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辽宁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盘锦搭平台链资源加快推动石化产业转型升级
辽宁日报· 2025-06-27 09:39
行业动态 - 2025(第十三届)亚洲炼油和化工科技大会在盘锦举办,参会人数达1200余名,为历届最多 [1] - 大会主题为"科技引领发展创新筑就未来",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等多项成果分享 [1] - 盘锦联合大连申报的国家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在2024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中胜出,成为35个集群中唯一以"石化"为主题的产业集群 [1] 产业发展 - 石化产业是盘锦的立市之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 [1] - 盘锦市将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1] - 盘锦市推动"绿色炼化+精细化工"转型路径,牵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升级 [1] 项目进展 - 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年内将机械竣工 [2] - 盘锦市规划3.57平方公里下游精细化工产业园项目,延伸下游产业链 [2] - 截至目前,全市共对接目标企业125家,洽谈项目98个,达成合作意向15项 [2] 合作机制 - 盘锦市建立"技术共研、标准共建、市场共享"长效合作机制 [1] - 形成"技术需求—成果对接—产业落地"创新生态 [1] - 构建"人才—技术—资本"与"技术研发—中试转化—产业应用"的创新资源聚合生态 [2]
禁毒形势整体平稳可控持续向好
辽宁日报· 2025-06-27 09:39
禁毒工作成效 - 全省公安机关连续3年深入开展禁毒"清源断流"专项行动,当前全省禁毒形势整体平稳可控、持续向好 [1] - 今年以来侦破毒品刑事案件224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375人,缴获各类毒品折合海洛因当量17.17千克 [1] - 公安机关联合多部门构建联动查缉打击机制,今年已破获走私毒品案件5起,缴获毒品959克 [1] 控毒工作措施 - 严格落实"六查"措施与"逢嫌必检"制度,今年累计查处吸毒人员1253人次,实现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案事件"零发生" [2] - 统筹多部门开展"平安关爱"专项行动,从生活保障、心理疏导、医疗救助等多方面提供关怀与帮助 [2] - 沈阳公安机关利用"阳光驿站"APP助力社区戒毒康复的工作模式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 [2] 易制毒化学品管控 - 通过日常检查、网上巡查与来源倒查相结合,累计审批相关许可3万余次,实现易制毒化学品"零流失" [2] - 大连公安机关帮助某大型企业解决生产装置中剩余易制毒化学品问题,为企业节省经费1300万元 [2] 禁毒宣传教育 - 持续推进禁毒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场所、进乡村、进家庭 [3] - 6月以来集中开展禁毒宣传活动,省公安厅举办"守护青春・振兴辽宁"大型禁毒主题活动,吸引1万余名群众参与 [3] - 联合省教育厅开展禁毒宣传进课堂等主题活动,将禁毒知识融入日常教学中 [3] 下一步工作计划 - 保持对毒品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深化"清源断流"专项行动 [3] - 开展"笑气"问题专项整治,联合多部门对重点场所开展"扫毒风暴" [3] - 加强对青少年、易染毒群体的宣传教育 [3]
我省着力培育人工智能“数智工匠”
辽宁日报· 2025-06-27 09:39
为满足人工智能训练师、数据标注员、人工智能算法测试员等技能人才缺口需求,今年开始,我省 人社部门联动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匠才助推振兴"和"技能兴企·强链增收"两大行动,培育壮大人工智能 领域"数智工匠"队伍,增强一线产业工人数字技能素质,"十五五"时期计划每年培训青年技术技能人才 3万人次以上。 开展"人工智能+"数字技能提升行动,我省将国家新公布的人工智能相关职业(工种)及时纳入急 需紧缺培训目录,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培训补贴标准。支持"智改数转"企业以订单、定制、定向、项 目化培训等方式加强数字人才培养,符合职业培训补贴条件的给予差异化补贴。推进"新八级工"制度, 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链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开展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 依托院校培育人工智能领域技能人才,我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院校、技工 院校开展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短平快专业转换技能提升培训,按规定组织人工智能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 参加高级工技能评价。"十五五"时期计划新建3至5家人工智能领域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 工作站,分别给予每家最高200万元和10万元补助。 广泛开展人工智能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我省将引导各级各类 ...
