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众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历经两轮系统调查,山东林草种质资源“家底”基本查清
大众日报· 2025-10-15 08:59
林草种质资源调查与保护 - 历经两轮系统调查(2011-2014年木本植物调查,2020-2025年草本植物普查),山东林草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等"家底"基本查清 [2][3] - 调查数据显示,山东现有林草种质资源2736种,其中草本植物1784种、林木952种,较1990年《山东植物志》新增740种 [3] - 近期普查发现山东新记录种71种,包括中国大陆新记录种1种(疏花佛甲草)和中国新记录种1种(密头飞廉) [3] 种质资源设施保存与利用 - 建成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山东分库,被誉为中国林草系统首座"种子方舟",累计保存林草种质资源6.97万份,在国家布局的7个同类型库中数量最多、种类最全 [4] - "十四五"以来,育成并通过审定的林木良种146个,广泛用于经济林果种植 [4] - 良种"秋艳"石榴实现亩均增产500斤,价格由约5元/斤提高到10元/斤;"金如意"山楂亩均产值由1500元/亩提高到4000元/亩;苹果早熟品种"鲁丽"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 [4] 科研合作与科普宣教 - 与中国科学院、英国邱园千年种子库、法国布雷斯特阿莫利克国家植物园等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在野生植物引种驯化、遗传育种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5] - 积极筹建山东省植物园体系科普宣教基地,建设规模4650平方米,以"绿色星球 万物共生"为主题,预计明年年底前面向社会开放 [5]
第十三届全国矿山救援技能竞赛在济宁举行
大众日报· 2025-10-15 08:59
据介绍,全国现有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1354支8.8万余人,涵盖矿山、危化、隧道、油气等专业 领域。其中,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123支、3万余人。应急管理部组建七年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 救援队伍参与事故灾害救援1.8万余起,抢救遇险人员8000多人。 10月14日,第十三届全国矿山救援技能竞赛在济宁开幕。竞赛由应急管理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 青团中央、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为期四天,设置 矿山、隧道、钻探、排水4个组,19个比赛项目。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 设兵团、部委直属事业单位和中央企业的64支代表队700余名队员参赛,规模创历届之最。竞赛期间, 还同步举办矿山救援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展。 我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山数量众多,其中,煤矿80余处,非煤矿山600余处。近年来,省应急 厅、省煤田地质局加快推进区域性普查治理,提升科技兴安水平,督促矿山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应 急救援装备与队伍支撑,积极主办、协办、承办多场演练、竞赛,以赛促练、以赛促安,助力地方加快 矿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转型。(记者 杨成) ...
烟台|东方航天港锻造了海上发射服务、火箭总装总测、空天信息服务三大核心能力
大众日报· 2025-10-15 08:50
核心观点 - 东方航天港通过构建完整产业链和“制发一体”模式,已锻造出海上发射服务、火箭总装总测、空天信息服务三大核心能力,并成功保障了20次海上发射,具备年产50发火箭的产能,正朝着国际一流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的目标迈进 [1][3][5] 发射任务与火箭性能 - 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遥二)于10月11日成功完成第二次海上发射,将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2] - 引力一号火箭具备可靠性高、运载能力大等特点,拥有200至400公斤级卫星“一箭十星”至“一轨十八星”以上的发射能力 [2] - 该火箭曾于2024年1月首飞,创造了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中国运力最大民商火箭等多项纪录 [2] 产业能力与基础设施 - 东方航天港已成功保障4型固体火箭20次海上发射任务和4型液体火箭3次静态点火试验、2次飞行回收试验,累计将13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3] - 产业园区具备年总装总测50发火箭的产能 [3] - 一条长约6公里的航天大道串联起火箭制造、卫星产业、海上发射等多个功能区,构建了完整产业链 [3] - 从星箭总装厂房到海上发射平台,48小时就能完成火箭“出厂即发射”的全流程 [3] 产业链效率与模式创新 - “前港后厂、制发一体”的独特布局将制造、发射、回收环节“物理相邻”,使产业链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50%以上 [4] - “东方航天港”号海上发射船是全球首艘全海域机动发射与回收的智能化平台,具备超强自主航行能力,使发射点位更机动灵活,大大缩短发射周期 [4] - 依托“制发一体化”优势,入驻企业山东长征火箭有限公司今年已完成2次海上发射 [4] 产业集聚与投资规模 - 东方航天港已招引集聚30个产业项目,细分为发射链、火箭链、卫星链、文旅链4个重点产业链条 [5] - 累计吸引投资已超过300亿元 [5] - 园区创新搭建了“天上有星、陆上有箭、海上有船、空中有网”的产业发展格局 [5] 未来规划与政策支持 - 未来将加快液体火箭海上发射能力建设,实现“固液兼容、常态高频”的火箭海上发射新优势 [6] - 力争到2030年,建成汇聚百家落地企业、年产值突破千亿元的商业航天高科技产业园区 [6] - 山东省政府发布政策,明确支持烟台打造山东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发展核心区,深化“1+3+N”的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思路 [6]
日照:文旅体融合激活消费新动能
大众日报· 2025-10-14 11:24
从景点旅游到产业经济,从旺季游到全季游—— 山地之间,新场景唤醒自然野趣。浮来青集团打造的"茶山牧场"自8月12日开放以来,全网相关展 现突破千万,暑期游客同比增长超180%、收入同比增长超200%。牧场里既有摩洛哥荒漠风情的火山裂 谷漂流,也有200米长的雾森步道,营造出"绿野仙踪"的奇幻幻境,亲子牧场里萌宠与游客亲密互动, 10余款演艺节目串联起茶乡文化与自然野趣的情感动线。"我们在保留茶园生态原真性的基础上,通过 场景创新满足游客对情绪价值与个性化体验的需求。"浮来青集团董事长卢宝春介绍,茶山牧场"焕新计 划"还将持续推进。 体育与文旅深度融合,更催生出一批新的消费场景。依托日照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文旅资源, 安泰体育将网球场馆与本地文旅景区、特色美食融合,个性化设计网球旅游行程套餐,通过线上自媒体 宣传以及到外地网球组织拜访、推介等形式积极推广"网球+旅游"业务,吸引各地众多网球爱好者前来 打网球、游日照。目前,已承接北京、上海、深圳、内蒙古、江苏等数十个团队,累计3000余名网球爱 好者"以球会友、以游赏景"。截至目前,日照已成功创建省级以上体育旅游精品项目28个。今年上半 年,共举办省级以上赛事 ...
日照|日照:文旅体融合激活消费新动能
大众日报· 2025-10-14 09:07
核心观点 - 日照市通过文旅体深度融合,以新场景、新体验、新业态成功激活消费新动能,实现游客人次与营业收入的显著增长 [2][7] 双节假期表现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莒国古城非遗嘉年华吸引游客60.3万人次,同比增长28.64% [2] - "初光天籁"超级演唱会吸引乐迷游客3万余人,票房收入达1300万元,带动周边酒店入住率达98% [2] - 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日照主场两场赛事分别吸引10267名和10551名球迷到场 [2] 滨海新业态发展 - 日照开元森泊度假乐园五一开业后,8天销售额突破1.3亿元,7、8月份有11天单日营收破百万元 [3] - 万平口景区推出海上卡丁船、直升机观光等新项目,"金沙乐浪"音乐嘉年华、国际啤酒嘉年华及75场无人机表演构建全时段旅游生态 [3] 山地新场景打造 - 浮来青集团"茶山牧场"自8月12日开放后,暑期游客同比增长超180%,收入同比增长超200%,全网相关展现突破千万 [4] - 项目包含火山裂谷漂流、雾森步道、亲子牧场及10余款演艺节目,满足游客对情绪价值与个性化体验的需求 [4] 体育文旅融合 - 安泰体育推出"网球+旅游"套餐,已承接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数十个团队,累计吸引3000余名网球爱好者 [5] - 上半年举办省级以上赛事活动70余场,直接参赛运动员超4.5万名,观赛人数突破30万,直接带动经济效益2.42亿元,综合产出效益6.86亿元 [5] - 截至目前,已成功创建省级以上体育旅游精品项目28个 [5] 创新运营与流量转化 - 山东海洋文旅集团1-7月旅游收入达1.18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总和,通过新项目与主题活动引爆大流量 [6] - 开发文创产品、提供宠客服务带动二次消费增长,并打破自有景区依赖症,通过联票销售形成客源互送的良性循环 [6] 政府支持与产业成效 - 文旅体产业链在库固定资产类项目36个,总投资120余亿元 [7] - 1-8月全市重点监测的23家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990万人次,同比增长17.6%,实现营业收入6亿元,同比增长29.2% [7] - 截至8月底成功举办97场省级及以上重大赛事活动,直接参赛运动员达5.9万余人,观赛人数超过50万人次 [7]
日照|日照两园区入围省级零碳园区创建名单
大众日报· 2025-10-14 09:07
园区入围与产业方向 - 日照市莒县经济开发区和日照经开区临港产业园成功入围18个省级零碳园区创建名单 [1] - 莒县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为新材料,构建高端塑料、纤维板材、纳米铝材三大核心产业链条 [1] - 日照经开区临港产业园依托浆纸、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等产业优势 [1] 零碳路径与具体措施 - 莒县经济开发区拟实施绿氢链高端化学产业园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等项目,推进能源结构绿色化转型和节能降碳改造 [1] - 日照经开区临港产业园利用海上风电、生物质能、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资源,提高绿色能源供给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效率 [1] - 两园区均致力于通过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和主导产业低碳化,探索实现零碳目标的建设路径 [1]
第十五届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墨子鲁班科技文化节10月17日至19日举行
大众日报· 2025-10-14 09:00
活动概况 - 第十五届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墨子鲁班科技文化节于10月17日至19日在滕州市举行 [1][2] - 活动包括5场主要会议和6项主题活动 例如开幕式 主旨演讲 分组研讨 纪念墨子诞辰2505周年活动 全国青年摄影大展首展 全国城市主导产业职业技能竞赛 首届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展等 [2] - 活动核心议题为四大全球倡议视野下墨子鲁班文化遗产与当代人文和自然科学融合发展 并设置8个分议题 [2] 活动特点与创新 - 活动视野更加宽广 首次将墨子鲁班文化置于全球发展背景下进行探讨 [3] - 嘉宾更加多元 邀请120余名国内外知名科学家 人文与自然科学学者 卓越工程师 大国工匠等共同研讨 [2][3] - 议题更加务实 设置系统梳理墨家节用节葬思想中的崇俭抑奢廉洁自律精神 以及研究墨子兼爱思想与中华善文化融合等与现实紧密相连的分议题 [3] - 形式更加丰富 通过墨子鲁班文化五进活动等互动体验形式增进公众认知 纪念活动设置名言诵读等大众参与环节 [3] 学术研究与产业发展 - 山东大学在墨子鲁班学术研究领域持续探索 推动人文与自然科学交叉协同发展 [4] - 山东大学正论证建设山东省人文与自然科学协同创新实验室 目标用3至5年时间将其建设成为国内领先 国际有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4] - 滕州市将墨子和鲁班作为最具辨识度的文化IP 以墨子家乡 善城滕州文旅品牌建设为统领 推动建设墨子鲁班古代科技文化展览馆等引领性项目 打造跟着墨子游善城等文旅营销矩阵 [4] - 滕州连续七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4]
新大众文艺的“破圈”密码
大众日报· 2025-10-14 09:00
