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icro LED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维信诺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10-31 17:41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9.30亿元,同比增长0.85% [1]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同比缩小9.55% [2]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为60.51亿元,同比增长3.50% [1]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同比缩小9.67%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达到24.10亿元,同比增长311.06% [2] 盈利能力与资产状况 - 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4018元/股,同比改善10.25% [2] - 第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34%,同比改善3.72个百分点 [2] - 总资产为391.5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8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40.16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7.64% [2] 业务运营与投资影响 - 投资收益项目出现约1.11亿元的亏损,主要因联营企业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改善主要系销售回款同比增加及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减少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同比改善11.61%(第三季度)和13.62%(前三季度) [2] 行业环境与公司发展 - 下游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逐步复苏,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等AMOLED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3] - 全球首条搭载无FMM技术(ViP)的高世代AMOLED生产线已完成生产厂区全面封顶 [3] - 参股企业辰显光电完成多个Micro LED业务成果,发布新产品并与海尔达成合作推进商显市场应用 [3]
雷曼光电:技术创新驱动盈利复苏,三季报归母净利润增长120%
全景网· 2025-10-28 20:4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8.6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0.46% [1]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4.8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8% [1] - 第三季度扣非后净利润150万元,同比增长103%,表明盈利增长源于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真实回升 [1] 核心竞争力与技术优势 - 公司在LED显示业务领域拥有从芯片封装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技术储备 [1] - 自主研发的Mini/Micro LED显示产品在分辨率、对比度、刷新率等关键指标上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1] - 在LED照明领域,通过节能技术、智能控制等技术迭代,绿色照明解决方案市场优势突出 [1] 研发创新与未来增长点 - 公司持续保持较高的研发费用占比,研发团队规模稳步扩大 [2] - 重点布局超高清LED显示领域,自主研发的Micro LED产品在高分辨率方面具有显著成本优势 [2] - 针对Mini/Micro LED的"玻璃基"封装方案已完成多项技术突破,可有效降低成本、提升稳定性,相关技术已进入小批量试产阶段 [2]
超10亿元,JBD刷新Micro LED微显示最高融资纪录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10-27 18:10
融资事件 - 公司于10月27日成功完成超十亿元人民币的B2轮融资 [2] - 融资金额刷新全球MicroLED微显示领域单笔融资纪录 [3] - 本轮融资由混沌投资和中信金石领投,多家投资机构参与跟投 [5] 资金用途与公司发展 - 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Micro LED微显示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并推动消费级AR生态共建 [6] - 资金将助力公司将现有技术和商业化积累转化为面向全球市场的大规模产业化能力 [6] - 公司在今年8月已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B1轮融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产能扩充、人才引进及生态合作 [6] 技术与产品进展 - 公司在Micro LED微显示领域已有十年经验,是业内较早实现该技术规模化量产的企业之一 [6] - 公司Micro LED产品已应用于全球近50款智能眼镜中 [6] - 今年9月推出新一代彩色光引擎“蜂鸟Ⅱ”,体积仅0.2立方厘米,重量0.5克 [6] - 9月联合应用材料公司与雷鸟创新在全彩光波导AR眼镜显示画质方面取得关键突破,打造第三代全彩光波导方案并应用于雷鸟X3 Pro [7] - 10月发布新一代Micro LED微显示技术旗舰平台“Roadrunner”,实现2.5微米像素间距突破,提升了光效、能耗比与画质表现 [8] 行业地位与未来展望 - 新融资为公司持续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8] - 公司未来将继续秉承“技术创新驱动产业进步”的发展理念,巩固在Micro LED微显示的领先地位 [8]
惠科绵阳首批Mini LED显示模块即将试产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10-22 17:32
