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AM
搜索文档
Jim Cramer on GSI Technology: “That Thing is a Rocket Ship”
Yahoo Finance· 2025-10-26 19:25
GSI Technology, Inc. (NASDAQ:GSIT) is one of the stocks that was recently put under the microscope by Jim Cramer. Answering a caller’s query about the stock during the lightning round, Cramer stated: “Yeah, that thing is a rocket ship, man. I don’t know. I gotta find… What I’m going to have to do is I’m going to have to go, I may have to go right to Ben Stoto on this because they just did an equity offering, but it’s straight up, and I think Stoto is going to know the answer because that’s who Stoto is.” ...
沪指新高下,存储芯片价格攀升!如何掘金国产替代新风口?
搜狐财经· 2025-10-24 11:32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高开高走再创本轮行情新高,市场呈现普涨行情 [1][5] - 创业板指数早盘一度涨逾2%,成为带动中小盘股拉升的主力军 [5] - 两市上涨个股2946家,下跌个股2334家,涨停49家,跌停6家 [9] - 暗盘资金净流入2655家,净流出2325家 [9] 行业板块动态 - 存储芯片概念表现活跃,香农芯创涨超9%创新高,德明利、普冉股份等跟涨,主要内存供应商三星电子、SK海力士计划在第四季度将DRAM和NAND闪存价格上调幅度高达30% [3] - 商业航天概念高开,航天智装20%涨停,航天长峰、航天科技等多股涨停,四中全会公报新增"航天强国"内容 [3] - 风电板块盘中震荡拉升,道生天合涨停,金雷股份涨超10%,《风能北京宣言2.0》提出"十五五"期间中国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2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年新增不低于1500万千瓦 [3] - 航天装备、林业、军工等板块表现较强,焦炭加工、房地产、天然气等板块表现较差 [3] 投资主题与驱动因素 - TMT板块在流动性驱动行情中期凭借高成长性和丰富题材更容易成为市场主线,中国"硬科技"产业处于黄金发展期,半导体、AI等领域机遇广阔 [1] - 全球AI产业生态合作持续深化,推动产业未来发展,算力芯片需求提振HBM需求,相关产业链有望加速成长 [1] - 供应端推动涨价、库存回归正常、AI带动HBM、SRAM、DDR5需求上升,存储产业链有望探底回升 [1] - 保险资金加速"长钱长投",调研上市公司力度持续增强,尤其关注科创类企业,高股息、高成长仍是险资配置重点 [5]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 - 市场存在"无形的手"助力,指数下跌时有主力资金护盘,农业银行连阳上行及低估值红利标的拉升显示行情进入中后段 [1] - 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8.3%,12月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93.4% [5] - 9月、10月市场量能无法放大,需等待"靴子落地"后寻找新机会 [1]
GSIT Climbs 62% Year to Date: Should You Buy the Stock?
ZACKS· 2025-10-07 01:41
GSI Technology, Inc. (GSIT) shares have surged 62% year to date, outpacing the industry’s 51.7% growth. The company has outperformed other industry players, including Pure Storage, Inc. (PSTG) and NetApp, Inc. (NTAP) , which posted increases of 41.4% and 2.3%, respectively, in the same time frame. GSIT benefits from rising AI-driven SRAM demand, defense sector traction, Gemini-II advancements, strong liquidity, and a diversified end-market strategy.Image Source: Zacks Investment ResearchA Key Look Into GSIT ...
