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etch机器人
搜索文档
基于移动设备采集的3DGS实现个性化Real-to-Sim-to-Real导航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9-25 08:04
研究背景与核心问题 - 具身AI(如导航机器人)的训练高度依赖仿真环境,但面临保真度与成本的矛盾,导致仿真中表现优异的策略在真实机器人上难以落地,即sim-to-real迁移难题 [2] 现有技术潜力与局限 - 3D高斯Splatting技术能从普通设备捕获的图像生成高保真3D表征,渲染速度快,但此前相关研究如SplatNav和GaussNav存在局限,未针对室内图像目标导航实现端到端策略训练和真实机器人评估 [3] - 全合成环境(如HSSD)缺乏真实世界细节,导致策略在真实场景性能骤降;高保真真实场景重建(如HM3D、Matterport3D)依赖昂贵专业设备,流程繁琐,无法覆盖多样化部署环境 [6] - 本研究是首个针对室内图像目标导航,实现端到端策略训练、真实机器人评估及明确sim-to-real迁移的基于3D高斯Splatting的方案 [3] 核心方法:EmbodiedSplat的四阶段流程 - 研究设计了从真实场景捕获到机器人部署的完整流程,核心是通过手机低成本捕获结合3D高斯Splatting高保真重建,构建与真实环境对齐的仿真训练场景,实现策略个性化微调与高效sim-to-real迁移 [4] - 阶段1场景捕获使用iPhone 13 Pro Max和Polycam应用记录RGB-D数据,单一场景捕获仅需20-30分钟,无需云台等额外设备 [11] - 阶段2网格重建采用DN-Splatter实现3D高斯训练与网格生成,通过深度正则化(λd=0.2)和法向量正则化维持几何一致性,GS训练迭代30000次后转换为仿真支持的网格格式 [11] - 阶段3仿真训练在Habitat-Sim中进行,每个捕获场景生成1000个训练Episode和100个评估Episode,策略网络采用2层LSTM,使用DD-PPO框架训练 [12][13] - 阶段4真实部署使用Stretch机器人,通过Flask服务器连接远程集群进行策略推理,Episode终止条件为输出停止动作或达到100步,成功判定为机器人最终位置与目标点距离≤1米 [14][17] 实验设计与关键结果 - 实验围绕预训练策略的零样本性能、微调提升效果以及sim-to-real迁移能力三个核心问题展开,数据集涵盖HM3D、HSSD预训练场景和Captured大学场景、MuSHRoom室内评估场景 [19] - 在零样本性能方面,HM3D预训练策略在小场景(如会议室)成功率可达85%-88%,但在大场景(如教室、休息室)性能骤降至50%-53%;HSSD预训练策略零样本性能更差,如在教室场景成功率仅1% [20][24] - 微调后性能显著提升,HM3D预训练策略微调后所有场景成功率超过90%,HSSD预训练策略微调后多数场景成功率超过80%,大场景提升幅度最为显著 [25][28] - 在sim-to-real迁移方面,HM3D预训练策略零样本真实世界成功率仅50%,微调后提升至70%;HSSD预训练策略零样本真实成功率仅10%,微调后提升至40%-50%,重建网格的sim-to-real相关系数高达0.87-0.97 [29][32] - 过拟合实验表明,仅在单个场景训练的过拟合策略在仿真中成功率接近100%,但真实世界性能差(POLYCAM mesh 50%,DN mesh 10%),证明大规模预训练对泛化能力至关重要 [33][35] - 场景规模与PSNR分析显示,零样本成功率随起点-目标点平均最短距离增大而下降,随3D GS的验证PSNR升高而提升,捕获稳定性对重建质量有重要影响 [36][40] - 预训练步数分析发现,HM3D预训练至400M步后零样本性能停止提升甚至下降,HSSD预训练至300M步后进入平台期,说明过度训练会损害对新场景的泛化能力 [38][44]
机器人重构万亿物流仓储产业链
华泰证券· 2025-08-19 18:39
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设备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机器人解决方案提升供应链效率,推动物流仓储智能化重塑,企业平均每年在仓储环节投入占总运营成本的18-25%[5] - 全球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潜在市场超2万亿人民币,2024年市场规模4711亿元,预计2029年达8040亿元,CAGR4.8%[5] - 