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AM
搜索文档
eNVM,作用巨大
半导体芯闻· 2025-11-07 18:24
市场概况与增长 - 嵌入式新兴非易失性存储器(eNVM)正进入更广泛的采用阶段,涵盖微控制器、连接和边缘AI设备,在汽车和工业市场势头强劲 [4] - 到2030年,嵌入式新兴存储器领域预计将超过30亿美元,反映了其在主流工艺节点上更广泛的可用性以及在≤28纳米工艺下对NVM的强劲需求 [4] 技术进步 - 嵌入式闪存(eFlash)仍是基础,但在先进节点的尺寸缩放限制已将MRAM、ReRAM和嵌入式PCM推向前台 [6] - 晶圆代工厂和整合元件制造商(IDM)正在将嵌入式选项从28/22 nm平面CMOS扩展到10–12 nm级平台,包括FinFET [6] - 台积电已建立大批量MRAM/ReRAM生产,并正在为2025年及以后准备12nm FinFET ReRAM/MRAM [6] - 三星、格芯、联华电子和中芯国际正在加速在通用微控制器和高性能汽车设计中采用嵌入式MRAM/ReRAM/PCM [6] - 意法半导体作为全面致力于嵌入式PCM的IDM脱颖而出,正在为工业和汽车微控制器加速推广xMemory解决方案,其18nm FD-SOI将在2025年后扩大应用范围 [6] - BCD和HV-CMOS流程也正在整合嵌入式NVM,作为模拟、电源管理和混合信号设计中EEPROM/OTP的实用替代品 [7] - 利用eNVM的内存内/近内存计算概念正因其在低功耗边缘AI推理中的潜力而获得关注 [7] 驱动因素与用例 - 汽车仍然是嵌入式新兴NVM的重心,2025年安全IC和工业微控制器的应用显著增加 [8] - ReRAM在几个大批量类别中获得关注,而MRAM和PCM在速度和耐用性占主导地位的应用中具有吸引力 [8] - 到2030年,嵌入式NVM将为更多的片上AI功能和实用的内存内/近内存计算模块提供支持,并在边缘的神经形态启发加速器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9] - 嵌入式新兴存储器领域是主要的增长引擎,其中ReRAM在大批量微控制器和模拟IC中处于领先地位,而MRAM和嵌入式PCM则巩固在性能关键型利基市场 [9] 行业前景 - eNVM的作用从"仅仅是存储"扩展到成为计算结构的一部分,重新定义了效率,并使嵌入式存储器在设备智能中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核心 [9] - 嵌入式NVM不仅仅是存储器,它是智能、持久片上系统的推动者,随着其在微控制器和边缘SoC中的加速采用,发展轨迹已经确定 [9]
Everspin Technologies(MRAM)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1-06 07: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营收为1410万美元,同比增长16%,符合公司1350万至1450万美元的指导范围 [9] - 非GAAP每股收益为006美元,处于公司指导范围002至007美元的高端 [5] - MRAM产品销售额为1270万美元,同比增长22% [9] - 许可、专利使用费、专利和其他收入为140万美元,低于2024年第三季度的170万美元 [9] - GAAP毛利率为513%,较2024年第三季度的492%提升超过200个基点 [9] - GAAP运营费用为880万美元,略高于2024年第三季度的810万美元 [10] - 其他收入为120万美元,与一项国防合同相关 [8][10] - 非GAAP净收入为150万美元 [1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530万美元,较上季度的4500万美元增加30万美元 [12] - 第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90万美元,低于第二季度的500万美元 [13] - 公司预计第四季度总营收在1400万至1500万美元之间,GAAP每股收益预计在002至007美元之间,非GAAP每股收益预计在008至013美元之间 [1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MRAM产品业务表现强劲,特别是低地球轨道应用、赌场游戏和能源管理领域 [5] - 数据中心业务保持强劲,对Toggle MRAM产品需求持续,客户包括戴尔、超微等 [5] - 向Lucid Motors的Gravity SUV持续发货并确认收入,预计随着汽车制造商提高产量,出货量将增加 [7] - 向多个低地球轨道卫星客户持续发货EM064LXHR和EM128LXHR的工程样品,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进入全面生产 [7] - 许可、专利使用费和其他收入方面,继续执行与普渡大学的合同,为高能效AI解决方案提供STT-MRAM技术 [7] - 继续为一家领先传感器设备提供商在其钱德勒工厂的MRAM生产线上提供代工服务,并确认收入 [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低地球轨道卫星市场预计未来几年将快速增长,公司MRAM因其在极端温度和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而非常适合该市场 [5] - 在该市场已宣布获得Astro Digital和Blue Origin的设计订单,预计随着市场增长,每个卫星使用多个MRAM部件将为公司带来可观收入 [6] - 向IBM的Flash Core Module 4销售持久性1 Gb STT-MRAM的收入与上一季度保持一致,预计今年剩余时间将维持在该水平 [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与Quintaris建立战略合作,旨在通过其MRAM产品增强基于RISC-V平台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合作重点在汽车、工业和边缘应用领域 [8] - 合作目标是共同构建参考设计,为这些应用的可扩展、可靠平台奠定基础 [8] - 公司致力于维持财务纪律,同时专注于扩大业务规模并将更多设计订单转化为收入 [1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低地球轨道卫星市场预计将快速增长,公司技术非常适合这些部署 [5] - 公司理解低地球轨道卫星寿命较短,为三到五年,这为MRAM产品创造了持续需求 [6] - 公司预计国防合同相关业务将在第四季度显著增加 [8] - 公司在STT产品上通过与其代工厂合作伙伴合作开发的工艺改进,实现了良率提升,从而维持了毛利率 [10] - 公司未在第三季度受到任何关税相关影响,也不预计下一季度会受到关税相关影响 [1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第三季度确认了来自一项国防合同的120万美元其他收入,该合同总金额1460万美元,目前已确认850万美元收入 [8] - 公司资产负债表保持强劲且无债务 [12] - 非GAAP业绩排除了股权激励的影响 [11]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非GAAP毛利率超过52%已连续三个季度的可持续性 [15] - 公司表示本季度产品毛利率因良率改进举措和工厂利用率提升而有所改善,预计未来将继续保持在该强劲水平范围内 [15] 问题: 关于许可、专利使用费和其他收入环比下降的更多细节及第四季度展望 [16] - 公司解释该部分收入包含多种项目如许可收入、工程服务收入、代工服务等,其特点是可能较为波动,项目周期通常为一年至两年,会结束,预计未来非产品收入将维持在10%至15%范围内,更可能接近10% [17] 问题: 关于运营费用在非GAAP基础上保持平稳,以及未来展望 [22] - 公司确认运营费用在非GAAP基础上保持平稳是合理的假设,公司一直有效管理运营费用,本年度保持稳定,并将继续向产品开发类成本倾斜,预计第四季度将保持高度一致性 [23]
