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
搜索文档
项目环评审批“打捆”,更要管理协同
中国环境报· 2025-10-17 09:41
随着环评改革持续深化,"打捆环评""打包审批"等实践案例越来越多。许多地方通过合并环境影响评 估、简化申报材料、整合审批流程等措施,为建设单位大幅降低了制度性成本,提高了项目审批效率, 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推进。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探索此类"打捆"项目的验收管理等 全过程监管的案例报道却并不多见。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一些地方的环评审批改革存在"重审批、轻管理"的问题,对项目建设及验收等 环节的事中事后监管与服务不足。比如有些地方对"打捆"项目缺乏具体的评估与验收规范管理指导,导 致"打捆"成了项目的简单叠加,没有实现污染治理和项目建设的有机协同;有些地方协同管理机制缺失 导致出现共用污染治理设施负荷不匹配、环境风险防控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最终导致项目迟迟不能 审批落地,或不能验收投入稳定达标运行,成为深化环评改革的痛点。 三要做好全过程管理。改变重审批轻管理的思想,管理部门要主动上门提前参与指导服务,对"打捆"项 目遇到的审批管理问题及时协调指导。如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在化工中试基地"打捆"审批中,提前给 出污染防控标准与排放总量指标要求。浙江省安吉县为"打捆"项目配备"一对一"专人服务, ...
从“黑金”到“绿能”,新疆煤炭产业向“新”而行
中国环境报· 2025-10-17 08:26
新疆煤炭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 - 新疆煤炭资源预测总量约2.2万亿吨,占全国四成以上,资源储量大且煤质优良 [1] - 在国家战略推动下,新疆煤炭年产量突破4亿吨,产业呈现大型化、基地化、绿色化发展态势 [1] - 国家规划建设了准东、吐哈、伊犁、库拜等大型现代化煤炭基地,引入国家能源集团等大型企业,建设了一批千万吨级大型矿场 [1] 绿色生产与环保治理 - 通过刚性环保指标推动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如伊犁新天煤化工项目年产能达20亿立方米,将煤炭转化为清洁煤制天然气 [2] - 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对采煤沉陷区进行生态恢复,准东地区煤炭固废综合利用率已超过75% [2] - 推广碳捕集利用技术,如国家能源集团微藻固碳试验,中石油二氧化碳驱油示范工程年封存二氧化碳超10万吨 [2][3] 全产业链技术创新 - 在开采环节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应用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等技术减轻地表沉降与水资源破坏 [3] - 在转化环节推动低阶煤分级分质利用,发展超超临界发电等技术,推动煤电清洁高效发展 [3] - 在利用环节促进固废资源化,将煤矸石等废料制成建材,并提取稀有元素,研发煤基新材料 [3] 智能化与数字化升级 - 引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平台 [4] - 智能巡检机器人与无人机协同作业将安全隐患识别效率提升60%,降低人员作业风险 [4] - 已形成涵盖20余项核心技术的绿色技术体系,其中3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 多能互补与产业耦合 - 推动“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协同发展,构建“风光火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系统,利用煤电调峰支撑可再生能源消纳 [5][6] - 发展绿电制氢、氢能炼焦等技术耦合,在库车利用风光资源制氢替代传统煤制氢,降低碳足迹 [7] - 在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集成煤电、煤化工、新材料等产业,新建项目能效全部达到国内标杆水平 [6] 产业融合与循环体系 - 推动煤炭产业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利用企业闲置土地和矿井资源发展光伏、风电等项目 [2] - 在吐鲁番推进“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光热熔盐储能技术为煤化工项目供汽,年减二氧化碳排放超百万吨 [6] - 伊犁河谷地区探索“煤制气+氢能”耦合路径,构建低成本氢能供应体系,形成完整产业链 [7]
如何利用好海量自动监测数据,进一步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效能?
中国环境报· 2025-10-17 07:19
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深化,各地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大气自动监测网络。这些监测站点如同遍布城 乡的"环境哨兵",每天实时采集海量大气环境数据,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然 而,笔者注意到,不少地方在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利用方面,更多是侧重结合气象数据开展大气环境质量 预测预报,在利用海量数据来精准发现大气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举措方面仍存在不足。 当然,通过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的预判,能够助力提前调整大气污染治理措 施,合理调配监管力量,引导公众做好健康防护。但这些海量数据的价值,除了体现在开展大气环境质 量预测预报方面,更多体现在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帮助地方找准污染症结、提升治理效能方 面。 如何利用好这些海量的自动监测数据,进一步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效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 手。 做好大气数据研判,要聚焦所辖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挖掘减排潜力。排污总量是反映区域大气环境质 量的核心指标,其变化趋势直接影响大气污染治理成效。在数据研判中,要通过排污总量数值的升降, 深入分析数据变化背后的原因:是清洁原料替代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企业仍依赖高污染原料生产;还 ...
