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800芯片

搜索文档
H20芯片,中美贸易战的焦点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16 11:38
地缘政治与英伟达芯片销售 - 英伟达因美国出口限制被迫推出降级版H20芯片以符合中国AI硬件出口管制[3] - 特朗普政府最初禁止H20销售但近期允许恢复销售条件为英伟达需支付15%相关收入分成[3] - 中国政府对H20芯片提出安全性质疑并敦促本土企业放弃使用该芯片[4][6] 英伟达中国市场表现与战略 - 上财年中国市场营收达171亿美元占总销售额13.1%但自4月禁令后销售停滞[4] - 公司预测中国AI市场规模将在2-3年内达到500亿美元并已订购30万套H20芯片组[4] - 英伟达库存积压60-90万片H20芯片并计划增加产量而非减少库存[4][8] H20芯片技术特性与市场定位 - H20为H100低功耗版本性能受限但AI推理速度比H100快20%[7][8] - 芯片采用HBM3内存比最新HBM4落后几代但在高带宽内存方面保持竞争力[7] - 公司强调H20非军事产品且无远程控制后门以回应中国政府的质疑[6] 中国本土芯片产业现状 - 中国国产芯片供应充足但实际产量仍受限于制造能力和资源[9][10] - 政府大力投资本土芯片公司并推动创建中国版CUDA生态系统[11][13] - 中国企业尝试逆向创新但短期内仍依赖英伟达技术如CUDA系统[12] 行业竞争与创新动态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优势不仅在于芯片还在于CUDA计算生态系统[10] - 美国出口管制意外推动中国加速本土技术开发形成逆向创新趋势[12] - 公司计划推出成本更低且支持集群功能的B30芯片以维持中国市场地位[12][13]
H20限时返场,降价出售已成必然
雷峰网· 2025-07-17 14:32
英伟达H20芯片恢复供应 - 英伟达宣布恢复H20在中国的销售,并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全新合规GPU,美国政府已批准出口许可[2] - H20是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合规芯片,2024年占英伟达中国收入的80%,销售金额达120-150亿美元[2] - 2025年4月美国限制H20出口,导致英伟达2026财年Q1计提45亿美元库存减值损失,净利润减少45亿美元,毛利率从71.3%降至60.5%[2] H20库存与生产情况 - 英伟达积压的晶圆可生产大几十万片H20芯片,最早一批将在8月上市[2] - H20仅适配中国市场,海外无需求,公司不会承受几十亿美元的无谓损耗[3] - 英伟达曾将H800剩余库存出售给超微,将库存压力转嫁至OEM厂商[4] 市场需求与客户动态 - H20性能优异,是性价比较高的推理及小模型训练产品,大厂和零散客户需求转入非合规经销商[4] - 头部互联网公司和金融公司是H20需求主力军,某量化基金公司大量采购,华南基金公司寻求租赁H20开展量化业务[4] - 非合规经销商在禁售期间养活了大量客户,但恢复供应后可能面临出货压力[6] 经销商与市场反应 - H20解除禁售后,非合规经销商表示合规并非利好,H20售价约128万元/台[6] - 经销商预计价格难以上涨,可能出现降价抛售,但大客户合规使用可能带动市场热度回升[7] - 芯片分析师认为H20解除禁售可抓住国产芯片供应空窗期,抢占未来市场空间[7] 未来产品规划 - 下半年或有三款英伟达芯片在国内合规销售,包括H20、RTX Pro 6000和可能延期的B30[7] - RTX Pro 6000性能一般且带宽低,H20因NVLink需求较大[8] - B30性能比H20低20%,价格低40%,但可能面临延期或取消[7] 行业竞争与政策影响 - 美国商务部长称解除禁售策略是让中国公司对美国技术"上瘾",只能获得英伟达"第四好"的芯片[7] - 国内云厂商对向美国备案信息有顾虑,可能影响H20订单[5]
黄仁勋访华透露将恢复向中国市场销售H20,美媒感叹:黄仁勋的巨大胜利
新浪财经· 2025-07-16 09:23
