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CD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精测电子分析师会议-20250612
洞见研报· 2025-06-12 22: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精测电子展开调研,展现其在仪器仪表行业的多领域业务情况与发展态势,包括国产替代优势、海外业务分布、股权收购考量、业务订单数量等,公司未来将聚焦半导体等优势领域推动业务发展[23][25][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精测电子,所属仪器仪表行业,接待时间是2025年6月12日,接待人员有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刘炳华和财务负责人游丽娟[16]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为通过全景网参加湖北辖区上市公司2025年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接待对象类型为其它[19]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国产替代优势**:半导体量检测方面,核心产品处于国内领先,膜厚等产品获先进制程订单,硅片应力测量设备获批量订单,明场光学缺陷检测设备交付客户,部分储备产品在研发;显示检测领域,能提供平板显示三大制程检测系统,有一体化整体方案解决能力优势[23] - **海外业务情况**:2024年国外营业收入2.64亿元,占比10.30%,主要产品为显示及新能源领域检测设备,分布在越南、韩国、美国等[25] - **股权收购考量**:拟公开摘牌取得大基金一期转让的上海精测4.825%股权,利于优化股权完善战略,推动半导体量检测业务发展[25] - **视涯科技参股情况**:参股视涯科技旨在优化新型显示技术布局,整合资源拓展业务,截至目前持股6.0201% [26][27] - **订单情况**:截至2025年4月25日,在手订单总计约28.44亿元,显示领域约7.64亿元、半导体领域约16.68亿元、新能源领域约4.12亿元[32] - **市值管理措施**:2022年和2024年实施股份回购,金额约3亿元,2024年高管增持股票,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约4.36亿元,未来将探索多样化市值管理途径[28][29] - **关税战影响及策略**:直接出口美国业务量小,影响较小,将关注政策变化,抓住国产替代机遇提升业绩[28] - **募集资金项目进度**:募投项目按计划开展,具体查阅定期报告[30] - **上年业绩情况**:2024年营业收入25.65亿元,同比增长5.59%;净利润 - 0.98亿元,同比下降165.02%;总资产100.76亿元,较期初增长9.27%;净资产34.64亿元,较期初减少6.52%;研发投入7.31亿元,同比增长10.78% [30] - **未来规划**:优化业务结构,聚焦半导体等领域;半导体领域推进国产替代,新能源领域推动业务增长,显示领域加大研发拓展市场[33]
精测电子(300567):显示业务走出周期底部,半导体业务先进制程加速推进
长江证券· 2025-05-08 0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8][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显示、新能源领域有望改善,半导体领域进展迅速,2025Q1显示测试领域正逐渐走出周期性底部,半导体业务保持高增长 [13] - 研发投入高水平,半导体业务加速突破先进制程,先进制程产品预计后续会成为公司业绩的核心驱动力 [13] - 基石业务稳健经营,新业务空间广阔,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亿元、2.25亿元、4.13亿元,对应PE分别为130x、76x、41x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5.65亿元,同比增加5.59%;实现归母净利润 - 0.98亿元,同比减少165.02% [2][6]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6.89亿元,同比增加64.92%;实现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增加336.06% [2][6] 各业务营收及毛利率情况 - 2024年显示、半导体、新能源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5.91亿元、7.68亿元、1.6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8.98%、+94.65%、 - 30.71%;毛利率分别为38.36%、45.75%、30.81%,变化幅度分别为 - 9.02pct、 - 6.18pct、 - 4.54pct [13] - 2025Q1显示、半导体、新能源业务分别实现收入3.82亿元、2.12亿元、0.7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42.46%、 + 63.71%、 + 429.71% [13] 在手订单情况 - 截至2025Q1,公司取得在手订单金额总计约28.44亿元,其中显示领域在手订单约7.64亿元、半导体领域在手订单约16.68亿元、新能源领域在手订单约4.12亿元 [13] 研发投入情况 - 2024年和2025Q1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7.24亿元、1.52亿元,占营收比重高达28.23%、22.02% [13] 半导体业务进展 - 公司核心产品已覆盖先进制程,膜厚产品、OCD设备以及电子束缺陷复查设备已取得先进制程重复性订单 [13] - 14nm先进制程工艺节点的明场缺陷检测设备报告期内已正式交付客户,其他部分主力产品已完成7nm先进制程的交付及验收,更先进制程的产品正在验证中 [13]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565|3029|3705|4503| |营业成本(百万元)|1540|1719|2017|2359| |毛利(百万元)|1025|1310|1688|2144| |营业利润(百万元)|-216|29|250|568| |利润总额(百万元)|-214|29|250|568| |净利润(百万元)|-223|28|225|511|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98|131|225|413| |EPS(元)|-0.35|0.47|0.80|1.48|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97|312|516|618|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991|-520|-530|-580|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686|-79|-121|-145|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百万元)|-108|-287|-135|-107| |每股收益(元)|-0.35|0.47|0.80|1.48|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0.72|1.11|1.85|2.21| |市盈率|—|129.87|75.63|41.24| |市净率|5.09|4.72|4.43|3.99| |EV/EBITDA|279.82|55.07|31.19|19.70| |总资产收益率|-1.0%|1.3%|2.1%|3.5%| |净资产收益率|-2.8%|3.6%|5.9%|9.7%| |净利率|-3.8%|4.3%|6.1%|9.2%| |资产负债率|58.4%|59.5%|59.2%|57.8%| |总资产周转率|0.27|0.30|0.35|0.40| [18]
精测电子:在手订单充足,半导体进展顺利-20250428
平安证券· 2025-04-28 09: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基于年报和在手订单调整公司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0亿元、3.54亿元、4.95亿元 对应当前股价市盈率分别为76倍、50倍、35倍 [7] - 公司所处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是前道量测领域国产设备供给率低 公司是少数可生产前道量测的上市公司 具有稀缺性 [7] - 公司在半导体行业布局从前道量测设备拓展至半导体制造封装产业链 半导体领域在手订单约16.68亿元 为未来经营业绩提供重要支撑 [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网址为www.wuhanjingce.com 大股东为彭骞 持股25.06% 实际控制人是彭骞 总股本2.8亿股 流通A股2.02亿股 总市值175亿元 流通A股市值126亿元 每股净资产12.71元 资产负债率55.2% [1] 财务数据 营收与利润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5.65亿元(5.59%YoY)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 0.98亿元( - 165.02%YoY) [3]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3.35亿元、41.68亿元、52.10亿元 同比增长30.0%、25.0%、25.0% 净利润分别为2.30亿元、3.54亿元、4.95亿元 同比增长335.4%、53.9%、40.1% [5] 毛利率与净利率 - 2024年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是39.97%( - 8.98pctYoY)和 - 8.69%( - 12.37pctYoY) [6] - 预计2025 - 2027年毛利率均为48.0% 净利率分别为6.9%、8.5%、9.5% [5] 其他财务比率 - 2024 - 2027年预计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8.4%、56.7%、56.6%、56.5% 净负债比率分别为32.4%、41.7%、45.6%、47.2% [9] - 2024 - 2027年预计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3、0.3、0.4、0.5 应收账款周转率均为1.5左右 [9] 业务情况 显示领域 - 2024年显示领域实现销售收入15.91亿元 较去年同期下降8.98% 毛利率38.36% 较去年同期下降9.02% [6] 半导体领域 - 2024年半导体领域营业收入7.68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94.65% 