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方农村报
icon
搜索文档
“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真乡助力斗门农文旅发展迎新机
南方农村报· 2025-09-05 22:32
活动背景与目的 - 珠海市斗门镇人民政府 珠海农控集团与南方农村报社联合主办"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斗门镇农文旅融合发展对接会 近百家当地行业商家参与[2][3][4] - 活动旨在整合各界资源搭建协作桥梁 赋能斗门镇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推动南方农村报"真乡"平台高效服务本地企业[5][7][8] 政策支持与战略方向 - 珠海市发布《"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明确通过"媒体+文化"与"媒体+生活"两大路径推进农文旅融合[10][11] - 斗门镇聚焦辖区资源与区位优势 结合各级媒体资源将政策导向转化为实际行动[11][12] - 珠海农控集团发挥国企资源整合优势 立足珠港澳农产品保供与流通 乡村振兴和农文旅融合三大战略 以"真乡"平台为数字化载体融入省级"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37][38][39] 平台运营与技术支持 - "真乡"平台打造"一平台三载体"(APP 微信小程序和PC端) 核心目标是连接城市游客与乡村经营者[21][22] - 平台提供精品线路 古村古镇 必睡民宿 乡间美食等功能 基于30万用户行为数据构建智能服务体系 实现个性化推荐[23][24] - 平台推出首年免佣金政策 配套流量倾斜 活动赋能 培训指导等扶持措施[27][28] - 目前平台已汇聚30万注册用户 1000多户商家 每日10万用户通过平台"云游乡村"[30][31][32] 区域资源与产业基础 - 斗门镇作为珠海乡村振兴示范镇 拥有丰富岭南古村落群落 万顷生态农业园及黄杨山文旅带[36] - 当地商家积极认可平台价值 斗门清朝古街益和楼餐厅强调非遗产品适合上线 人文艺术主题民宿榄阅•小筑注重文化体验与情绪价值[43][44][45][46] 发展成效与未来展望 - 真乡平台自2025年8月1日上线后已搭建联通城乡的数字纽带[47][48] - "媒体+"赋能通过订单 传播 活动等实践 成为推动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切实路径[49][50]
观察|“媒体+”赋能 药食同源破题高州龙眼品牌价值跃升
南方农村报· 2025-09-05 21:34
观察|"媒体+"赋 能 药食同源破 题高州龙眼品牌 价值跃升_南方 +_南方plus 9月初,在高州 市分界镇储良 村,火了一整个 夏天的龙眼鲜果 已接近尾声,但 空气中龙眼肉烘 干的香气却愈发 浓烈。 从7月中旬开始 采摘出货,到8 月初达到出货高 峰,再到9月初 收官。在这不到 50天的时间里, 创下新高的32万 吨高州龙眼被销 售一空,平均每 天出货量超600 吨。据悉,高州 龙眼鲜果产值已 乘"媒体+"之 势,高州龙眼正 超越"甜味"的浅 层叙事,深 描"药食同源"的 经超26亿元,今 年龙眼全产业链 产值有望破80 亿。 位于高州市分界镇储良村的储良母树公园 "如何突破精深 加工瓶颈,拓展 产品版图,实现 价值倍增?如何 深挖放大"道 地"精髓,写 好"药食同源"篇 章,塑强核心竞 争力?"高州市 副市长熊辉武指 出,登高望远, 方知天地广阔, 面向未来,我们 紧扣"媒体+"的 浪潮,推动高州 龙眼不断实现品 牌价值跃升。 健康底色,不断 实现从"地标产 品"到"健康符 号"的价值跃 升。 "媒体+渠道" "引进来"激活产 业源头活水 从网红主播穿梭 果园实时直播, 到采购商沉浸式 考察种植基地与 ...
