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Robo平台
搜索文档
合作金额超320亿元 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成果发布
扬子晚报网· 2025-11-03 22:55
11月3日,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成果发布会在无锡举办,对近日落幕的物博会举办情况及取得的各项 成果进行总结。会上介绍,本届物博会共促成微星物联-全球卫星物联网运营、NTC传感器生产基地、 智行矿山无人驾驶等26个重大项目洽谈签约,合作金额超320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18个。 本次展览设置四大主题馆,汇聚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家企业参展,包括20余家世界500强、40余 家上市公司,首次参展比例达20%。华太极光全球首发太赫兹近身通信智算终端与通道相机;京东物流 狼族机器人首次全系列对外亮相,涵盖从分拣、搬运到配送全环节;华为云推出CloudRobo平台并展示 首批工业赋能成果;5G NTN卫星物联网全球试验网、5G-A"四融合"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实践成果等 重大成果首发。 物博会期间,江苏省MEMS传感器与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中心、先进通 信系统与终端设备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正式启用;中电海康启用"小微特机器人中试平台";中国电信 (601728)发布"国内国际一站式全球连接管理平台"、"工业+AI"智算一体化服务平台,天奇股份 (002009)"无锡市具身智能机 ...
总投资超320亿元 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成果丰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1-03 19:51
转自:新华财经 11月2日,为期三天的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以下简称"2025物博会")在无锡市正式落幕。2025物博 会以"万物智联 无尽前沿"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双向赋能"年度主线,通过展览展示、高端 论坛、项目对接、权威发布等系列活动,集中呈现了全球物联网领域的最新成果、前沿趋势与产业实 践。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家企业参展,包括2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线下观展超 5万人次,达成重大项目签约26个,合作金额超320亿元。 四海智慧共聚 产业合作硕果盈枝 物联网产业的持续繁荣,离不开坚实的技术底座、完善的产业生态和安全的运行环境。 2025物博会期间,一批高能级平台集中启用,为产业生态的向上突破提供支撑。江苏省MEMS传感器与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中心、先进通信系统与终端设备产品质量检验检测 中心正式启用;中电海康"小微特机器人中试平台"、中国电信"国内国际一站式全球连接管理平 台"和"工业+AI"智算一体化服务平台、天奇股份"无锡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数据采集与实训中心"等投 专业展览四大主题馆汇聚近400家国内外企业,首次参展企业比例达20 ...
人形机器人7月报:三季度关注国产链催化
新浪财经· 2025-07-11 16:33
行业表现 - 2025年4月至6月A股SW机器人板块(按流通市值加权平均)跌幅9%,跑输SW机械设备12 5个百分点 [1] - 6月底华为开发者大会发布机器人基础模型,标志国产机器人具身智能进入新格局 [1] 华为链进展 - CloudRobo平台提供具身多模态生成大模型、具身规划大模型和具身执行大模型三大核心模块,实现端到端能力整合 [1] - 云平台通过R2C协议吸引工业、医疗、协作等机器人接入,华为云明确不涉足机器人本体业务,专注云上算力支持 [1] 港股机器人链特点 - 2Q25港股机器人企业相对A股存在估值溢价,主因新股催化(人形、协作、AMR等细分赛道头部企业赴港上市)及流动性改善(纳入港股通及指数) [1] - 2025年下半年港股机器人板块预计持续扩容,需关注A+H联动动向 [1] 明星企业动态 - 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至少63 62%股份,具备"AI+轮式/双足人形机器人"全栈能力,2025年目标出货千台 [2] - 宇树科技获"北京机器人基金"追加投资,其四足机器人2024年全球市占率达70%(按销量) [2] 特斯拉Optimus进展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因电机过热、灵巧手负载、续航短等问题推迟2025年量产计划,可关注灌胶工艺、PEEK新材料等技术方向 [2] 投资建议 - 华为链推荐道通科技(汽车组覆盖)和怡合达(股价调整充分且新增合作) [3] - 港股机器人链建议关注以AMR为代表的物流自动化板块 [3]
人形机器人下半场开始了?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2 14:08
人形机器人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5年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入"下半场",商业化进展远不及市场预期,特斯拉Optimus传闻砍单至仅1000台,部分企业开始裁员 [1] - 行业面临估值过高质疑,多家企业认为遥操作是当前唯一可行方案,市场逐渐形成新共识:需探索非人形具身智能载体 [1][5] - 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商操作成功率普遍徘徊在80%左右,达到90%即被质疑数据真实性,与工业场景99.9%可靠性要求存在巨大差距 [5][6] 华为云CloudRobo平台创新 - 华为云发布具身智能平台CloudRobo,采用"端边云"协同架构,整合盘古大模型能力,支持非人形设备如工业机械臂、移动机器人等 [2] - 平台采用分布式"大小脑结合"设计:边缘端处理实时任务(如避障),云端负责宏观规划(如生产流程优化),显著提升系统扩展性 [3] - 多模态大模型可融合视觉/听觉/触觉数据,例如在半导体制造中同步处理晶圆位置/温度/平整度信息,生成最优操作策略 [3][14] 工业场景落地瓶颈与解决方案 - 工业领域要求机器人具备0.1毫米操作精度、0.3G振动抑制等极端指标,通用人形结构难以满足半导体等高端制造需求 [6][14] - 专用机器人成本效益显著:晶圆搬运机器人通过控制论算法实现99.9%可靠性,研发成本比人形机器人低30-50% [16][20] - 模块化设计成为趋势,优艾智合将机器人解构为眼(视觉)、手(机械臂)、腿(移动底盘)按需重组,在半导体厂实现百台集群7×24小时运行 [20][22] 具身智能未来发展方向 - 工业领域将呈现36,000种细分场景需求,类似机械臂已分化出焊接/喷涂专用型,未来不会出现通杀型机器人产品 [23] - 华为云"黑土地"策略:提供基础设施平台,支持生态伙伴开发场景专用机器人,例如优艾智合MAIC系统实现整厂物料周转效率提升40% [25][22] - 行业转向"功能决定形态"原则,如自动驾驶汽车无需人类形态,工业机器人进化核心逻辑是"环境定义形态,效率重构生产力" [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