研发投入3.58亿元 较上年增长32.76% [6] - 已基本形成半导体检测前道、后道全领域布局 子公司武汉精鸿聚焦自动测试设备领域 上海精测聚焦半导体前道检测设备领域 [6][7] - 半导体领域订单主要来源于前道量检测领域 占比九成以上 后道检测等领域尚处市场培育阶段 [7] - 膜厚系列产品、OCD设备等核心产品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 部分产品已取得先进制程重复性订单或交付客户 [7] 新能源领域 - 2024年在新能源领域实现销售收入1.67亿元 较上年同比下降30.71% 加强与中创新航在锂电设备领域深度合作 [6] 在手订单情况 - 截止年报 公司取得在手订单金额总计约28.44亿元 其中显示领域约7.64亿元、半导体领域约16.68亿元、新能源领域约4.12亿元 [6]
中科飞测20250427
2025-04-27 23:11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中科飞测 - 行业:高端半导体质量控制设备行业、国内量测设备行业、半导体检测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经营情况 - 2024 年营收约 13.8 亿元,同比增长 55%左右;2025 年 Q1 营收约 2.94 亿元,同比增长 25%左右,得益于产品多样化、客户群体扩大和市场认可度提升[3] - 2024 年和 2025 年 Q1 利润下降,因研发投入增加和股份支付费用影响,2024 年研发投入 4.98 亿元,占比 36.07%;2025 年 Q1 研发投入 1.2 亿元,占比 40.91%[5] - 2025 年 Q1 毛利率提升至 58%,因前道制程收入占比超 80%且先进制程设备收益显著,先进制程产品占比超 70%提升了相关产品毛利率[2][9][10] 产品进展 - 各系列设备向更先进制程或新兴先进封装领域升级迭代,OCD 设备 2024 年通过客户验证,明场和暗场设备反馈良好[2][6] - 重点研发纳米图形检测、暗场和 OCD 设备,明场设备小批量出货至国内头部客户,暗场设备覆盖国内大产线及头部客户,已出货近 10 台,OCD 设备完成客户产线验证并销售[2][11][12] - 其他系列量测设备配合国内最先进制程产线需求研发验证取得成果,如无图形、模后实现销售,3D AOI 及 3D 形貌检测设备在 HBM 领域应用并通过验证,最新一代 TOK 设备完成多台出货并覆盖国内头部客户[12] 收入及订单情况 - 产品结构上,无图形和图形销售分别占 50%和 20%销售收入,3D 形貌测量、模具检测和套刻精度产品各占 10%左右[7] - 2024 年全年平均每月新增订单约 2 亿元,2025 年 Q1 套刻精度测量设备占比超 10%,暗场纳米图形缺陷检测设备成芯片订单前三大之一[2][7] - 应用领域上,前道制程与先进封装保持 80/20 比例,2025 年 Q1 前道制程销售占比超 80%;制程上,高端制程比例持续增加,24 年底超 50%,25 年 Q1 继续提升;客户方面,前五大客户覆盖国内头部前道工艺与先进封装企业[7][8] 研发情况 - 2024 年加大明场、暗场及 OCD 光学类量测设备研发投入,推进电子束相关产品研发,计划今年出货;2024 年股份支付费用 8000 多万元计入研发费用致投入增长,未来布局完善后研发投入将趋稳[4][13] - 单光谱和多光谱技术在设备研发上有共性,可基于单光谱技术升级实现多光谱功能;多光谱设备去年底送样,验证周期 9 - 12 个月,预计今年四季度末出结果,进展顺利[26][27][28] 行业竞争与发展趋势 - 国内量测设备行业竞争激烈,检测仪器市场规模增长但国产化率低,未来几年国产化率将迅速提升,如无图形缺陷检测设备国产化率接近 50%[14] - 中科飞测竞争优势在于快速迭代产品、覆盖广泛种类、满足先进制程需求和建立客户信任,积累 200 多家长期客户,累计销售超 1000 台量检测产品[14] 未来展望 - 2025 年 Q1 收入增长未达往年 50%复合增速,全年预计保持 50%左右增长;因研发费用增速趋稳和费用率降低,2025 年有望盈利;订单预计稳定增长,但具体情况需更多时间预期[4][15] 外部影响 - 美国实体清单对中科飞测供应链和销售无实质影响,公司实施零部件多元化控制,主要销售区域为国内及日韩东南亚[4][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内电子束设备研发有进展,但在满足先进制程客户需求和批量使用上有差距,公司将利用光学技术优势补充关键零部件推动其发展[18][19] - 明场检测设备单波长和宽光谱产品满足不同需求,目前以宽光谱为主要方向[20] - 2025 年存储大厂可能大规模导入国产量测设备,公司所在赛道订单增速可能高于行业龙头[20] - 国内客户对国产设备购买意愿强烈,受美国政策和设备赢得客户信任影响,订单增长希望大但时间不确定[21] - 国产化率受设备种类和工艺制程影响,目标是推出并验证量产设备提高国产化率[22] - 下游晶圆厂选择设备厂商考虑技术成熟度、成本效益比和技术保密程度[23][24] - 明场暗场检测领域,公司在许多先进制程产线是唯一供应商,因后期工艺配合精力需求大[25] - 公司成长逻辑分基本盘业务、明暗场检测和未来电子束 OCD 等新业务,明暗场检测价值占比高,暗场已拿批量订单,明场需时间推进[26] - 2025 年公司有明暗场检测产品测样和送样机台计划,同步进行老客户机台成熟度验证和新客户产品推广[31] - 先进制程是未来发展主要动力,2024 年公司收入中先进制程及存储占比 70%左右,前五大客户占比约 40%,未来 20 纳米及以上先进制程是主要方向[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