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搜索文档
海锅股份实控人等拟减持 净利降2年上市4年共募8.6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09 14:26
减持计划 - 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钱丽萍计划减持不超过3,120,000股,占总股本2.9896%,减持期间为2025年7月31日至2025年10月30日 [1] - 钱丽萍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0,540,838股,占总股本10.1004% [1] - 钱丽萍直接持股7,454,438股(7.1430%),间接持股3,086,400股(2.9574%) [2] 其他高管减持 - 董事钱晓达计划减持不超过45,000股(0.0431%),财务总监李建计划减持不超过39,000股(0.0374%),两人合计减持84,000股(0.0804%) [3] - 副总经理赵玉宝计划减持不超过44,000股(0.0422%),副总经理李欣计划减持不超过40,000股(0.0383%),监事会主席蒋伟计划减持不超过40,000股(0.0383%),三人合计减持124,000股(0.1188%) [4] - 所有减持均通过集中竞价方式进行,减持期间为2025年7月31日至2025年10月30日 [7] 股东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盛雪华、钱丽萍和盛天宇,其中盛雪华和钱丽萍系夫妻关系,盛天宇系其子 [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钱丽萍为公司第4大股东,持股745.44万股(7.14%) [8] - 控股股东盛雪华直接持股15,200,000股(14.5649%),间接持股7,201,600股(6.9007%) [2] - 实际控制人盛天宇直接持股10,284,562股(9.8548%) [2] - 三位实际控制人合计直接持股32,939,000股(31.5626%),间接持股10,288,000股(9.8581%)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3.36亿元,同比增长6.25% [1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35.20万元,同比减少40.24% [1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2795.26万元,同比减少39.00% [1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397.21万元,同比减少22.11% [12] - 公司净利润已连续两年下降,2023年为5581.11万元,2022年为9166.94万元 [12] 上市及募资情况 - 公司2021年9月24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2106万股,发行价17.40元/股,募集资金净额3.27亿元 [10] - 2023年6月20日完成定向增发20,120,724股,发行价24.85元/股,募集资金净额4.88亿元 [11] - 两次募资合计8.66亿元 [12]
岱勒新材5名高管拟减持 首季亏损0.32亿去年亏损2.44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09 14:22
股东减持计划 - 持股5%以上股东杨辉煌计划减持不超过90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2.27%或剔除回购股份后总股本的2.32% [1] - 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总经理兼董事段志勇计划减持不超过23.541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06%或剔除回购股份后总股本的0.06% [1] - 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周家华计划减持不超过43.615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11%或剔除回购股份后总股本的0.11% [2] - 副总经理兼董事康戒骄计划减持不超过25.504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06%或剔除回购股份后总股本的0.06% [2] - 副总经理兼董事钟建明计划减持不超过22.186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06%或剔除回购股份后总股本的0.06% [2] 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情况 - 实际控制人段志明、湖南诚熙颐科技有限公司及一致行动人段志勇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2826亿股 [3] - 段志明直接持有诚熙颐80%股权,为诚熙颐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3] - 段志勇为段志明胞弟,系天然一致行动人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59亿元,同比下降57.63%,净利润-2.44亿元,上年同期为1.12亿元 [3] - 2024年扣非净利润-2.47亿元,上年同期为1.10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92亿元,同比增长488.35%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01亿元,同比下降24.38%,净利润-0.32亿元,上年同期为16.73万元 [3] - 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净利润-0.32亿元,上年同期为-56.62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31亿元,上年同期为1.35亿元 [3] 上市及融资历史 - 2017年9月12日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价10.49元/股,募集资金总额2.16亿元,净额1.87亿元用于年产12亿米金刚石线项目 [4] - 2019年4月16日公开发行可转债2.10亿元,用于年产60亿米金刚石线产业化项目 [4] - 2023年定增募资3.42亿元,发行价6.35元/股,实际募集资金净额3.3588亿元 [5] - 三次募资合计7.68亿元 [5] 分红方案 - 2021年5月25日公告每10股转增3股 [5] - 2023年3月29日公告每10股转增8股 [5] - 2024年5月6日公告每10股派息1.25元并转增4股 [5]
中国银河投顾收警示函 未经委托擅自为投资者卖出股票
中国经济网· 2025-07-09 14:15
证券从业人员违规行为 - 中国银河证券投资顾问熊娇燕在证券经营机构工作期间,作为证券从业人员,存在未经投资者委托擅自为投资者卖出股票以及伪造投资者股票交易对账单的问题 [1][3] - 上述行为违反了《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第四项和第六项的规定 [1][3] - 根据《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重庆证监局对熊娇燕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1][4] 证券经纪业务管理规定 - 《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不得有违背投资者委托、私下接受委托、全权委托、擅自买卖证券、诱导交易、伪造交易记录等行为 [2] - 第四十四条规定证券从业人员违反规定的,可采取出具警示函、责令改正、监管谈话等行政监管措施 [2][4] 公司回应 - 中国银河证券在记者询问时表示受限于内控规定未作答复 [2]
