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

搜索文档
摩登上海设计周暨摩登上海时尚家居展启幕
消费日报网· 2025-09-19 11:03
展会期间,设计高地馆、商用高定整装馆、线上线下一体化工厂直销新模式、18+新潮特展活动、3大权威奖项、超百场前沿论坛等全新升级,立体诠释"跨越·新纪元"的深 刻内涵,为全球家居人奉上一场诚意满满的行业盛宴。 本报讯 (记者 陆 俊)2025摩登上海设计周暨摩登上海时尚家居展近日于世博馆启幕,同时第三十届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 中国家具高端制造展在新国际博览中心接续商 贸浪潮,双展错峰引航全球客流,吸引来自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的20万人次的海内外专业观众,共同见证原创设计、生活方式、高端智造、绿色科技、环保可持续、跨境 出海、AI创新、新消费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 ...
中国消费者追捧,勃肯鞋亚洲收入猛涨24%
搜狐财经· 2025-08-15 13:14
财务表现 - 第三财季收入达6.35亿欧元 同比增长12% 汇率调整后增长16% [3] - 净利润同比飙升73%至1.292亿欧元 经调整EBITDA增长17%至2.183亿欧元 [4] - 毛利率从59.5%提升至60.5% 批发业务增长15% 零售业务增长9% [4] 区域市场表现 - 亚太地区收入同比大涨21% 汇率调整后增长24%至6320万欧元 [3] - 中国市场成为最大增长推手 增速远高于美洲10%和EMEA地区13% [3] - 所有市场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亚洲市场表现尤为突出 [3] 业务战略 - 通过高端百货和地标商场加速中国线下布局 结合电商平台渗透年轻消费群体 [3] - 与Dior Men、Rick Owens跨界合作 通过电影芭比进入高端时尚语境 [4] - 维持产品稀缺性策略 批发伙伴未因关税提价取消订单 [5] 品牌定位 - 将舒适DNA重新包装为生活方式符号 与中国Z世代及白领群体形成情感认同 [3] - 定位避开与Nike、Adidas正面竞争 转向与UGG、Crocs争夺休闲鞋市场 [4] - 被纳入LVMH增长引擎 2021年以40亿欧元估值由L Catterton收购多数股权 [6] 行业趋势 - 全球鞋履市场呈现两极化趋势 运动跑鞋与高端休闲鞋履并行发展 [4] - 中国消费升级带来结构性机会 品牌在亚洲市场具有相对稀缺性 [5] - 成功将德式凉鞋转化为具有身份认同感的高端穿着选择 [3][4]
三里屯狂开18家新店,北京时髦度反超上海了?
36氪· 2025-07-19 20:25
三里屯商业业态升级趋势 - 核心观点:三里屯从传统购物街区转型为生活方式体验中心,14家新开业店铺通过差异化定位吸引年轻客群[3][4] - 消费者行为变化:年轻客群更倾向选择能彰显个人身份标签的消费场所,如"环球旅行人设"、"运动社群达人"等特定场景店铺[3][4] - 空间设计趋势:店铺普遍采用"异地感"设计策略,如西班牙餐厅y Spanish Table通过超大露台营造海边度假氛围[6] - 价格带分布:新店人均消费跨度从37元(VÍTOR CASTRO甜品)至7000元(ZIMMERMANN服装),形成完整消费层级[50][35] 国际品牌本土化运营 - ZIMMERMANN北京店较上海店增加30%独家款式,利用"最美橱窗"强化视觉营销[39] - 金子眼镜店与三宅一生合作10年,ISSEY MIYAKE EYES系列镜框采用"一笔勾勒"设计语言,单价3000元起[30][32] - TOTEME由普利兹克奖得主设计店铺,通过旋转楼梯打造北欧极简空间,年中折扣达6折[43][47] 本土品牌升级案例 - 栋梁买手店扩店1.5倍,采用"价格递减"销售策略,从6000元LEMAIRE包款到2000元本土设计师产品分层推荐[15][17] - 诺乐牦牛绒产品溢价显著,围巾定价2900-4900元,手工雪人娃娃690元较LABUBU溢价30%[24][26] - 归丛告别事务所打破行业惯例,将殡葬服务引入核心商圈,二层骨灰盒展示区转化率待观察[90][92] 新兴消费场景创新 - KNOTIFY运动买手店整合30+户外品牌,SAYSKY中国首发,同步运营播客和跑步社群[63][65] - Elitebaker推出运动补剂型烘焙产品,通过马拉松赛事渠道实现冷启动[69][71] - 吨吨囤囤精酿餐吧引入"按毫升计费"系统,16个酒头搭配西北菜系,客单价113元[97][98] 社交媒体驱动型店铺 - AMAM LONBAKERY TOWN通过"小狗吉祥物"IP创造打卡热点,英式碱水棒复购率达60%[56][58] - Slack Off饰品店以"摆烂"为品牌理念,产品覆盖Y2K到Techno风格,价格带80-200元[77][79] - THE FUR采用"禁止拍照"饥饿营销,灰发服务员形成记忆点,试营业期日均客流未披露[84][87]
