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

搜索文档
江苏省首单科研仪器共享损失补偿保险落地苏州
苏州日报· 2025-06-21 07:31
科研仪器开放共享保险 - 全省首单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损失补偿保险落地苏州 人保财险苏州市分公司为苏州苏大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提供超400万元风险保障 [1] - 保险方案解决科研仪器共享中设备损坏责任界定难 承担难 追偿难等痛点 减少仪器持有单位不敢用 不愿共享的顾虑 [1] - 苏州苏大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拥有价值超千万元的高端科研仪器 长期为医疗器械及原材料研发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1] 保险方案创新 - 保险方案融合"共享经济+科技保险"模式 覆盖因设备设计缺陷 安装错误 操作失误等导致的损坏或灭失风险 [2] - 举措消除科研仪器持有单位安全顾虑 扫清中小微科创企业使用高端设备的瓶颈 打通科研资源共享"最后一公里" [2] - 研究所检测团队负责人表示 保险对操作风险的保障使其更有信心在检测服务中充分使用高端设备 提供更全面 更高端的检测服务 [2] 政策推动与未来规划 - 市科技部门将联合仪器管理部门 高校院所及仪器维修单位 推动更多科研仪器"走出实验室" 释放科技资源共享效能 [2] - 苏州苏大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响应国家鼓励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政策 已对外开放检测设备服务 [1]
苏州市委召开全市警示教育会
苏州日报· 2025-06-21 07:31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档主要涉及政府会议和作风建设,与公司和行业无直接关联。因此,按照注意事项第4条要求("只输出关于公司和行业的内容"),本次分析无相关内容可总结。
苏深杭新增A股企业并列全国第一
苏州日报· 2025-06-21 07:31
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情况 - 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于6月2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 [1] - 公司成立于2001年,业务布局包括智能开关、智能控制器、无刷电机、精密结构件等一体化业务 [1] - 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总资产13.5亿元,营业收入12.3亿元,净利润1.54亿元 [1] - 本次发行25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10000万股,发行价格19.88元/股,募集资金总额4.97亿元 [1] 苏州资本市场发展概况 - 苏州年内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达7家,其中境内A股4家,新增A股数量与深圳、杭州并列全国第一 [1] - 苏州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272家,其中境内A股上市公司222家,位列全国第五 [1] - 2024年苏州全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0家,其中境内A股新增5家,两项数据均位列全省第一 [3] - 2025年1-4月苏州新增上市公司包括赛分科技、维昇药业、胜科纳米、正力新能、映恩生物、众捷汽车等 [3] 苏州产业发展格局 - 苏州上市公司涵盖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展现多元化发展格局 [3] - 生物医药领域代表企业包括赛分科技、维昇药业、映恩生物,其中维昇药业是港股市场2025年第一家IPO的创新药企业 [3] - 智能制造领域代表企业包括胜科纳米(芯片)、正力新能(动力电池)、众捷汽车(新能源车)、华之杰(电动工具零部件) [3] - 苏州通过"产业链+资本链"双轮驱动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3] 苏州资本市场支持政策 - 苏州依托精准的上市后备企业梯队培育机制,深化与各大证券交易所的战略协作 [2] - 通过优化服务体系、搭建高效平台、涵养创新生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2] - 积极引导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科技、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 [2]
苏州市举行财产保险行业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
苏州日报· 2025-06-21 07:31