“看得见、用得上”!技术人才双下沉,广东激活地方猪育种新动能
南方农村报· 2025-09-05 21:34
产学研合作模式 - 基因中心与乐家庄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地方猪育种科技合作基地采用生产企业加科研单位的产学研协同模式[4][5][9] - 合作聚焦育种领域开展保种群提纯复壮工作确保优良基因稳定传承并探索与其他地方猪种的杂交体系培育口感更佳雪花出肉率更高的优质猪种[21][22][23] - 政企研深度合作瞄准地方猪生长周期长饲料成本高繁殖效率低等痛点通过技术创新打通实验室到生产一线的通道让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10][11][12] 品种保护与遗传资源开发 - 广东小耳花猪是有着数百年养殖历史的地方特色猪种主要分布在茂名湛江肇庆等地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品种政府投入专项资金支持保种工作[24][25][31] - 政府推动华南区地方猪活体基因库建设收集保护包括小耳花猪在内的4个地方猪种为长期育种提供稳定的资源保障确保优良基因得以世代传承[33][34] - 乐家庄被认定为省级保种场承担小耳花猪种质资源保护重任凭借丰富养殖经验和专业技术团队开展保种工作[32] 育种技术创新与经济效益 - 通过将广东小耳花猪与巴克夏猪杜洛克猪进行杂交培育的新品种在保持肉质风味不变的前提下瘦肉率从原来的40%提升至56%经济效益直接提升10%[36][37] - 基因中心采用产科教融合方式助力地方猪资源保护和优异基因的保存利用开发推动地方猪品种肉质等指标提升到新水平[13][14][15] - 佛山地方猪育种基地落地后各方将围绕品种改良性能提升品质优化等方向持续发力推动小耳花猪育种技术不断突破[38][39][40] 技术人才支持与产业应用 - 基因中心已与江门汕头梅州等20余家单位合作获得科特派项目10余项专家工作站项目4项近两年主动对接30余家农业龙头企业组织技术交流培训等活动40余场次[46][47][48] - 科研院所派遣专业人才驻场指导通过手把手教学帮助企业技术人员掌握基因检测育种筛选等专业技能并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示范等方式提升养殖户科学养殖水平[65][66] - 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针对地方猪营养技术优化发酵饲料技术升级等实际问题组织专家团队与企业展开深入合作填补地方猪基础研究的空白[58][59][60] 市场需求与政策环境 -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特色优质农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广东小耳花猪迎来发展机遇[26] - 政府部门加大对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重视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小耳花猪的保种和开发利用保驾护航[27][28] - 借助科技创新和全链整合地方猪产业正加速向现代化集群转变未来将进一步把握市场机遇将品种特色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71][72][73]
总产、单产均创三年来新高! 茂名早稻迎来丰收
南方农村报· 2025-09-05 21:34
核心观点 - 茂名市2025年早稻总产量和单产均创近三年新高 实现"双增" [1][2][3] 生产数据 - 2025年全市早稻种植面积超144万亩 总产量突破62万吨 单产达431公斤/亩 [2][3] - 总产量同比增长0.4% 单产同比增长0.9% [3] 技术措施 - 实施水稻合理密植项目 示范面积达8.5万亩 栽插密度提升至每亩16000穴以上 较非示范区提高15% [9][10] - 示范区平均理论产量超600公斤/亩 [11] - 在五个县区支持规模主体集成高产技术模式 计划推动关键技术应用面积6.04万亩 [12][14][15] - 开展低产品种替换 合理增加栽插密度 大面积推广"一喷多促"等措施 [17][18] 病虫害防控 - 重大病虫害防治处置率达100% 粮食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24][25] 社会化服务 - 社会化农业服务主体年服务面积超50万亩 带动150万亩 服务小农户12万户 [27][28] - 主推技术到位率100% [28] 品种推广 - 大力推广吉丰优1002 广泰优1002等优质品种 实现良种全覆盖 [29][30][31]
赋能茶农,推进县域茶树生态种植与绿色防控
南方农村报· 2025-09-05 21:34
赋能茶农,推进 县域茶树生态种 植与绿色防控_ 南方+_南方plus 为了聚焦实 施"百县千镇万 村高质量发展工 程",强化农村 科技特派员责任 担当,推进县域 优势农业绿色种 植与防控关键技 术应用与示范推 广。近日,广东 省揭西县京溪园 镇人民政府、驻 镇帮镇扶村工作 队联合广东省农 业科学院动物科 学研究所科技特 派员,定于8月 14日举办"茶树 生态种植与绿色 防控关键技术相 关专题培训 班"相关专题培 训班。 揭西县是广东省 茶叶种植大县, 全县茶树种植总 面积近7万亩, 年产成品茶约 全。希望参加培 训的企业代表、 合作社代表等种 植户要珍惜此次 机会,学习掌握 更多技术知识。 培训会上,邀请 广东省农业科学 院茶叶研究所技 术专家刘嘉裕做 了专题培训,题 目为:茶树生态 种植与绿色防控 关键技术。培训 内容涵盖了茶树 种植发展史、茶 树种植面临的突 出问题、肥料与 农药使用、新品 种栽培技术、绿 4000多吨,年产 值达7个多亿 元。京溪园镇作 为揭西县的茶叶 核心产区,现有 茶树种植面积约 1.0万亩,其中 粗坑村黄满寨茶 叶种植专业合作 社完成6244亩, 京明茶园、大鹿 农业公园、樱山 花 ...
