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
icon
搜索文档
在香港稳定币的沸腾时刻,一些回归常识的冷思考
虎嗅· 2025-08-09 22:28
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 - 2025年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 成为全球首个以发牌制度为核心的法币锚定稳定币监管框架 [1] - 条例生效后市场热度高涨 但监管部门态度极为谨慎 预计牌照发放数量将非常有限 [3] - 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申请者的金融风险管控能力和反洗钱经验 监管标准将超出市场预期 [3] 香港监管态度分析 - 香港监管部门核心关切是稳定币可能带来的反洗钱漏洞 而非货币竞争角度 [6] - 监管部门担忧稳定币脱离银行账户体系和SWIFT系统后 可能影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声誉 [7] - 香港采用英美法系 遵循"法无禁止皆可为"和"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 [12][13] 稳定币发展前景 - 稳定币最初是为解决加密资产价格波动问题而设计 并非单纯支付工具 [53] - 稳定币代表基于区块链的新型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具有点对点、秒级到账、近乎零成本等优势 [42] - 预计中国内地将从接受稳定币开始 逐步接纳整个加密资产生态 [16] RWA发展现状与挑战 - RWA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法币代币化(2014年起)、金融资产代币化(2024年起)、实物资产代币化 [25] - 实物资产代币化面临最大挑战是如何确保链下资产与链上代币的锚定关系 [25] - 建议将实物资产先转化为标准化金融产品(如ETF) 再进行代币化 [30] 区块链金融创新本质 - 区块链代表人类记账方法的第三次革新 从单式记账到复式记账再到分布式账本 [36] - 分布式账本重构了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实现点对点交易和逐笔结算 [41][44] - 新型基础设施具有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和更少环节 符合商业发展规律 [47] 香港数字金融机遇 - 香港具备成为全球数字金融中心的独特优势 包括"一国两制"下的英美法系环境 [61] - 香港定位为"亚洲华尔街" 与新加坡"亚洲瑞士"的定位形成差异化 [66] - 全球资本重新配置背景下 香港成为资金重要流入地之一 [64]
RWA,16万亿美元大赛道!
华尔街见闻· 2025-07-18 18:49
RWA市场概述 - RWA通过区块链技术将传统金融资产与实体资产转化为链上数字代币,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16万亿美元[1] - RWA使流动性差的资产(如私募股权、基础设施)碎片化,降低投资门槛,为链上投资者提供与实体经济挂钩的稳定收益标的[1] - 截至2025年6月,剔除稳定币后的全球RWA资产总额达255亿美元[7] RWA定义与意义 - RWA指将房地产、应收账款等现实资产通过区块链代币化,使其具备数字资产的交易、拆分与流通能力[3] - RWA让传统资产变得可小额购买、快速交易、跨境流通[4] - 对资产方:提供融资快、成本低、流动性强的创新融资渠道[5] - 对投资者:丰富链上投资标的,收益更稳定,实现普惠金融(如50美元投资美国房产)[5] 市场现状与结构 - 当前市场由私人信贷(58.5%)、美国国债(29.6%)和商品(6.4%)主导[9] - 贝莱德发行的BUIDL是全球最大RWA项目,市值超28亿美元[9] - RWA项目主要发行在以太坊(58.2%市场份额)、ZKsync和Aptos等公链[11] - 波士顿咨询预测2030年代币化市场规模达16.1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0%[12] 发展阶段 - 概念探索期(2016–2018):以太坊提出资产通证化思想,Polymath等探索证券上链[17][18] - 基础设施搭建期(2019–2021):Securitize等提供合规服务,Centrifuge将应收账款代币化[20][21] - 金融机构入场期(2022–2023):摩根大通、高盛试点债券上链,贝莱德发行代币化基金[23][24] - 应用拓展期(2024–至今):从金融资产扩展至房地产、AI算力等实体经济领域[27][29] 应用案例 - 金融资产:Ondo推出代币化美债基金OUSG,Jarsy将SpaceX股权碎片化上链[27] - 