惠科Mini/Micro LED项目进展 - 绵阳惠科Mini LED项目首批显示模组已进入试生产准备阶段,项目于2024年10月18日签约,主要面向高端Mini LED直显与背光模组生产 [2] - 绵阳惠科Mini LED一期项目于2024年2月开工,规划建设12条背光模组生产线与8条直显模组生产线,投产后预计年产值70亿元 [3] - 惠科浏阳Mini-LED背光/直显模组及整机项目于2024年2月开工,总投资90亿元 [3] - 惠科与四川南充顺庆区签约100亿元全色系M-LED芯片基地项目,规划月产能100万片,首期产能15万片,该项目已于2024年10月13日正式开工 [3] - 惠科绵阳LED直显工厂于2024年10月9日启用,新工厂可提供Micro LED产品及直显解决方案,重点服务商用一体机、高端家庭影院等场景,成为惠科Micro LED技术产业化的核心基地 [3] 行业活动信息 - 计划于2025年10月30日在深圳市福田区金茂JW万豪酒店举办行业活动 [6] - 活动支持单位包括艾比森、SIXTRON、国星光电、鸿石智能、晶能光电、BOE、雷曼光电、INMO、NOVA STAR、HevLED、TCL华星等多家行业公司 [7]
安光电称用于智能眼镜的碳化硅光学衬底已小批量交付
新浪财经· 2025-09-17 15:53
Micro LED技术进展 - 公司Micro LED产品与国内外终端厂商配合进行方案优化 已从技术验证阶段进入小批量验证阶段[1] 碳化硅业务发展 - 碳化硅光学衬底产品与AI/AR眼镜领域的终端厂商及光学元件厂商紧密合作[1] - 已向多家客户实现小批量交付 目前正在优化光学参数[1] - AI/AR眼镜等新应用领域将成为碳化硅业务新增长点[1]
三安光电:在AI/AR眼镜领域,公司的Micro LED产品正与国内外终端厂商配合方案优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7:36
公司Micro LED技术进展 - Micro LED产品正与国内外终端厂商配合方案优化 [1] - 产品已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向小批量验证阶段 [1] 投资者关注重点 - 投资者询问公司与AR眼镜、AI眼镜厂商的合作进展及供货情况 [3] - 具体关注点包括合作进度、是否实现供货、供货量及合作厂商名单 [3]
美迪凯跌0.08%,成交额5248.04万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1322.10万
新浪财经· 2025-08-06 15:46
核心观点 - 公司为光学半导体领域企业 涉及MicroLED 先进封装及消费电子终端应用 产品已进入苹果 华为等国际品牌供应链 [2]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49亿元 同比增长29.02% 归母净利润为-1599.21万元 亏损同比收窄32.12% [7] - 公司当前总市值48.40亿元 股价靠近技术压力位12.17元 主力资金趋势不明显 筹码分布分散 [1][4][5] 业务与技术 - MicroLED产品已于2024年12月30日前完成全流程制样并点亮 [2] - 超低反射成膜技术应用于摄像头模组 解决超高像素摄像头眩光问题 某国际顶尖消费电子品牌产品接近验证尾声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精密光学零部件19.06% 半导体零部件及精密加工服务17.13% 半导体声光学16.26% 半导体封装13.81% 微纳电子11.96% [6] - 合作客户包括京瓷集团 AMS 汇顶科技 舜宇光学 海康威视 富士康 佳能 三星 苹果 华为等知名企业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49亿元 同比增长29.02% [7] - 归母净利润-1599.21万元 同比增长32.12% 亏损幅度收窄 [7]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368.31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8] 市场交易 - 8月6日成交额5248.04万元 换手率1.11% 总市值48.40亿元 [1]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出347.21万元 近5日净流出1322.10万元 近10日净流出2573.60万元 [3][4] - 主力持仓占比5.08% 筹码平均成本9.79元 股价接近压力位12.17元 [4][5] - 股东户数1.02万户 较上期减少7.13% 人均流通股39046股 较上期增加7.67% [7] 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涵盖光学光电子 半导体光学 半导体微纳电路 半导体封装及智能终端研发制造 [6]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光学光电子-光学元件 概念板块包括集成电路 芯片 半导体 生物识别等 [6] - 成立于2010年8月25日 于2021年3月2日上市 注册地址为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 [6]
美迪凯涨1.40%,成交额6258.18万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8-04 15:56
核心观点 - 公司为光学光电子及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型企业 在MicroLED、先进封装及消费电子终端应用方面具备技术储备和客户资源 当前处于业绩增长但净利润亏损状态 股价近期呈现区间波动且主力资金持续流出 [1][2][6][7] 业务与技术 - MicroLED产品已于2024年12月30日前完成全流程制样并实现产品点亮 [2] - 超低反射成膜技术可解决超高像素摄像头眩光鬼影问题 相关产品已接近某国际顶尖消费电子品牌装机验证尾声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精密光学零部件19.06% 半导体零部件及精密加工服务17.13% 半导体声光学16.26% 半导体封装13.81% 微纳电子11.96% 其他业务合计21.78% [6] - 公司业务覆盖半导体微纳电路、先进封测研发生产 并涉及AR/MR光学零部件加工服务 [2][6] 客户与供应链 - 合作客户包括京瓷集团、AMS、汇顶科技、舜宇光学、海康威视、富士康、佳能、尼康、松下、理光、索尼、AGC、基恩士、三星等知名企业 [2] - 已进入苹果、华为等国际著名品牌供应链体系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49亿元 同比增长29.02% [7] - 归母净利润为-1599.21万元 亏损同比收窄32.12% [7]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368.31万元 但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8] 市场交易 - 8月4日股价上涨1.40% 成交额6258.18万元 换手率1.37% 总市值47.22亿元 [1] - 主力资金连续3日净流出 当日净流出419.09万元 近5日累计净流出3386.81万元 [3][4]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9.72元 股价波动区间为11.29-11.88元 [5] - 股东户数1.02万户 较上期减少7.13% 人均流通股增至39046股 [7]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光学光电子-光学元件 [6] - 概念板块涵盖集成电路、芯片概念、半导体、光学、全息概念等 [6]