开发区新增三家省级绿色工厂
中国经济网· 2025-07-09 14:03
绿色制造名单入选情况 - 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家企业(鹤壁海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鹤壁中洲彩印有限公司、鹤壁昌宏镁业有限公司)入选2025年度省级绿色工厂,占全市入选总数的25% [1] - 开发区已构建完善绿色体系,拥有全市唯一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与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1] - 开发区目前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省级绿色工厂4家、省级绿色供应链企业2家 [1] 绿色制造体系推进措施 - 开发区科技工信局组织30家重点企业深入学习绿色制造体系标准,引导企业规范发展 [1] - 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把关申报材料,通过专家审核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1] - 对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激发申报热情 [2] 政策支持与未来规划 - 开发区科技工信局积极关注申报政策动态,鼓励符合条件企业参与 [2] - 将继续加大绿色工厂申报力度,壮大绿色制造体系,助力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
盟升电子实控人等拟询价转让 近2年亏上市5年共募15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09 12:21
股东询价转让计划 - 成都荣投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等5名股东拟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合计转让6,186,900股,占总股本3.68% [1] - 转让不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受让方为机构投资者且6个月内不得转售 [1] - 实际控制人向荣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超5%,董事刘荣不属大股东 [1]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收3.31亿元,2024年骤降57.94%至1.39亿元,2025年Q1同比增48.01%至0.21亿元 [2][3] - 2023-2025年Q1净利润持续亏损,分别为-0.56亿元、-2.72亿元、-0.15亿元 [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三年为负,2024年达-3.02亿元 [2][3] 上市与募资情况 - 2020年科创板上市发行价41.58元/股,首日股价最高185.20元 [4] - 实际募资净额10.54亿元超计划5.46亿元,发行费用1.38亿元 [4][5] - 2023年发行可转债募资3亿元,上市以来累计募资14.9亿元 [5][6] 资本运作 - 2022年权益分派每10股转增4股,未派现 [6] - 保荐机构华泰联合证券获承销费1.21亿元,占发行费用87.68% [5]
福建晋江成功办理首宗工业物业分割转让产权登记
中国经济网· 2025-07-09 11:39
工业物业分割转让政策 - 晋江市出台《工业物业分割和转让的实施意见》,支持工业用地按幢、层分割转让,自留产权比例不低于40%,分割单元原则上不得少于500平方米 [2] - 政策允许分批次办理分割转让,新建工业用地可分期办理,存量工业用地可按实际建设情况动态调整分割方案 [2] - 配套用房可随工业功能建筑产权以幢、层、间为单位分割转让 [2] 岁金智谷产业园案例 - 产业园成功办理晋江首宗工业物业分割转让产权登记,首批4家企业获得18宗产权证,厂房面积达13400平方米 [1] - 通过分割转让降低建设成本,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盘活资产并提高用地效益 [1] - 企业可购入定制厂房或按需分割的物业,解决中小企业用地难题,并支持抵押融资 [1] - 园区整体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400万元/亩,年纳税30万元/亩 [1] 政策与行业影响 - 政策促进传统园区转型升级,推动"工业上楼"模式,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效率 [2][3] - 岁金智谷产业园一期吸引27家企业入驻,包括高新、专精特新等战略性新兴行业企业,形成产业链生态 [3] - 政策引导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完善产业链配套,提升园区竞争力 [2][3] 实施流程与后续规划 - 企业需向属地政府申请标准化建设项目,经联审后签订土地出让补充协议,按不低于40%自留比例分割转让 [3] - 晋江市自然资源局将持续推进改革,盘活低效资产,破解要素制约以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3]
超图软件实控人及3高管拟减持 1年1期亏2021定增募7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09 11:32
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及董事钟耳顺计划减持不超过9,656,100股(占总股本2%)[1] - 副总经理白杨建计划减持不超过35,500股(占总股本0.0074%)[1]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谭飞艳计划减持不超过20,250股(占总股本0.0042%)[1] - 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荆钺坤计划减持不超过15,000股(占总股本0.0031%)[2] 财务表现 2024年全年业绩 - 营业收入14.98亿元,同比减少24.30%[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亿元,上年同期为1.52亿元[2] - 扣非净利润-2.62亿元,上年同期为1.11亿元[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69亿元,上年同期为5564.43万元[2] 2025年一季度业绩 - 营业收入2.34亿元,同比减少21.5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54.01万元,上年同期为486.04万元[3] - 扣非净利润-5021.85万元,上年同期为3.44万元[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75亿元,上年同期为-3.31亿元[3] 募集资金情况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3444.2619万股,发行价21元/股,募集资金总额7.23亿元[4] - 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7.15亿元[4] - 募集资金已于2021年7月20日到位[4]
新美星实控人何德平13天减持540万股 套现4534万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7-09 11:30