房地产:RealT实现50美元起投美国住宅物业,迪拜计划2033年前将160亿美元房地产资产上链[27] - 新兴方向:AI算力、碳资产、农业等非标领域探索RWA路径[29] - 稳定币是最成功的RWA用例,同时作为核心交易媒介[29] 中国发展现状 - 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和《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明确RWA为核心发展方向[30] - 内地绿色能源资产是RWA先锋领域: - 朗新集团以9000座充电桩为底层资产完成1亿元人民币RWA融资[32] - 协鑫能科锚定82MW分布式光伏电站完成2亿元融资[33] - 巡鹰集团完成全球首单换电资产RWA融资[34] - 算力RWA潜力巨大,预计从2024年146亿美元增长至2031年636亿美元[34] 技术推动因素 - 区块链技术演进、DeFi生态成熟、金融机构试水和政策监管落地共同推动RWA发展[16] - 需要物联网、AI等技术确保链下数据真实可信,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37] - 需完善去中心化身份(DID)系统和ERC-3643等新代币标准[38]
稳定币+RWA系列研究(二):未来数字资产世界的产业化时刻
东北证券· 2025-07-18 13:45
报告核心观点 - 全球金融体系正从“主权信用主导”向“技术信用+资产信用”双轮驱动变革,稳定币与RWA是核心支柱,报告聚焦数字资产领域投资机遇,围绕其战略价值展开分析,指出行业发展受政府与企业推动,“稳定币+RWA”体系重构金融生态有增益也有挑战,投资机会集中在三大赛道,投资者需关注三大趋势 [1] 引言:货币主权与金融体系的范式变革 - 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全球金融体系经历深刻变革,从“主权信用主导”向“技术信用+资产信用”转型,数字资产成为重塑金融格局核心变量,稳定币与RWA双轮驱动重构金融逻辑,成为各国争夺金融话语权战略支点,报告聚焦行业发展驱动力、体系变革机遇与风险、投资机会等核心命题 [12][13] 行业加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政府视角:争夺全球金融话语权的制度创新 - 稳定币增强国家或地区金融参与度和影响力,各国出台法律为法币稳定币发行流通提供依据,美国《GENIUS法案》扩大美元影响力,香港《稳定币条例》构建离岸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 [14][16] - RWA激活万亿级市场流动性,解决传统金融流动性和信用难题,美国推动RWA与稳定币结合巩固美元主导地位,香港将RWA代币化作为战略核心提升跨境资金流转效率 [21][22] - 人民币国际化可借助稳定币与RWA融合新赛道,打破美元垄断,波士顿咨询预测2030年全球RWA市场规模达16万亿美元 [28][29] 企业视角:应对全球变局的生存之道 - 高通胀和地缘冲突下,稳定币发挥“数字安全资产”功能,RWA代币化提升资本效率,如蚂蚁数科与朗新科技的充电桩项目,全球链上RWA资产规模已突破254亿美元 [33][35] - 金融资产代币化重塑跨境贸易结算体系,代币化债券结算周期缩短,全球航运网络实现电子提单链上结算,稳定币+RWA体系适合高频跨境交易场景 [39] 稳定币+RWA体系的增益与风险:机遇与挑战并存 体系增益:重构金融生态的三大支柱 - 金融系统基础设施升级,代币化有望构建统一记录系统等,为实时结算等开辟新可能,稳定币与RWA形成良性循环 [40][42] - 普惠金融拓展全球资金池,吸纳新兴市场美元化需求资金、传统金融闲置资金、Web3生态加密原生资金 [43] - 非标资产数据透明度提升打造新生态系统,如“朗新项目”构建全链路解决方案,使难以估值和流通的资产可重新定价 [44] 风险与漏洞:繁荣背后的暗礁 - 技术安全与操作风险,区块链技术存在漏洞和安全隐患,稳定币储备管理有脆弱性,跨链互操作性问题增加运营成本 [46] - 监管政策碎片化与不确定性,不同国家和地区监管政策存在差异,增加企业运营难度和合规成本 [47] - 底层资产确权与估值风险,资产权属不清引发纠纷,RWA非标性与稳定币标准化需求冲突,非标资产估值难,现金流数据造假可能导致系统性危机 [48] 价值投资机会:解决真问题,创造新价值 金融牌照是当前稳定币的核心壁垒 - 稳定币发展核心壁垒是牌照,香港《稳定币条例》使持牌机构垄断发行权,京东币链科技等沙盒测试参与者是首批牌照有力竞争者,科技互联网巨头有天然优势 [50] - 稳定币流动性依赖做市交易商,香港证监会和金管局负责相关监管,国泰君安国际获批虚拟资产交易牌照后股价积极反馈 [51] RWA技术增信孵化融资蓝海 - 绿色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充电桩、光伏电站等项目适合发行RWA,绿色能源项目将获更多政策和资本支持 [54][55] - 房地产与消费资产领域,RWA为投资者提供管理机会或所有权,如RealT项目,具有降低准入门槛等优势,但也存在区块链安全等问题 [55][56] - 供应链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领域,比亚迪和小米为供应链企业提供电子金融工具,RWA相关法规成熟后,供应链金融代币化有望爆发 [56] 淘金数字资产时代的卖铲人 - 合规科技服务商,稳定币发行需遵守相关规定,为合规科技企业提供市场空间 [59] - 资产估值与审计机构,RWA代币化需要准确估值和实时审计,传统审计机构需布局区块链审计业务 [59] - 跨链与互操作性解决方案,稳定币与RWA跨链流通催生互操作性技术需求,跨链技术提供商占据关键地位 [60] - 加密通信与安全服务商,量子通信技术解决传统加密算法威胁,将成为稳定币生态技术支撑,有望规模化应用 [61] - 算力基础设施,稳定币+RWA数字金融系统运转需要算力,AI+Web3融合加深将增加算力需求 [62] 结论:把握数字金融变革的历史机遇 - 全球金融体系向新生态试水,投资者应关注稳定币基础设施持牌机构与服务商、RWA代币化高增长赛道、风险控制与监管科技供应商 [63] - “稳定币+RWA”模式助人民币打破美元垄断,香港积极推动虚拟资产发展,投资者需关注监管框架演进、机构渗透速度、技术创新突破 [65]
香港数字资产框架升级至2.0,稳定币和RWA成重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21:59
香港数字资产政策框架升级至2.0 - 香港财库局发布《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目标是将香港打造成全球数字资产创新中心 [1] - 新框架以"LEAP"为核心,涵盖法律监管优化、代币化产品扩展、应用场景推进及人才发展四大方向 [1] - 稳定币和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成为政策重点,强调其在支付、供应链管理和资本市场的革新潜力 [1][5] 从1.0到2.0的政策衔接 - 2022年香港发布虚拟资产政策宣言1.0,提出数字资产ETF、零售参与和绿色债券代币化等试点 [3] - 2.0版本聚焦提升交易流动性、多元化产品供应,标志香港从"试验田"转向"制度化、规模化、全球化"阶段 [3] - 术语从"虚拟资产"改为"数字资产",与全球数字化趋势接轨 [3] LEAP战略具体措施 - 法律监管:香港证监会将主导数字资产交易及托管服务发牌机制,财库局和金管局牵头法例检讨 [4] - 代币化产品:政府债券发行常规化,推动RWA代币化及代币化ETF二级市场交易 [4] - 应用场景:加强跨机构合作发展基础设施,数码港推出区块链试点资助计划 [4] - 人才建设:与业界及学术界合作,定位香港为数字资产知识分享和国际合作中心 [4] 稳定币与RWA的推进 - 稳定币监管制度将于8月1日实施,企业关注其在跨境贸易和结算中的成本优势 [5][6] - RWA代币化覆盖金融产品(货币市场基金)和实体资产(电动车充电站、贵金属等),金管局通过Ensemble项目推动创新 [6] - 代币化ETF将豁免印花税,与传统ETF享有同等税务待遇 [6] 市场参与与资本动向 - 拉卡拉、京东集团、蚂蚁集团等内地企业正布局香港稳定币业务 [7] - 国泰君安国际和天风国际证券升级牌照,获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资格 [7] - 政策创新包括稳定币监管时间表、RWA产业方向明确、税收豁免规则重塑,吸引国际资本流入 [7]
香港首届RWA产业峰会释放强监管信号 资产上链需先打通“合规路径”
证券时报网· 2025-06-25 17:51
行业动态 - 首届"Web3人工智能与RWA产业投融生态对接峰会"在香港数码港举行 聚焦"资产上链的边界与合规路径" 聚集数字资产 房地产 清洁能源 合规科技等领域项目方 投资机构和监管代表 [1] - 峰会吸引摩根大通Onyx平台合规顾问 阿布扎比全球市场监管代表 RWA DAO联合创始人等参与 中东与东南亚主权基金代表到场 [1] - RWA被视为全球金融市场第三次流动性革命 通过链上原生协议带来7×24小时时区延展性和司法穿透能力的基础设施层变革 [1] RWA发展现状 - 最具落地潜力的RWA资产集中在绿色能源信用 产业地产 消费分期债权等有稳定现金流的品类 需匹配对应司法辖区的链上合规协议 [1] - RWA关键节点在于"真实资产和链上协议之间的映射机制" 包括托管透明度 权益证明标准化 司法介入技术路径清晰度 [1] - RWA根基在于底层资产真实性与稳定性 更接近"分布式的金融科技"而非纯粹Web3原生资产 [1] 香港市场机遇 - 香港具备"中英法系交汇点+金融清结算体系完整性"优势 有望成为亚洲RWA资产的"一级清算港" [2] - 中东资本通过香港设立链上基金平台 香港可能成为RWA资产上链与司法保障之间的桥梁 [2] - 香港需明确链上权属转移 链下纠纷解决机制等法律环节 否则资产端难大规模上链 [2] 行业挑战 - 当前RWA项目存在"热度先行 监管滞后"现象 产品包装复杂 协议设计过度金融工程化 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 [3] - 有价值的RWA平台需将监管参与与司法执行纳入初始架构 而非事后补救 项目评估应注重穿透式审计而非资产规模 [3] - 香港需将传统金融法律优势转化为数字资产时代制度红利 建立清晰高效的链上资产登记与司法确认体系 [3]
