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搜索文档
鱼米之乡加速转型 湖北农业现代化势头强劲
消费日报网· 2025-09-12 11:33
孝感首衡城农产品流通项目 - 项目定位为华中地区最大农产品商贸流通中心 日均交易量达1.7万吨 交易额1.5亿元[2] - 已聚集全国头部商户超3000家 经营品类超1000种 形成全产业链闭环[2] - 通过产地直采和海外集采覆盖全国30多个省份及20多个国家地区 降低流通成本10%-20%[2] - 运营一年半累计交易量突破1000万吨 二期50万吨智慧冷链中心即将投运[3] 随县香菇产业 - 产业规模达百亿级 年种植3亿棒 涉及10万农户 出口创汇3.67亿美元居全国首位[6] - 电商直播从业者超3000人 带货额突破10亿元 区域品牌价值达205.8亿元[6] - 建立全国首个香菇种植工职业技能标准 培训基地4家 输出技术人才2000余人[7] 南漳智慧牧业 - 云上牧歌产业园为华中智能化最高奶源基地 占地1200亩 奶牛存栏将达1万头[10] - 日产优质鲜奶100吨 日销售收入40万元 年产鲜奶将达9万吨[10] - 智能脖环技术使人均管理奶牛数从10头提升至70头 年节省成本超2000万元[10] 产业链发展模式 - 孝感采用"市场+龙头企业+基地"模式实现流通环节优化[2] - 南漳通过"以商招商"吸引10余家上下游企业 预计形成5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11] - 三大案例共同体现产业链延长 品牌提升和数字化加速的农业现代化路径[11]
着力促进新型消费健康发展
消费日报网· 2025-09-12 11:26
加快新型消费领域数字化转型。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数字技术应用基础环境。加快建设数字化社区,提升社区数字化管理水平。优化物流基础设施网点 布局,在重点城市、乡镇、农村设立综合集散中心。加强生鲜冷链物流等体系建设,提升物流运输效 率。加快新技术新装备应用,推进数字技术等在医疗、教育、养老、旅游等领域应用,加快医院、学 校、养老机构等服务设施数字化转型。加快新型消费领域服务主体数字化转型,支持市场化服务机构开 发数字服务资源。 夯实数据交互使用制度体系。健全数据共享、开放、流通、交易和安全保护等规则和法律法规,促进数 据在合法合理前提下顺畅流转和使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数据、泄露用户隐私等行为。健全国家数 据共享平台体系,加强跨部门、跨系统数据共享。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探索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 领域公共数据优先开放。健全新型消费数据资源使用规则,制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养老"等领域规 范性文件,细化服务规章与流程,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 优化新型消费市场和政策环境。为新型消费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积极引导各类要素有序进入新 型消费服务市场,简化证照办理 ...
年轻人正把“情感寄托”挂上背包
消费日报网· 2025-09-12 11:20
行业现象与市场热度 - “包挂”作为一种时尚装饰品和情感寄托载体,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热度持续上升,相关社交媒体话题浏览量破亿次[1] - 该现象在线下零售渠道表现显著,北京朝阳合生汇商场的多家潮玩店内设有专门的“包挂”陈列区,吸引大量消费者驻足选购[1][5] - 消费者将“包挂”视为随身伙伴,用于缓解工作压力、提供心理安慰,并作为彰显个人兴趣与审美的身份标签[4][5] 消费者行为与产品特性 - 典型消费者为26-27岁的年轻女性,购买动机主要为情感陪伴与个性表达,产品优势在于可随身携带[4] - 产品单价区间集中在89元至159元,消费者常一次选购多个款式以搭配不同心情和场合[5] - 消费者通过“包挂”识别具有相似价值观的群体,形成新的社交互动模式,例如陌生人因同款IP“包挂”产生共鸣[6] 销售表现与市场潜力 - 泡泡玛特“THE MONSTERS心底密码系列”搪胶毛绒挂件盲盒在淘宝及抖音官方旗舰店开售10分钟内销量突破47万份,显示强劲市场需求[6] - 产品被置于门店入口最显眼展台,吸引消费者拍照打卡与购买,成为潮玩行业新的增长点[6] - 行业专家指出“包挂”流行反映了新一代消费群体消费逻辑向情绪性消费转变,产品比包包本身具有更高自由度以彰显个性[6] 市场投机行为 - 部分热门IP“包挂”(如迪士尼系列)出现投机现象,上新后即被抢购囤货,并在二手平台以数倍于原价的高价转卖[7] - 市场上存在“黄牛”利用官方渠道售罄情况进行溢价销售,但有消费者提示价格最终会回落,建议理性购买[7][8]
面对持续秋雨,墨迹天气守护用户出行每一程
消费日报网· 2025-09-11 16:28
华西秋雨气象背景 - 2025年华西秋雨于8月25日开始 较常年平均提前8天 [1] - 影响区域包括甘肃 陕西 四川等多省区 以秦岭为界划分南北监测区 [2] - 进入雨季判定标准为连续5天内超一半气象站点出现大于0.1毫米降水 [2] 气象服务功能创新 - 短时雷达降水地图提供56小时全球高清降水云图 支持时间轴拖动查看未来48小时分钟级雨势变化 [2] - 大雨定点速报功能基于用户位置提供过去8小时与未来48小时逐小时降水预报 自动识别强降水高风险时段 [4] - 结合步行 骑行 驾车等出行方式推送安全指数与装备建议 [5] - AI生活指数功能通过气象数据融合与大语言模型 为户外及生活场景提供小时级适宜度评分与行为建议 [8] 行业应用场景 - 农业用户可依据预报抢抓雨歇间隙推进秋收 雨后及时开展播种 [7] - 地质灾害易发区用户可加强灾害监测与预警 [7] - 城市管理部门可借助预报提前排查排水隐患 [7] 技术架构与行业趋势 - 采用"气象数据融合+LLM大语言模型"动态生成提示 结合用户反馈持续优化算法 [8] - 极端天气频发背景下 将专业气象数据转化为可执行决策工具成为重要公共服务 [10] - 行业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见" 减少天气不确定性带来的决策盲区 [10]
以食材创新破局健康 苏州稻香村的健康路径
消费日报网· 2025-09-11 16:15
