题 [5] - 全链路国产化成为主旋律 从芯片架构到产业落地的自主可控体系加速成型 [7][8][9] 国产化技术突破 - 沐曦展示自研训推一体GPU曦云C600 采用XCORE 1.5架构及指令集 支持AI训练/推理/科学计算 [10] - 曦云C600搭载HBM3e显存 大幅提升显存带宽 支持大模型数据吞吐 [12] - 基于曦云C500的服务器实现全链路国产化 涵盖编译器/驱动/互联协议等环节 [13] - 中昊芯英展示"刹那"系列TPU 采用自研IP核与指令集 相同任务能耗降低30% [15] - "泰则"计算集群支持1024片互联 稀疏算力达400P(TF32) 适配千亿参数大模型 [17] 行业场景适配案例 - 华为展示"384超节点"真机 实现384卡高速互联 已适配80+大模型 [18][20] - 昇腾生态覆盖互联网/金融/医疗等场景 联合伙伴展示行业解决方案 [20] - 摩尔线程推出12项行业Demo 视频超分技术MTVSR实现2-4倍实时超分 [21] - 视频技术可降低内容创作成本 吸引播放软件/游戏开发商/监控设备商共建生态 [21][22]
在WAIC上,国产算力不再“斗参数"
虎嗅· 2025-07-27 15:05
行业趋势 - 具身智能成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最受瞩目的领域 包括人形机器人和服务型机器人等具备物理交互能力的智能体 [1] - 算力基础设施(芯片 板卡 服务器 计算集群)仍是人工智能行业核心话题 但展示重点从参数竞赛转向产业解决方案和应用场景 [1][3][4] - 行业讨论聚焦碎片化算力资源统筹 低功耗与低成本 垂类产品软硬件整合等务实话题 [4] 国产化进展 - 全链路国产化成为行业共识 从单一芯片突破拓展至架构设计 软硬件生态 产业落地的全链路自主可控 [5] - 国产化链条加速成型 涵盖芯片 软件 整机 场景等环节 [5] - 沐曦展示最新训推一体GPU曦云C600 采用自研XCORE 1.5架构及指令集 支持云端AI训练与推理 通用计算等任务 [6] - 曦云C600搭载HBM3e显存 可提升显存带宽 支持大模型训练及推理 [10] - 中昊芯英展示"刹那"系列TPU 采用自研IP核与指令集 相同AI计算任务下能耗降低30% [12] 产品与技术 - 中昊芯英"刹那"TPU支持1024片芯片高速互联 "泰则"计算集群系统稀疏算力达400P(TF32)以上 可支撑千亿参数AI大模型 [15] - 华为展示"384超节点"技术 实现业界最大384卡高速总线互联 已适配超过80个大模型 [15][18] - 摩尔线程展示12项行业Demo 包括生命科学 物理仿真 空间智能等 [19] - 摩尔线程MTVSR视频超分技术可提供2-4倍实时超分 支持多档质量设定 以SDK形式集成到各类应用 [20] 应用场景 - 华为联合伙伴展示互联网 运营商 金融 政务 医疗等行业解决方案 [19] - 摩尔线程视频超分技术可降低内容创作者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吸引视频播放软件 游戏开发商等多方协同 [23] - 国产算力基础设施呈现"高低搭配 全域覆盖"态势 华为聚焦大模型算力底座 摩尔线程专注细分场景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