北京60后大哥卖芯片:年入54.1亿,全球第一,港股上市
36氪· 2025-09-18 11:38
公司近期动态与财务表现 - 9月15日,北京君正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其已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截至发稿日A股市值为396.79亿元 [1][7] - 公司营收在2022年至2024年间经历波动,从2022年的54.1亿元降至2023年的45.3亿元(降幅16.3%),再降至2024年的42.1亿元(降幅7%),但计算芯片业务在2024年逆势增长43.9%,从7.7亿元增至11亿元 [26] - 收入高度集中于大客户,2024年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21.9亿元,占总收入51.9%,其中最大客户贡献8.2亿元,占比19.4% [25] 公司核心业务与产品组合 - 公司采用无晶圆厂模式,核心战略构建在“计算+存储+模拟”三大芯片领域的全方位产品组合 [1][2] - 计算芯片作为设备的大脑,包括自主研发的CPU和专为AI任务设计的NPU,应用于智能安防摄像头、扫地机器人、AI翻译笔等设备 [3][19][24] - 存储芯片作为设备的记忆,专注于为汽车、工业等严苛环境提供高品质的DRAM、SRAM和Flash [4][20][21][24] - 模拟芯片作为设备的感官,包括LED驱动和Combo芯片,用于汽车灯效控制、智能家电触控等 [5][6][22][23][24]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型 - 公司由刘强博士于2005年创立,核心团队源自国产首个CPU研发项目“方舟”,2011年5月31日成为国内嵌入式CPU芯片领域首家上市公司 [8][10] - 成立约一年后推出首款CPU产品“Jz4730”,随后通过与步步高、好记星、诺亚舟等教育电子企业合作确立市场地位 [9] - 随着智能手机崛起,公司于2013年战略转型,退出平板与智能手机芯片市场,聚焦智能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终端芯片领域 [11][12][13] - 2020年,公司以72亿元交易总价收购北京矽成半导体有限公司100%股权,从而进入车载存储芯片领域,收购后营收从2019年的3.4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1.7亿元,增幅达538% [14][15][16] 市场地位与产品出货量 - 公司芯片产品累计出货量达27亿颗,其中汽车电子芯片累计出货量10亿颗 [17] - 在2024年全球市场排名中,公司利基型DRAM全球排名第六,在中国大陆总部企业中位列第一;SRAM全球排名第二,稳居中国大陆企业首位;NOR Flash全球排名第七,在中国大陆企业中排名第三;IP-Cam SoC全球排名第三 [26][27][28][29] - 在细分车规级市场中,公司SRAM位列全球第一,利基型DRAM排名第四,NOR Flash排名第四 [26][27][28] 行业未来机遇 - 端侧AI设备出货量从2020年的2480万台爆炸式增长至2024年的3.11亿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8.1%,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3亿台,年复合增长率31.0% [31] - IP-Cam SoC芯片市场预计将从2024年的7.3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14.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3.5%;全球机器人市场在2024至2029年间预计以13.1%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 [31] - 3D存储技术是未来关键赛道,3D DRAM市场2024年规模约3000-4000万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飙升至超过7亿美元 [35] - RISC-V作为一种开放、免费的指令集架构正在崛起,能降低芯片设计成本、实现高度定制,并有助于技术自主 [36][37][38][39]
SRAM停止微缩,怎么办?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17 09:30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内存延迟、带宽、容量和能耗日益成为性能提升的瓶颈。在本文中,我们重新审视了由大量(从 数太字节到拍字节规模)内存供众多CPU共享的系统架构。我们认为,扩展性(scaling)和信号 传输(signaling)这两个实际的工程难题限制了此类设计。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相反的方法。系统不是创建大型、共享、同质的内存,而是明确地将内存分割 成更小的片,这些片与计算单元更紧密地耦合。利用单片/2.5D/3D集成技术的进步,这种"计算-内存 节点"提供私有本地内存,通过微米级距离访问节点独占数据,并大幅降低访问成本。封装内内存元 件支持处理器内的共享状态,提供比封装外的DRAM更好的带宽和能效,而DRAM用于大型工作集和 冷数据的主内存。通过硬件明确内存容量与访问距离,软件能够高效地构建这种内存层次结构,从而 实现对数据布局和迁移的管理。 引言 随着内存逐渐成为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器的瓶颈,研究工作正在重新审视这些理念,以期打造新一代系 统,这些系统拥有巨大的网络连接内存,且这些内存可在众多处理器间共享。本文认为,由于现代工 程面临的两个障碍——扩展性和信号传输,这种做法是不 ...
