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经济网
icon
搜索文档
曹操出行港股上市募18.5亿港元 国轩高科等基石投资
中国经济网· 2025-06-25 16:56
上市概况 - 曹操出行于6月25日在港交所上市 股票代码02643HK 收盘价3600港元 较发行价下跌1416 [1] - 全球发售股份总数44178600股 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3253600股 国际发售30925000股 [1][2] - 上市后总股本为544178600股 [2] 发行与募资 - 最终发售价为4194港元 募资总额185285百万港元 扣除上市开支13450百万港元后净募资171835百万港元 [3][4] - 联席保荐机构包括华泰金融控股、农银国际融资、广发融资香港等 共有12家机构参与承销 [2] 资金用途 - 募资净额中19将用于改进车服解决方案及服务质量 18用于定制车开发 17用于技术提升及自动驾驶投资 [5] - 16用于扩大地理覆盖范围 20用于偿还银行借款 10作为营运资金 [5] 公司背景与投资者 - 公司为吉利集团孵化的中国网约车平台 [4] - 基石投资者包括梅赛德斯奔驰移动服务、未来资产证券、国轩高科香港等6家机构 [5]
绿通科技跌2.66% 2023年上市超募17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6-25 16:37
股价表现与发行情况 - 绿通科技6月25日收盘价28.59元,跌幅2.66%,总市值40.73亿元,处于破发状态 [1] - 公司于2023年3月6日创业板上市,发行价131.11元/股,发行数量17,490,000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01% [1] - 上市第四个交易日(2023年3月9日)盘中创历史最高价149.50元,此后股价震荡走低 [1] 募资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22.93亿元,净额21.01亿元,较原计划多募16.96亿元 [1] - 原计划募资4.05亿元,用于年产1.7万台场地电动车扩产等项目 [1] - 发行费用总额1.92亿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1.63亿元 [1] 利润分配方案 - 2022年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现9元(含税),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5股,股权登记日2023年5月24日 [2] - 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每10股派现10元(含税),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4股,股权登记日2024年5月28日 [2]
香江电器募1.95亿港元上市首日破发 去年经营现金流降
中国经济网· 2025-06-25 16:36
上市表现 - 公司于港交所上市首日开盘即破发,报2.65港元,收盘报2.52港元,跌幅11.89% [1] - 最终发售价为2.860港元,位于发售价范围2.860-3.350港元的下限 [2] - 发售股份数目为68,220,000股,香港公开发售与国际发售各占34,110,000股 [1][2] 股权结构 - 上市时已发行股份数目为272,879,509股 [1][2] - 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30,016,000股,占发售股份44%,其中湖北顺捷投资占22%,香港兴黄控股占16.5%,香港云星科技占5.5% [4][5] - 基石投资者持股占全球发售后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1%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益分别为10.97亿元、11.88亿元和15.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7% [5][6] - 同期年内溢利分别为8026.1万元、1.21亿元和1.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2% [5][6] - 2022-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分别为2.24亿元、2.43亿元和7128.8万元 [6][7] 资金用途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155.57百万港元,将用于设立泰国厂房、购置设备、设立研发中心及一般营运资金 [2][3] - 所得款项总额195.11百万港元,扣除上市开支39.54百万港元后为净额 [2] 业务概况 - 公司为生活家居用品制造商,专注电器类及非电器类家居用品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 [1]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20.4%、24.1%和21.9% [6]
破发股朗坤科技4股东拟减持 上市即巅峰招商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6-25 16:13
股东减持计划 - 四位股东华迪光大、千灯华迪、六脉资江、资江凯源计划减持不超过4,218,116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75%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和/或大宗交易,减持时间为公告发布后15个交易日起三个月内 [1] - 上述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3,539,470股,占总股本5.61% [1] 股东背景信息 - 华迪光大、千灯华迪、六脉资江、资江凯源均为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基金,基金管理人均为广东华迪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 - 华迪光大和千灯华迪备案时间为2017年12月,六脉资江备案于2018年8月,资江凯源备案于2018年5月 [2] 公司上市情况 - 朗坤科技于2023年5月23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数量60,892,700股,占总股本25%,发行价25.25元/股 [2] - 上市第三日(2023年5月25日)股价最高达29.57元,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2]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实际募集资金总额153,754.07万元,净额142,499.56万元,比原计划多30,269.62万元 [3] - 原计划募集资金112,229.94万元,用于垃圾处理项目、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3] - 发行费用合计11,254.51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8,630.54万元由招商证券获得 [3] 保荐机构信息 - 公司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保荐代表人为李寿春、王玉亭 [3]