2.4亿美元,中国LED芯片龙头三安光电拟联合收购这家全球知名LED企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22:31
收购计划 - 三安光电联合境外投资人Inari Amertron Berhad计划收购Lumileds Holding B V 100%股权 交易价格为2 39亿美元 [1] - 三安光电与Inari将按74 5%、25 5%出资比例共同出资2 80亿美元在香港设立合资公司用于支付交易对价及费用 [1] - 交易完成后三安光电将间接持有标的公司74 5%股权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标的公司业务 - Lumileds专注于汽车车灯、相机闪光灯和特种照明等领域的中高端LED产品 [1] - 标的公司在LED领域具备完整生产工艺环节、多样产品种类及广泛客户资源 [1] - 欧洲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 全球每三辆汽车中就有一辆配备了Lumileds的照明设备 [2] 收购战略意义 - 收购将丰富三安光电在车灯及特殊应用封装模组方面的产品线 提升中高端LED产品占比 [6] - 标的公司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有成熟生产基地和团队 可帮助三安光电获取优质海外生产基地 [6] - 通过标的公司海外成熟渠道及客户体系 三安光电可快速融入国际高端供应链体系 [6] 财务数据 - Lumileds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 89亿美元 净利润为-0 67亿美元 [6] - 2024年第一季度标的公司实现营收1 41亿美元 净利润为-0 17亿美元 [6] - 三安光电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1 06亿元 同比增长14 61% 归母净利润2 53亿元 同比下降31 02% [7] 公司业务进展 - 三安光电主要从事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6] - 公司Micro LED产品正与国内外终端厂商配合方案优化 已从技术验证迈向小批量验证阶段 [6]
蔚蓝锂芯:2025年一季报点评一季度业绩高增,BBU等新场景将持续发力-20250508
华创证券· 2025-05-08 15: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目标价 16.59 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一季度蔚蓝锂芯业绩高增,BBU 等新场景将持续发力 [1] - 随着海外订单规模增加,公司业绩改善,BBU、机器人等业务开拓,调整 2025 - 2027 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6.82/8.52/10.07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分别为 22/18/15 倍,给予 2025 年 28xPE,对应目标价 16.59 元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5 - 2027 年预计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81.36 亿、91.67 亿、103.70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0.4%、12.7%、13.1% [3] - 2025 - 2027 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82 亿、8.52 亿、10.07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39.9%、24.8%、18.2% [3] - 2025 - 2027 年预计每股盈利分别为 0.59 元、0.74 元、0.87 元,市盈率分别为 22 倍、18 倍、15 倍,市净率分别为 2.0 倍、1.8 倍、1.6 倍 [3]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115204.65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108726.13 万股,总市值 150.46 亿元,流通市值 142.00 亿元 [4] - 资产负债率 35.24%,每股净资产 6.14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16.06/7.01 元 [4] 业绩增长原因 - 报表质量改善,2025 年一季度销售毛利率 20.41%,同比提升 6.14 个 pcts,销售净利率 9.15%,同比提升 3.34 个 pcts,扣非后 ROE 达 2.11%,同比提升 1.36 个 pcts [7] - 电动工具锂电池去库结束,2024 年以来锂电池业务大幅增长,海外订单增加,拓展能量型产品线与应用场景,智能出行市场订单增长 [7] 业务新增长点 - BBU 有望成新增长点,随着 AI 计算需求激增,公司在研 21700 全极耳 BBU 用锂电池,BBU 具备响应速度快等优势 [7] - LED 业务拓展 AI/XR 领域,Micro LED 产品研发立项推进,可用于 AI 眼镜等设备,预计随 AI 技术发展迎来新发展 [7]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预计 2025 - 2027 年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等资产及短期借款、应付票据等负债有相应变化 [8] - 利润表: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等项目有相应增长 [8] - 现金流量表:预计 2025 - 2027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融资活动现金流有相应变动 [8] - 主要财务比率:预计 2025 - 2027 年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有相应变化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