北京君正递表港交所,为芯片提供商
新浪财经· 2025-09-15 20:12
公司上市申请 - 北京君正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独家保荐人为国泰君安国际 [1] 业务定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计算+存储+模拟芯片提供商 [1] - 产品覆盖汽车电子 工业医疗 AIoT及智能安防市场 [1] - 开发高性能低功耗计算芯片应用于AIoT及智能安防 [1] - 提供高品质高可靠性存储芯片包括DRAM SRAM NOR Flash及NAND Flash [1] 市场地位 - 在全球利基型DRAM市场排名第六 [1] - 总部位于中国大陆的利基型DRAM供应商中排名第一 [1] - 持续推动智能汽车 端侧AI等科技前沿领域发展 [1]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实现收入约54.12亿元 [1] - 2023年度实现收入约45.31亿元 [1] - 2024年度实现收入约42.13亿元 [1] - 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约21.07亿元 [1]
突破DRAM和SRAM瓶颈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29 08:44
内存技术规模化停滞 - SRAM和DRAM已停止规模化发展 无法降低单位成本(每GB) [2][4] - 内存现占服务器硬件成本50%以上 成为系统主要瓶颈 [4] - 7nm工艺节点后SRAM单元尺寸停止显著缩小 DRAM成本过去15年停滞不前 [10][13] 新兴内存技术优势与局限 - RRAM在相同工艺节点下密度可达最先进HBM4的10倍 且可继续向更小工艺尺寸规模化 [17][20] - 增益单元嵌入式DRAM密度达SRAM的2-3倍 允许片上集成 [16][17] - 新兴技术存在固有局限:RRAM耐久性有限且写入能耗高 增益单元RAM需定期刷新 [21] 专用内存架构提案 - 提出两类新型内存:短期内存(StRAM)针对瞬态数据优化 长期内存(LtRAM)针对持久性读密集型数据优化 [6][23] - StRAM适用于生命周期亚秒级数据 如神经网络激活缓冲区 服务器临时数据结构 [26] - LtRAM适用于生命周期分钟级以上数据 如机器学习模型权重 代码页 静态数据页 [26][27] 工作负载适配案例 - 大型语言模型推理中 模型权重适合LtRAM 激活值适合StRAM [28][31] - 服务器应用中Redis/Memcached等读密集型工作负载适合LtRAM 日志/事件缓冲系统适合StRAM [29] - 处理器内核内短期临时数据(函数调用栈/中间结果)适合StRAM替代SRAM [32][33] 系统集成挑战 - 需打破传统内存层次结构 实现非层次化数据放置策略 [36] - 一致性协议需适配StRAM有限保留时间和LtRAM不对称读写特性 [40] - 内存功耗占系统显著比例 专业化需协同优化单元特性/互连/封装/数据分配 [41][43] 行业影响与趋势 - HBM封装超过20层裸片后密度增长将停止 受限于封装复杂性和成本 [10][14] - AI机架功耗预计2027年达600kW 内存专业化成为降低功耗关键手段 [41] - 需跨学科合作解决材料科学、器件物理、电路设计、系统架构等多方面问题 [46]
GSI Technology Shares Tumble 18% on Net Loss, Supply Chain Woes
ZACKS· 2025-08-07 02:36
股价表现 - GSI Technology股价自2025年6月30日季度财报公布后下跌18.4%,同期标普500指数仅下跌1% [1] - 过去一个月股价下跌13.4%,而大盘上涨1.5%,显示投资者对这家微芯片制造商的情绪显著分化 [1] 财务业绩 - 2026财年第一季度每股净亏损8美分,去年同期为每股净利润4美分 [2] - 净收入630万美元,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7% [3] - 毛利率显著提升至58.1%,去年同期为46.3%,上季度为56.1% [3] - 净亏损22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110万美元 [4] - 剔除去年一次性570万美元售后回租交易收益,运营亏损从470万美元收窄至220万美元 [4] 业务指标与细分 - SRAM业务连续第三个季度销售增长,主要来自企业和生成式AI客户 [5] - SigmaQuad产品出货量占第一季度总出货量的62.5%,去年同期为36.3% [5] - 对KYEC的销售额降至30万美元(占净收入4.3%),去年同期为100万美元(21.9%) [6] - 对Nokia销售额同比下降至50万美元(8.5%),去年同期为100万美元(21.4%) [6] - Cadence Design Systems成为主要客户,贡献150万美元销售额(23.9%) [6] - 国防和军事出货量占比降至19.1%,去年同期为31.9% [7] 管理层评论 - CEO称本季度是2026财年的"强劲开端",Gemini-II芯片已完成评估并具备量产条件 [8] - Leda-2板已交付给国防承包商,用于卫星和无人机应用的验证项目 [8] - CFO指出现金及等价物增至2270万美元,3月底为1340万美元,通过ATM融资筹集1100万美元 [9] 影响因素 - 收入增长主要来自SRAM销售增长和有利的产品组合 [10] - 地缘政治因素和关税影响供应链,交货时间因组装从中国转移到台湾而增加 [10] - 运营费用降至580万美元(剔除一次性收益),去年同期为680万美元 [11] - 研发支出从420万美元降至310万美元,反映更聚焦的产品开发策略 [11][12] 业绩指引 - 预计2026财年第二季度净收入590万至670万美元 [13] - 预计毛利率在56%至58%之间 [13] 其他发展 - 重申战略评估进程,包括探索融资选择和扩大应用团队 [14] - 已聘请Needham & Company协助评估潜在战略方案 [14] - 可能根据市场条件和运营需求进行更多ATM融资 [14]