核心观点 - 苏州稻香村推出三款融合药食同源理念的创新口味月饼 通过原材料改良实现口感与营养双重升级 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1][2][4] 产品创新 - 公司推出陈皮豆沙灵芝 枣蓉核桃阿胶 玫瑰西洋参三款月饼 延续传统节日属性同时以健康食材满足美味养生需求[4] - 创新并非颠覆传统 在保留古法技艺精髓基础上融入现代健康理念 使传统技艺适配现代健康需求[6] - 旗下福吉佳品牌高蛋白魔芋脆饼含糖量低于每100g5% 实现降脂降糖且不影响核心口感[7][9] 技术研发 - 公司专门成立健康烘焙实验室 扩大研发投入 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精准调整产品配方[7] - 通过科技 绿色 健康与文化深度融合 推动产品健康化转型[9] 行业影响 - 公司健康创新实践为传统糕点行业提供可参考的新发展路径[9] - 行业龙头通过药食同源理念持续优化产品 推动传统糕点行业向健康化品质化转型[9]
近2000家企业齐聚服贸会 多款新品首发亮相
消费日报网· 2025-09-11 12:22
展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举行 涵盖教育服务 体育服务 文旅服务三大专题展区[1] - 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 其中2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在主题展设展 参展国别覆盖五大洲[2] - 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 包括近50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 113家企业将发布198项新产品和新成果 包括109项新品首发和36项权威发布[2] 教育服务专题 - 教育服务专题展区共有55家境内外知名机构及龙头企业参展 聚焦AI教育+ 双向留学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等关键领域[3] - 北京市教委展示"京娃"系列智能体 包括整合体育 美育 营养膳食等数据资源的学生身心健康个性化发展模型"京小健"和多功能智能体"京小壮"[3] - 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AI教辅支持系统 实现PC端+APP端+硬件终端多端联动 根据学生学习节奏匹配教学资源[3] - 猿力科技 北师大等机构带来全学段AI课程资源包 其中猿力科技"智慧大脑"系统首次公开 可支撑200万名学生常态化学习[4] 体育服务专题 - 体育服务专题展览总面积达7650平方米 设有体育赛事服务 体育科技服务 户外与冰雪服务等五大展区[5] - 吸引60余家企业线下 350余家企业线上参展 40余个国际机构参与 覆盖10余个国家 包括24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6] - 咪咕文化展示NBA元宇宙数智空间和智能陪练系统 瑞盖科技演示多运动目标识别追踪的"中国鹰眼"系统 已服务于WTT 斯诺克等国际赛事[7] - 凝基新材展示首创的永不融化凝胶冰雪新材料 解决人造冰雪易融化 能耗高痛点 TEAM CHINA展示国家队赛事商业开发成果[7] - 设置50余场互动活动包括电竞赛车 机器人运动展演 低空飞行模拟器等 数位国家运动员将到访[7] 文旅服务专题 - 文旅服务专题展区吸引425家企业线下参展 包括83家世界500强与行业龙头企业及首旅集团 携程 泡泡玛特等优势企业[8] - 展区面积超过1.11万平方米 位于首钢园9号馆和11号棚 三大亮点为文化新质生产力赋能 传统文化创新传承 文商旅体高品质服务[10] - 京东方中联超清展示全球首个8K级超高清第二现场分发平台 实现剧场演出跨地域高清同步 中影年年展示3D AI交互数字人[10] - 北京市属公园及园博馆展出13大类506款文创产品 其中20余款首次亮相 包括颐和园联名冰箱贴 北京动物园AI毛绒玩具等[11] - 发布大运河主题文创IP"河喜"和"水运儿" 开发出毛绒公仔 文创摆件等十余种周边产品 首旅集团展示全链条企业矩阵[11] 行业趋势 - 教育领域突出科技赋能 通过AI教辅系统 智能体模型和智慧校园解决方案推动个性化学习发展[3][4] - 体育科技呈现国际化与本土创新结合 元宇宙技术 智能追踪系统和新型材料为体育产业提供创新解决方案[5][7] - 文旅产业强调文化科技融合 通过8K超高清分发 数字人交互和文创IP开发提升文化传播与消费体验[10][11]
“小而优”产品广受国际市场欢迎
消费日报网· 2025-09-11 12:22
外贸总体表现 - 前8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9.57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5% 增速与前7个月持平 [1] - 出口增速6.9% 较前7个月微幅回落0.4个百分点 进口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至下降1.2% [1] - 进出口累计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8月当月出口进口均增长 连续3个月实现双增长 [1] 出口商品结构 - 机电产品出口10.6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2% 占出口比重超六成 [1] - 宠物经济商品出口超百亿元人民币 远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文具企业单日铅笔产量约150万支 烫金工艺新品月销量达500万支 [4] 区域外贸表现 - 中西部地区进出口5.31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4% 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占全国总值比重提升至18% 12个省份增速高于全国整体 [2] - 广州市化妆品出口同比增长约45% 产品输往东盟/欧盟/拉美等市场 [3] 企业主体表现 - 民营企业进出口16.89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4% 占进出口总值57.1% [2] - 进出口规模前500位企业中民营企业占219家 较去年同期增加20家 [2] - 泳池清洁机器人企业通过自研核心部件大幅降低单台成本 欧洲订单占比超70% [3] 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 - 防晒粉底液新品针对东南亚气候特点研发 订单排至10月 [3] - 企业采用进口椴木材质与烫金工艺提升产品溢价 欧美市场订单占比从10%提升至30% [4] - 外贸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产品转型/市场多元化构建韧性增长机制 [4]