英伟达H20芯片对华销售解禁 - 美国政府批准英伟达向中国市场销售H20芯片,黄仁勋称此为"非常、非常好的消息"[1] - H20是英伟达2023年底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减配版"AI加速器,此前在4月被特朗普政府禁止销售[1] - 英伟达官网证实获得出口许可证,希望尽快开始发货[1] - 黄仁勋宣布将发布专为计算机图形、数字孪生和AI设计的新显卡RTX Pro[1] 中美贸易关系背景 - 此次放行发生在美中关系缓和背景下,两国在贸易谈判中达成协议框架[2] - 美方希望中方放宽稀土等战略资源出口限制,作为交换部分取消对华芯片出口限制[2] - 特朗普团队此前坚称H20芯片管制不在讨论范围内[2] 中国市场重要性 - 中国市场为英伟达创造170亿美元收入,占总销售额13%[5] - 黄仁勋强调中国市场是公司增长的关键[5] - 中国拥有大量AI开发者,芯片支出高于全球其他市场[7] - 黄仁勋表示美国企业扎根中国市场至关重要[9] 行业影响 - 消息提振纳斯达克指数期货上涨,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2.2%,神州数码股价大涨8.4%[5] - 分析师认为这将巩固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6] - H20出货恢复及新型AI芯片将成为公司未来增长催化剂[6] - 中国云服务提供商可能转向华为和寒武纪产品[7] 政策游说与竞争 - 黄仁勋花费数月游说华盛顿政客放开对中国AI芯片销售限制[2] - 黄仁勋称美国芯片禁令"失败",助推华为等中国企业崛起[5] - 英伟达私下极力抵制美方新管制措施,评估中国已具备生产同等水准芯片能力[7] - 黄仁勋敦促美国政府取消限制,称美国技术体系应成为全球标准[8]
算力产业情报大览:大厂算力项目验收存在「潜规则」;明星AI公司大量囤卡后卖卡回血;万卡集群项目「烂尾」;
雷峰网· 2025-06-24 16:51
大厂A算力项目验收潜规则 - 大厂A的H800项目验收周期因租赁方关系亲疏出现分化 关系密切的租赁方验收周期短 普通合作方则面临流程拖延 [1] - 验收延迟导致算力租赁方资金负担加重 以128台服务器项目为例 进度晚一个月将延迟1000万资金进账 [1] 互联网大厂算力租赁策略对比 - 大厂T沿用涨价前成本基准报价 导致订单流标 租赁企业承接后面临亏本风险 [2] - 大厂Z采购H20服务器报价130万元但附加RoCE组网需求 每台成本增加数万元 压缩合作方利润 [2] - 大厂A因AI需求迫切报价最具竞争力 但需把握算力紧缺窗口期争取议价权 [2]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政策动态 - 国家数据局发布《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算力并网技术要求》等7项技术意见征求意见稿 截止时间2025年7月6日 [3] - 算力网调度逻辑类似南水北调 但因智算中心建设方复杂且消纳方有限 集中调度难度更大 [4] 算力项目审批与落地现状 - 非节点地区大型集群申报存在"三不批":没客户、没IDC证书、绿电不达80% 南方区域申请难度尤其高 [5] - 有明确订单且能带来地方价值的项目仍可通过必要性论证建设 如北京某大厂大同项目 [5] 人工智能企业算力动态 - 上海某AI"四小龙"企业储备超5万张GPU 总算力达20000PetaFLOPS 但传出出售算力硬件消息 [6][7] 阿里东莞凤岗智算项目困境 - 某厂为拿下阿里万卡集群订单收尽市面H800芯片 但因集群搭建公司能力不足导致项目"烂尾" [8] 英伟达芯片市场行情 - H20禁售后价格曾剧烈波动 现趋稳 市场更青睐H200因性能更高且项目申报流程适配 [9] 算力项目包销乱象 - 中部某航空产业园算力项目宣称有包销方 但算力资源仍在市场流通 显示包销协议可能出问题 [11] 互联网大厂智算中心投资 - 某互联网大厂在江苏投资超100亿建设H100/H20推理智算中心 头部大厂普遍增加算力投资 [12] 智算中心补贴机制 - 算力券补贴达20%-40% 如每台每月10万客户仅付6万 绿电指标常被消纳方计入报价压低租金 [15]