㶟水河畔 乘兴大兴
中国环境报· 2025-10-16 16:15
当㶟水(永定河古称)的波光漫过千年岁月,当春风拂过京南的万亩林海,北京市大兴区,一座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活力的城市,正以敞开的姿态,邀 你共赴一场"乘兴而来"的美好之约。 㶟水,这条载于《水经注》的古老河流,如今以永定河的新姿,成为大兴最灵动的生态底色。 来大兴吧——到㶟水河畔听水讲故事,在林海间寻一份自在,在新国门的活力里感受时代脉搏。毕竟,这样一方能让你"乘兴而来、尽兴而归"的土地, 本就值得一场奔赴。 㶟水河畔,等你;乘兴大兴,盼你。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生态环境局 若说㶟水是大兴的"生态脉络",那遍布全域的活力场景,便是"乘兴"的最佳注脚。你可以沿着森林城市主题公园的步道骑行,让阳光透过枝叶洒在肩 头,把日常的疲惫都揉进草木香里;也可走进永定湾的滨水空间,在亲子营地搭起帐篷,看孩子追着蝴蝶跑过草坪——这是大兴给生活的"小确幸",是"乘 兴"里最惬意的模样。 永定河畔秋色 而这份"兴",更藏着城市向上的力量。作为首都"国门新城",大兴的活力不止于生态:临空经济区的飞机起降间,藏着联通世界的机遇;生物医药基地 的实验室里,孕育着守护健康的创新;就连街头巷尾的文创小店,都透着年轻的创意——这里的"乘兴",是 ...
走进董存瑞烈士纪念馆
中国环境报· 2025-10-16 16:15
秋分时节,我和同事到河北省隆化县开展定点帮扶调研,住宿的宾馆与董存瑞烈士纪念馆仅相隔一 条马路。 作为一名"60后",我对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雄事迹可谓耳熟能详。在我初中的课本里,有一篇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之后我又反复观看电影《董存瑞》,董存瑞的英雄形象和那句"同志们,为了 新中国,冲啊",更是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清晰而又不可磨灭的记忆。 后来,我了解到,为缅怀"舍身炸碉堡"的革命烈士董存瑞,传承其舍生取义、为国为民的崇高精 神,党和政府在董存瑞的家乡河北省怀来县和牺牲地隆化县分别修建了纪念场所,让英雄事迹永载史 册,让英雄精神代代相传。岁月荏苒,耳顺之年的我,竟有机会到董存瑞纪念馆缅怀英雄事迹,接受革 命思想的洗礼,心情自然无比激动。 丰富的馆藏资料显示,董存瑞出身贫寒之家,是有志少年,在苦难中经受磨炼。他当过儿童团长, 为八路军送过信,掩护过抗日干部,站过岗、放过哨,从小就机智勇敢,被人誉为"抗日小英雄""出色 小民兵"。16岁那年,董存瑞参加八路军,在解放战争之初即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大小无数次战斗, 不怕牺牲,冲锋在前,屡立战功。他的人生虽然永远定格在了19岁,但那足可以挂满前胸的军功章,却 沉甸甸 ...
新书推荐 |《黄河源的孩子》
中国环境报· 2025-10-16 16:15
《黄河源的孩子》是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散文奖得主王小忠的最新长篇儿童小 说。本书以黄河源多瓦村先天眼疾少年道吉扎西的成长为主线,以道吉扎西和他的阿姐旦增卓玛寻找阿 爸、彻底与阿爸和解的故事为副线,抒写黄河源多瓦村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状态。民族的融合,黄河源 生态环境的亟待保护,人性的坚韧,亲情的难以割舍,老师的鼓舞,以及阿姐的努力付出,让道吉扎西 感受到了人间温暖。他不再是孤独的男孩,而是一个有着坚定信念和决心走出黄河源、建设美好家乡的 有志青年。小说语言生动优美,行文流畅,结构完整,故事跌宕起伏而富有感染力,是一部有高原人文 情怀和思想教育意义的青少年读物。 作者:林卫辉 作者:王小忠 出版社:青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9月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8月 《袁枚的讲究:趣读〈随园食单〉》是一部解读清代美食家袁枚及其经典著作《随园食单》的作 品,精选食单中40余道菜肴和茶酒,从粤菜的鲜、官府菜的雅,到武夷山茶、兰陵酒等,呈现一席惊艳 无比的随园宴。从食材甄选到烹饪技法,解析袁枚的饮食哲学,看他如何将生活美学融入一饮一食。冒 死吃河豚的同窗好友蒋和宁、获康熙御赐豆腐 ...