行业动态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险司司长尹江鳌强调财产保险行业需更好服务生产、消费和出口,夯实实体经济根基 [1] - 行业需促进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险资应用,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 [1] - 要加强政策协同、产业协同和行业协同,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金融"活水" [1]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于华表示将推动科技与保险深度融合,构建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保险生态体系 [1] 区域发展 - 苏州作为科技创新高地和出口强市,在低空经济共保体和"出口信贷+银行合作"等方面开展有益尝试 [1] - 苏州加快构建"1030"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 - 苏州高度重视保险行业发展,全力支持耐心资本培育 [2] 企业合作 - 苏州东吴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入驻中荷创新港 [2] - 平安财险等财险公司总部与东吴财险战略合作签约 [2] - 工商银行等银行总部与东吴财险建立服务新质生产力合作机制 [2] - 苏州金融国企共建服务新质生产力生态圈启动 [2] - 财险公司总部共同发起行业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倡议 [2]
太仓首次亮相巴黎航展 获得“全球航空集群联盟中国友好合作集群城市”称号
苏州日报· 2025-06-20 05:51
太仓参展巴黎航展 - 太仓通过论坛、专题拜访、合作日活动及主题展示等形式展现航空航天产业链优势与协同创新 [1] - 太仓作为唯一受邀中国地方政府参加国际绿色航空论坛 阐述长三角航空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 [1] - 太仓将绿色航空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为航空产业绿色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1] 国际合作与产业对接 - 太仓代表团拜访中国商飞了解C919商业化进程及国际市场拓展情况 [2] - 与利勃海尔、泰雷兹等国际航空龙头企业交流产业链协同 [2] - 与图卢兹、汉堡等国际航空产业集群代表会晤推动区域合作 [2] 国际合作日活动 - 太仓联合全球航空集群联盟举办"太仓国际合作日"搭建产业对话平台 [2] - 与全球企业、科研机构交流技术研发、产业投资、人才培养等议题 [2] - 太仓获得"全球航空集群联盟GACP中国友好合作集群城市"称号 [2]
苏州绣娘与沙特艺术家金针对话
苏州日报· 2025-06-20 05:51
中沙刺绣文化交流活动 - 沙特文化部遗产委员会首次组织12位沙特艺术家访华 在苏州与中国绣娘共同刺绣 生活 创作[1] - 活动以刺绣为纽带 既是文化交流实践 也落实中沙合作共识 沙特文化部遗产委员会CEO称刺绣是文化共通的桥梁[1] - 两国艺术家举行"起针"仪式 发布共创作品《四象·双源》 融合中国四象图腾与沙特几何图案[1] 艺术合作细节 - 苏绣非遗大师卢福英曾于2018年赴沙特交流 认为沙特刺绣风格充满沙漠文化的粗犷张力[2] - 沙特艺术家开启网络直播 通过社交平台全球分享艺术交流过程 旨在传播至更多国家和年轻人[2] - 未来12天将共同完成《四象·双源》系列作品 并考察苏州丝织 缂丝 香囊制作等非遗技艺[2] 未来合作规划 - 2025年中沙建交35周年 此次民间合作为艺术层面融合提供实践案例[2] - 苏州非遗代表团将于11月赴沙特参加"沙特国际手工艺周" 展示共创成果并延续合作[2]
连续八年入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上升三位 恒力今年列第55位
苏州日报· 2025-06-20 05:51
品牌价值与排名 - 恒力品牌以1652.8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55位,较去年上升3位 [1] - 这是恒力品牌连续第八年登榜,并被官方认定为2025年度最佳表现品牌 [1] - 2025年中国品牌500强入选门槛为42.91亿元,前500名品牌平均价值达840.53亿元,较2004年增长1600.45% [2] - 江苏省有38个品牌入选,数量位列全国第五 [2]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恒力集团已深耕实业31年,秉持"要做就做最好"的企业信条 [1] - 公司以"建世界一流企业,创国际知名品牌"为目标 [1] - 构建了"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产业链布局 [1] - 形成以"恒力"为核心主品牌,多领域协同发展的品牌矩阵 [1] 创新能力与专利成果 - 恒力集团专利授权总数突破2000件大关 [1] - 创新领域覆盖纺织、化纤、新材料、石化、炼化、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关键领域 [1] - 采用"全产业链+自主研发"双轮驱动模式 [1] - 持续开展技术攻关与智能化改造,培育出系列行业标杆品牌 [1] 未来发展方向 - 将以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为发展引擎 [2] - 继续深耕实体经济,向世界一流品牌行列迈进 [2] -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持续为品牌注入发展动能 [2]
苏创投管理基金三年增加1000亿
苏州日报· 2025-06-20 05:51