新消费研究之一:生活方式重塑消费场景,新消费方兴未艾
国信证券· 2025-06-20 11: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构建“生活方式 - 消费场景 - 产品定义”研究框架,指出生活方式受宏观因素影响塑造消费场景、催生新业态,消费场景重新定义产品生命周期,带来资本市场估值分化 [1] - 中国消费史各阶段消费特征与当时生活方式深度关联,当前数字化等生活方式推动消费呈现“产品场景化”和“行业生态化”趋势,传统研究范式需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 [1] - 中国消费品企业具备成为国际品牌的基础,看好中国消费品牌出海 [2] - 未来技术进步将改变生活方式,高层次需求权重有望提升,建议沿数字经济等七条主线挖掘新消费机会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前言 - 科技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驱动消费新业态发展,国家重视培育新型消费,需从更高维度研究消费变革,以消费为中心的公司将享受时代红利,未来更多资本将进入中国消费品行业 [15] 研究框架:新消费诞生于新的生活方式 - 生活方式是消费基础,通过价值观、经济、社会、文化传统和技术应用等机制影响居民消费行为 [17] - 新消费诞生于新生活方式,当代中国消费市场新趋势是适应新生活方式的结果,催生出新消费业态 [18] - 新消费研究范式更注重人及生活方式,传统范式从品类出发,当代社会产品被场景定义、行业被生态覆盖,企业经营思路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 [18] - 消费呈现产品被场景替代、行业被生态覆盖两大趋势 [22] 历史视角:生活方式与消费形态的迭代与共生 第一阶段:生存型消费时期(1949 - 1978) - 社会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基础薄弱,实行计划经济,发展重工业,农村人口占比高,城镇化进展缓慢 [24] - 生活方式:居住条件简陋,工作以农业集体化为主,休闲局限于集体活动,购物凭票且种类有限,价值观崇尚集体主义 [37] - 消费特征:商品受供给约束,凭票分配,集中于生活必需品,耐用消费品稀缺,服务消费占比低 [32] 第二阶段:小康型消费时期(1979 - 2000) - 社会背景: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显著,约 3.1 亿人脱贫 [33] - 生活方式:居住方面住房商品化改革,工作职业选择增加,休闲方式增多,购物方式多元化,价值观转向个人奋斗 [38] - 消费特征:消费结构从基本需求转向耐用消费品和服务,家庭耐用消费品普及,服务性消费占比提升,零售业态兴起 [40] 第三阶段:发展型消费时期(2001 - 2015) - 社会背景:对外开放和体制改革深化,经济高速发展,加入 WTO 后国际资本和技术参与生产,中产阶级壮大,互联网普及 [50] - 生活方式:居住条件改善,饮食结构优化,工作选择丰富,购物转向线上,社交虚拟社交普及,休闲娱乐方式多样,价值观物质与精神并重 [55] - 消费特征:消费升级,高附加值耐用品和快消品品牌化消费增长,服务消费崛起,旅游和餐饮消费快速增长,线上购物成为趋势 [58] 第四阶段:品质型消费时期(2016 - 2024) - 社会背景: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68] - 生活方式:居住追求舒适环保,饮食注重健康,工作时长增加,远程办公普及,购物移动支付和直播购物流行,社交和娱乐方式多元化,理财观念复杂个性化,价值观健康悦己 [73] - 消费特征:消费从量向质提升,升级类商品需求释放,服务消费需求多元化,新零售业态创新 [74] 海外经验:需求升维是共性特征,具体表达形式各异 美国:消费潮流具备较强的时代特色,先进的生活方式向全球输出 - 美国消费市场长期繁荣,个人消费支出是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原因包括人口基数、收入、福利、金融、文化和技术创新等 [87] - 美国消费者生活方式变迁催生新消费需求,商品消费从汽车家电到电子产品再到健康产品,服务消费从文娱到休闲再到互联网服务,零售业态从百货到仓储会员店再到电商 [95] - 美国消费品牌成功出海是美式生活方式传播的结果,如快餐文化和咖啡馆文化 [106] 日本:经济疲软强化性价比消费,健康化、便捷化趋势延续 - “失去的三十年”中,消费者强化“性价比”消费习惯,商品消费理性注重实用,服务消费精神娱乐需求增加,零售业态折扣零售发展 [107] - 长期来看,日本消费呈现健康化、便捷化趋势,人口老龄化孕育银发经济 [117] 未来展望:三大主力人群,七条新消费脉络 主力消费群体:Z 世代、银发族、中产阶级 - **Z 世代**:出生于 1995 - 2009 年,人口约 2.33 亿,占比 