控股股东减持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何德平及其一致行动人在2025年6月25日至7月7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5,404,28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233% [1] - 其中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2,274,287股(占比0.7673%),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3,130,000股(占比1.0560%) [2] - 按区间成交均价8.39元计算,何德平在13天内套现4534.20万元 [1] 减持计划详情 - 公司此前于2025年5月19日披露减持计划,何德平计划在2025年6月10日至9月9日期间减持不超过8,892,000股(占总股本3%) [2] - 计划中包括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2,964,000股(占比1%),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5,928,000股(占比2%) [2] - 减持计划可根据公司股本变动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2] 股东基本情况 - 信息披露义务人为何德平,住所为江苏省张家港市 [2] - 何德平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 [2] - 本次权益变动类型为减持,存在一致行动人(建水县德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2]
美邦股份实控人方一天减持69.7万股 套现1358万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7-09 11:24
股东减持情况 - 美平咨询拟减持不超过1,248,821股(占总股本0.92%),其中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416,274股,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832,547股 [1] - 美富咨询拟减持不超过1,739,811股(占总股本1.29%),其中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579,937股,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1,159,874股 [1] - 美平咨询已通过集中竞价减持291,300股(占总股本0.22%),减持价格区间19.2125至19.6500元/股,套现5,673,068元 [2] - 美富咨询已通过集中竞价减持405,900股(占总股本0.30%),减持价格区间19.2300至19.6500元/股,套现7,904,657元 [2] - 合计减持697,200股,套现13,577,725元 [3] 股东权益变动 - 减持后美平咨询持股比例从2.60%降至2.38%,美富咨询持股比例从3.62%降至3.32% [3] - 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从69.09%减少至68.57% [2] - 权益变动触及《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1%整数倍标准 [2] 公司控制权情况 - 实际控制人为张少武、张通、张秋芳家族,通过连云港通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美富咨询、美平咨询等一致行动人控制公司 [3] - 减持计划不会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3] - 减持股份全部来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股份 [3]
杭州构筑服务业开放新格局
中国经济网· 2025-07-09 07:47
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 中国服务业正经历结构深度转型与创新动能跃迁的重大变革[1] -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开始在北京开展首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 目前已形成"1+4+6+9"共20个省市的试点格局[1] - 2022年年底杭州获批进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序列 被赋予97项试点任务[1] - 2024年国务院发布加速推进试点工作的通知 明确119项试点任务[1] 杭州试点成效 - 杭州97项任务已全部实施 自评完成92项 完成率94.8% 在2024年度商务部综合评估中位列同批城市第2名[5] - 2024年杭州市服务业增加值15962亿元 同比增长5.0%[6] - 实际利用外资65.42亿美元 规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跃居第三[6] - 服务贸易出口额194.51亿美元 同比增长6.59% 其中数字服务贸易占比超70%[6] 数字经济发展 - 杭州锚定"数字浙江"建设战略航向 以数字经济为引擎驱动城市跨越式发展[4] - "数字火炬手""数字人"点火 电子身份注册等多项首创数字生活新服务在亚运会上呈现[4] - 丰富完善酒店 医院等多场景数字人民币受理设施[4] - 举办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4] 人工智能产业 - 滨江互联网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构建"1+3"产业体系 汇聚众多数字产业头部企业及独角兽集群[5] -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息技术服务创新发展区打造"机器人行业产业大脑"入选省级建设项目[5] - 杭州人工智能"六小龙"包括游戏科学 深度求索 宇树科技 云深处科技 强脑科技和群核科技[5] 创新实践案例 - 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和赋权改革累计赋权成果636项 占全省赋权成果数的95%以上 实现转化1751项 转化金额2.8亿元[3] - 杭州市司法局 市贸促会"探索'数智化'在线司法解纷新模式"等6项成果入选商务部最佳实践案例[7] - 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创新推出海铁联运"一箱制""一单制"模式[8] - 杭州高新区发布全国首批"数据合规流通数字证书" 探索构建"跨链互认"机制和数据要素"改革沙盒"机制[9] 企业受益案例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借助海关"数智保税仓"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年节约600多万元[10] - 浙江健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享受离岸转手买卖政策便利化处理[10] - 浙江麦瑞克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国际人才服务平台成功引进多名核心国际人才[11] - 同盾科技有限公司为跨境电商平台提供风险管控方案 帮助客户避免超过6000万美元经济损失[11] - 牛津智能发布全球AI初创企业价值创造30强榜单 估值结果与上市公司首日市值高度吻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