GSI Technology (GSIT) Q1 2026 Earnings Transcript
The Motley Fool· 2025-08-05 10:28
财务表现 - 2026财年第一季度收入630万美元 环比增长7% 同比增长35% 主要受AI处理应用SRAM需求增长驱动 [2][18] - 毛利率达58.1% 环比提升200个基点 同比提升超1100个基点 受益于产品组合优化和经营杠杆效应 [3][18] - 营业费用580万美元 同比下降15% 剔除去年530万美元总部售后回租一次性收益后同比改善 [3][32] - 营业亏损220万美元 较去年同期的470万美元亏损(剔除一次性收益)收窄 与上季度230万美元亏损基本持平 [4][33] - 净亏损210万美元 每股亏损0.08美元 去年同期因一次性收益实现净利润110万美元(每股收益0.04美元) [4][34]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表 - 现金及等价物2270万美元 较上季度1340万美元显著增长 主要得益于ATM融资计划累计筹集1100万美元 [5][21][35] - 营运资本2570万美元 较上季度1640万美元增长56% [5][35] - 股东权益3740万美元 较上季度2820万美元增长33% [5][35] 客户结构与产品分布 - Cadence Design Systems销售额150万美元(占比23.9%) 去年同期为零 上季度为64.2万美元(占比10.9%) [6][29] - KYEC销售额26.7万美元(占比4.3%) 去年同期100万美元(21.9%) 上季度170万美元(29.5%) [6][28] - 诺基亚销售额53.6万美元(占比8.5%) 去年同期99.8万美元(21.4%) 上季度44.4万美元(7.5%) [6][29] - 国防军事销售占比19.1% 去年同期31.9% 上季度30.7% [7][30] - SigmaQuad产品出货占比62.5% 去年同期36.3% 上季度39.3% [7][30] 产品与技术进展 - Gemini-II芯片完成二次流片评估 所有已知缺陷已解决 硅片功能完整达到量产准备状态 [8][19] - 向海外国防承包商交付LiDAR工具及算法 为卫星和无人机合同工作奠定基础 [8][19] - 完成SAR、YOLO-3和YOLO-5算法开发 针对边缘AI应用优化 [24][26] - 开发动态低精度软件库支持更大模型 提升边缘设备低功耗高精度处理能力 [27] - 多模态LLM边缘应用目标下季度提供基准测试结果 [27] 供应链与运营 - 台湾后端组装交货期延长导致SRAM订单履行暂时延迟 [8][23] - 客户调整订购模式应对供应链约束 预计2026财年后续季度SRAM收入与第一季度持平 [9][23][31] - 供应链问题源于中国产能向台湾转移导致的产能紧张 [39] 战略与展望 - 积极评估融资方案扩展Gemini-II软件和应用团队 [9][20] - 与Needham合作评估战略替代方案以实现资本高效扩张 [9][36] - 第二季度收入指引590-670万美元 毛利率指引56%-58% [9][37] - 瞄准卫星和边缘计算高增长市场 重点发展AI驱动能力 [20][26] - ATM机制提供融资灵活性 可能在未来交易窗口动用剩余额度 [36]
GSI Technology, Inc. Announces First Quarter Fiscal 2026 Results
Globenewswire· 2025-08-01 04:05
核心观点 - Gemini-II第二代芯片完成评估并解决所有已知错误 确认具备量产条件 同时完成SAR和YOLO算法开发 优化低功耗Leda板 适用于边缘AI应用 在拒止GPS环境的无人机和下一代卫星应用领域具市场潜力[1][3] - 公司开发针对边缘应用的多模态大语言模型 预计2025年秋季发布基准测试结果 第二季度财务指引为净收入590万至670万美元 毛利率56%至58%[3] 财务表现 - 2026财年第一季度净收入630万美元 同比2025财年第一季度470万美元增长34% 环比2025财年第四季度590万美元增长7%[4] - 毛利率达58.1% 同比提升1180个基点 环比提升200个基点 创两年新高 主要受益于产品组合优化及收入增长对固定成本的分摊效应[4][7] - 经营亏损220万美元 同比改善(上年同期剔除570万美元总部售后回租收益后经营亏损470万美元) 环比亏损收窄(上季度亏损230万美元)[8] - 净亏损220万美元 每股亏损0.08美元 上年同期因一次性收益录得净利润110万美元 每股收益0.04美元[9] - 现金及等价物增至2270万美元 环比增长69% 营运资本2570万美元 股东权益3740万美元[10] 客户与产品结构 - 对Cadence Design Systems销售额150万美元 占比23.9% 同比从零增长 环比增长134%[5] - 对Nokia销售额53.6万美元 占比8.5% 同比下降46% 环比增长21%[5] - 对KYEC销售额26.7万美元 占比4.3% 同比下降73% 环比下降84%[5] - 军事/国防销售占比19.1% 同比下降1280个基点 环比下降1160个基点[5] - SigmaQuad产品销售占比62.5% 同比提升2620个基点 环比提升2320个基点[5] 运营数据 - SRAM收入环比增7% 同比增35% 受AI处理器强劲需求推动[7] - 研发费用310万美元 同比下降26% 环比基本持平[6] - 销售及行政费用270万美元 同比增4% 环比增4%[6] - 股票补偿费用34.1万美元 同比下降48% 环比下降33%[10] 技术进展 - 向海外国防承包商交付APU Leda-2板 用于概念验证开发[7] - 边缘AI解决方案整合高性能低功耗架构 支持边缘大语言模型部署[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