宣城宁国市生态环境分局多措并举助力青年党员成长成才
中国环境报· 2025-10-16 13:43
搭建交流平台,激发担当作为。一是举办"年轻干部上讲堂"活动。定期组织青年党员从"台下"走向"台 上",分享学习和工作实际,探讨业务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交流思想感悟,培养思考与表达能力, 实现全面成长。二是开展技能比武。结合生态环境监测、执法等核心业务,组织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 武活动,激发青年党员钻研业务、追求卓越的热情。三是完善"走出去"学习机制。建立外部学习交流机 制,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市外相关业务培训。鼓励干部职工赴长三角等先进地区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拓 宽干部的视野和工作思路。 下一步,宁国市生态环境分局将持续完善青年党员培养长效机制,为其成长成才创造更优条件、提供更 广舞台。 实施导师帮带,提升履职能力。聚焦"政治帮带、业务帮带、个性帮带、作风帮带、生活帮带",选派政 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中层干部或业务骨干与青年党员结成对子,开展"一对一"指导,传授工作经验 与方法,助力其快速适应岗位、提升业务水平。 近年来,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生态环境分局秉持党管干部原则,高度重视青年党员培养工作。通过一系 列扎实举措,积极为青年党员搭建发展平台、赋予工作责任、指引成长路径,激发其内生动力与创新活 力,着力打造一 ...
黑龙江“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强调 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规划始终
中国环境报· 2025-10-16 11:46
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突出政治引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动龙江 文化振兴、生态振兴,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打造人文荟萃之地、文化对外交流桥头堡和"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忠诚实践地。要厚植绿色发展底色,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 贯穿"十五五"规划始终,统筹谋划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保护修复,推动经济社 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建设更高水平绿色龙江、美丽龙江,筑牢祖国北方 生态安全屏障。要传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大 力发展特色文旅,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释放"后亚冬"效应,扩大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影响 力。 李明哲 近日,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主持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 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加快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听取意见 建议,科学擘画"十五五"时期龙江振兴发展蓝图。 座谈会上,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科研院所、央企和省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文化建设、生态建设、 绿色转型、文旅体融合发展等建言献策。 ...
家风故事|“红色”堤坝和两代人的答卷
中国环境报· 2025-10-16 11:30
我的家乡是粤东红色革命老区的一个小山村,位于美丽的汀江河畔,一道蜿蜒两公里的堤坝守护了家乡 40余年。从懵懂少年迈入成熟中年,一切都在变,但不变的是那条堤坝在我脑海中的"红色"印记。她给 我永不磨灭的情怀和无穷的力量,激励我不断进取,努力交出优秀的答卷。 尽管阔别家乡多年,脑海中仍时常浮现这条堤坝将洪水阻拦于村外、守护百姓房屋和农田安全的情景。 这条"红色"堤坝诠释了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无私奉献、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并伴随我的成长,一直 激励着我不断努力进取。 为彻底治理洪灾,党和政府决定派一个由1000多人组成的农田基本建设团支援建设。为确保工程顺利实 施,公社任命父亲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开启了他为大队建设和村民服务的青春征程。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了生态环境系统工作,一干就是25年。无论在哪个岗位,我都时时以共产党员的标 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工作,全身心投入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现在,年近50 岁的我又按照组织的安排,到了镇街一线工作,从事乡村振兴工作。我将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努力将 这里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启航新征程、奋进新时代中展现应有的风采,交出合格的答卷。 作者单位: ...
持续改善生态 让蓝天碧水净土成为日常——连云港“十四五”生态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之路
中国环境报· 2025-10-16 09:45
趣**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 卡四五"生态环境治理与绿色 ◆王从帅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十四 五"以来,江苏省连云港市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 依法治污方针,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昌色之变 天朗山清水秀,绘就生态新画卷 曾经扬尘密布的连云港港,如今蓝天白云相伴,这得 益于港口污染防治整治深化,岸电、防尘网等环保措施落 地实施。连云港港的变迁,是港城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生 动写照。 过去,连云港市面临着雾霾频发、河流黑臭、近海污染 等问题,发展到了转型的关键节点。"十四五"以来,连云港 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及集群,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城 市污水管网建设,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推进清洁取暖改造, 发展可再生能源 …… 一系列行动,让港城生态环境质量明 显改善。 曾经雾霾笼罩的天空逐渐被擦亮。今年上半年,全市 PM2s浓度降至3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6%,绝对值及改 善幅度分别位居全省第五、第二,绝对值排名创"十四五"同期 最优;空气优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