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齐鲁晚报
icon
搜索文档
支持加大信贷投放,山东省6月末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达2284亿元
齐鲁晚报· 2025-07-25 18:18
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实施情况 - 截至6月末山东省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达2284亿元 同比增加165亿元 支持中小银行信贷投放[1][4] - 支农支小再贷款是人民银行向银行机构提供的贷款 旨在优化信贷结构 引导中小银行扩大对涉农 小微和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4] - 人民银行通过增加额度 降低利率 优化管理方式持续加大低成本资金支持力度 引导银行向政策支持领域倾斜配置资源[4] 信贷投放与流动性 - 再贷款作为基础货币供应渠道 帮助中小银行保持流动性充裕 6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76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2473亿元 同比多增59亿元[4] - 2025年上半年全省中小银行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64% 同比下降0.24个百分点 主要受益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5] 信贷结构优化措施 - 建立"再贷款+"工作机制 联合多部门对绿色 科创等领域专列再贷款额度 配套贴息 银企对接等支持措施[5] - 截至6月末涉农贷款余额1.43万亿元 小微贷款1.73万亿元 绿色贷款3595亿元 中长期贷款2.21万亿元 较年初分别增加657亿元 1608亿元 791亿元 1267亿元[5] 未来政策方向 - 将继续引导银行用好再贷款政策 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围绕政策支持领域集中发力[6]
山东省已推动17家企业和机构在债券市场“科技板”发债227亿元
齐鲁晚报· 2025-07-25 18:18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情况 - 山东省已推动17家企业和机构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技创新债券227亿元 [1][5] - 发行规模居全国前列 涵盖11家国有企业 4家民营企业 1家股权投资机构 1家金融机构 [5] - 行业覆盖电子信息 新能源 新材料 高端化工 生物医药等科技创新领域 [5] 科技创新债券特点 - 发行主体广泛 包括科技型企业 金融机构和股权投资机构三类 [4] - 资金用途聚焦 科技型企业募集资金可用于研发投入 项目建设 并购重组等 股权投资机构50%以上资金投向高技术制造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4] - 发行方式灵活 支持含权结构 发行缴款 还本付息等创新条款 [4] - 增信措施丰富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 [4] 债券市场"科技板"成效 - 实现三类发行主体全覆盖 债券期限长达5年期 10年期 单笔最低发行利率1.63% 加权平均利率2% [5] - 落地全国首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创设的5年期信用风险缓释凭证 全国首单农商行科技创新金融债券 全国首单上海清算所托管科创债柜台质押业务 [6] 未来工作方向 - 继续落实科技创新债券支持政策 加强宣传推介 挖掘市场主体债券融资潜能 [6] - 依托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探索央地联合增信机制 争取更多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6]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山东省已设立养老金融特色网点、特色分支行30家
齐鲁晚报· 2025-07-25 18:18
山东省养老金融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5月末山东省养老产业贷款余额1394亿元同比增长214%高于全部贷款增速12个百分点贷款平均利率393%同比下降54个BP实现量增价降的良好态势 [1] - 全省金融机构成立养老金融事业部2个养老金融样板示范行13家养老金融特色网点特色分支行30家 [4] - 省投融资担保集团创新推出鲁担养老服务贷上半年助力投放信贷资金9255亿元平均年化担保费率低至063% [6] 政策支持与机制建设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养老金融纳入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五篇大文章之一 [4] - 山东省建立11部门参与的养老金融工作协调机制并印发《山东省金融服务养老事业和银发经济工作方案》 [4] - 鼓励威海烟台淄博日照滨州等老年人口占比高地市创新融资服务模式 [4] 银企对接与融资服务 - 建立全省养老产业项目库通过山东省银企对接服务平台推送融资需求编发《山东省金融机构养老信贷产品手册》包含40项信贷产品 [5] - 举办金融支持山东省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政会金企对接会推介46家民营涉老企业需求与19家达成合作意向涉及金额104亿元 [5] - 开展金融支持养老服务发展五个一提升行动累计走访企业1765个向115家企业发放贷款1842亿元 [5] 产品创新与激励措施 - 组织开展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优秀金融产品评选对入选养老系列贷产品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6] - 下一步将建立服务消费与养老贷款监测机制编发优秀案例开展服务质效评估 [6]
山东省内主要法人银行预计10月底前全接入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齐鲁晚报· 2025-07-25 18:18
