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环境报
icon
搜索文档
巴东为古树名木发出司法保护令,能带来什么效果?
中国环境报· 2025-04-18 11:12
湖北省巴东县人民法院日前联合县检察院、县林业局共同发出《古树名木司法保护令》,以"司法+行 政"联动机制为古树名木撑起"保护伞"。 此外,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普及古树名木保护知识,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工作,利用他们的热情和智慧 保护古树名木。 巴东地处长江生态屏障关键区域,境内古树名木资源富集,尤以清太坪镇"中国最美银杏文化小镇"闻 名。该镇现有政府挂牌保护的3000年以上古银杏5棵、千年以上古银杏120余棵,形成罕见的古银杏群 落,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尤为重要。《古树名木司法保护令》创新建立"双责任人"制度,明确了司法 守护人和管护监督人,明确规定了禁止破坏古树名木和保护设施等具体行为,形成了法检联动、执法助 力的联动保护机制。 有了法制保障,重要的是细化保护责任,形成保护古树名木的长效机制。各地要结合实际,修订完善普 查、鉴定、管护等技术规范,将本级古树名木资源复壮、养护、科研等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切实为 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提供支持。此外,明确古树名木保护责任,形成"预防+修复+惩处"的一体化保护格 局,从快从严追究行为人责任。 为有效开展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相关部门先后组织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出台《 ...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为何迟报瞒报?破解困局需要这三招!
中国环境报· 2025-04-18 09:28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是环境应急处置的重要一环,对于领导决策参考、上级掌握情况、指导处置、防 范次生灾害等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发现,相关信息报告及时准确,更有利于突发环境事件 得到有效处置。 2011年,原环境保护部出台了《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对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的原则、内 容、程序等提出明确要求。去年,生态环境部对加强重大敏感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工作进行部署,进 一步明确1小时报告、现场直报、并行报告等三项信息报告制度,做到重大敏感突发环境事件即知速 报、该报快报和应报尽报。 在各级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基层生态环境部门对信息报告重视程度显著增强,信息报告工作机制不断健 全,信息报告质量明显提升,为及时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提供了有力支持。但也要看到,一些地方的 基层生态环境部门信息报告仍然存在不及时、不准确,以及上级不调度不报、单位压着不报等问题。之 所以出现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思想顾虑大。有的地方担心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被上级扣分,从而给当地造成不利影响。有的地方担心 信息报上去之后被上级领导批示,可能给当地造成一定压力。 审批时间长。信息在审批环节耽搁时间过长,有的基层 ...
极端天气增多,如何保障治污设施不受影响?
中国环境报· 2025-04-18 08:17
近日,强风天气席卷我国部分地区,局地甚至出现了10级以上大风。强风过后,笔者和同事下乡走访, 发现有的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出现了管道移位、开口甚至断裂的情况,造成污水外溢、废气直排等问题。 情急之下,相关企业仓促停产,蒙受了严重损失。 极端天气的发生近年越来越频繁,在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同时,也给相关企业污染治理设施 的正常运行带来不利影响,进而可能影响治污成效。目前的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一般都是针对突发环境安 全事件做出预案,并做好相应的人员、物资储备,但对极端天气的不利影响疏于防范。一旦极端天气发 生,一些企业往往措手不及,既缺乏足够的应急物资,也缺少成熟的应对经验。 制定极端天气应急预案。邀请专家深入辖区企业,针对异常寒冷、超常高温、超强大风、持续暴雨等极 端恶劣天气给企业污染治理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并分别作出相应预案,确保在面临极端天气 侵袭的情况下,企业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术,迅速确定重点防范部位以及应采取的具体防范措 施,有条不紊地推进应急处置工作。 动员企业做好相关应急物资的日常储备。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在极端天气来临之前,相关部门对企 业应急物资储备情况进行帮扶式、预防式检查。一 ...
萤火微光汇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璀璨星河——国新办“新征程上的奋斗者”系列首场中外记者见面会侧记
中国环境报· 2025-04-17 23:42
"核安全容不得一粒'沙子',我和同事们都以严慎细实的态度,时刻做好核电厂'看门人'、国家和人民的 核安全'守夜人'。为了做好工作,我有一个9字秘诀——包打听、跑断腿、婆婆嘴。"杨义平说。 凌晨的办公室仍亮着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所长胡京南面前的屏幕上,污染物浓度曲 线仍在跳动。 环境执法现场,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二级主任科员付怡然与企业人员一同研判,为生 产车间废气处理设施提升改造后为何还是收集效果欠佳寻找答案。 丹江口水库旁,作为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小水滴"志愿者的袁慧,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沿着岸线清理漂 浮物。 这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正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缩影。4月17日,国新办就"守护绿水青山 共建美丽中 国"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5名生态环境领域代表讲述了自己的生态环保故事。 以科技之力,推动生态环境治理 戴好安全帽,穿行在核电厂的钢筋混凝土之间,下泵坑、巡核岛、攀爬脚手架,开展人员访谈、执法调 查,排查每一项安全隐患。这是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核设施监督二处处长杨义平的日常 工作。 5名来自生态环境不同领域的代表,不仅有身经百战的70后、80后代表,还有两名90后。 ...
