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辽宁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大豆生产者补贴10月底前发放到位
辽宁日报· 2025-06-28 09:32
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 - 补贴标准为410元至460元/亩,高于玉米350元至400元/亩,具体额度由各市确定 [1] - 补贴对象为合法耕地上的大豆实际生产者,包括黄大豆、黑大豆、青大豆 [1] - 复种、间种、套种大豆纳入补贴范围,但需按实际种植面积测算补贴额度 [1] - 大豆与果树间种(套种)不纳入补贴范围 [1] - 补贴要求在10月底前通过"一卡通"发放到种植户手中 [1] 优质大豆品种补贴 - 对购买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优质大豆品种的生产者给予额外补贴,每亩不超过35元 [2] - 同一主体可同时申报高油高产大豆补贴和高蛋白大豆补贴,但同一地块不可重复申报 [2] - 补贴对象不包括自留种的生产者 [2] 优质大豆生产示范区建设 - 在高油、高蛋白大豆主要产区建设示范区,每1万亩项目区安排资金70万元左右 [2] - 示范区将试验筛选优质品种,攻关关键技术,集成先进技术模式 [2] 优质大豆良种繁育基地补贴 - 单个基地需集中连片,面积不低于50亩 [2] - 优先支持统一管理(品种、肥水、病虫防控、技术指导、机械作业)的基地 [2]
“科技+服务”直达田间地头
辽宁日报· 2025-06-28 09:32
科技服务春耕备耕 - 省农科院组建50个院地科技共建团队、80个科技特派团、18个科技帮扶专家团队、10个特色产业服务团队,共计600余人,服务全省41个县(市)的春耕备耕工作 [1] - 举办培训班、观摩会313次,现场技术指导1297次,利用网络直播等培训451万人次 [1] - 实施现代农业重大技术推广应用等项目216项,建立示范基地509处,推广优良品种558个、新技术502项、新模式130套,示范面积33万亩,辐射推广面积480万亩 [1] 科技赋能企业 - 选派科技专员99人深入400余家农事企业,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解决生产实际问题702个 [2] - 促进科技成果在企业转化,助力企业品牌建设 [2] 玉米和水稻生产 - 派出专家团队全流程服务玉米单产提升工程90万亩,覆盖全省7个示范县 [2] - 在水稻主产区建立32个示范基地,推广水稻工厂化高质高效育苗技术等新技术12项,解决技术难题23个 [2] 夏管时期工作 - 继续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紧盯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强化技术指导与培训 [2] - 有效应对农业自然灾害,提供科学解决方案,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2]
团结携手 筑梦高原
辽宁日报· 2025-06-28 09:32
民生改善 - 医疗领域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包括首例冠状动脉造影术、支架植入术等,填补当地空白 [2] - 2024年度那曲市人民医院三、四级手术量达918人次,同比增长82.5% [2] - 完成"五个中心"建设(含高级创伤中心),提升医疗救治保障能力 [2] - 通过"师傅带徒弟"模式培养本地医疗骨干,形成可持续医疗团队 [2] - 教育援藏实施"组团式"帮扶,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获2023年教学质量第一名 [3] - 建设辽宁文化工作站和教研基地校,建立两地教育资源长效交流机制 [3] - 实施水电路讯气等基建工程,改善农牧民居住条件(如7.28公里迎宾路亮化) [3][4] - 智慧城市系统实现农副产品电商一体化管理,提升生活便捷度 [4] 产业经济 - 3年累计落实援藏资金9.35亿元,实施131个项目 [5] - 2024年招商引资目标4.8亿元,实际完成6.88亿元(完成率143.3%) [5] - 重点发展文化旅游、高原食品加工、清洁能源等产业 [5] - 非遗旅游度假区等项目推动经济从单一农牧业向多元化转型 [5] - 实施28个产业项目(如安多县旅游文化服务区),提供8000余岗位,带动1.3万农牧民增收 [5] - 那曲青稞吐司等特产纳入辽宁政府采购目录,累计销售额4.6亿元,惠及5000余户 [5] - 通过"辽洽会"等展会推广冬虫夏草、牦牛肉等产品,扩大市场影响力 [6] - 文旅活动如"极地那曲天际之旅"吸引线上线下600万人次参与 [6] 人才培养与文化交融 - 设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开展"3+3"中高职联合培养试点 [7] - 辽宁与那曲35个县区/企业结对,2000名青少年"手拉手"书信交流 [7] - 那曲艺术团连续3年参与辽视春晚录制,促进文化互通 [7] - 建成西藏首座山脉主题馆(安多唐古拉陈列馆),展示民族交融历史 [8]
“十五冬”冰雪场地建设开启“加速度”
辽宁日报· 2025-06-28 09:32
赛事规划与建设进度 - 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承接3分项18小项雪上竞赛 规划面积788公顷 其中滑雪场占地667公顷 [1] - 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设计28条雪道 总长度27997米 最长连续滑雪线路接近5公里 总造雪面积151.34公顷排名全国前五 雪道最大落差800米为全国仅有的六家之一 [1] - 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场地容量可舒适容纳11404人 最大接待22422人 5条索道与3条魔毯保障每小时13400人运力 [1] - 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项目预计2026年10月底完工 目前施工单位已进场 今年内将完成雪道土石方工程量的70% 运动员村等建筑主体砌筑 水处理工程主体施工 [2] - 西露天冰雪运动中心承赛核心区规划建设跳台比赛出发区 雪道 裁判塔等设施 符合奥运比赛标准 目前核心区已开展土方挖掘 预计今年12月底完成造雪达到试跳条件 [2] 赛后利用规划 - 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赛后冬季开放28条雪道 全季运营将改造运动员村为准三星至准五星酒店群 建筑一层打造商业街 引入旱雪 卡丁车等特色旅游项目 举办音乐节 露营等活动 [2] - 西露天冰雪运动中心赛后设置展示 攀岩 蹦极 跳伞 观景等体验项目 四季冰雪运动场地规划建设训练小跳台群 滑雪道 雪圈道等 冬季滑雪夏季使用人工仿雪材料实现四季畅滑 [3] - 西露天冰雪运动中心未来可举办体育赛事 文艺活动 兼具大众健身 休闲娱乐功能 实现工业遗存活化利用与矿坑生态治理结合 [3]