16.5%,高度依赖互联网,有情绪价值、悦己、时间效率和个性表达等新消费需求 [138] - **银发族**:60 岁及以上,2024 年人口 3.1 亿,占比 22%,“有钱有闲”,健康意识强,追求精神满足,消费能力强,互联网融入生活 [145] - **中产阶级**:中国社会科学院 GSS 调查显示占比约 36%,面临现实压力,支出趋于谨慎,有“花钱买时间”和理性平替消费需求 [2] 新消费的脉络:科技驱动与需求升维 - 建议沿数字经济、悦己消费、情绪价值消费、大健康经济、便利经济、平替经济、价值观消费七条主线挖掘新消费机会 [3] 投资建议 - 推荐卫龙美味、盐津铺子、东鹏饮料、山西汾酒、贵州茅台、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重庆啤酒、海天味业等 [4]
月薪5千和月薪2万没有本质区别
虎嗅APP· 2025-05-22 19:41
核心观点 - 月薪5000与月薪1万、2万在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依靠出卖劳动力的打工人,随时可能因裁员或领导排挤失去收入 [8][9] - 单纯依靠月薪无法改变命运,关键在于收入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12] - 劳动力在当前时代贬值得厉害,普通体力劳动时薪在20元到45元之间,技术劳动时薪也有限 [15][17] - 参与互联网的网络效应可以显著提高收入,如顶尖剪辑手年收入可达100万 [19][23] - 改变生活方式,控制支出并积累储蓄,可以为未来提供更多选择和安全感 [30][32][36] 收入方式 - 普通劳动收入难以提升,因为其服务模式是"点对点",单位时薪低 [23] - 参与互联网的网络效应可以大幅提高收入,如剪辑手通过服务大V实现年入100万 [19][23] - 彻底告别出卖时间的方式,如做自媒体、直播、写书等,让产品可无限复制以降低单位成本 [25] - 这条路难度大,需做好长期低收入或零收入的准备 [26] 生活方式 - 月薪提高但生活水平同步提高,本质上与低月薪无区别,依然面临裁员风险 [27][29] - 控制支出并积累储蓄,可以为未来提供更多选择和安全感 [30][32] - "收入提高了,自然应该改善生活"的观念有害,应明确打工目标,是改善生活还是积累资本 [33] - 月薪1万和2万在控制基础开支后,可积累可观结余,为未来改变命运提供可能 [35][36] - 升职加薪是路径而非目的,目的是未来不再依赖升职加薪获得安全感 [37][38]
对话「Vala」孙海涛:创造一个汽车市场的新物种
IPO早知道· 2024-12-19 23:10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Vala定位为多功能车新品类,横跨生活和工作场景,填补市场空白,区别于传统私家车、房车和露营车[4][30][32] - 核心卖点是生活方式而非交通工具,通过模块化设计、发烧级娱乐系统、车载地暖等配置提升使用体验[4][16][34] - 目标用户以宝妈为主,同时覆盖企业商务需求,购买主力为有孩家庭[11][39] - 采用"共创人"直销模式,车主通过小程序和线下体验完成销售,佣金激励替代传统门店[13][14][19] 产品迭代与供应链 - 已推出两代车型:首款Vala定位实验产品,售价19.8万起;Vala Pro为主打款,全包价26.8万含1000G流量[8][9] - 续航500公里,充电时支持多任务处理,电路设计优化生活场景适配度[10][23] - 采用轻资产模式,与北汽等厂商合作生产,研发投入仅数千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4][25] - 规划Vala Air(<20万)和Vala mini(7-8万)进一步拓展市场[22] 销售模式创新 - 取消传统销售部门,通过车主"共创人"实现裂变传播,已招募近50人[14][19] - 典型共创人案例:未提车即售出8辆,云南旅游商预定40辆[19] - 租赁业务以399元/天试水,首代车型回收后专用于租赁,工作日供不应求[37][38] - 销售增速显著:从每日1单提升至每日4-5单[8] 生态体系构建 - 建立Vala Club运营社群活动,每周组织10-20辆车集体出行[12] - 未来将开放模块化配件市场,支持移动咖啡店、简餐车等创业场景[28][29] - 山东车主摆摊案例:单日营收1700元,毛利1200元[29] - 社区运营为核心壁垒,用户自发分享使用场景形成内容循环[42] 行业差异化 - 重构房车供应链:将改装需求前置到生产环节,采用模块化装配替代传统胶合工艺[25][26] - 利用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优势,电车生态相比欧美油车房车更具场景扩展性[23][45] - 关键指标聚焦使用时长而非驾驶性能,车顶开启时长作为价值衡量标准[35][36] - 类比"汽车界iPhone",每个使用场景相当于一个APP[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