黔韵赤水入湾区!赤水农文旅融合推介会在珠海举行
南方农村报· 2025-09-05 21:34
活动概况 - 赤水市于9月4日在珠海中海铂尔曼酒店举办"黔韵赤水·相约湾区"农文旅融合推介会 旨在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外客源市场 [2][3][4] - 活动主题为"醉丹霞·宿赤水" 聚焦农文旅资源整合与区域合作 覆盖珠海、中山、江门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等目标市场 [2][4][6] 资源与合作推进 - 赤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袁贵平全面推介当地资源优势 强调以农文旅为纽带深化与湾区城市合作 吸引大湾区游客进行文化溯源和康养休憩 [8][9] - 粤港澳大湾区旅行社行业组织联盟轮值主席李强表示将联动澳门旅游资源 组织游客体验丹霞奇景与竹乡雅韵 助力赤水拓展海内外客源市场 [12][13] 宣传与产品展示 - 活动现场播放农文旅融合宣传片 突出赤水丹霞层峦叠嶂、万顷竹海和飞瀑流泉等自然景观 强化"中国最美丽的地方"形象定位 [17][18] - 赤水文旅推介官以"吃住行游购娱"为主线详解生态资源与景区特色 贵州长征文旅集团则聚焦丹霞旅游区产品与合作政策 [20][21] 参会规模与成果 - 活动吸引60余名来自澳门、珠海、中山、江门的旅行商、行业协会代表及媒体人士参与 多家企业就线路开发达成初步意向 [22][23][24] - 设置非遗文创及特色商品展示区 展出赤水竹编、酱香酒、晒醋、竹笋、石斛等产品 增强客商体验与商业对接机会 [26][27] 战略意义与未来规划 - 活动为赤水对接湾区及东南亚市场奠定基础 依托东西部协作机制搭建长效合作平台 [30][31] - 未来计划推出定制化农文旅产品 重点吸引湾区市民及东南亚游客 推动客源市场拓展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 [31][32]
武夷山组团参展广州美博会,茶香四溢展新姿
南方农村报· 2025-09-05 21:34
参展概况 - 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中心组织7家企业组团参展第68届广州美博会 [2][3] - 展会现场吸引大量观展者驻足品鉴武夷山茶产品 [3][4] 茶产业历史与地位 - 武夷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 是乌龙茶与红茶的发源地及万里茶道起点 [7][8] - 茶产业历史可追溯至千年前 茶树生长于丹霞地貌环境 形成独特"岩骨花香"韵味 [8][9] 茶叶品类与工艺 - 武夷岩茶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主要品种包括大红袍 铁罗汉 白鸡冠 水金龟 肉桂和水仙 [10] - 制作需经10余道纯手工工序 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11][12][13][15][16][17] - 2022年武夷岩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18] - 正山小种为世界最早红茶 有400多年历史 茶叶外形条索肥实 带桂圆干香味 [19][20][21][22] 展会现场反馈 - 三秀茶业展示不同年份武夷岩茶 计划开发茶与美容 大健康结合的衍生产品 [25][26][27] - 观展者对茶品口感表示惊艳 认可岩骨花香特色及桂圆干香味 [28][29][30] - 年轻消费者通过展会了解茶文化及产业延伸价值 [31][32][33] 战略意义与发展方向 - 广州为武夷岩茶主要消费市场 参展可实现跨行业市场流量导入 [36][37] - 茶产业向多元化发展 茶多酚 茶氨酸等成分与美容 大健康产业天然契合 [38][39] - 通过美博会平台探索开发茶化妆品 茶保健品等衍生产品 推动产业创新升级 [40][41][42]
“英德红茶,世界高香红茶!”英德红茶全新广告即将上线
南方农村报· 2025-09-05 21:34
"英德红茶,世 界高香红 茶!"英德红茶 全新广告即将上 线_南方+_南方 plus 0:00 / 0:05 (英德红茶,世界高香红茶,时长共05秒) "英德红茶,世 界高香红茶!" 9月6日起,英德 红茶全新广告将 在广东广播电视 台多个频道的黄 金时段震撼登 场。据介绍,此 次宣传将持续至 9月21日,涵盖 广东卫视、民生 频道、影视频 道、大湾区卫视 以及珠江频道。 在这16天里,英 德红茶广告将累 计播放 72 次, 通过高频次、高 曝光的传播策 略,向广大观众 深度展示英德红 茶的独特魅力。 早在多年前,英 德红茶便开启了 多元化的品牌推 广之路,从 "下 地铁、进高 铁",让出行的 旅客随时随地都 能邂逅英德红茶 的身影,到 "上 广州塔、游珠 江",将英德红 茶通过湾区,走 向世界。特别是 在电视媒体宣传 方面,英德红茶 多次亮相央视。 4月 30日,"英德 红茶" 形象宣传 片在中央广播电 视总台多个集中 宣发,品牌知名 度与美誉度大幅 提升。此外,英 德红茶还 走出 国门,走进美国 纽约时代广场纳 斯达克大屏幕, 在 2024 年借助 广东广播电视台 体育频道平台, 在巴黎奥运会期 间向全球 ...