凡拓数创2024年转亏 2022上市超募2亿中信建投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6-25 16:1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65亿元,同比下降36.59% [1][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7亿元,上年同期为1050.22万元,同比下降1884.76% [1][2]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2亿元,上年同期为58.42万元,同比下降32912.67% [1][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481.15万元,上年同期为1931.20万元,同比下降590.95% [1][2]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50%,同比下降21.51个百分点 [2] - 2024年末资产总额13.90亿元,同比下降7.26% [2]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10亿元,同比下降21.85% [2] 2025年第一季度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75.35% [2][3]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61.92万元,上年同期为-3658.01万元,同比减亏38.17% [2][3] - 2025年第一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85.35万元,上年同期为-3863.75万元,同比减亏40.85% [2][3]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83.62万元,上年同期为-6950.56万元,同比改善93.04% [2][3] - 2025年第一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83%,同比改善0.86个百分点 [3] - 2025年第一季度末总资产13.9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47% [3] - 2025年第一季度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7.90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53% [3] 上市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2年9月30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开发行新股2558.34万股,发行价格25.25元/股 [3]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6.4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5.56亿元 [4] - 实际募资净额比原拟募资多2.06亿元 [4] - 原拟募资3.50亿元,用于数字创意制作基地项目、数字创意研发中心升级项目、营销网络升级及数字展示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4] - 发行费用总额9007.99万元,其中保荐承销费6755.79万元 [4] 业绩预告 - 2024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亿元至2亿元,上年为盈利1050.22万元 [5] - 2024年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6亿元至2.1亿元,上年为盈利58.42万元 [5]
蓝皮书:北京多元消费业态融合发展生态格局将在年底初步形成
中国经济网· 2025-06-25 16:09
商圈升级成效 - 商圈人气攀升 客流量和销售额持续增长 为城市经济注入新活力 [1] - 消费结构优化 消费品质全面提升 高品质高附加值商品服务涌现 [2] - 文化 旅游 体育等多元业态融合发展 提升消费体验 [2] 多元消费业态融合 - 构建商 文 旅 体 农 林 水等多领域协同发展的生态格局 [3] - 预计2025年底初步形成 打破商业边界 引领新消费需求 [3] - 注重创新驱动 科技赋能消费 打造智慧化个性化场景 [3] 国际消费中心建设 - 深化商圈改造 丰富商业设施业态组合 营造多元优质消费场景 [4] - 引入国际知名品牌 打造特色主题街区 提升商圈智能化水平 [4] - 推动绿色消费和可持续发展 构建生态化新型消费城市 [4] 对外开放重点领域 - 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合规治理 促进金融业等服务业扩大开放 [4] - 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 深化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国际合作 [4]
破发股和辉光电4高管拟减持 2021上市即巅峰募81.7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25 16:06
