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OPLP
icon
搜索文档
谁能接棒CoWoS?
36氪· 2025-08-07 11:20
CoWoS封装技术的挑战与演进 - CoWoS封装技术因高集成度优势成为行业核心,但面临工艺复杂、成本高昂及产能瓶颈等问题,制约行业发展[1] - 随着AI GPU芯片尺寸增大和HBM堆栈数量增加,CoWoS遇到光刻掩模尺寸限制单一模块最大封装面积的瓶颈[4] - 台积电正推动CoWoS从CoWoS-S/CoWoS-R向CoWoS-L升级,新版本在灵活性与经济性等核心指标上实现显著优化[2] CoPoS技术作为CoWoS的替代方案 - CoPoS将硅中介层替换为面板尺寸基板,突破现有技术瓶颈,实现更大封装尺寸和更优面积利用率[4] - CoPoS采用600mm×600mm等面板级封装规格,提高基板利用率至95%以上,单位面积成本降低20%以上[6] - 台积电计划2026年建立CoPoS实验线,2028-2029年实现量产,首家客户为英伟达[9] FOPLP技术的发展现状 - FOPLP继承FOWLP高I/O密度优势,采用面板载体使面积利用率超95%,成本比晶圆级封装节省20%以上[13] - 2022年FOPLP市场规模4100万美元,预计2028年达2.2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2.5%[14] - 日月光投入2亿美元建设FOPLP产线,计划2024年底试产600mm×600mm规格[18] - 三星已部署FOPLP技术,其Exynos W920处理器采用5nm EUV工艺与FOPLP封装方案[19] 行业巨头在FOPLP领域的布局 - 台积电计划2026年完成300×300mm FOPLP试产线建设,初期选择小尺寸面板切入[19] - 群创依托3.5代面板产线复用设备,计划2025年实现FOPLP量产,已通过客户验证[20] - 力成科技510×515mm规格FOPLP产品良率超预期,已获联发科订单并启动小量出货[22] CoWoP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 CoWoP去除有机基板简化结构,信号路径缩短50%,散热效率提升30%,成本降低15-20%[27] - 技术要求PCB线宽/线距达10/10微米,当前高端PCB仅20/35微米,存在巨大技术难度[38] - 英伟达计划2025年测试CoWoP样板,2026年验证GR150平台,但短期内大规模应用可能性低[33] 先进封装技术未来格局 - 行业处于"成熟技术稳支撑、新兴技术谋突破"阶段,CoWoS仍居主导地位[36] - CoPoS定位为CoWoS长期演进方向,FOPLP凭借成本优势成为重要竞争者[36] - 技术成熟与标准统一将推动先进封装领域价值重构,支撑AI算力持续增长[36]
谁能接棒CoWoS?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07 09:48
核心观点 - 随着AI算力需求爆发,CoWoS封装技术因工艺复杂、成本高昂及产能瓶颈等问题,推动业界加速探索替代方案 [2][39] - 台积电主导的CoPoS通过面板基板替代硅中介层,突破封装尺寸限制,计划2028年后量产,成为CoWoS的长期演进方向 [6][11][39] - FOPLP凭借成本低、灵活性强的特点,吸引日月光、三星、群创等巨头布局,虽因良率与标准缺失暂未放量,但在AI大尺寸封装需求驱动下潜力显著 [12][17][39] - 英伟达提出的CoWoP技术通过简化架构提升性能与成本优势,却因PCB技术壁垒、切换风险等短期内或难以落地,更多作为长期研发方向 [29][35][39] CoWoS封装技术的挑战 - CoWoS封装技术逐渐显露出工艺复杂性高、生产成本高、良率控制与测试环节难题、互连性能与电源完整性等电气特性方面的严峻考验 [2] - 台积电长期存在的产能瓶颈,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不小困扰 [2] - 随着AI GPU芯片尺寸的增大以及HBM堆栈数量的增加,CoWoS遇到了光刻掩模尺寸限制了单一模块的最大封装面积的瓶颈 [6] CoPoS封装技术的优势 - CoPoS可以看作是CoWoS的面板化解決方案,核心差异在于将CoWoS中的硅中介层替换为面板尺寸基板 [6] - 这一关键升级使其得以突破现有技术瓶颈,实现更大的封装尺寸、更优的面积利用率和更大的生产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6] - CoPoS采用600mm×600mm、700mm×700mm或310mm×310mm等面板级封装规格,提供了更多的封装空间、更高的I/O集成和改进的生产效率 [8][9] - 台积电已启动CoPoS试点线,计划2026年设立首条CoPoS封装技术实验线,目标是在2028年底至2029年间实现该技术的大规模量产 [11] FOPLP封装技术的发展 - FOPLP是扇出式封装与面板级封装的技术融合,兼具两类技术的核心优点 [16] - 其面积利用率超95%,显著高于传统晶圆级封装的85%,并具备批量生产能力强、成本低、周期短等特点 [17] - 市场分析机构Yole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FOPLP市场规模约为4100万美元,预计未来五年将呈现32.5%的复合年增长率,到2028年增长到2.21亿美元 [18] - 日月光投入2亿美元采购设备,在高雄厂建立产线,计划今年年底试产FOPLP [22] - 三星已开始部署面向先进制程的FOPLP技术,其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的Exynos W920 处理器便采用了5nm EUV工艺与FOPLP封装方案 [23] - 台积电初期将选择尺寸较小的300×300mm面板切入FOPLP领域,预计最快2026年完成小规模试产线的建设 [23][24] CoWoP封装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 CoWoP的核心是通过将裸芯片直接通过微凸点倒装到硅中介层上,再与PCB基板键合,实现封装基板与PCB的一体化设计 [29] - 信号完整性提升:省去了传统封装中的有机基板层级,实现信号路径大幅缩短,信号传输损耗降低 [33] - 电源完整性强化:电压调节器可集成于更靠近GPU裸片的位置,大幅缩短供电路径,减少寄生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参数 [33] - 热性能优化:采用"无盖设计",散热器可直接接触GPU裸片,散热效率显著提升 [36] - PCB主板技术门坎大幅提高:Platform PCB 必须具 备封装等级的布线密度、平整度与材料控制 [36] - 返修与良率压力剧增:GPU裸晶直接焊接主板,失败即报废,制程容错空间低,良率提升难度大 [36] - 技术壁垒显著:CoWoP要求PCB线宽/线距(L/S)缩小至10/10微米以下,与ABF基板标准相当,但当前高密度互连(HDI)PCB的L/S为40/50微米 [37]
台积电,颠覆传统中介层
半导体芯闻· 2025-06-12 18:04
台积电CoWoS封装技术崛起 - 人工智能热潮推动GPU需求激增,台积电CoWoS封装技术成为关键支撑力量,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在CoWoS领域"别无选择"[1] - 台积电凭借CoWoS技术超越日月光成为全球最大封测厂商,并持续扩张产能[1] - 英伟达Blackwell系列产品将主要采用CoWoS-L封装,替代部分CoWoS-S产能,因B100/B200 GPU需10TB/s互连带宽[3] CoWoS技术演进与瓶颈 - 芯片尺寸增大至80x84毫米导致12英寸晶圆仅能容纳4颗芯片,超大封装面临基板尺寸(100x100mm至120x120mm)和散热挑战[4] - 助焊剂残留问题影响CoWoS良率,台积电正测试无助焊剂键合技术,预计2024年底完成评估[5] - 中介层尺寸计划从2023年80x80mm(3.3倍光罩)扩展至2026年5.5倍光罩,2027年推出9.5倍光罩版本[8] 下一代封装技术布局 - 台积电开发SoW-X技术,性能较CoWoS提升40倍,模拟完整服务器机架功能,计划2027年量产[8] - CoPoS技术将圆形晶圆改为310x310mm矩形面板,芯片容量提升数倍,计划2029年量产,英伟达或为首个客户[9][10] - CoPoS采用玻璃中介层替代硅,具有更高成本效益和热稳定性,TGV技术实现更低功耗和更高带宽密度[12] 技术路线对比 - FOPLP无需中介层,适合中端ASIC;CoPoS保留中介层,更适合高端AI/HPC系统[11] - 玻璃芯基板在互连密度、信号布线和热膨胀系数等方面优于传统有机基板[12] - 方形封装工艺需解决翘曲、均匀度和RDL线宽缩小至1µm等技术难题[14]
CoWoS,劲敌来了
36氪· 2025-06-09 18:54
先进封装技术重要性提升 - 先进封装正成为技术发展关键领域,从辅助角色转变为技术帝国边疆要塞[1] - 行业受HPC和生成式AI推动,先进封装市场收入将从2023年392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81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2.9%[8] - FOPLP市场2022年规模4100万美元,预计以32.5%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28年2.21亿美元[11] 先进封装技术分类 - 倒装芯片(Flip chip)作为传统与先进封装过渡技术,通过凸点实现芯片与基板电气连接[2] - 2.5D/3D IC封装通过中介层垂直堆叠芯片,代表技术为台积电CoWoS,可缩小接点间距并减少功耗[2] - 扇出型封装通过RDL向外延伸布线提升I/O接点数量密度,分为晶圆级(FOWLP)和面板级(FOPLP)两种形式[2][4] CoWoS封装产能与需求 - 台积电CoWoS当前月产能3.5万片晶圆,占总收入7%-9%,计划2025年末提升至每月7万片(贡献超10%收入),2026年末进一步扩大至每月9万片[3] - 2022-2026年CoWoS产能复合年增长率达50%,2025年营收贡献预计从2024年8%成长至10%[3] - 当前产能无法满足AI市场需求,英伟达A100、A800、H100、H800、GH200等芯片均依赖该技术[3] FOPLP技术优势 - 采用方形面板载板(如600mm×600mm),面积利用率高于圆形晶圆,600mm×600mm面板面积是12寸晶圆载板5.1倍[4][6] - 单次曝光面积是FOWLP的4倍以上,生产效率与良率大幅提升[6] - 使用玻璃基板解决大尺寸载板翘曲问题,台积电、三星、英特尔等厂商均已布局[7] 主要厂商布局动态 - 台积电投资171.4亿元新台币购买群创南科厂房,成立FOPLP研发团队,规划2027年量产,初期采用300×300mm面板[12][13] - 日月光投入2亿美元在高雄厂建立FOPLP产线,预计2024年底试产,采用600×600mm规格,十年研发经验[14] - 力成科技2016年建设首条FOPLP产线,2024年6月进入小批量生产,采用510×515mm规格,良率超预期[16] - 长电科技拥有FOPLP技术储备,在大尺寸倒装及晶圆级扇出型封装具备量产经验[17] 技术应用与挑战 - FOPLP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源管理IC/射频IC、CPU/GPU、AI GPU三类产品[18] - 当前未放量主因是良率未达理想值且缺乏尺寸标准化,面板尺寸差异导致设备设计不一致[19] - 三星已将FOPLP用于Exynos W920处理器(5nm EUV技术),谷歌Tensor G4芯片也采用该技术[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