20分钟冲上榜一、2小时售罄!“媒体+”陪跑,“兴宁鸽”登陆东方甄选直播间卖爆了
南方农村报· 2025-09-05 12:02
直播表现 - 东方甄选广东乳鸽专场直播开播仅20分钟便冲上抖音生鲜榜第一名 [7][10] - 直播仅两小时货品售罄 [1][7] - 品牌"陈小鸽"通过直播实现显著销量增长和影响力提升 [26][28] 品牌与产业建设 - "兴宁鸽"为区域公用品牌 通过媒体+持续推介形成市场号召力 [11][12][24] - 运营主体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公司实现年加工肉鸽1500万只 成为省级龙头企业 [13][14][15] - 产业涵盖养殖、加工、科技、营销全产业链 推动集群化发展 [12][15] 媒体+战略赋能 - 广东省八大畜牧业协会联合发布《"媒体+"赋能广东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19][20] - 媒体+通过电商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增强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安全的信任 [23][25] - 媒体+深度融入畜牧产业发展环节 提供信息传播、资源整合、品牌塑造支持 [20][21][25] 平台合作与市场拓展 - 东方甄选作为头部直播电商平台拥有庞大用户群体和强大带货能力 [26][27] - 此次合作是媒体+陪跑畜牧业在广东鸽产业中的生动实践 [26][29] - 通过直播渠道将产品推向全国市场 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市场份额 [25][28][29]
撬动全网热度暴涨百倍,一颗“黄金果”的逆袭路 | 疆品入湾记②
南方农村报· 2025-09-05 10:31
核心观点 - 疏附木亚格杏通过广东援疆推动的"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实现产业升级和市场扩张 全网话题量增长超百倍 电商销量大幅提升 农户收入显著增加[22][23][24][41][43][59]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 人工授粉技术使木亚格杏坐果率从1%提升至35%[31][32][33] - 引入病虫害防控和标准化管理 商品果比例最高达65%-70%[34][35][36] - 鲜杏售价提升至接近70元/公斤 部分收购价从6-8元/公斤涨至15-25元/公斤[36][37][42][43] 产量与销售表现 - 2025年疏附县木亚格杏挂果面积6万亩 产量突破6万吨[39][40] - 电商销售量同比增长672% 全网话题量从2.4万增长至超200万[22][23] - 鲜杏和杏干销售比例从传统9:1优化至近1:3 鲜杏销量提高184%[48][57][58][59] 农户收入与区域经济 - 收购款发放约159万元 覆盖杏农400多户 部分农户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16][17][19][43] - 铁日木乡鲜杏销售460吨收入690万元 杏干产量1385吨预计收入5540万元 总产量提高37%[58][59] - 每亩增收800元 农户种植积极性高涨 有农户计划从5亩扩种至20亩[17][59] 物流与渠道拓展 - 通过冷链物流和"大湾区—中吉乌"国际班列降低运输折损率 实现隔日达[69][70][71] - 举办推广活动吸引80名采购商 单平台签订5万笔采购协议[75][76] - 累计直播超20场 推动销售鲜杏616吨 销售额2608万元[78][79] 市场扩张与品牌建设 - 从新疆本地市场扩展至粤港澳大湾区及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24][47][48] - 在广东对口援疆地区名优产品体验馆设立专柜 实现跨季节销售[60][61][62] - 通过溯源活动和线上直播强化品牌认知 推动优质特色产品行销全国[76][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