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众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济南|稳生产 强品牌 促消费 济南以供给升级助力消费提振
大众日报· 2025-06-26 08:50
工业稳产优供行动计划 -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出台《济南市关于工业稳产优供助力提振消费的行动计划》,围绕"稳生产、强品牌、促消费"三大重点推动工业生产平稳运行 [1] - 计划旨在优化产品供给结构,适应居民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 [1] 工业生产与技术改造 - 1-5月济南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领先全国1.9个百分点、全省0.4个百分点 [2] - 推荐上报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超长期国债项目41个,电子信息领域项目5个,92个项目纳入国家专项再贷款清单,融资需求56.7亿元 [2] - 推动770家企业实施1004个工业技改项目,其中过亿元项目313个 [2] - 1-5月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7.8%,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16.0% [2] 消费品工业与品牌建设 - 济南市入选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打造名品矩阵和特色产业地标 [3] - 齐鲁制药、金铸基药业入选2024年国家级"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3] - 华熙生物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浪潮软件2个产品进入国家智慧健康养老推广目录 [3] - 34个品牌入选"山东制造·齐鲁精品",54个品牌入选"好品山东",18家企业获省长质量奖 [3] - 发布《2025济南优势工业产品目录》,覆盖978家企业3997种产品 [3] 特色产业集群培育 - 培育3个省级特色优势食品产业集群(济北经济开发区食品饮料、莱芜农高区姜蒜深加工、莱芜区肉制品及农副食品深加工) [4] - 培育4个省级特色优势食品产业强区(济阳区、莱芜区、平阴县、历城区) [4] - 拥有2个省级以上产业集群(医美抗衰产业"雁阵型"集群等),济南高新区获批山东省首个"化妆品产业带" [4] - 莱芜鲁中国际生物谷形成"产品+电商"化妆品生产基地,平阴县打造玫瑰高端产业园 [4] 供需对接与创新应用 - 构建"线下对接+线上赋能+场景拓展"三位一体促消体系,举办183场"百场万企"供需对接活动 [5] - "济南市企业供需对接服务平台"注册企业2500家,发布产品近万种,浏览量113万人次 [5] - 推动自动驾驶、脑机接口等技术商业化,山东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脑机接口产品应用于20余家机构 [5][6] - 发布首批120个人工智能大模型推荐名录,举办机器人产业创新成果展 [6]
济宁:“文化+”赋能千行百业
大众日报· 2025-06-26 08:44
传统文化教育创新 - 孔子博物馆通过射礼体验活动将儒学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转化为可体验的行为规范 实现"文化+青少年教育"的创新融合 [1]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社教活动 文化体验项目 孔子讲堂等新形态融入学校教学 研学旅行等多元教育载体 突破传统道德教化的说教模式 [1] - 济宁市以"八个融入"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与青少年教育深度融合 形成"文化+"赋能教育的系统方案 [2] 精神文明建设实践 - 兖州区颜店镇通过村民自编小戏《彩礼风波》传播"礼与其奢也宁俭"理念 近三年促成12对新人简办婚礼 [3] - 兖州区创新"家庭小剧场"模式 围绕婚丧礼俗等主题创作本土化文艺作品 实现群众自我教育与移风易俗 [3]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 曲阜鲁源村景区融合数字光影秀 解谜式研学等多元业态 打造"文化+旅游"新型体验场景 [4] - 济宁太白湖新区开发"李小白"城市IP 衍生太白吟诵大会等文化项目 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 [4] - 山东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建立"一院六基地"教学格局 探索传统文化涵养干部政德的创新路径 [4] 区域经济文化赋能 - 济宁市通过"文化+"模式为旅游休闲厚植文化内涵 同时为城乡发展注入活力与正气 [4] - "文化+旅游" "文化+城市IP"等实践持续为济宁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形成多领域协同发展格局 [4][2]
烟台|烟台市全面推广使用“慈善组织信用二维码”,实现“指尖上的监督”
大众日报· 2025-06-25 09:17
慈善组织信用体系建设 - 烟台市全面推广使用"慈善组织信用二维码",实现"指尖上的监督",74家慈善组织已贴上"诚信名片" [1][2] - 2024年烟台市新增慈善组织29家,较上年增长78%,目前全市共有74家慈善组织 [2] - 建立涵盖内部治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社会评价等核心要素的慈善组织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2] 信用评级与监管机制 - 慈善组织信用评级分为A级(诚实守信)、B级(守信合格)、C级(一般失信)、D级(严重失信),每年5月底前更新 [2] - A级、B级组织享受宽松监管,C级、D级组织被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并依法惩处 [3] - 信用修复机制允许失信组织在整改后于每年11月申请等级调整 [4] 信用二维码功能与应用 - "慈善组织信用二维码"集成登记信息、法定代表人、业务范围、资质、信用等级、行政处罚、表彰奖励等数据 [3] - 鼓励慈善组织将项目执行情况、募捐款物使用情况等核心业务信息纳入二维码 [3] - 公众扫码即可获取慈善组织信用状况,实现透明化监督 [3] 行业支持与培训措施 - 民政部门加强慈善组织从业人员诚信教育培训,通过专题培训、案例研讨提升专业素养 [4] - 每年从守信组织中遴选示范机构,展示诚信标杆经验以发挥引领作用 [4] - 引入专家学者、第三方机构等专业力量推动慈善信用体系智能化、综合化发展 [4]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省交办第二十八批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
大众日报· 2025-06-25 09:10