Everspin Technologies(MRAM)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1-06 07: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总收入为1410万美元,同比增长16%,符合1350万至1450万美元的指导范围 [9] - MRAM产品销售额(包括Toggle和STT MRAM)为1270万美元,同比增长22% [9] - 许可、专利使用费、专利和其他收入为140万美元,低于2024年第三季度的170万美元,主要由于部分项目在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 [9] - GAAP毛利率为51.3%,较2024年第三季度的49.2%提升超过200个基点 [9] - 第三季度GAAP运营费用为88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三季度的810万美元有所增加 [10] - 其他收入为120万美元,与去年8月获得的战略奖项相关 [10] - 非GAAP净收入为150万美元,合每股摊薄收益0.06美元,基于2310万股加权平均摊薄流通股 [10] - 非GAAP净收入低于2024年第三季度的380万美元(合每股0.17美元),主要由于国防部MRAM合同服务的收入波动性,2024年第三季度合同启动时活动水平较高 [1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530万美元,较上一季度的4500万美元增加30万美元 [11] - 运营产生的现金流降至90万美元,第二季度为500万美元,主要由于分销商变更带来的应收账款回收增加 [12] - 第四季度总收入指导范围为1400万至1500万美元,GAAP每股摊薄收益预计在0.02至0.07美元之间,非GAAP每股摊薄收益预计在0.08至0.13美元之间 [1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产品业绩由所有产品线驱动,特别是在低地球轨道应用、赌场游戏和能源管理领域表现强劲 [5] - 数据中心业务保持强劲,对Toggle MRAM产品(用于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需求持续,客户包括戴尔、超微等 [5] - 向IBM的闪存核心模块4销售持久性1Gb STT MRAM的收入与上一季度保持一致,预计年内将维持该水平 [6] - 继续向Lucid Motors的Gravity SUV供应并确认持久性MRAM解决方案收入,预计随着汽车制造商提高产量,出货量将增加 [7] - 在第三季度继续向多个低地球轨道卫星客户发送持久性EM064LXHR和EM128LXHR的工程样品,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全面生产 [7] - 许可、专利使用费、专利和其他收入部分,继续执行与普渡大学的合同,提供最先进的STT MRAM技术用于高能效AI解决方案 [7] - 继续为一家领先的传感器设备提供商提供代工服务,在其钱德勒工厂的MRAM生产线上生产其最新一代TMR传感器设备 [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低地球轨道卫星市场预计未来几年将快速增长,公司的MRAM因其在极端温度和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而非常适合这些部署 [5] - 在低地球轨道卫星市场取得进展,宣布与Astro Digital和Blue Origin的设计获胜,预计随着市场增长,每颗卫星使用多个MRAM部件将为公司带来可观收入 [6] - 与Quintaris建立战略合作,旨在通过MRAM产品增强基于RISC-V平台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重点聚焦于汽车、工业和边缘应用 [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目标是与Quintaris共同构建参考设计,为汽车、工业和边缘应用的可扩展、可靠平台奠定基础 [8] - 专注于扩大业务规模并将更多的设计获胜转化为收入 [13] - 通过与其代工合作伙伴合作开发的工艺改进,STT产品的良率得到提升,从而维持了毛利率 [1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低地球轨道卫星市场预计将快速增长,公司的MRAM技术非常适合该市场 [5] - 预计来自国防部合同服务的业务将在第四季度显著增加 [8] - 第三季度业绩未受关税影响,预计下一季度也不会受关税影响 [12] - 对第三季度的稳健业绩表示满意,并致力于维持财务纪律 [1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第三季度确认了120万美元的其他收入,迄今为止从一份1460万美元的国防部承包商合同中累计确认850万美元收入,该合同旨在为其MRAM制造设施制定持续运营计划,以向航空航天和国防客户提供持续的国内MRAM能力 [8] - 非GAAP业绩排除了股权激励的影响 [11] - 公司资产负债表保持强劲且无债务 [11]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非GAAP毛利率的可持续性 - 管理层指出本季度产品毛利率有所改善,得益于良率提升计划和工厂利用率提高,预计未来毛利率将保持在该强劲水平范围内 [15] 问题: 关于许可、专利使用费、专利和其他收入连续下降的细节及第四季度展望 - 管理层解释该非产品收入包含多种来源(如许可收入、工程服务收入、代工服务),其表现可能具有波动性,相关项目通常持续1至2年,会有关闭的时候,预计未来非产品收入将维持在总收入占比约10%的水平 [17] 问题: 关于运营费用的未来趋势 - 管理层确认运营费用在非GAAP基础上保持平稳,预计第四季度将保持一致性,并继续将资源投向产品开发类成本 [23]
被“吹爆”的MRAM,走向MCU
36氪· 2025-10-24 19:29
文章核心观点 - 嵌入式闪存在28nm制程达到极限,微控制器行业正转向新型存储器以寻求突破,其中磁存储器被广泛看好并已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 [1][3] - 磁存储器被视为“全能手”,在速度、功耗、耐久性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是微控制器在先进制程下的关键解决方案 [8][10][16] - 行业巨头如恩智浦和瑞萨电子已率先推出基于磁存储器的微控制器产品,分别聚焦于汽车区域控制器和边缘人工智能等高增长市场 [19][22][26][28] 新型存储技术背景与驱动因素 - 嵌入式闪存技术面临28nm以下的物理极限,限制了微控制器制程的进一步微缩,促使厂商探索替代方案 [1][3] - 为突破制程限制并提升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传输速度,各大厂商选择了不同的新型存储技术路线,包括阻变存储器、相变存储器、铁电存储器和磁存储器 [5][6] 主要新型存储技术对比 - 磁存储器的读取和写入时间低至3-20纳秒,耐久性超过10的15次方,且无需高电压 [7] - 相变存储器的单元面积较小(6-12 F²),但写入/擦除时间较长(60-120纳秒),耐久性为10的8次方 [7] - 阻变存储器的单元面积最小(6-10 F²),写入功耗低,但耐久性与相变存储器相同 [7] - 铁电存储器的读取时间相对较慢(20-80纳秒),需要2-3伏的工作电压 [7] - 第二代磁存储器技术(自旋转移扭矩磁存储器)的单元面积优化至6-20 F²,工作电压低于1.5伏,功耗更低 [7][11] 磁存储器的技术优势与演进 - 磁存储器具有读写次数近乎无限、写入速度快、功耗低、面积小、抗辐射等特性,其耐温范围(-40℃至150℃)覆盖车规级要求 [10][16] - 磁存储器的核心技术是磁隧道结,即使断电也能保持数据,其结构演进推动技术发展 [10] - 磁存储器技术已发展至第三代,包括自旋轨道矩磁存储器和压控磁各向异性磁存储器,但目前第二代自旋转移扭矩磁存储器凭借1晶体管1磁隧道结结构在成本与性能平衡上占据主导 [11] - 台积电近期通过复合结构材料解决了第三代自旋轨道矩磁存储器的热稳定性问题,为产业化铺平道路 [13] 嵌入式磁存储器的应用价值 - 与相变存储器和阻变存储器相比,嵌入式磁存储器具有更低的温度敏感性、更高的生产良率和更长的耐用性,支持字级擦除操作,是节能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解决方案 [15] - 尽管嵌入式磁存储器的晶圆制造成本较高,但其高可靠性和低可变性带来了面积高效和鲁棒的设计,从而抵消了成本劣势 [16] - 嵌入式磁存储器最初为航空航天领域开发,现已成为智能汽车空中下载软件更新等追求高可靠性和数据完整性应用的理想选择 [16] 磁存储器面临的挑战 - 磁存储器面临材料体系复杂、开关比低、与标准工艺完全匹配等挑战,同时在动态功耗、能量延迟效率和可靠性方面存在瓶颈 [18] - 