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 截至2025年6月末 省内金融机构累计查询资金流信用信息产品11.4万笔 共向1.2万户企业授信847亿元 [1][4] - 平台上线后 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组织恒丰银行 山东省联社完成全国首批接入 推动14家城商行和1家村镇银行申请第二批接入 目前已有5家城商行上线运行 其余机构预计10月底前完成接入 实现省内主要法人银行机构全覆盖 [4] - 山东省联社创新打造"资金流信用信息+"综合服务模式 推出"中小微企业流水贷"产品 累计查询6万笔 发放贷款214亿元 惠及小微企业4488户 [6] 平台推广与应用 - 部署开展资金流信息平台支持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行动 统一制作操作指引和业务流程 组织多层次培训 推动平台应用纳入地方政府部门助企融资政策工具箱 [5] - 通过省级主流媒体 官方微信公众号专题宣传平台功能 在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布设宣传海报 提升社会知晓度 [5] - 组织金融机构通过入企走访 贷前调查 银企对接会 专场培训等形式 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解读和操作辅导 [5] 数据创新应用 - 推动金融机构建立资金流信用信息深度应用机制 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 研发基于资金流信用信息的多元场景应用产品 提升企业融资覆盖面 可得性 便利度 [6] - 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平台推广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确保第二批机构如期接入 持续扩大服务覆盖面 [6] - 深化政银企对接 引导市场主体充分认识 主动运用平台 推动数据价值转化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 [6]
“驻”进企业心坎里,山东科协织密科创“毛细血管”
齐鲁晚报· 2025-07-25 17:15
潍坊农机装备产业现状 - 潍坊农机装备产业基础雄厚,拥有雷沃等龙头企业,但产业集群整体产值与制造能力不匹配 [1] - 企业面临研发能力不足、项目申报无门、产品销路受阻三大"卡脖子"难题 [1] - 山东农机学会组建86人专家科技服务团,精准对接企业痛点 [5] 学会服务模式转型 - 山东农机学会从被动等待转为主动服务,提供全链条项目申报辅导并策划国际对接会,促成中俄企业1300多万元意向成交额 [5] - 山东环境科学学会主动筛选高能耗企业,提供能效管理解决方案并全程参与项目实施 [7] - 山东电子学会通过六年持续沟通,促成半导体级硅材料切割工艺升级合作,突破企业互信壁垒 [4] 企业转型成效 - 临清某轴承企业通过学会推动的产学研合作,产品合格率从30%提升至90%以上,实现高端制造转型 [8] - 某发泡材料企业在学会资源支持下转型进入房车能源管控系统领域,完成"二次创业" [8] - 山东农机学会会员单位从68家自然增长至100多家,增长率超30%,会费收缴率从不足40%提升至70% [8] 学会角色定位 - 学会填补"政府不便干、企业不能干、社会团体干不了"的服务空白,成为创新生态中的关键第三方 [1][9] - 通过长期深度服务(如"六年跟一企,百次访一地"),建立企业信任关系 [9] - 全省百余家省级学会连接产业需求与科研资源,推动科技服务"毛细血管"畅通 [9]
山东规划形成以青岛港为龙头的“三主四辅”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布局
齐鲁晚报· 2025-07-25 16:42
规划思路 - 更加注重落实国家重大战略 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战略部署 发挥山东地处"一带一路"交汇区域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心地带区位优势 [3] - 构建沿海港口辐射东西、内河水运连通南北的现代水运体系 推动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 将山东省打造成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 [3] 规划原则 - 突出陆海统筹 海河互济 实现沿海规划与内河规划合二为一 统筹布局全省沿海与内河水运资源 推动海河联运发展 [4] - 强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对接合作 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现代水网规划、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衔接 [4] - 首次明确"三类十种"货物运输系统和内河各港口在重要物资运输系统中的定位分工 [4] - 首次在布局规划中提出智慧、绿色、安全等发展规划内容 [4] 规划内容 - 沿海方面突出青岛国际枢纽港地位 形成以青岛港为龙头的"三主四辅"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布局 [5] - 内河方面增加小清河、新万福河两条国家高等级航道 提升济南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 [5] - 形成"一主四辅多点"内河港口群和"一纵两横、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新格局 [5] - 从陆海联动、融合发展、智慧水运、绿色水运、平安水运、现代航运服务等六个方面推动水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5]
2024年青岛港完成货物、集装箱吞吐量7.1亿吨
齐鲁晚报· 2025-07-25 16:42
青岛港发展现状 - 青岛港是国际枢纽港、世界第四大港,在山东世界级海洋港口群中发挥龙头作用 [1] - 202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7.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087万标准箱,分别位居全球第四位、第五位 [3] - 拥有230余条集装箱航线,数量稳居我国北方港口首位 [3] - 2024年完成海铁联运量254.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5.3%,连续十年位居全国第一 [3] 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 形成"一湾两翼辖六区"的总体发展格局 [3] - 建成亚洲首个全自动化无人码头、世界最大的40万吨矿石码头、45万吨原油码头 [3] - 可停靠世界最大2.4万标准箱集装箱船、世界最大23.7万总吨邮轮 [3] - 计划开工建设总投资约770亿元的港口重大项目 [4] - 加快董家口港区专业化泊位建设,推进前湾港区集装箱升级改造工程 [4] 航运物流网络发展 - 2024年海运航线数量保持北方第一 [3] - 2024年计划新增10条海运航线 [4] - 2024年集装箱海铁联运量目标265万标准箱,力争"十一连冠" [4] 智慧绿色转型 - 2024年岸电接电量超100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63%,居北方港口首位 [4] - 自动化码头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到62.62自然箱/小时,第十三次刷新世界纪录 [4] - 深化人工智能应用,扩大氢能应用规模 [4]