环保督察信访件情况 - 6月24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第二十八批信访件220件(重点关注件16件),其中来电68件,来信152件 [1] - 本批信访件涉及济南市51件、青岛市35件、淄博市20件、枣庄市4件、东营市8件、烟台市16件、潍坊市14件、济宁市6件、泰安市8件、威海市4件、日照市7件、临沂市17件、德州市3件、聊城市10件、滨州市9件、菏泽市6件、省直2件 [1] - 当日上述信访件全部交办各市及省直有关部门 [1] 生态环境问题分类 - 本批信访件涉及生态环境问题352个,其中水污染问题68个、大气污染问题103个、土壤污染问题81个、生态破坏问题34个、噪声污染问题34个、海洋污染问题1个、其他问题31个 [1] 累计信访件数据 - 截至24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累计交办信访件4867件(重点关注件347件) [2] - 累计信访件涉及济南市867件、青岛市761件、淄博市316件、枣庄市184件、东营市148件、烟台市403件、潍坊市369件、济宁市194件、泰安市163件、威海市143件、日照市222件、临沂市516件、德州市89件、聊城市161件、滨州市215件、菏泽市95件、省直21件 [2] 累计生态环境问题分类 - 累计涉及生态环境问题6451个,其中水污染问题1220个、大气污染问题1944个、土壤污染问题1086个、生态破坏问题980个、噪声污染问题779个、辐射污染问题36个、海洋污染问题42个、其他问题364个 [2]
前5个月山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大众日报· 2025-06-25 09:10
生产供给 - 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41个行业中有35个实现正增长,增长面85.4% [2]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6%,高于全部规上工业5.8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长3.3个百分点 [2] - 电子、汽车、铁路船舶等行业实现较快增长 [2] - 1-4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2%,10大行业门类全部正增长 [2]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2] 市场需求 - 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5%,第二产业增长16.4% [3] - 制造业投资增长11.7%,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0.4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41.3亿元增长5.8%,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7.4% [3] - 进出口总额14241.1亿元增长7.7%,出口增长7.2%,进口增长8.3% [3]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8.9%,占比63.8% [3] 新兴动能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1%,高于规上工业增速3.3个百分点 [3] - 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产品产量较快增长 [3] - "四新"投资增长2.1%,高于全部投资增速0.8个百分点 [3] -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8%,高于全部投资增速6.5个百分点 [3] - 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884.8亿元,增长17.5%,高于限上零售额增速10.1个百分点 [3] 经济运行活力 - 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0.3%,高于规上工业增速2.5个百分点 [4] - 限额以上民营商贸单位零售额增长8.9%,高于全部限上零售额增速1.5个百分点 [4] -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9.4%,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长12.9% [4] 民生保障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投资增长22.4%,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5.0% [4]
山东开放47处公共人防工程作为避暑纳凉点
大众日报· 2025-06-25 09:10
人防工程避暑纳凉服务 - 山东全省开放47处公共人防工程作为避暑纳凉点,纳凉总面积达43 8万平方米,主要分布于城市人口密集区、热门景点、商业中心及交通枢纽等人流集中区域 [1] - 人防工程利用冬暖夏凉、温湿恒定的优势,于6月下旬到8月底持续开展"要纳凉到人防"惠民活动 [1] 人防工程商业与交通开发 - 人防工程为社会提供商业经营场所53个、约88 1万平方米,避暑纳凉场所47个、约43 8万平方米,过街通道12个、约5 7万平方米 [1] - 将人防工程改造为地下商业街、超市、餐饮、文创空间等,在城市地下发展便民商业 [2] - 规划建设一批人防过街通道,连接地铁站、公交枢纽与周边商业、办公、居住区,形成便捷的地下步行网络 [2] 人防工程停车资源利用 - 向社会提供各类停车位250余万个,重点缓解城市核心区、老旧小区、医院、学校等区域停车压力 [1][2] - 在新建民用建筑同步建设防空地下室阶段,优先建设地下停车场,并在大型公共建筑、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建设连片人防停车设施 [2] - 积极引导规范小区、商场等配建人防地下室用于平时停车 [2] 人防工程与城市发展融合 - 推动人防工程平时开发利用,深入挖掘其在服务民生、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潜力 [1] - 将人防工程建设规划与城市交通、停车规划紧密衔接,从源头上增加车位供给 [2] - 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公共人防工程向公众开放,用于群众性体育活动 [2]
周乃翔在泰安调研时强调 树牢底线思维 压紧压实责任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各项工作
大众日报· 2025-06-25 09:08