磁存储器对强磁场敏感,系统设计需通过物理隔离或屏蔽技术来规避风险,芯片设计需集成内置自检和错误代码纠正功能 [18] 行业领先公司的产品战略 - 恩智浦推出全球首款16nm FinFET+磁存储器汽车微控制器S32K5,磁存储器容量高达41MB,写入速度比闪存快10倍,耐久性达100万次写入,服务于软件定义汽车的区域控制器需求 [19][20] - 瑞萨电子采用22nm超低泄漏工艺,推出多款搭载磁存储器的RA8系列微控制器,包括RA8P1、RA8T2、RA8M2和RA8D2,重点强化边缘人工智能算力,其中RA8T2集成1MB磁存储器和2MB带错误代码纠正的静态随机存储器 [22][24][26][28] - 瑞萨电子的RA8系列微控制器通过磁存储器实现了更快的写入速度、高耐用性、无需擦除操作以及更低的漏电流,部分产品提供系统级封装选项以扩展外部闪存至8MB [28][30]
Everspin (NasdaqGM:MRAM)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17 03: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2600万美元,并提高了第三季度业绩指引,年化营收维持在5000万美元以上区间 [25] - 公司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内将营收从约5000万美元翻倍至1亿美元 [25] - 公司现金状况强劲,截至6月30日持有4500万美元现金,资产负债表上无负债 [25] - 公司连续数年实现正自由现金流,2025年上半年亦为正自由现金流 [25] - 毛利率一直维持在48%至58%的高位区间,具体取决于产品组合以及高利润率的非产品收入和新产品引入情况 [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产品组合分为三大类:PERSYST(数据记录应用)、Genesis(NOR闪存替代)和AgILYST(AI边缘推理)[9] - PERSYST系列产品已量产,密度从1.8千比特到1千兆比特 [23] - X5自旋转移矩MRAM产品于2022/2023年推向市场 [33] - Genesis系列(增强型NOR产品)计划于2026年第二季度量产,目标进入35亿美元的市场 [8][28] - AgILYST产品针对AI边缘应用,目标在未来两到三年后投产 [9][23] - 公司已向全球2000多家客户发货超过1.15亿个器件 [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营收地理分布均衡,亚洲、欧洲和北美各占约三分之一 [3][30] - 关键市场包括工业自动化、数据中心、汽车、医疗、航空航天与国防、赌场游戏等 [5][13][14][15][20] - 汽车客户贡献约5%至10%的营收 [13] - 航空航天与国防领域涉及低产量、高利润率的应用 [20] - 新兴市场机会包括未来五年内计划发射的7万颗卫星,公司预计将占据其中很大一部分份额 [16][1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采用端到端业务模式,涵盖设计、研发、制造(自有晶圆厂或代工合作伙伴)和测试 [2][21] - 拥有超过650项全球专利和申请,并已授权给多家客户 [3][22] - 与GlobalFoundries建立代工合作伙伴关系,并计划与台积电合作,基于其16纳米工艺推出下一代256兆比特产品 [21][23] - 公司是唯一的国内MRAM供应商,在关键任务应用中具有独特地位,其MRAM具有抗辐射性 [4] - 目标总可寻址市场预计到2029年将超过43亿美元,公司计划通过其产品路线图抓住这一增长机会 [5][10][1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预计到2029年总可寻址市场将增长至43亿美元,为营收增长提供巨大机遇 [5][10] - Genesis产品(NOR闪存替代)被视为未来几年的关键收入拐点,目标市场规模达35亿美元 [8][11][28] - 在卫星、电动汽车电池管理、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看到强劲的设计导入和增长潜力 [12][14][16][17] - 管理层对公司的技术差异化、强大的财务状况和经验丰富的团队执行增长计划充满信心 [5][24] 其他重要信息 - MRAM技术的关键优势包括:非易失性(无需电池)、高速读写(25-35纳秒)、无限读写耐久性以及在恶劣环境下的高可靠性 [5] - 产品应用于各种关键任务场景,例如火星探测器、NASA任务、电动汽车、医疗设备等 [4][15][18] - 公司拥有强大的管理团队,成员来自AMD、英特尔、三星、摩托罗拉等公司,拥有丰富经验 [5][24] - 收入来源约85%至90%来自产品销售,其余来自技术授权等高利润率活动 [22][30]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哪些正在开发的关键产品能使Everspin满足新兴行业需求? - 下一代关键产品是256兆比特X5产品,旨在替代NOR闪存,进入所谓的增强型NOR市场 [28] - 该产品相比NOR闪存具有数个数量级的写入速度、功耗和耐久性优势,且NOR闪存密度已停止扩展,这为Everspin提供了巨大机遇 [28] - 该市场到2029年规模达35亿美元,是公司未来三年左右的收入拐点 [28] 问题: 请描述Everspin的商业模式,包括如何通过产品销售、许可或合作伙伴关系产生收入 - 大部分收入(85%至90%)通过产品销售产生,采用分销模式 [30] - 收入地理分布均衡,亚洲、欧洲和北美各占约三分之一 [30] 问题: 哪些市场是Everspin的主要焦点?驱动因素是什么? - 主要聚焦市场包括工业、游戏、部分医疗、航空电子、航空航天以及不断增长的卫星市场,同时也关注数据中心市场 [31] - 即将推出的新产品将重点进军规模庞大的NOR闪存市场 [31] 问题: Everspin发展历程中哪些里程碑事件塑造了其MRAM技术领导地位? - 关键里程碑包括:2006年将数据记录内存推向市场;2017/2018年将数据中心内存(1千兆比特)推向市场;2022/2023年推出X5自旋转移矩MRAM [32][33] - 公司能够将技术调整为满足数据记录、数据中心和配置内存需求的不同类型内存,并实现从低密度到高密度的扩展,这是其独特之处 [32] - 目标是通过Everspin MRAM彻底改变内存市场 [34]
突破DRAM和SRAM瓶颈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29 08:44
内存技术规模化停滞 - SRAM和DRAM已停止规模化发展 无法降低单位成本(每GB) [2][4] - 内存现占服务器硬件成本50%以上 成为系统主要瓶颈 [4] - 7nm工艺节点后SRAM单元尺寸停止显著缩小 DRAM成本过去15年停滞不前 [10][13] 新兴内存技术优势与局限 - RRAM在相同工艺节点下密度可达最先进HBM4的10倍 且可继续向更小工艺尺寸规模化 [17][20] - 增益单元嵌入式DRAM密度达SRAM的2-3倍 允许片上集成 [16][17] - 新兴技术存在固有局限:RRAM耐久性有限且写入能耗高 增益单元RAM需定期刷新 [21] 专用内存架构提案 - 提出两类新型内存:短期内存(StRAM)针对瞬态数据优化 长期内存(LtRAM)针对持久性读密集型数据优化 [6][23] - StRAM适用于生命周期亚秒级数据 如神经网络激活缓冲区 服务器临时数据结构 [26] - LtRAM适用于生命周期分钟级以上数据 如机器学习模型权重 代码页 静态数据页 [26][27] 工作负载适配案例 - 大型语言模型推理中 模型权重适合LtRAM 激活值适合StRAM [28][31] - 服务器应用中Redis/Memcached等读密集型工作负载适合LtRAM 日志/事件缓冲系统适合StRAM [29] - 处理器内核内短期临时数据(函数调用栈/中间结果)适合StRAM替代SRAM [32][33] 系统集成挑战 - 需打破传统内存层次结构 实现非层次化数据放置策略 [36] - 一致性协议需适配StRAM有限保留时间和LtRAM不对称读写特性 [40] - 内存功耗占系统显著比例 专业化需协同优化单元特性/互连/封装/数据分配 [41][43] 行业影响与趋势 - HBM封装超过20层裸片后密度增长将停止 受限于封装复杂性和成本 [10][14] - AI机架功耗预计2027年达600kW 内存专业化成为降低功耗关键手段 [41] - 需跨学科合作解决材料科学、器件物理、电路设计、系统架构等多方面问题 [46]
驰拓科技MRAM将重磅亮相2025深圳国际电子展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13 09:38
