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M

搜索文档
 天山电子(301379):天山电子深度:主业稳健成长 ASIC及存储模组全链条布局
 新浪财经· 2025-09-30 12:41
 公司主营业务与产品结构 - 公司以黑白液晶产品起家,现已延伸至彩屏、车载显示屏及复杂模组等产品,2025年上半年彩色液晶显示模组、单色液晶显示模组、显示屏、触摸屏及其他收入占比分别为64%、22%、11%、3% [1] - 公司业务覆盖智能家居、智能金融数据终端、通讯设备、工业控制及自动化、民生能源、健康医疗、车载电子、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提供定制化服务 [1] - 公司客户基础广泛,包括显示面板厂商深天马、京东方,智能家居领域的海康威视、LG、Dakin,通讯领域的优博讯、亿联网络,以及汽车领域的比亚迪、东风、长安等 [1]   公司财务表现与增长动力 - 公司业绩增长稳健,近5年营收复合年均增长率约24%,归母净利润复合年均增长率约33% [2] - 公司产品单价从2021年的9.7元/个提升至2024年的14.6元/个,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4% [2] - 公司未来增长将聚焦复杂模组与车载电子智能终端,复杂模组价值量是传统模组的数倍,有助于改善产品结构与提高客单价 [2] - 公司在智慧串口显示模组、LC可变光式防眩后视镜模组取得研发进展,并与头部车企客户形成配套合作 [2]   新业务布局:ASIC与存储市场 - 端侧AI发展推动推理需求快速增长,ASIC有望成为推理端芯片主流架构,全球ASIC设计市场尚在成长阶段,海外厂商如谷歌、英特尔、亚马逊及国内厂商华为、寒武纪、阿里等积极布局 [3] - AI大模型、数据中心、云存储建设驱动企业级SSD需求增长,据IDC预测,2029年全球及中国企业级SSD市场规模预计分别达396亿美元和91亿美元 [3] - PCM作为一种新型存储器,兼具非易失性、较快读写速度和适中成本,可填补DRAM和NAND之间的性能与成本差距,已有商业化案例如美光与Intel共研的傲腾产品 [3]   公司新业务战略与投资布局 - 公司通过武汉鼎典产业基金投资新存科技与天链芯,构建"芯片研发-模块制造-应用落地"的全链条布局,共同推进ASIC与企业级存储模组的产业闭环 [4] - 天链芯负责研发ASIC芯片(存算一体芯片)、企业级存储产品主控芯片及相关存储模组,公司合计间接持股45%,未来有望形成业务协同 [4] - 新存科技为长江存储孵化企业,负责PCM芯片的设计、研发与制造 [4] - 公司凭借在复杂模组控制板的研发和项目管理经验,负责制造生产企业级存储模组,帮助实现研发落地 [4]
 MCU,巨变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13 11:25
 新型嵌入式存储技术推动MCU行业变革 - 2025年头部MCU厂商(ST、恩智浦、瑞萨等)密集发布搭载PCM、MRAM等新型存储的汽车MCU产品,标志着技术格局从传统嵌入式Flash向多元化演进[1] - 新型存储技术已从尝试阶段跃升为战略布局,开始对MCU生态产生深远影响[1]   主要厂商技术路线与产品布局  ST的PCM技术 - 采用相变存储器(PCM)技术,基于锗锑碲合金的相变特性实现数据存储,具有低电压操作、高密度优势[5] - 2025年4月推出Stellar P/G系列MCU,搭载xMemory技术,采用FD-SOI工艺,面向软件定义汽车和电动化平台[6] - PCM技术可简化供应链,降低开发成本,加快产品上市速度[7][9]   恩智浦与瑞萨的MRAM方案 - 恩智浦2025年3月推出S32K5系列,采用16nm FinFET工艺,内置MRAM,写入速度比传统闪存快15倍以上[10] - 瑞萨2025年7月发布RA8P1系列,采用22nm工艺,配备1MB MRAM,支持AI语音和多模态输入[11][13]   台积电的存储技术布局 - 同时推进MRAM和RRAM技术路线,计划导入22nm至5nm节点[15] - RRAM已在40nm-22nm实现量产,12nm进入流片阶段;MRAM在22nm量产,16nm准备中[15][16] - 2025年在慕尼黑设立欧洲设计中心,重点研发汽车MRAM应用[16]   技术演进趋势 - MCU工艺从传统40nm向16nm/12nm等先进节点发展,集成度提升[2] - 新型存储解决传统Flash在密度、速度、功耗方面的瓶颈,适应软件定义汽车需求[3] - 存储计算一体化趋势明显,MRAM/PCM可减少数据搬运,提升AI推理等场景效率[19][21]   行业影响与展望 - MCU正从"控制器件"向"汽车大脑/边缘算力中枢"转型[2][23] - 存储技术成为MCU架构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推动产业从"可用"向"可扩展"演进[23] - 技术升级涉及全产业链协同,目前由国际头部厂商主导[23]
 全球与中国家电彩涂板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QYResearch· 2025-06-06 14:15