新大众文艺的定义与核心理念 - 新大众文艺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兴起背景下,人民大众广泛参与文艺创作与活动,成为文艺主人而非单纯欣赏者的文艺形态 [1] - 其核心是扎根人民、与时代同频共振,打破圈层、拥抱技术变革,兼具精神高度与生活烟火气 [1] 新大众文艺的形态与创作主体变化 - 技术革命和媒介传播方式变化催生了短视频、微短剧、网剧等带有鲜明"人民性"特征的新型文艺形态 [2] - 相比阅读大众化,更大的转变是创作大众化,进入"人人都是讲述者"的时代 [2] - 创作群体以自由撰稿人、基层从业者为主,例如山东省网络作协有会员275人,全省活跃作家近700人,其中50余人具有全国影响力 [5] 新大众文艺的创作规律与价值 - 新大众文艺的首要立场应是人,不能只顾'新'而忽略'美',一个震撼人心的好故事才是最重要的 [2] - 素人写作虽然可能粗糙直接,但因其在生活现场,用身体感知和挖掘第一手东西,其真实生命体验具有直抵人心的穿透力 [2][3] - 创作者必须与生活建立直接而密切的联系,将百姓关切和社会热点作为创作焦点 [3] 新大众文艺的代表作品与影响力 - 一批作品已形成全国影响力,《参天》入选"新时代十年百部中国网络文学榜单",《小阁老》获"探照灯好书"奖 [5] - 《十日终焉》抖音话题播放量达54亿次,IP开发涵盖动漫、影视,实体书销量突破200万册 [5] - 风御九秋《残袍》等作品出海,成为齐鲁文化海外传播载体 [5] 新大众文艺的技术应用与传播 - 敏锐的"网感"关系到作品能否获得更多点击量与阅读量 [3] - 微短剧依托源自民间的创作根基与突出创新能力,构建独特叙事模式,在国际传播中取得显著成效,被称为文化出海的"轻骑兵" [3] - 网络文学、网剧、网络游戏等新大众文艺表现形式应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有效载体 [3] 区域文化资源与新大众文艺结合 - 山东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其黄河文化、海洋文化等多元形态为大众文艺提供独特内核 [4] - 《聊斋志异》的语言体现了传统文化和汉语表达精华,雅俗共赏,对当前新大众文艺创作具有重要启示 [5] - 媒介技术变革让文艺创作表现手段更丰富,新大众文艺应以更丰富形式、更精湛手法、更深刻内容连接古典与现代 [5]
省政府党组会议召开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大众日报· 2025-10-14 09:00
会议核心议题 - 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并研究落实措施 [1] “十五五”规划制定 - 中央政治局会议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根本遵循 [1] - 谋划好“十五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任务、重大战略和重大项目 [1] - 以高质量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1] 农业农村发展 -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1] - 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抓实抓好“三秋”农业生产 [1] - 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 [1] 经济社会发展 - 学习领会国庆招待会重要讲话精神 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1] - 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目标 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 [1]
“星算”计划02组星座在泰安发布
大众日报· 2025-10-14 09:00
会上,"星算"计划02组星座正式发布,单星算力突破10P的全新一代计算卫星"天秤-10"同步亮相, 多项产业合作项目现场签约。 据了解,"星算"计划由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发起,将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由2800颗 算力卫星组网的人工智能太空基础设施。今年5月,"星算"计划首发星座成功发射,成为全球首个太空 计算星座。本次"星算"计划02组星座的发布,意味着该计划实现了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化部署的转变,覆 盖全球的人工智能太空基础设施正在加速成型。在"星算"计划首发星座已实现全球领先太空算力的基础 上,02组星座的算力再度实现指数级跃升,泰安企业也将参与其中。 近年来,泰安超前布局卫星互联网产业,将商业航天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重点布局卫星互联 网、火箭制造、数据应用三大领域,全力打造"泰山卫星互联网之城"。(记者 刘涛) 10月13日,泰安市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暨"星算"计划02组星座合作大会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卫星 互联网企业代表与行业专家齐聚泰安,共绘卫星产业发展新蓝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