MRAM技术优势 - MRAM利用磁性材料磁化方向导致的电阻高低表示二进制数据,相比传统电荷存储的SRAM和DRAM具有高速、低功耗、高擦写、抗辐射、高可靠等优点 [1] - 驰拓科技MRAM产品在125℃高温下可保持数据十年以上,工作温度范围覆盖-40~+125℃,支持超过万亿次重复写入,大容量阵列良率达到95% [1] - 产品分为嵌入式eMRAM和独立式MRAM两类 [1] 嵌入式eMRAM应用 - eMRAM可替代MCU/SoC中的eFlash,突破eFlash在28/22nm工艺节点的微缩极限,可延展至28nm及更先进工艺 [2] - 具有类似DRAM的读写速度、闪存的非易失性、匹配SRAM的接口特性和优良抗辐照特性 [2] - 适用于工控、汽车电子、身份认证、智能穿戴等高可靠应用场景 [2] - 公司正联合IP合作伙伴和MCU/SoC厂商打造eMRAM生态链,推动其在MCU/SoC中的广泛应用 [2] 独立式MRAM产品 - 独立式MRAM按容量、接口、封装分为多个系列,已在工控、电力、计量等行业头部用户中应用 [5] 下一代SOT-MRAM技术 - 公司在SOT-MRAM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24年IEDM大会上首次提出适合大规模制造的无轨道垂直型SOT-MRAM器件结构 [7] - 该技术突破标志着公司具备Mb级SOT-MRAM演示芯片制造能力,为下一代高速、高密度、高可靠MRAM奠定基础 [7] 公司概况 - 建有12英寸MRAM量产中试线,是国内首家实现MRAM量产的企业 [8] - 拥有MRAM设计制造全套关键技术,可提供90/55/40/28nm多个工艺节点的芯片定制、工艺研发、流片、测试等全方位服务 [8] 参展信息 - 确认参展2025年深圳国际电子展(8月26-28日,展位1号馆1P26),将展示MRAM最新成果 [1]
MCU,巨变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13 11:25
新型嵌入式存储技术推动MCU行业变革 - 2025年头部MCU厂商(ST、恩智浦、瑞萨等)密集发布搭载PCM、MRAM等新型存储的汽车MCU产品,标志着技术格局从传统嵌入式Flash向多元化演进[1] - 新型存储技术已从尝试阶段跃升为战略布局,开始对MCU生态产生深远影响[1] 主要厂商技术路线与产品布局 ST的PCM技术 - 采用相变存储器(PCM)技术,基于锗锑碲合金的相变特性实现数据存储,具有低电压操作、高密度优势[5] - 2025年4月推出Stellar P/G系列MCU,搭载xMemory技术,采用FD-SOI工艺,面向软件定义汽车和电动化平台[6] - PCM技术可简化供应链,降低开发成本,加快产品上市速度[7][9] 恩智浦与瑞萨的MRAM方案 - 恩智浦2025年3月推出S32K5系列,采用16nm FinFET工艺,内置MRAM,写入速度比传统闪存快15倍以上[10] - 瑞萨2025年7月发布RA8P1系列,采用22nm工艺,配备1MB MRAM,支持AI语音和多模态输入[11][13] 台积电的存储技术布局 - 同时推进MRAM和RRAM技术路线,计划导入22nm至5nm节点[15] - RRAM已在40nm-22nm实现量产,12nm进入流片阶段;MRAM在22nm量产,16nm准备中[15][16] - 2025年在慕尼黑设立欧洲设计中心,重点研发汽车MRAM应用[16] 技术演进趋势 - MCU工艺从传统40nm向16nm/12nm等先进节点发展,集成度提升[2] - 新型存储解决传统Flash在密度、速度、功耗方面的瓶颈,适应软件定义汽车需求[3] - 存储计算一体化趋势明显,MRAM/PCM可减少数据搬运,提升AI推理等场景效率[19][21] 行业影响与展望 - MCU正从"控制器件"向"汽车大脑/边缘算力中枢"转型[2][23] - 存储技术成为MCU架构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推动产业从"可用"向"可扩展"演进[23] - 技术升级涉及全产业链协同,目前由国际头部厂商主导[23]
Everspin (MRAM)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6-27 21:00