防汛工作部署 - 强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 [1] - 要求落实落细河湖长制,压紧压实责任,从防、减、救全链条协同发力 [1] - 指出东平湖是黄河流域唯一重要蓄滞洪区,承担分滞黄河洪水和调蓄大汶河来水的双重任务,是防汛重中之重 [1] 重点工程检查 - 检查庞口防倒灌闸,强调要紧盯关键水利工程,对水闸、堤坝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体检,防止带病度汛 [1] - 在东平湖智慧管理中心了解综合治理和港航物流业发展情况,希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系统治理效能 [1] - 察看东平湖老湖区洪水相机南排工程现场,要求加快实施东平湖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提升防洪能力 [1] 防汛措施要求 - 要求备足防汛抢险物资,加强实战演练,确保安全度汛 [1] - 强调持续加强隐患排查整治,紧盯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领域防汛薄弱环节 [2] - 对重点河湖、中小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城乡低洼易涝点等要强化调度管理,完善应急预案 [2] 应急能力建设 - 要求加强灾害预报预警,全面落实直达基层一线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 [2] - 强调强化应急救援力量准备,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2] - 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严防旱涝急转,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和农作物灌溉用水 [2]
菏泽|跨越山海探发展 共赏菏泽新魅力
大众日报· 2025-06-25 08:36
牡丹产业链发展 - 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以牡丹为原料开发的高档美妆、食品、护肤品等多样化产品,形成庞大产业链 [2] - 现代化生产线将牡丹籽转化为高品质产品,体现传统资源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发展模式 [2] - 牡丹产业链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并带动就业,成为国际学员关注焦点 [2] 非遗文化与文创产业 - 国之韵陶瓷艺术非遗工坊展示牡丹文化的新派陶瓷制作工艺 [2] - 熊猫工厂融合非遗裘皮技艺与文创产业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妇女灵活就业 [2] - 巨野县书画院的工笔牡丹画作由农家妇女创作,体现文化产业赋能妇女就业 [3][4] 传统与现代商业融合 - 曹县有爱云仓直播基地通过"汉服+直播"模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电商结合,创造商业价值 [4] - 直播带货中女性扮演重要角色,既是文化传播者又是家庭经济支撑者 [4] - 郓城县水浒好汉城与博物馆展示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产业的结合 [3] 妇女能力建设与就业 - 菏泽通过文化产业为妇女搭建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如巨野农民画师群体 [4] - 非遗工坊、文创基地等场所带动妇女灵活就业,成为国际学员学习案例 [2][4] - 直播基地展现新时代女性在商业领域的创新力量 [4]
周乃翔在淄博调研督导时强调 扛牢政治责任 采取有力措施 全力推动督察问题整改见底到位
大众日报· 2025-06-24 09:02
大气污染防治整改 - 淄博华瑞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和山东福悦检测有限公司淄川分公司存在违规操作和人为干扰检测数据行为 [1] - 要求对机动车检测行业开展专项整治 加强监管和宣传教育 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行为 [1] - 淄博亨禄建材销售有限公司 山东赢正纳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淄博金石矿业有限公司烟气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 [2] 行业整改措施 - 对石灰行业采取"一企一策"整改方案 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落实整改措施 [2] - 加强日常监管 对超标排污行为实时预警和快速处置 [2] - 推动石灰行业转型升级 改进生产工艺 淘汰落后产能 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2] 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 深化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改造 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2] - 加强移动源综合治理 提升面源污染管理水平 [2] - 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治理 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
山东印发节水产业发展规划
大众日报· 2025-06-24 09:01
节水产业发展规划 - 山东省计划到2027年节水产业规模达到千亿元,到2035年实现产业规模十年翻一番 [1][2] - 节水产业包括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工艺改进、智能化集成和服务等经济活动 [2] - 规划提出形成济南、青岛"双核引领",沿黄、滨海"两翼带动",特色产业集群"多点支撑"的"2+2+N"布局 [3] 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形成10个以上特色节水产业集群,培育2个以上国家级或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2] - 到2035年打造5个以上百亿元规模产业集群,建成全国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地 [2] - 济南和青岛将培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沿黄地区重点发展农业节水设备,滨海地区推进海水淡化产业链 [3] 重点领域 - 先进节水装备和设备制造产业规模到2027年达到500亿元以上,包括灌溉、废水处理、冷却、泵阀等 [4] - 新型节水材料和药剂产业规模到2027年达到300亿元以上,涵盖管材、膜材料、水处理药剂等 [4] - 水计量监测和智慧节水产业规模到2027年达到100亿元以上,涉及智能感知设备和系统开发 [4] 重点工程 - 实施产业链群培育、重大项目支撑、创新能力提升、质量品牌引领等4项工程 [3] - 现代节水管理服务产业规模到2027年达到100亿元以上,探索合同节水管理等新业态 [5] - 规划明确了相关部门分工,保障任务落实落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