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环境报
icon
搜索文档
广西召开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推进会 着力解决结构性长期性根源性问题
中国环境报· 2025-10-30 12:42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召开2025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 精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持 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决策部署,研究部署全自治区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主 席韦韬出席会议并讲话。 覃文用 韦韬强调,要锚定《广西2025—2026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聚焦关键 重点,全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组合拳"。一要疏堵结合做好蔗叶离田综合利用和禁烧管控,着力解决离 田率低、焚烧率高的问题,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二要关口前移做好烟花爆竹禁燃 限放管控,强化生产、经营销售、储存、运输、燃放等各环节全链条监管,守住不发生重度及以上污染 的底线。三要加快推进产业、能源和交通结构调整优化,严格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政策等要求,坚决 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加 快高排放柴油货车淘汰更新。四要强化扬尘及餐饮油烟等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监 管,深入开展群众反映集中的餐饮油烟和露天烧烤扰民问题排 ...
潍坊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
中国环境报· 2025-10-30 09:56
责编:徐小雪 电话:(010)67139791 传真:(010)67139791 E-mail:dfxcb@vip.sina.com 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潍坊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 ◆梁小溪 周丽华 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 念,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以 争当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排头兵为目标,坚持 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协同推进,坚持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全面统筹,生态文 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人选国家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 市,诸城市、峡山区、高密市、临朐县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明建设 示范区,峡山区、青州市分别获生态环境部、山东省命名"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数量全省第一),奎文区、临朐 县、青州市先后获评山东省生态文明十强县(数量全省第一)。 扛牢责任担当,持续 改善生态环境 潍坊市始终把生态文明建 设摆在突出位置,锚定建设实力 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 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应有之义, 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同频 共振、相互促进。 大力推行"全员环保",坚持 ...
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五十载风雨守望 新时代绿色征程
中国环境报· 2025-10-30 09:09
变化远不止于湘江。 50年来,湖南省已构建起覆盖水、气、土壤、噪声等环境要素的立体监测体系。在水环境方面,建成534个水质监测点及铊、锑等特征污染物预警网 络;空气质量监测覆盖省市县三级,并实现污染来源精准溯源与48小时预警管控;土壤、地下水和噪声监测网络也同步完善。 与"十三五"初期相比,2024年全省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由93.6%提升至97.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从84.4%增至89.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饮 用水安全和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实现提前预警、精准定位,推动生态环境监测迈向数智化、精准化、高效化。 五十载风云激荡,半世纪砥砺前行。1975年,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原湖南省环境保护监测站)成立,50年来,从手工采样分析的拓荒年代, 到"天空地"一体联动的智慧监测,一代代监测工作者奔走于三湘四水,以脚步丈量大地、以数据记录变迁,实现了湖南生态环境监测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 强的跨越。 "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成立50周年。50年来,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始终坚持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全力打造高素质、专业 化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先锋队,全面构建全要素 ...
广西着力解决结构性长期性根源性问题
中国环境报· 2025-10-30 09:09
韦韬强调,要锚定《广西2025—2026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聚焦关键 重点,全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组合拳"。一要疏堵结合做好蔗叶离田综合利用和禁烧管控,着力解决离 田率低、焚烧率高的问题,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二要关口前移做好烟花爆竹禁燃 限放管控,强化生产、经营销售、储存、运输、燃放等各环节全链条监管,守住不发生重度及以上污染 的底线。三要加快推进产业、能源和交通结构调整优化,严格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政策等要求,坚决 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加 快高排放柴油货车淘汰更新。四要强化扬尘及餐饮油烟等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监 管,深入开展群众反映集中的餐饮油烟和露天烧烤扰民问题排查整治,既要保持城市"烟火气",更要保 障空气质量。五要全力抓好污染天气过程应对,坚持"早会商、早预警、早行动",层层压实责任、加强 统筹协调,力戒形式主义、不搞"一刀切",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做好,坚决打赢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 治攻坚战。同时,要统筹抓好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和畜禽养殖污染排查整治、中央生态环保督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敏鹏: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亟待系统性规划
中国环境报· 2025-10-29 21:28
陈敏鹏:看天种地是我国农业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我们调研发现,有经验的农民都非常关注天气。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愈发 频繁、强烈,影响也日益显著。这导致某些极端事件已超出区域传统认知与适应经验的范畴。 气候变化对不同农户的负面影响存在差异。传统小农户的种植经验,主要来自个人、朋友和邻里,倾向于风险规避,抗风险能力较弱。种植大户或专业农 民,一般来说经验会更丰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对强一些,适应能力也相对更高。而大型农业公司或龙头企业,还可以通过资产配置,提升 抗风险能力。 20 49 ve 8 SCH A 2. 24 P 0 r 29 1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陈敏鹏 "满地秸秆拔个尽,来年少生虫和病。"霜降后,北方大部分地区已迎来秋收扫尾工作。由于2025年暑期中原地区及部分粮食主产区遭遇极端干旱和旱涝短时 交替等气象灾害,不仅给秋收造成困难,也对压茬推进秋种带来风险。 据了解,财政部10月会同农业农村部下达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84亿元,支持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7省受灾地区加快 开展农机抢收、潮粮烘干、农田排涝等农业生产防灾救灾工 ...