“双贴息”促消费 政策“走心”消费者“动心”
消费日报网· 2025-09-11 12:15
在国家大力拉动消费的当下,"双贴息"促消费政策犹如一把精准的钥匙,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直接影响着经济的稳定与发展,然而,要让消费这驾马车跑得更快更 稳,关键在于解决消费者"不敢消费、不愿消费"的痛点问题。"双贴息"政策通过降低个人消费贷款和服 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的成本,减轻了消费者和经营者的资金压力,为消费市场的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一 方面,消费者在面对心仪的商品和服务时,不再因资金短缺而犹豫不决,敢于大胆消费;另一方面,服 务业经营主体在获得低成本资金支持后,能够扩大经营规模、提升服务质量,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 好的消费选择,进一步激发消费热情。 扩内需、促消费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头戏。要让大家敢消费、愿消费,不能仅仅依靠一时的刺激措施, 更需要精准、走心的政策来持续发力。此次"双贴息"政策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只有深入了解消费者 的需求和痛点,制定出符合市场规律和消费者利益的政策,才能让消费者真正动心,从而激发消费市场 的无限潜力,也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9月1日,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双贴息"政策开始实施。从日常餐饮到大件家电,从托 育、 ...
协同创新绘蓝图 聚力奋进“十五五”
消费日报网· 2025-09-10 10:54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决策部署,共商轻工业高质量发展大计, 9月4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轻工联")在北京召开第十四次兼职副会长座谈会。会议 以"科学谋划'十五五' 新质发展轻工业"为主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 署的具体行动。 会上,中国轻工联多位兼职副会长、兼职副会长单位代表围绕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智能制造、品牌建 设、消费升级等关键领域深入探讨发展路径与目标,旨在通过技术突破、产业融合与国际化布局,推动 轻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注入新动 能,为轻工业"十五五"规划编制提供了重要支撑。 本报记者 王薛淄 □ 毛明智 中国轻工联兼职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徐念沙: 以"传承、创新、发展"为主线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工艺美术行业正处于从"传统手工业"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十四五"期间,行 业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总体稳定,部分细分领域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面向"十五五",协会将围绕"传承、 创新、发展"主线,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进新质产业 ...
老人深夜直播“卖惨”带货 谁在消费善意?
消费日报网· 2025-09-10 10:34
本报记者 赵 曦 □ 花沁昕 今年7月至12月,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举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该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 活"为主题,支持各地引导养老服务和老年产品用品企业利用直播带货、达人探店等方式灵活营销,鼓 励打造定位服务中老年人的专属直播间。 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机遇,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如今的直播 间,并非只有高颜值主播才能获得高关注度,那些对互联网不甚了解的老年人,也成为了直播间的新生 力量。但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部分盲目追求流量的投机行为。有报道显示,部分深夜直播的 老人所讲述的个人经历,实为营销团队预先设计的内容,这些老年人在镜头前枯槁疲惫的形象,也是吸 引流量的一环。 这样的现象与政策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近日,记者在凌晨浏览了数位老人的直播间,了 解直播行业繁荣景象背后的另一面。 记者在凌晨浏览某直播平台时,常常能刷到直播间里面容憔悴的老人,他们往往处在简陋的环境中,伴 着昏暗的灯光,要么眼含泪水诉说着自己的不幸遭遇;要么一言不发,举着一张写满产品介绍的纸板, 难掩疲惫。 其中,有的老人介绍自己年事已高,还要独自照顾身患重病的家人,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