中国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市场规模2024年1013亿元,预计2029年达2010亿元,CAGR14.7%[5] - AI和数字化驱动下,25年全球仓储自动化渗透率有望迎来较快增长,头部企业订单快速增长[16] 行业趋势与市场空间 - 2024年全球约80%仓库未采用自动化解决方案,渗透率提升空间大[15] - 电商需求上升、劳动力短缺、自动化需求提升推动行业增长[71] - 全球物流机器人市场规模2024年102.1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186亿美元,CAGR16.24%[79] - 中国社会物流总额从2019年298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360.6万亿元,CAGR3.89%[63] 技术发展与应用场景 - 机器人推动物流仓储无人化,从场内到场外全流程流通[6] - 拣选环节自动化是下一代进阶,亚马逊开发Vulcan Pick和Vulcan Stow机器人提升自动化率[17] - 装卸环节是场外自动化最后拼图,波士顿动力Stretch机器人实现700箱/小时卸载效率[99] - 无人叉车和潜伏顶升搬运机器人是核心载体,2024年无人叉车销量2.45万台,同比增长25.6%[57] 重点公司分析 - 杭叉集团目标价24.08元,评级增持[4] - 凯傲集团25H1解决方案订单同比+67%至185亿人民币,25Q2单季订单同比+113%[16] - 丰田工业物料搬运解决方案订单同比+54%至219亿人民币[16] - 极智嘉、杭叉集团、中力股份、兰剑智能等国内企业积极布局装卸和拣选场景[17] 投资机会 - 研发+制造+渠道能力协同发展的企业有望在AI赋能下持续受益[18] - 具备海外销售和交付能力的企业有望获得更高盈利能力[18] - 软件和移动搬运机器人是智能仓储物流系统的核心[35]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智能物流解决方案需求旺盛[70]
物流业最后的“人工堡垒”即将失守?机器人正式接管卡车装卸工作
华尔街见闻· 2025-06-23 19:37
机器人技术在物流仓储行业的应用 - 机器人技术正在攻克物流仓储行业最后一个自动化难题——卡车装卸工作,被视为该领域的"圣杯"技术突破 [1][2] - 这项技术有望彻底改变零售商和快递公司长期依赖人工的高强度作业模式 [1] - 传感器、算法和AI技术的进步使机器人能够胜任类似"3D俄罗斯方块"的复杂作业,标志着仓储自动化进入新阶段 [1][3] 物流巨头的自动化实践 - DHL在三个州的供应链设施中部署了7台Boston Dynamics的Stretch机器人,并计划再采购1000台 [1][4] - 其中一台名为"Johnny 5"的机器人每小时可卸载约580个包裹,效率几乎是人工的两倍 [1][4] - UPS正在加大其设施的自动化程度,包括卡车装卸环节,以削减成本 [4] - FedEx自2023年以来一直与机器人公司Dexterity合作,测试和改进卡车装载流程 [4] - 沃尔玛也引进了能够卸载卡车的机器人 [4] 技术细节与性能 - Ambi Robotics设计了一款视频游戏来训练其机器人堆垛系统AmbiStack,模拟各种挑战性场景 [3] - Boston Dynamics的Stretch机器人配备柔性机械臂和真空抓手,能举起重达50磅(约22.7公斤)的箱子 [3] - 机器人目前在拾取薄型包裹方面仍有困难,且不能卸载袋装物品 [4] - 公司估计这些机器人的投资回报周期约为两年 [1][4] 行业痛点与解决方案 - 卡车装卸工作长期面临招工难题,工人需要在恶劣环境中搬运重达70磅(约31.7公斤)的货物 [1][2] - 装卸工作繁重且枯燥,导致员工流动率高,工伤情况普遍 [2] - 装货时需要巧妙码放包裹以利用空间,并根据重量分类,最重的物品放在底部 [2] - 卸货时操作员需要频繁进出货车,搬运各种尺寸和重量的包裹 [2]
物流机器人观点及兰剑智能重点推荐
2025-05-25 23: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物流机器人行业 - **公司**:兰剑智能、今天国际、诺力股份、中科信息、大福、德马泰克、村田机械、联想集团、波士顿动力、DHL 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物流机器人市场关注度提升原因**:全球物流供应商 DHL 集团与波士顿动力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计划部署超 1000 个机器人并全球部署,引发市场对物流自动化设备和物流机器人高度关注;国内一些公司探索人形机器人方向,上周智能物流设备和系统相关公司市场表现好[2] - **高盛关于人形机器人研报内容**:强调机器人通过通用智能与实际应用结合实现规模化;联想集团关注工厂复杂任务处理,硬件需改进;物料搬运和分拣是早期应用场景;目前技术有瓶颈,需改进灵巧手技术[3][4] - **物流机器人在智能物流系统中的作用**:在仓库、分选中心及运输过程各类场景进行货物转移、搬运等操作,仓储 