辽宁文旅以“演”促防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辽宁日报· 2025-06-27 09:39
应急演练概况 - 锦州市大芦花风景区举行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应急演练 模拟火灾 高空救援 自然灾害三个场景 [2] - 演练设置3个课目 包括住宿业火灾初期扑灭救援 旅游景区高空救援 自然灾害被困人员营救 [2] - 救援队分为安保组 搜救组 医疗组3支队伍 完成设立安全集结点 设置警戒线 宾馆搜救等任务 [2] 演练实施细节 - 火灾场景中 救援队用扩音器引导游客沿绿色应急灯方向从东侧楼梯撤离 [2] - 搜救组发现哮喘发作的受困游客 医疗组立即实施救援 [2] - 演练检验景区应急响应机制 救援队伍实战能力 并向公众展示科学救援流程 [2] 行业安全背景 - 文旅市场繁荣带来人流密集 环境复杂 风险交织的特点 火灾 特种设备 踩踏 地质灾害等隐患突出 [3] - 景区高空项目 自然灾害 火灾等突发事件风险增加 [3] 政策部署要求 - 省文化和旅游厅部署加强应急处突能力建设 聚焦人员密集场所 高风险项目 火灾等关键环节 [3] - 要求模拟真实险情检验预案 强化文旅部门联动协作 检验信息共享 指挥调度等全链条能力 [3] - 文旅企业主要负责人需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 将演练要求融入日常 确保员工掌握应急技能 [3] - 各级文旅部门联合相关部门督导检查 对重大隐患挂牌督办 [3]
沈阳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开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
辽宁日报· 2025-06-27 09:39
沈阳市老年人口现状 - 沈阳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约234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30.6% [1] 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 全市83%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已开设老年医学科 [1] - 100%的医疗机构开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 [1] - 58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置康复医学科 [1] - 40家医疗机构开设康复门诊 [1] - 259家医疗机构通过辽宁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评审 [1] 安宁疗护服务发展 - 安宁疗护服务实现全市13个区(县、市)全覆盖 [1] - 35家医疗机构共开设396张安宁疗护床位 [1] 医养结合推进情况 - 全市拥有27家"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 [2] - 8家医疗机构利用闲置床位开设医养病房 [2] - 17家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 [2] - 280家养老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签约 [2] 家庭医生服务网络 - 2053个家庭医生团队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签约服务 [2] - 签约率达65.8% [2] 老年健康促进措施 - 启动老年痴呆防治行动,培训156名医务人员和志愿者 [2] - 完成7530人的认知功能筛查 [2] - 及时转诊12名高风险患者至三级医院 [2] - 通过中医健康体检、养生知识科普提升老年人健康意识 [3]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新增老年口腔健康项目,覆盖不少于300个社区(村) [3] - 力争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老年医学科比例达90%以上 [3] - 规范医养机构合作协议,制定服务质量评估方案 [3] - 开展老年照护培训,加强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执法监管 [3] - 建立安宁疗护服务质量标准体系,新增试点机构 [3] - 实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严格开展服务质量检查 [3]
盘锦搭平台链资源加快推动石化产业转型升级
辽宁日报· 2025-06-27 09:39
行业动态 - 2025(第十三届)亚洲炼油和化工科技大会在盘锦举办,参会人数达1200余名,为历届最多 [1] - 大会主题为"科技引领发展创新筑就未来",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等多项成果分享 [1] - 盘锦联合大连申报的国家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在2024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中胜出,成为35个集群中唯一以"石化"为主题的产业集群 [1] 产业发展 - 石化产业是盘锦的立市之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 [1] - 盘锦市将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1] - 盘锦市推动"绿色炼化+精细化工"转型路径,牵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升级 [1] 项目进展 - 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年内将机械竣工 [2] - 盘锦市规划3.57平方公里下游精细化工产业园项目,延伸下游产业链 [2] - 截至目前,全市共对接目标企业125家,洽谈项目98个,达成合作意向15项 [2] 合作机制 - 盘锦市建立"技术共研、标准共建、市场共享"长效合作机制 [1] - 形成"技术需求—成果对接—产业落地"创新生态 [1] - 构建"人才—技术—资本"与"技术研发—中试转化—产业应用"的创新资源聚合生态 [2]
