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行程规划

搜索文档
“AI+新玩法”亮相大运河文旅博览会
人民日报· 2025-08-22 05:58
"旅游消费已从观光游发展到主题游、深度游、体验游。如何将'老资源'转化为'新玩法''新体验',是目 的地和旅游从业者共同面对的挑战。"马蜂窝目的地研究院院长孙云蕾介绍,马蜂窝将利用AI强大的信 息整合与个性化匹配能力,将目的地的个性化路线、特色玩法精准推送给契合的游客群体,让文旅资源 效益最大化,帮助目的地不断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 本报电(康勤)近日,第七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江苏苏州举办,马蜂窝携AI创新产品矩阵亮相,通 过现场体验、具身智能互动表演等形式,展示人工智能如何创新目的地旅行玩乐体验。 在展示区,观众亲身感受了AI科技为旅行方式带来的改变。当游客计划进行大运河文化深度游时,只 需在马蜂窝"AI行程规划"中提出简单需求,AI即可通过"想要侧重哪些方面的体验""希望游览大运河的 哪些段落或城市""感兴趣的文化角度"等引导性问题帮助游客整理思路,进而生成一份包含行程规划、 住宿指南、美食推荐、预算参考等的深度攻略。"AI旅行助手"能将碎片化信息转化为实时的场景化服 务,精准解决游客从行前规划到行中体验遇到的所有难题。此外,游客在展台还能了解融合多语种讲解 与环境感知能力的AI具身智能以及兼具文化讲解 ...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搜狐财经· 2025-06-02 09:04
金融支持文旅行业发展 - 金融支持模式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流入文旅行业,投向文旅重点领域,丰富优质文旅供给,培育更加多元、创新的文旅产品和业态 [1] - 中国银行结合2025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推出文旅消费金融惠民系列措施,围绕五一假期等重要节点投放超亿元的旅游消费补贴,覆盖"吃住行游购娱"文旅消费链条 [1] - 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持续加大金融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为文旅消费赋能 [1] 文旅行业发展潜力与政策支持 - 文旅行业发展潜力大、韧性强,在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 从中央到地方不断加大对文旅消费的支持力度,出台促消费政策文件,推动旅游信贷、支付便利性、保险等金融服务优化 [2]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包括下调政策利率、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 [2] 金融支持方式的创新与转变 - 金融支持从以金融供给为主导逐渐向以满足文旅消费金融服务需求转变,从单向金融支持朝双向高效互动转变 [2] - 中国银行对文旅消费的支持方式包括传统金融支持(如支付便利性)和与景区合作的新形式(如旅游消费优惠、AI行程规划等) [3] - 金融支持方式的创新让金融更好地嵌入文旅消费过程,开拓了金融支持文旅高质量消费的新模式 [3] 金融机构与文旅消费的互利共赢 - 金融机构加大对文旅消费的支持既是落实国家政策,也是寻找自身发展蓝海的探索实践 [4] - 金融支持文旅消费可以实现互利互惠共赢,为金融机构带来更多发展空间和盈利机会 [3][4] - 国家推动"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和重点消费领域发展,为金融支持文旅消费指明方向 [4] 未来金融支持文旅消费的方向 - 金融支持需关注文旅消费发展趋势,围绕养老、研学、冰雪、数字文旅等开展专项支持,打造新型消费场景 [4] - 金融支持既要做好对文旅消费产品存量的支持,也要扩大增量,拓展支持深度和广度 [4] - 2025年文旅消费政策和发展环境更加有利,金融服务为释放文旅消费潜力提供重要支撑 [5] 多方协同推动文旅消费发展 - 释放文旅消费潜力需要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政府及旅游市场经营主体协同发力 [5] - 推动形成促消费合力,拓展主客共享的美好文旅消费新空间 [5]
“文创天府·蓉耀未来”,成都市文化旅游产业链创新场景供需发布会将于明日举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1 23:16
成都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 成都文化旅游产业处于高质量发展重要阶段 强化融合创新 打造新业态新场景 让游客常来常新 [1] - 5月22日将举行"文创天府·蓉耀未来"文化旅游产业链创新场景供需发布会 聚焦创新场景 提供新技术新产品"试验场"与"首秀台" [1] - 发布会将释放76条场景供需机会清单 为行业探索创新路径提供观察样本 [1] 数字技术驱动的产业变革 - 数字技术驱动的"文化+科技"融合浪潮正重塑内容生产与消费体验 催生文化旅游产业新玩法 [1] - 数字文创在体育 会展等领域激发强大势能 推动传统场景智慧升级与体验重构 [1] - 创新场景引领的产业之变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1] 沉浸式体验场景发展趋势 - 沉浸式体验成为行业标配 文化IP 空间设计 科技应用构成"三板斧" [8] - 数字文创赋能场景 通过戏剧光影 AR/VR等技术打造虚实融合交互空间 引导游客"入戏" [8] - 成都"夜游锦江"案例 日间静态装置艺术打卡 夜间声光电组合呈现"锦江故事卷轴" [8] 数字技术在场景应用中的关键作用 - 新场景吸引游客关键在于"讲故事" 数字技术是实现文化转换的关键角色 [10] - "寻境敦煌"案例 运用VR建模 三维动态重构等技术高精度重现莫高窟艺术 [11] - 生成式AI应用升级 如AI导游定制讲解 AI行程规划 正成为提升体验的"标配" [13] 数字文创的跨界延伸效应 - 演唱会等文化活动形成"场景引力" 2024年大型演出跨城观演率超60% 带动综合消费2000亿元 [14] - 会展业运用VR/AR 人工智能等技术 将文化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叙事性空间" [16] - 体育产业中数字文创催化效应显著 如贵州"村BA"通过短视频放大原生态文化影响力 [16] 场景营销与情感价值创造 - 日照景区"撒蛤蜊"互动案例 通过短视频传播实现地域"出圈" 展示人情味互动价值 [18] - 数字文创需以科技"巧劲"服务人文"温度" 创造触动人心的情感价值与社群连接 [18] - 首批文化旅游产业链场景清单将发布 涵盖数字文博 智慧文旅 智慧体育等多个前沿领域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