公司高管减持计划 - 董事兼总经理刘惠然持有463,000股(占总股本0.0034%),计划减持不超过115,700股(占个人持股25%) [1][2] - 副总经理陈志宏持有364,289股(0.0026%),计划减持不超过91,000股 [1][2] - 总会计师兼董秘李凤玲持有315,000股(0.0023%),计划减持不超过78,700股 [1][2] - 副总经理张斌持有265,000股(0.0019%),计划减持不超过66,200股 [1][3] - 合计减持上限351,600股(占总股本0.0025%),减持期间为2025年7月16日至10月15日 [1][2][3] 股份来源与减持原因 - 所有拟减持股份均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取得,属于无限售流通股 [1][2][3] - 减持原因均为个人资金需求 [2][3] 公司IPO及股价表现 - 2021年5月28日科创板上市,发行价2.65元/股,首日最高价5.14元,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3] - 实际发行3,083,660,725股(含超额配售),募资总额81.72亿元,净额80.02亿元 [4] - 较原计划募资100亿元少19.98亿元,资金用途为AMOLED产线扩建及流动资金补充 [4] 发行相关费用 - 总发行费用1.70亿元,其中保荐机构东方证券承销保荐获1.47亿元承销费 [4] - 保荐代表人为卞加振、李鹏 [4]
兆龙互连实控人一致行动人拟减持 2020年上市募资4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25 16:06
股东减持计划 - 德清兆兴、德清兆信、德清百盛计划减持兆龙互连股份合计不超过2,595,600股,占总股本1% [1] - 德清兆兴拟减持不超过1,457,400股(占总股本0.56%),德清兆信拟减持不超过680,400股(占总股本0.26%),德清百盛拟减持不超过457,800股(占总股本0.18%) [1] - 减持股份来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股份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取得的股份 [1] 股东持股情况 - 德清兆兴持有7,350,000股(占总股本2.83%),德清兆信持有3,150,000股(占总股本1.21%),德清百盛持有3,937,500股(占总股本1.52%) [2] - 德清兆兴及德清兆信为员工持股平台,姚金龙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 [2]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0年12月7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新股3062.50万股,发行价格13.21元/股 [2] - 募集资金总额4.0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3.56亿元,较原计划少7196.91万元 [2] - 发行费用4869.91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3231.13万元 [3] - 原计划募集资金4.28亿元,用于年产35万公里数据电缆扩产项目(2.05亿元)、年产330万条数据通信高速互连线缆组件项目(8328.49万元)、兆龙连接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6950.56万元)、补充流动资金(7000万元) [2] 定向增发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119,500.00万元 [3] - 募集资金将用于泰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高速电缆及连接产品智能制造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3] - 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保荐代表人为周伟峰、俞康泽 [3]
广东佛山南海桂城智算中心启动
中国经济网· 2025-06-25 16:01
佛山南海桂城智算中心启动 - 佛山南海桂城智算中心由北电数智承建并运营,旨在为佛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助力AI+制造领域发展 [1] - 该中心以"一地一策"、"一业一策"为理念,构建城市级AI底座,推动AI技术在佛山制造业的规模化落地 [1] - 智算中心将依据在地产业优势,协同生态合作伙伴,激活本地产业智能化升级潜能 [1] 智算中心对佛山制造业的影响 - 智算中心将解决佛山制造业企业算力获取成本高、安全性不足的问题 [2] - 中心将促进人工智能与生产制造、教育医疗、社会治理等深度融合,打造示范应用场景 [2] - AI有望为佛山制造企业创造超过千亿元的业绩增长 [2] AI创新应用生态联盟 - 北电数智与季华实验室等7家企业共同成立AI创新应用生态联盟 [3] - 联盟将依托智算中心的全栈AI能力,推动当地AI赋能制造业升级 [3] - 智算中心提供算力能力、模型能力、智能体能力等全链条AI赋能支持 [3] 佛山AI赋能产业升级调研报告 - 《报告》基于佛山24家企业及行业协会的深度调研结果 [2] - 佛山龙头企业在生产制造环节已基本完成自动化,未来增长空间向"研发+营销"两端拓展 [2]
河南南阳卧龙区:小艾草“长”成百亿大产业
中国经济网· 2025-06-25 16:01
艾草产业发展现状 -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艾草产业年产值近百亿元,带动6万多群众增收致富 [1] - 卧龙区每天超10万件艾制品发往全国乃至海外 [1] - 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带动周边3000余名村民就业,员工月均工资7000元 [2] - 南阳卧龙艾草产业园吸纳上下游企业35家,带动就业3000余人,年产值达10亿元 [2] 产业升级措施 - 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提供技术指导、联合采购和保底收购服务 [2] - 实施"万名灸师出南阳"计划,创新"三师联动"培养模式 [2] - 建设艾草种质资源基地、艾草产业共享实验室、南阳艾草产业学院 [3] - 发布团体标准15项,研发30余种深加工产品 [3] - 引入数字化技术实现产品溯源 [3] 科技创新成果 - 卧龙区艾草产业科技贡献率超80% [3] - 拥有8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规模以上企业 [3] - 三产融合推动产业附加值提升40%,增加就业岗位6万个以上 [4] 市场拓展情况 - 建成艾灸服务机构200余家,年服务群众超10万人次 [4] - 组织企业亮相20余场展会,向全球推介"南阳艾·卧龙智造" [4] - 艾产品加速进入欧美市场,2024年起出口额同比大幅增长 [4] - 跨境电商平台订单覆盖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4] - 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体验"模式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4] - 建设"仲景工坊"在东南亚推广艾灸等中医适宜技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