公司发展概况 - 苏州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三年以来管理基金总规模从1600亿元跃升至超2600亿元,新增合作基金规模1519亿元 [1] - 母基金规模380亿元,投资子基金规模近800亿元 [1] - 累计直投项目243个,投资总额超45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苏州超200亿元 [1] - 子基金投资项目1948个,投资总额577.2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苏州超500亿元 [1] - 引进科创项目近250个 [1] 基金布局与投资策略 - 新增管理基金规模1000亿元,新增合作基金规模1519亿元 [2] - 与"国家队""省队"、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合作设立13只专项产业基金 [2] - 70%新增管理和合作基金为专注苏州30条重点产业链的专项产业基金 [3] - 天使轮及A轮项目投资占比超60% [3] - 首创"科创指数"融资模型,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 [3] 投资业绩与退出渠道 - 累计直投项目232个,投资总额超45亿元 [4][5] - 在管投资期三年以上的33只基金中,有10只基金MOIC大于2,有八只基金TVPI大于2,有11只基金DPI大于1,有14只基金IRR大于15% [5] - 推动13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累计助推64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6] - 并购退出成为有效退出手段,一季度完成两起已投企业间并购 [6] 产业布局与赋能生态 - 重点布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车联网、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 [4][5] - 累计布局成果转化项目44个,孵化引进衍生企业166家,累计实现营收逾10亿元 [7] - 与科研院所保持密切对接,推动重大原创技术产业化落地 [7] - 创新投贷联动模式,与本地银行以"见投即授信"方式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7] 品牌建设与未来目标 - 打造七大品牌推动品牌建设与企业文化、发展布局协同 [8] - 荣获投中榜年度"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机构TOP100第31名"等多项荣誉 [8] - 2025年目标:新增100个直投项目,合作子基金达200只,新增直投金额30亿元,新增合作基金规模400亿元,新增合作基金投资项目500个 [8]
昆山首开进京“标杆高铁” 全程运行4.5小时 节省70分钟
苏州日报· 2025-06-19 05:47
铁路运行图调整 - G4次列车从昆山南站始发开往北京,全程4小时32分钟,较其他车次单程节省约70分钟 [1] - 昆山首开进京标杆列车,折射长三角城市群与京津冀经济圈的深度融合 [1] - G4次列车是京沪线标杆列车,享有最高通行优先级、行驶速度最快 [1] - 昆山南站是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交会的重要铁路车站,日常客流量较大 [1] - 国铁集团重点在沪昆等部分高铁干线加开标杆列车,具有停站少、速度快、旅时短的特点 [1] - G4次列车停靠苏州北、无锡东、南京南、济南西等主要站点,全程运行时间约4.5小时 [1] 昆山南站交通优化 - 昆山南站接站门厅正式启用,P3停车场全面开放,优化客运接送流程 [2] - 昆山南站交通疏解改造工程顺利完成,提升车站接待和服务能力 [2] - 昆山南至北京南每日将增至7趟高速列车 [2] - 昆山"两环四联八射"快速路网加速形成,"十六横十二纵三环"框架道路体系不断完善 [2] - 京沪高铁、沪宁城际、京沪铁路、沪苏通铁路构成"一高一城二普"干线铁路网格局 [2] - 沪苏"双11号线"在花桥实现无缝对接,苏州地铁11号线与3号线实现贯通运营,昆山段日均客流16.5万人次 [2] - "公交一卡通"与600多个城市互联互通,构建人才、资本、技术自由流动的"高速通道" [2]
长三角崛起算力粮仓 港城智能智造大数据产业园投产
苏州日报· 2025-06-19 05:47
项目概况 - 港城智能智造大数据产业园在张家港投产投用 总投资约90亿元 占地200余亩 [1] - 整体规划算力规模超50000FLOPS 算力容量突破350兆瓦 [1] - 一期项目已交付客户 二期主体建设预计今年8月底交付 一二期投资约40亿元 [1] - 一二期投用后算力规模可达165兆瓦 能承载23000FLOPS的算力需求 [1] 技术优势 - 产业园采用液冷技术的比例达85% 提升功率密度同时确保高功率芯片高效稳定散热 [1] - 当前绿电使用率超80% 计划2030年实现100%绿电供应 打造完全零碳园区 [1] - 华东地区少有的220千伏供电进线等级大数据中心 具备电压等级高 电力容量大 机柜数量多等优势 [2] 业务定位 - 为新媒体 电商 搜索引擎 智能计算 大数据 金融等网络平台提供数据分析 存储等功能 [1] - 向行业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1] - 除基础算力服务外 计划在储能 高效制冷 水处理等多领域与客户展开联合研发 [2] - 积极探索集装箱式算力中心等"出海"应用场景 [2] 市场合作 - 已与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并签订合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