义乌从共享到共治
中国环境报· 2025-10-29 09:01
从一江碧水到生态农业,从童趣丝路到红色研学,从"无废商圈"到田园森活,从绿色工厂到低碳发展,从地质奇观到古镇风貌……义乌,这座以"世界 小商品之都"闻名遐迩的城市,正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全速前行。近年来,义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理念,成功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实现生态环保领域国家级荣誉"大满贯",连续九年夺得"五水共治"大禹鼎,生态环境满意度逐年 提升,稳居全省前列。 在这幅生机盎然的生态文明新画卷背后,离不开广大生态环境志愿者的辛勤付出与汗水。从守护排污口的"二维码管家",到巡查河道的"洋河长";从田 间地头宣传秸秆禁烧的"宣传员",到社区里调解油烟治理的"调解员"……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义乌分局(以下简称义乌分局)通过搭建形式多样的平台,串联 起社会各界的爱心与责任,培育出多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与大家并肩守护着身边的绿水青山。他们用脚步丈量生态责任,用行动激活全民参与的澎湃动 能,让绿色成为"世界小商品之都"鲜明、持久的底色。 环保铁军勇担当,绿色先锋促转型 在深入贯彻落实义乌市委"四比四拼"大提升活动中,义乌分局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实施"绿色 ...
开发利用屋顶空间 破解城市生态困局
中国环境报· 2025-10-28 13:23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突破65%,城市建筑密集化带来的热岛效应、能源消耗与生态失衡问题日益显现。屋 顶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破解城市生态困局的重要突破口。将屋顶绿化系统与分布式光伏技术有机融 合,能有效提升建筑节能效率、降低碳排放、改善城市微气候,实现"空间—能源—生态"的协同优化。 现实困境 当前,屋顶绿化与光伏一体化应用虽前景广阔,但在实际推广中仍面临多重挑战。 城市屋顶空间的产权复杂是项目推进的主要障碍。住宅小区、商业综合体等多产权建筑的屋顶使用权分 散在众多业主手中,达成共识难度大。 同时,现有建筑尤其是老旧建筑,屋顶荷载能力往往难以满足一体化项目需求。普通屋顶设计荷载多为 50kg/m—150kg/m,而一体化改造需屋顶荷载≥200kg/m,这是阻碍大量既有建筑实施一体化改造的重要 原因。 创新商业模式,推广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探索"屋顶租赁+收益分成"模式,开发"绿证交易+碳 汇收益"机制。培育专业化运维市场,支持第三方运维机构发展,建立运维保险机制。 推进屋顶绿化与光伏一体化,需从政策完善、技术创新、经济激励三方面协同发力,构建全链条支撑体 系。 一是通过制度创新释放空间。笔者建议,在国家层面出 ...
黑龙江“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年均减排二氧化碳六千余吨
中国环境报· 2025-10-28 12:44
一是以"生态防线"提升"民生高线",绘就幸福龙江的温暖底色。黑龙江省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环境问 题作为头等大事,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常态蓝"成为天空新标签,通过推进清洁取暖、淘汰燃煤小锅炉等举措,2024年全省优良天数比率较 2020年提高1.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0.6微克/立方米。 "清澈水"描绘北国新画卷,连续3年开展以松花江流域为重点的入河排污口整治,2024年全省国控考核 断面优良水体比率较2020年提高10.2个百分点,松花江干流水质改善为优等级并稳定保持3年。 "健康土"守护家园安心田,基本实现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市县全覆盖,125个县区给耕地"贴标 签",土壤环境质量按类划分并实行分类管控。完成1800多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和3000多个行政村生活污 水治理,从源头上防治农田土壤的污染,让乡村"颜值"与"气质"同步提升。 二是以"生态价值"催化"经济增量",激活绿色发展的龙江引擎。做好环保源头引领的"服务文章",建立 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和环评提前介入,从源头引领产业 绿色布局,催生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积极推动绿色动 ...
“十五五”时期,四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何发力?
中国环境报· 2025-10-28 08:20
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优化调整空间结构。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产业、能源和交通运输结构 调整中的应用,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水、大气、土壤、噪声、地下水等环境要素空间管理的统筹衔 接。 "十五五"时期是四川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攻坚阶段,更是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打 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的重要窗口期。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外部环境和"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上持续发力"历史使命,"十五五"时期,四川省要进一步增强上游意识、扛牢上游责任、强化上游担 当,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现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切实维护生态安全,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 撑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实现碳达峰目标 全力推进碳达峰行动。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 制度,逐年编制省、市(州)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健全重点用能和 碳排放单位节能降碳管理制度。 创新推动碳市场机制建设。扩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积极参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 制, ...
浙江“三效统一”为“两山”转化提供清晰路径
中国环境报· 2025-10-28 07:24
从安吉余村由"卖石头"转变为"卖风景",到苍南沿浦湾打造全国首个"自主负碳区";从"千万工程"打造 出美丽乡村画卷,到绿色矿山蝶变为智慧园区,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经过20年的探索,凝练 形成了一套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以下简称"三效统一")为核心,融价值引领、 基础支撑、路径创新与发展目标于一体的完整行动框架。 注重规划引领,系统构建"三效统一"的转化框架 浙江的实践表明,"两山"转化必须依靠科学的顶层设计和系统的制度安排来引导和保障。为了实现"两 山"转化目标,浙江着力从三个层面系统推进。 一是注重战略引领与规划融合。在全省层面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始终将"三效统一"作为核心价值导向。 无论是省级旅游度假区、现代农业园区的设立,还是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都强调各类规 划的系统衔接,确保从源头上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融为一体,为"两山"转化铺设了坚实的 制度轨道。 二是强化刚性约束与目标导向。在项目审批、政策制定和绩效考核中,将实现"三效统一"作为普遍遵循 和硬性要求。从《浙江省旅游条例》的出台,到各类专项资金绩效目标表的指标设定,构建起覆盖广 泛、约束有力的制度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