三个月三度来华:黄仁勋穿上了西装,力争中国市场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20 23:08
英伟达中国市场战略 - 英伟达CEO黄仁勋三个月内三次访华 凸显中国市场重要性 中国区贡献公司全球营收13%约171亿美元 过去三年增速超495% [4] - 中国市场占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20%-25% 客户包括腾讯 阿里 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 以及与理想 比亚迪等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合作 [4] - H20芯片虽为H100阉割版 但在大语言模型推理性能比H100快20%以上 且兼容CUDA生态 杭州幻方量化使用该芯片开发出DeepSeek模型 [6][8] 美国芯片出口管制影响 - 美国升级出口管制导致英伟达损失55亿美元 股价盘后跌超6% 直接切断H20芯片对华供应及新加坡中转渠道 [6] - 特朗普政府将限制从数据中心扩展至汽车芯片 意图阻断中国车企L4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但政策反复导致企业陷入混乱 [8][10] - 美国需联合荷兰 日本实施供应链管制才可能有效 但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削弱国际合作动力 [8] 日本汽车芯片反击计划 - 丰田 日产 本田组成ASRA财团 获日本政府410亿日元补贴 开发基于chiplet技术的标准化汽车芯片 目标2029年3月前完成 [10][16][17] - 日本在软件定义汽车领域落后中国2-3年 因开发流程优先硬件后置软件决策 导致Gartner数字化指数排名垫底 [10][13] - 标准化设计可提升与代工厂议价能力 基础芯片量产规模有望吸引供应商 目前汽车芯片仅占半导体总需求12.7% 远低于数据处理32.9% [21] 智能汽车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车企凭借价格优势抢占东南亚市场 泰国份额从2.3%升至7% 印尼从0.4%升至2.9% 同期日系品牌份额均下滑约10个百分点 [13] - 中国采用"逐底竞争"策略 聚焦芯片交付速度与成本 类似智能手机开发模式 而日本仍注重架构细节 [19] - 芯片标准化可能压低行业价格 使日欧美车企缩小与中国差距 Tenstorrent计划2026年推出自研标准芯片组 [19][21]
速递|蚂蚁集团突破技术封锁:国产芯片助力AI训练成本直降20%,性能媲美英伟达H800
Z Finance· 2025-03-24 17:50
蚂蚁集团AI技术突破 - 公司正采用中国制造的半导体技术开发AI模型训练方案 有望将成本降低20% [1] - 与阿里巴巴及华为合作推进基于国产芯片的混合专家(MoE)模型训练 性能媲美英伟达H800芯片 [1] - 最新模型已主要转向AMD及国产芯片替代方案 减少对英伟达产品的依赖 [1] 技术竞争力与行业影响 - 模型在部分基准测试中超越Meta Platforms表现 若属实将为中国AI发展注入新动能 [1] - 研究成果证明中国企业通过本土化方案突破技术封锁 应对美国出口管制 [1][2] - 与英伟达战略形成对比 后者坚持开发更高端GPU而非成本削减 [2] 成本优化与模型性能 - 使用高性能硬件训练1万亿token成本约635万元人民币 优化方案可降至510万元 [3] - Ling-Lite模型(168亿参数)在英语测试优于Meta Llama 中文测试超越DeepSeek同类模型 [4] - Ling-Plus模型达2900亿参数 规模显著但低于GPT-4.5(1.8万亿)和DeepSeek-R1(6710亿) [4] 应用场景与业务布局 - 计划利用Ling系列模型为医疗健康和金融领域提供AI解决方案 [4] - 收购好大夫在线医疗平台 强化医疗健康AI服务布局 [4] - 旗下拥有智能生活助手"智小宝"和AI金融咨询服务"马小财" [4] 技术挑战 - 模型训练面临稳定性问题 硬件或结构微小变化可能导致错误率显著上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