禁毒形势整体平稳可控持续向好
辽宁日报· 2025-06-27 09:39
禁毒工作成效 - 全省公安机关连续3年深入开展禁毒"清源断流"专项行动,当前全省禁毒形势整体平稳可控、持续向好 [1] - 今年以来侦破毒品刑事案件224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375人,缴获各类毒品折合海洛因当量17.17千克 [1] - 公安机关联合多部门构建联动查缉打击机制,今年已破获走私毒品案件5起,缴获毒品959克 [1] 控毒工作措施 - 严格落实"六查"措施与"逢嫌必检"制度,今年累计查处吸毒人员1253人次,实现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案事件"零发生" [2] - 统筹多部门开展"平安关爱"专项行动,从生活保障、心理疏导、医疗救助等多方面提供关怀与帮助 [2] - 沈阳公安机关利用"阳光驿站"APP助力社区戒毒康复的工作模式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 [2] 易制毒化学品管控 - 通过日常检查、网上巡查与来源倒查相结合,累计审批相关许可3万余次,实现易制毒化学品"零流失" [2] - 大连公安机关帮助某大型企业解决生产装置中剩余易制毒化学品问题,为企业节省经费1300万元 [2] 禁毒宣传教育 - 持续推进禁毒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场所、进乡村、进家庭 [3] - 6月以来集中开展禁毒宣传活动,省公安厅举办"守护青春・振兴辽宁"大型禁毒主题活动,吸引1万余名群众参与 [3] - 联合省教育厅开展禁毒宣传进课堂等主题活动,将禁毒知识融入日常教学中 [3] 下一步工作计划 - 保持对毒品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深化"清源断流"专项行动 [3] - 开展"笑气"问题专项整治,联合多部门对重点场所开展"扫毒风暴" [3] - 加强对青少年、易染毒群体的宣传教育 [3]
我省着力培育人工智能“数智工匠”
辽宁日报· 2025-06-27 09:39
为满足人工智能训练师、数据标注员、人工智能算法测试员等技能人才缺口需求,今年开始,我省 人社部门联动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匠才助推振兴"和"技能兴企·强链增收"两大行动,培育壮大人工智能 领域"数智工匠"队伍,增强一线产业工人数字技能素质,"十五五"时期计划每年培训青年技术技能人才 3万人次以上。 开展"人工智能+"数字技能提升行动,我省将国家新公布的人工智能相关职业(工种)及时纳入急 需紧缺培训目录,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培训补贴标准。支持"智改数转"企业以订单、定制、定向、项 目化培训等方式加强数字人才培养,符合职业培训补贴条件的给予差异化补贴。推进"新八级工"制度, 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链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开展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 依托院校培育人工智能领域技能人才,我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院校、技工 院校开展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短平快专业转换技能提升培训,按规定组织人工智能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 参加高级工技能评价。"十五五"时期计划新建3至5家人工智能领域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 工作站,分别给予每家最高200万元和10万元补助。 广泛开展人工智能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我省将引导各级各类 ...
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再增五家
辽宁日报· 2025-06-27 09:38
旅游休闲街区发展现状 - 利州古城文化旅游风情街被命名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同时获评的还有沈阳市东中街大悦城旅游休闲街区、大连市旅顺太阳沟历史文化街区、大连市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及阜新市红玛瑙旅游休闲街区 [1] - 这些街区具有鲜明的文化主题和地域特色,融合观光、餐饮、娱乐、购物、住宿、休闲等业态 [1] - 截至今年6月,已创建5个国家级和15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分布在全省9个城市 [2] 政策支持与激励措施 - 出台扶持政策,鼓励传统商业街区或新街区融入旅游、休闲和文化元素 [2] - 对新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补 [2] - 未来力争每个城市至少有一个省级以上旅游休闲街区 [2] 行业趋势与市场影响 - 旅游休闲街区成为独具特色的休闲游目的地,兼具游玩、文化和商业元素 [1] - 大力推进文化、体育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休闲街区品牌项目 [1] - 通过加强文旅品牌建设,激发文旅行业创新创造活力和市场消费动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