四川苍溪"三四三"妙招破解农村污水难题,村民满意度98%!
中国环境报· 2025-04-17 11:06
落实"三项机制"强运维。"三分建七分管",为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好、管好、用好",苍溪实 行"村(社区)专管、园区共管、庭院自管"的管护机制,推动形成了以群众为主的三级联动治理格局。 探索出"县级财政补贴一点、园区利用补助一点、群众投工抵扣一点"的三方经费筹措机制,确保污水处 理设施能够正常使用。建立"三园共建、示范评选、道德积分"的评定机制,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 理、综合利用等纳入村规民约进行激励约束,最大程度减少污水处理设施闲置、空转等现象的发生,治 理成效明显,群众可感可及,满意率达98%以上。 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立足苍溪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利用 为先、经济适用的原则,采取"三四三"举措全域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续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坚持"三个导向"定方案。坚持以实际需求、群众意愿、综合利用为导向,制定《苍溪县农村生活污水治 理五年行动方案》。在全面完成全县454个自然村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农村生活污水现状底数清 单、治理任务清单、问题设施清单"三张清单"。根据区域差异和村庄类型,在充分听取群众意愿、满足 群众需求的前提下,采用"一村一策" ...
江苏筑牢核与辐射安全根基
中国环境报· 2025-04-17 09:12
党建引领 提升核与辐射监管效能 监管与服务并重 推进现代化治理 江苏省是核技术利用大省,全省核技术利用单位总量大,并且逐年增长,安全监管责任重大,任务 繁重。近年来,江苏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中心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核安全观,严格落实"确 保核与辐射安全"指示要求,以"监管赋能、监测提质、安全增效"为主线,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 务,江苏省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继续保持稳定。 强化党建引领,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在全体党员干部中树立"我是党员我先上,危难 险重显担当"的信念,以履职作为践行"把党旗插在攻坚一线"的诺言。通过党建品牌创建,不断提高团 队号召力、凝聚力和行动力,打造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铁军。 "安全卫士"是以"守土有责"的强烈责任感,依法依规对放射源实施从"摇篮到坟墓"全过程监管,服 务核技术利用企业高质量发展。编印核与辐射类行政处罚案例汇编,以案教学;组织开展辐射执法视频 培训、示范检查、笔录评查、业务进修、技能竞赛、订单式帮扶,指导基层执人员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打牢安全监管基础。 "监测尖兵"是发挥技术优势、提高协同合作,确保监测质量,提高监测效率。注重技术创新和标准 制定, ...
创新GEP管理模式,打造“两山”实践创新“延庆样板”|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美丽中国建设⑦
中国环境报· 2025-04-17 08:18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北京市延庆区以 实际行动不断推动"两山"实践创新,以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与应用为抓手,形成了生态产品调查 监测—动态评价—价值实现—保值增值的闭环模式,走出了一条北方地区生态产品价值管理和价值实现 的新路子。 摸清生态家底,为绿水青山打上"价值标签" 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区,延庆区始终坚持生态立区,坚决守住好山好水好生态,以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和 GEP核算为抓手,建立健全生态产品监测和价值评价机制,有效解决了生态产品价值难度量的问题。 建立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充分利用和集成卫星观测、航空摄影、地面采集、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 形成自然资源"空天地网"一体化的调查监测数据,实现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数据三维立体可视化,如期 完成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庆峡—古崖居地方级风景名胜区、潮白河(北京段)、八达岭—十 三陵风景名胜区地籍调查成果编制,摸清延庆区生态产品基础信息。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机制。延庆区积极开展GEP核算,率先建立反映延庆实际的核算体系和核算方 法,对延庆区全区和各乡镇GEP进行核算。结果显示,全区GEP从2014的45 ...
数字技术如何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赋能?