 家电彩涂板行业概述   - 家电彩涂板是以金属卷材为基材,表面涂装或贴合有机涂料/塑料薄膜制成的预涂产品,兼具钢板强度与漆膜耐腐蚀性、柔韧性 [1]   - 行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因金属涂层技术进步开始应用于冰箱、洗衣机外壳,80-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期,涂层材料从聚酯/氟碳扩展至多层复合 [3]   - 当前广泛应用于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外壳,技术方向聚焦耐用性、环保性及生产效率提升,VCM/PCM创新推动外观设计多元化 [4]     全球市场规模与格局   - 2024年全球家电彩涂板市场规模达2898百万美元,预计2031年达5088百万美元,CAGR为7.68% [7]   - 中国市场2024年占比61.62%(1786百万美元),2031年预计占比67.42%(3430百万美元) [7]   - 产品应用集中于冰箱(51.46%)和洗衣机(23.83%),小家电领域(微波炉、热水器等)为新兴增长点 [7]   - 亚太为全球最大生产市场(中国占63.1%),行业集中度高(全球CR5近42%),中国集中度更显著 [8]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消费升级推动家电从"实用型"转向"美观型/智能型",高端彩涂板(哑光、金属拉丝等)需求增长 [9]   - 环保法规加码促使企业采用水性涂料、无铬钝化工艺,满足RoHS/REACH等国际认证要求 [9]   - 功能性涂层技术(抗油污、自清洁、抗菌等)成为新标准,PVDF/纳米涂层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 [9]   - 供应链向"定制化+快速交付"转型,区域性加工配送中心兴起以增强客户响应能力 [9]   - 中国家电出口扩张带动彩涂板国际化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及东南亚市场潜力显著 [9]     主要厂商与产品分类   - 全球主要厂商包括青岛河钢新材料、江苏立霸实业、禾盛新型材料等,中国厂商占据主导 [13][14]   - 产品类型分为PCM和VCM两大类,应用覆盖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机等家电品类 [14]   - 重点市场包括中国、北美、欧洲、日本及东南亚地区 [14]     行业挑战   - 原材料(冷轧钢板、镀锌板等)成本占比超70%,价格波动对毛利率构成压力 [11]   - 环保合规成本上升,中小企业面临设施升级与限产风险 [11]   - 下游家电厂商(如海尔、美的)议价能力强,行业易陷入价格战 [11]   - 技术迭代压力大,同质化竞争可能削弱企业长期竞争力 [11]
 后eFlash时代:MCU产业格局重塑
 半导体芯闻· 2025-05-14 18:10
 半导体行业趋势 - 传统制程微缩红利收窄,行业转向多元化创新路径,特色工艺成为关键差异化竞争力量 [1] - 特色工艺通过定制化制程优化实现性能/功耗/成本平衡,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物联网等领域展现不可替代优势 [1] - 全球特色工艺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远超行业平均增速 [1]   台积电特色工艺布局 - 构建"技术广度+生态深度"特色工艺标杆,覆盖RRAM/MRAM/车规级工艺/功率器件/射频工艺等多领域 [2] - 汽车电子领域提供N7A/N5A/N3A逻辑技术及40-90V BCD-Power工艺,支持ADAS/自动驾驶高可靠性需求 [4] - 超低功耗领域推出N4e工艺结合eNVM,ULP技术实现可穿戴设备低电压解决方案 [4] - 射频技术通过先进RF CMOS提升功耗/面积扩展能力,增强LDMOS/低噪声器件等特性 [4] - 显示驱动领域16HV FinFET平台较28HV降低功耗28%,逻辑密度提升40% [4] - CIS领域LOFIC技术实现120dB无LED闪烁动态范围,支持ADAS高帧率成像 [5]   eNVM技术突破 - 台积电通过RRAM/MRAM突破传统eFlash 28nm扩展极限,22nm RRAM已通过车规认证,12nm即将量产 [6] - MRAM在22nm量产基础上开发16/12nm版本,未来将扩展至5nm节点 [7] - RRAM/MRAM可与N3A/BCD-Power等工艺协同,形成汽车芯片存储+逻辑整合解决方案 [7] - 相比三星28nm MRAM未规模商用、英特尔良率待提升,台积电eNVM技术已实现商业化落地 [8]   MCU存储技术变革 - eFlash在28nm以下面临9-12层掩模成本压力及可靠性挑战,成为MCU制程升级瓶颈 [11][13] - 行业转向eRRAM/eMRAM/ePCM/eFeRAM等新型存储,满足汽车/AoT/工业领域高性能低功耗需求 [16] - 全球eNVM晶圆产量预计从2023年3KWPM增至2029年110KWPM(CAGR 80%),市场规模达26亿美元 [29]   厂商技术路线分化 - 英飞凌采用台积电28nm eRRAM技术,下一代AURIX MCU写入速度提升15倍,成本显著降低 [19][20] - 恩智浦16nm eMRAM方案实现百万次更新周期,S32K5 MCU写入速度较闪存快15倍 [21] - 瑞萨22nm STT-MRAM测试芯片实现200MHz读取频率,10.4MB/s写入吞吐量 [23] - 意法半导体28nm ePCM支持单比特覆写功能,18nm FD-SOI工艺计划2025年量产 [26] - 德州仪器聚焦FRAM技术,突出高可靠性及抗辐射特性 [28]   未来技术演进 - 分层存储架构可能采用"eMRAM缓存+eRRAM程序存储+外置NOR Flash"组合模式 [33] - 台积电计划12nm节点实现MRAM+RRAM混合存储,单芯片密度提升30% [33] - 16nm FinFET与新型存储协同可使MCU性能提升40%,功耗降低50% [33] - 3D eMRAM MCU通过TSV堆叠22nm存储层与12nm计算层,实现100MB存储+200MHz CPU集成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