AGV 广泛应用于电商仓库等完成多项工作;提升物流效率和降本增效驱动需求增长,应用扩展到新兴行业[1][5] - **国内外主要物流机器人厂商情况**:国际厂商如大福、德马泰克等业务广泛但物流机器人业务占比小;国内厂商如今天国际、诺力股份等绑定特定行业;市场竞争激烈,需关注技术能力强且持续投入研发的企业[1][6][7] - **兰剑智能优势**:具备软硬件自研自产能力,提供全套解决方案;下游覆盖 20 多个行业,具备跨行业拓展能力[1][8] - **兰剑智能费用投入及利润释放情况**:预计未来费用投入稳定,费用率下降释放利润,整体问题不大[1][9] - **兰剑智能订单情况**:2024 年新签订单 15.37 亿元,同比增长 40%,在手订单接近 13 亿元,同比增长 20%;订单落地周期短,今年前四个月签单情况好,预计今年业绩双位数增长[3][10][11] - **兰剑智能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优势**:具有强大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2024 年 11 月发布新产品市场反应好;技术持续迭代进步,加入视觉和算法技术;下游行业广泛,单个行业波动影响小[12] - **兰剑智能未来业绩预期**:整体订单高增,未来一到两年业绩问题不大,有望持续双位数增长[3][13] - **物流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看好整体发展情况,推荐基本面良好的公司,部分相关期权可能兑现[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波士顿动力旗下 Stretch 机器人是自动卸车机器人,通过视觉检测集装箱外观并使用手臂吸盘抓取货物辅助卸货[2] - 物流机器人应用场景包括工厂、仓库、药店等 ToC 场景的码垛、卸货和装卸任务[4] - 物流机器人在新兴行业的应用,如农产品采摘运输及危险环境下的物资运输[5] - 中小型客户多选择兰剑智能整套解决方案和数字平台采购[8]
DHL集团买入1000台波士顿动力公司机器人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18 16:15
战略合作与部署规模 - DHL集团与波士顿动力公司签署战略谅解备忘录,计划部署超过1,000个机器人,这是自2018年合作以来的重要里程碑[1] - DHL已在全球部署超过7,500台机器人,并与AutoStore、FoxRobotics等多家机器人公司合作[1] - 全球超过90%的DHL仓库已采用至少一种自动化或数字化技术[1] - 奥托集团计划到2025年在20多个地点部署Stretch机器人,并在10多个地点使用Spot机器狗进行巡查[10] Stretch机器人技术优势 - 专为箱体处理设计,可实现每小时高达700箱的卸货速度[1] - 配备7自由度机械臂和智能夹持器,具有非凡灵活性,能抓取轻微损坏或变形的箱子[5] - 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可向任何方向移动并绕过障碍物,占地面积与标准运输托盘相同[5] - 具备标签检测和自动重新定位功能,支持Multipick功能一次处理多个包装箱[5] - 电池供电设计,无需压缩空气管路或电源线,易于工厂使用[6] 应用场景与效率提升 - 在Gap公司应用中,一台Stretch机器人每天可处理10,000个箱子,相当于12-15人的工作量[7] - 一名工人可监督两台Stretch机器人运行,帮助实现每周7天的入库运营[7] - 通过减少高温/低温环境下的繁重体力劳动,提高了员工满意度[2] - 在Gap运行过程中保持了零事故记录,采用激光雷达创建虚拟安全边界[8] 行业影响与未来合作 - 物流行业关键开发领域是货箱拣选,这是供应链中劳动密集程度最高的环节之一[2] - DHL计划将Stretch进一步融入运营,探索集装箱卸货之外的更多应用场景[2] - 双方计划合作开发集成传送带和码垛机的端到端自动化解决方案[11] - 合作模式包括共同开发、测试和扩展解决方案,DHL提供真实运营环境作为试验场[13] 企业案例 - Gap公司在纽约州配送中心测试显示,Stretch能轻松应对各种物品箱子的搬运[3] - DHL已在北美、英国和欧洲部署Stretch机器人,过去三年在自动化方面投资超过10亿欧元[1] - 奥托集团作为160亿欧元规模的电商物流集团,将部署Stretch机器人提升运营效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