土巴兔发布2025上半年装修趋势:每百人中九十九个做资金托管
齐鲁晚报· 2025-07-25 16:36
家装消费趋势 - 新增装修需求同比增长11 9% 资金托管渗透率达99% 付费质检用户同比增长120% [1] - 现代简约风格占比66 89% 日式原木风格成为新宠 轻奢 新中式等风格保持较高人气 [5] - 局改项目需求环比增长27% 微装项目需求环比增长29% 体现预算收缩趋势 [8] 装修预算变化 - 5-12万预算区间占比从70 38%下降至61 3% 减少近10个百分点 [3] - 5万以下预算区间占比从11 73%增至16 48% 提升近50个百分点 人数增长近一半 [3] - 12-20万预算区间占比也有显著增长 [3] 用户行为变化 - 装修决策周期拉长 30-90天决策周期占比上升 一个月内决策占比下降7个百分点 [16] - 超7成用户首选平台学习装修知识 包括短视频平台和专业家装平台 [20] - 男性装修决策占比从57 45%增至59 5% 男性更关注基础装修 女性偏向软装 [20] 平台服务发展 - 资金托管服务渗透率达99% 13年间为数十万用户挽回损失 2022年避免800余万元资金损失 [12][14] - 第三方质检服务用户增长120% 反映消费者对质量和资金安全的高要求 [12][14] - 平台直连工长和金属衣柜等性价比方案受年轻人青睐 [8]
山东将加快构建国内国际“5+5”海上运输通道
齐鲁晚报· 2025-07-25 16:33
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核心内容 - 《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2025—2035年)》正式发布实施 旨在构建现代化高质量水运体系 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和通江达海内河水运网 [1][3] - 规划提出至2035年建成"能力充分 保障有力 安全高效 智慧绿色"的港口与航道体系 形成"三主四辅"海洋港口群和"一纵两横 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 [4] - 山东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0亿吨居全国首位 青岛港 日照港 烟台港吞吐量均居全球沿海港口前十 [3] 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布局 - 构建以青岛港为龙头 烟台港 日照港为两翼 威海港 滨州港 东营港 潍坊港为补充的"三主四辅"港口群布局 [5] - 加快构建国内国际"5+5"海上运输通道 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和世界一流海港 [5] - 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全球领先 [3] 内河水运网络建设 - 形成以济宁港为核心 枣庄港 菏泽港 泰安港 济南港为辅助的"一主四辅多点"内河港口群布局 [5] - 构建总里程约3100公里的"一纵两横 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 包括京杭运河 小清河 新万福河等国家高等级航道 [5] - 京杭运河2000吨级船舶 万吨级船队直达长江 小清河实现全线复航 [3] 港口运输系统优化 - 构建设施一流 专业高效的"三类十种"运输系统 优化港口运输结构 [6] - 提升客运 滚装运输服务能力和品质 为能源和重要物资储运基地建设提供支撑 [6] - 完善多式联运体系 优化内陆港功能 谋划构建沿黄陆海大通道 [6] 水运一体化发展 - 推动港口和航道与城市 产业融合协调 统筹推进创新智慧 绿色低碳 安全可靠发展 [6] - 提升航运服务业辐射能级和港航供应链服务水平 [6] - 规划包括环境影响分析 组织领导 实施管理 要素保障等八部分内容 [4][6]
未来济宁将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齐鲁晚报· 2025-07-25 16:33
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 - 山东省提出"一纵两横、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和"一主四辅多点"内河港口群总体布局 [3] - 规划明确京杭运河为"骨干航道"、济宁港为"核心港" [3] - 济宁市锚定"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总体目标 [3] 济宁内河航运发展现状 - 济宁港完成上半年吞吐量5575万吨,同比增长10.4% [1] - 水路货运周转量达153.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1% [1] - 京杭运河通航里程和船舶运力居沿线14个通航城市首位 [1] - 高等级航道增至360公里,占全省58% [1] - 开通集装箱航线29条,通达152个城市和16个国家 [1] 航运中心建设规划 - 加快修编《济宁港总体规划》 [3] - 启动编制《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五年规划(2026-2030年)》 [3] - 加快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3] 多式联运物流建设 - 构建"一干双线十二支"高等级航道网 [4] - 打造8个现代化多式联运枢纽 [4] - 济宁港2023年将迈入"亿吨大港",吞吐量突破1亿吨 [4] - 水路货运周转量预计增长7%以上 [4] 港产融合发展 - 搭建港航一体化产业互联网平台 [4] - 加快培育"七大百亿临港产业园区" [4] - 建设新能源船舶制造业基地,年内下水新能源船舶100艘 [4] - 港航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