中国环境报· 2025-04-17 07:31
文章核心观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各地积极探索转化路径,数字技术赋能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自然资源配置效率、绿色金融产品效能提升,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但仍存在现实问题,需加强多方面建设推动质量跃升 [1] 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 推动生态产品生产范式绿色化转型,降低生态修复成本,实现附加值增长 [2] - 驱动生态产品生产范式结构性革新,精准监测环境要素,提供有效方案,应用数字孪生模型提升生产效率,如杭州龙坞茶镇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茶叶合格率,木材加工提高出材率 [2] - 大幅降低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成本,构建多要素感知网络与数据链,如生态环境部监测站点自动化,AI解译技术提高准确度,“数字土壤”降低治理成本,无人机用于病虫害和防灭火 [3] - 推动文旅康养业态价值升级,通过场景再造与体验升级提供增值路径,如江苏、福建构建数字孪生体,北京建设数字生态系统带动产业发展 [4] 提升自然资源配置效率 -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提升自然要素统计能力,整合多源异构数据支撑高效配置,实时分析找出收益最优解 [5] - 多源数据监测摸清自然资源本底值,建构监测网络形成三维图谱,如广东构建数据库服务核心业务,“三北”工程区开展生态本底调查 [5][6] - 精准助力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核算,重构全周期价值链,减少人工误差,如江西核算森林碳汇储量,福建三明制发林票、武平开展“e林通”平台 [6] - 实时分析支撑生态资源要素调控,监控动态变化提供决策数据,如福建“智慧海洋”工程、连江打造“蓝色粮仓”,贵州、广西景区调控人流 [7] 提升绿色金融产品效能 - 依托数据要素构建可信交易平台,破解传统难题,突破外部性约束,构建全链条数字化交易生态 [8] - 数字平台重构交易信息枢纽,整合数据与智能匹配,降低交易纠纷,如福建连江为鲍农授信贷款 [8] - 智能合约创新交易履约机制,重塑信任与履约模式,如海南定安矿山项目快速开工,但需注意履约问题 [8] - 绿色金融打造新的增长极,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如浙江创新模式开发项目,江西开展质押贷款业务 [9]
西溪湿地还湖于民,旅游实现跨越式增长
中国环境报· 2025-04-16 17:18
又是一年春来到,十二花神踏香来。 阳春三月,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西溪湿地公园)花朝节如约而至。绿堤两侧 的桃花正值盛放,穿汉服的少女举着油纸伞从花树下走过;彩色油菜花海中,游客三五成群,流连徜 徉……今年绿堤、烟水渔庄等地,布置超20万盆、40余种花卉,铺展成一片五彩斑斓的花海。 这样的场景并不只在节日里。每逢周末、小长假,数以万计的市民和游客选择来西溪湿地公园,亲 近大自然,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体验寓教于乐的研学游路线,共享生态宜居之美。 西溪湿地公园坚持"还湖于民、还园于民、还景于民"。绿堤在免费向公众开放的这些年里,已经成 为周边居民日常散步、运动的好去处;免票区域由原来的2平方公里增加到了5.79平方公里,极大提升 了市民游客的体验感和幸福感。 生态+文化,西溪湿地公园旅游实现跨越式增长 3月的西溪湿地公园里,观光电瓶车驾驶员蒋晨杰驾驶着观光车回到接驳点,迎来又一次满客,他 越来越发现西溪湿地这片绿意空间在不断舒展:"环境好了,游客也越来越多。" 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大巴车一辆接一辆,双休节假日时,临时沿河边停泊的自驾车沿着高庄的南门 一直排到周家村大门口。西溪湿地公园严格设定日最大接 ...
尊重自然规律,用科学手段治理漫天飞絮
中国环境报· 2025-04-16 13:40
进入四月,随着天气转暖,北京地区又进入了飞絮季,大街小巷,飞絮漫天飞舞,宛如雪花飘落。 飞絮的产生,源于杨柳树独特的繁殖方式。当春季气温回升,达到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时,杨柳树雌株的 果实便会爆开,果实里包裹着白色绒毛的种子随风飘散,这就是飞絮形成的原因。 飞絮是植物繁衍后代的方式。一方面我们要尊重自然生态规律,另一方面由于城市中种植的杨柳树数量 多密度大,由此产生的飞絮对市民正常工作生活以及身体健康带来了影响,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 视。 北京地区飞絮问题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杨树和柳树具有适应 北方气候、易于繁殖成活、生长速度快、养护成本低以及生态效益显著等优势,被大量栽植于城市中。 据北京园林绿化普查统计,仅北京城八区就栽植了杨树350余万株、柳树150余万株,其中近70%的杨树 和90%的柳树为雌株。如今,这些树木多已步入壮年期,正是产生飞絮的旺盛期。 飞絮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一是影响人体健康,飞絮极易飞入行人的眼睛、鼻孔,让人感觉不适,对 于过敏体质的人群而言,危害更为严重;二是影响交通安全,飞絮容易堵塞汽车水箱散热片;三是影响 公共安全,飞絮属于易燃物质,遇到烟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