计算机行业跟踪:稳定币+RWA:未来金融话语权
华西证券· 2025-06-01 20: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随着全球监管框架逐步完善,稳定币与RWA将深度融合,成为金融市场关键基础设施,推动传统资产实现“链上流动、全球配置”的数字金融新格局 [1] - 中国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建立全球首个针对锚定港元稳定币的发牌制度,将吸引大量合规稳定币项目落户,带动Web3与RWA生态发展,也为人民币稳定币跨境应用积累经验 [2] - RWA将成为链接实体经济与数字金融的核心枢纽,未来RWA代币将拓展至更多细分场景,激活万亿级实物资产的数字流动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稳定币与RWA:区块链赋能金融的基石与桥梁 - 稳定币是与法定货币或资产锚定的加密货币,具备价格稳定和区块链兼容性,主流模式包括中心化储备型、超额抵押型和算法型稳定币,在加密市场中起到“链上现金”作用 [1] - 截至2025年5月26日,全球稳定币总市值已攀升至约2463.82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约4927.64%,市场呈现高度集中局面,USDT与USDC占据主导地位 [15] - 稳定币是多链生态的“桥梁资产”,其活跃度体现各条链的支付能力、流动性和真实用户使用量,不同公链上稳定币的活跃地址、交易笔数等指标存在差异 [17] - USDT凭借流动性和市场渗透率保持领先,USDC依靠合规性和透明度赢得机构青睐,DAI是去中心化稳定币,通过锁定以太坊实现价值稳定 [19][21] - 稳定币在加密货币市场中承担“计价单位”功能,为加密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提供支撑,也成为全球支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 RWA是将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实现资产收益权上链,可重塑传统资产价值,截至2025年四月,全球链上RWA资产总价值已突破220亿美元 [23] - RWA发展历程可概括为早期探索、初步发展和快速扩展三个阶段,其创新模式具有技术实现、应用模式和风险与合规三个层面的特征 [24][28] - 稳定币为RWA交易提供价格锚定、流动性支持和跨境支付能力,是其代币化交易的关键桥梁,在RWA项目的结算和参与者信心培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1][30] 中国香港立法稳定币,RWA代币化进入金融创新舞台 - 2025年5月21日,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建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牌照制度,规定发行宣称锚定港元的稳定币须申领牌照,并满足一系列严格要求 [40] - 该条例首创“价值锚定监管”原则,突破欧盟MiCA框架和新加坡“分级牌照”模式,为中国香港抢占全球稳定币监管规则制定主导权奠定基础 [45] - 条例为稳定币提供合法化路径,强化中国香港作为数字资产枢纽的竞争力,拓展数字金融生态的深度与广度,也为中国香港争夺全球数字金融秩序重构提供战略支点 [46] - 中国香港的举措与全球监管趋势同步,其稳定币监管制度对中国内地有借鉴意义,但内地企业和机构开展相关业务需谨慎防范法律风险 [51] RWA赋能实体新路径 - 国内朗新集团与蚂蚁数科完成国内首单新能源充电桩RWA项目,协鑫能科推出光伏RWA通证,元隆雅图探索IP文创资产数字化 [3] - 海外Robinhood等机构推动统一监管与高性能链技术应用,Solana等链成为RWA基础设施首选,迪拜房地产代币化项目达30亿美元 [3] - 稳定币与RWA相辅相成,稳定币提供流动性和可兑换性助力RWA发行与流通,RWA代币化丰富稳定币应用场景并拓展资产配置渠道 [65] 投资建议 - 受益标的包括RWA领域的朗新集团,稳定币领域的四方精创、众安在线,以及新国都、神州信息等其他相关公司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