业绩总结 - Everspin在2024年的收入为6380万美元,2023年为5600万美元,年增长率为13.9%[59] - Everspin的毛利率在2024年为56.5%,较2023年的51.8%有所提升[59] - Everspin的财务状况强劲,零债务,正实现正自由现金流[10] 市场规模 - Everspin在2024年的市场规模预计为4.3亿美元,至2029年将超过4.3亿美元[21] - Everspin的PERSYST产品在2024年的市场规模为11亿美元[21] - Everspin的UNISYST产品在2024年的市场规模为3.3亿美元[21] 技术与产品 - Everspin的MRAM技术在极端条件下表现出最佳的可靠性和耐用性[13] - Everspin的STT-MRAM技术在高辐射和高温环境中表现优越,适用于航天和汽车应用[37] - Everspin在过去15年中已出货超过1.5亿个MRAM单元[7] - Everspin拥有650多项专利及申请,客户超过2000个[7]
后eFlash时代:MCU产业格局重塑
半导体芯闻· 2025-05-14 18:10
半导体行业趋势 - 传统制程微缩红利收窄,行业转向多元化创新路径,特色工艺成为关键差异化竞争力量 [1] - 特色工艺通过定制化制程优化实现性能/功耗/成本平衡,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物联网等领域展现不可替代优势 [1] - 全球特色工艺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远超行业平均增速 [1] 台积电特色工艺布局 - 构建"技术广度+生态深度"特色工艺标杆,覆盖RRAM/MRAM/车规级工艺/功率器件/射频工艺等多领域 [2] - 汽车电子领域提供N7A/N5A/N3A逻辑技术及40-90V BCD-Power工艺,支持ADAS/自动驾驶高可靠性需求 [4] - 超低功耗领域推出N4e工艺结合eNVM,ULP技术实现可穿戴设备低电压解决方案 [4] - 射频技术通过先进RF CMOS提升功耗/面积扩展能力,增强LDMOS/低噪声器件等特性 [4] - 显示驱动领域16HV FinFET平台较28HV降低功耗28%,逻辑密度提升40% [4] - CIS领域LOFIC技术实现120dB无LED闪烁动态范围,支持ADAS高帧率成像 [5] eNVM技术突破 - 台积电通过RRAM/MRAM突破传统eFlash 28nm扩展极限,22nm RRAM已通过车规认证,12nm即将量产 [6] - MRAM在22nm量产基础上开发16/12nm版本,未来将扩展至5nm节点 [7] - RRAM/MRAM可与N3A/BCD-Power等工艺协同,形成汽车芯片存储+逻辑整合解决方案 [7] - 相比三星28nm MRAM未规模商用、英特尔良率待提升,台积电eNVM技术已实现商业化落地 [8] MCU存储技术变革 - eFlash在28nm以下面临9-12层掩模成本压力及可靠性挑战,成为MCU制程升级瓶颈 [11][13] - 行业转向eRRAM/eMRAM/ePCM/eFeRAM等新型存储,满足汽车/AoT/工业领域高性能低功耗需求 [16] - 全球eNVM晶圆产量预计从2023年3KWPM增至2029年110KWPM(CAGR 80%),市场规模达26亿美元 [29] 厂商技术路线分化 - 英飞凌采用台积电28nm eRRAM技术,下一代AURIX MCU写入速度提升15倍,成本显著降低 [19][20] - 恩智浦16nm eMRAM方案实现百万次更新周期,S32K5 MCU写入速度较闪存快15倍 [21] - 瑞萨22nm STT-MRAM测试芯片实现200MHz读取频率,10.4MB/s写入吞吐量 [23] - 意法半导体28nm ePCM支持单比特覆写功能,18nm FD-SOI工艺计划2025年量产 [26] - 德州仪器聚焦FRAM技术,突出高可靠性及抗辐射特性 [28] 未来技术演进 - 分层存储架构可能采用"eMRAM缓存+eRRAM程序存储+外置NOR Flash"组合模式 [33] - 台积电计划12nm节点实现MRAM+RRAM混合存储,单芯片密度提升30% [33] - 16nm FinFET与新型存储协同可使MCU性能提升40%,功耗降低50% [33] - 3D eMRAM MCU通过TSV堆叠22nm存储层与12nm计算层,实现100MB存储+200MHz CPU集成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