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再增五家
辽宁日报· 2025-06-27 09:38
旅游休闲街区发展现状 - 利州古城文化旅游风情街被命名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同时获评的还有沈阳市东中街大悦城旅游休闲街区、大连市旅顺太阳沟历史文化街区、大连市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及阜新市红玛瑙旅游休闲街区 [1] - 这些街区具有鲜明的文化主题和地域特色,融合观光、餐饮、娱乐、购物、住宿、休闲等业态 [1] - 截至今年6月,已创建5个国家级和15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分布在全省9个城市 [2] 政策支持与激励措施 - 出台扶持政策,鼓励传统商业街区或新街区融入旅游、休闲和文化元素 [2] - 对新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补 [2] - 未来力争每个城市至少有一个省级以上旅游休闲街区 [2] 行业趋势与市场影响 - 旅游休闲街区成为独具特色的休闲游目的地,兼具游玩、文化和商业元素 [1] - 大力推进文化、体育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休闲街区品牌项目 [1] - 通过加强文旅品牌建设,激发文旅行业创新创造活力和市场消费动力 [1]
消费增速连续27个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辽宁日报· 2025-06-27 09:38
消费市场表现 - 前5个月辽宁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91 3亿元 同比增长6 4%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 4个百分点 增速连续27个月高于全国 [2] - 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889 4亿元 同比增长9 7% 高于全国3 4个百分点 [2]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91 2% 家具类增77 0%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53 0% 通信器材类增43 9% [2] - 能效等级1级和2级家电零售额增长超50% 智能手机零售额增长1 3倍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超20% [4] 政策驱动因素 - 辽宁省出台《辽宁省大力提振消费若干举措》《辽宁省促进银发经济发展若干政策》《辽宁省文体旅融合提振消费若干举措》等多份政策文件 [3] - 专门制定《辽宁省提振消费6条政策》 聚焦激发消费积极性 培育经营主体 鼓励首发经济等领域 [3] - 首次推出促进首发经济措施 挖掘消费潜力 培育新增长点 [3] - 以旧换新政策覆盖品类从8类扩充至20+X类 截至6月19日参与消费者达625 6万人次 带动销售额397 9亿元 [3] 未来发展方向 - 计划通过啤酒节 美食节 音乐节 露营节等活动做热夏季消费 推动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 [4] - 将开展多层次汽车促销活动 打造汽车消费新体验和新场景 [4] - 探索人工智能在商贸流通领域的应用 包括建设智能商圈 发展智能零售门店和无接触购物模式 [4] 消费新业态 - 演唱会带动"票根经济"发展 外地游客通过观演带动景点游览 美食消费和文创购买 [2] - 音乐节和演唱会门票成为"城市邀请函" 显著提升夏日城市消费活力 [2]
文物“走出去” 文化“活起来”
辽宁日报· 2025-06-27 09:38
展览概况 - 上海博物馆首次举办红山文化主题展 也是迄今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一次红山文化展 [1] - 展览由上海博物馆联合辽宁、河北、内蒙古、北京、天津等地20家文博机构共同打造 [2] - 展览汇聚珍贵文物310件/组 超过四分之一的展品为首次公开展出 [2] 展品亮点 - 辽宁出土的红山文物数量占参展文物的一半 包括女神庙出土的泥塑女神残体、墙壁构件、彩陶残片等 [3] - 玉玦形龙、C形龙等珍贵文物成为展览焦点 分别由故宫博物院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收藏 [2] - 马鞍桥山遗址出土的十几件文物以专题形式展示 包括陶斜口器、红色石耜、细石器等 [3] 文化传播 - 近年来辽宁红山文物不断现身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安徽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国内重要展馆 [3] - 展览是辽宁向外传播红山文化、扩大影响的又一案例 [3] - 红山文物向外界展示辽宁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3]
政府投资13亿元建设公用项目——抚顺高新区50余家企业将用上低价汽
辽宁日报· 2025-06-27 09:07
项目概况 - 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热电联产项目开工两个月进展迅速,综合办公楼初具模样,主厂区土石方工程完成过半,临时预埋管线铺设完毕 [1] - 项目投产后每小时可产蒸汽568吨,年发电量27.4兆瓦时,满足60余家企业用汽需求 [1] - 项目总投资13.74亿元,2023年4月17日开工,计划2026年12月建成 [1] 项目背景 - 抚顺高新区为国家级精细化工产业化基地,入驻163家企业,其中50余家化工企业依赖蒸汽供应 [1] - 原有蒸汽供应商因成本制约导致价格居高不下,影响企业生产成本 [1] 项目意义 - 项目建成后将统一直供低价蒸汽,降低园区企业生产要素成本 [1] - 抚顺齐隆化工预计年用汽13.5万吨,每年可节省成本超1000万元 [2] - 辽宁道博精细化学品表示政府举措提升企业在当地投资信心 [2] 政策支持 - 项目由抚顺高新建设发展集团成立专门公司推进,获省市两级政府支持 [1]
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促进深度融合发展
辽宁日报· 2025-06-26 09:05
文化活动策划与执行 - 辽宁省推出"千里共辽宁振兴文化行"城市主题文化活动夏季营口篇 主题为"河海营口在水一方" 包含四大板块19项省级文化活动[1] - 营口市配套推出三大主题40余项活动 包括"夏竞营口·燃动山海活力""夏韵营口·文润辽河底蕴""夏游营口·畅享盛夏时光"[1] - 活动形式涵盖芭蕾舞 戏剧 交响乐 展览 文物鉴宝 快闪等 形成"省级艺术精粹+地域文化特色"复合矩阵[1] 文化资源整合与创新 - 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推出跨界融合情境剧《国宝辽宁》和芭蕾舞剧《七夕》巡演 举办9个主题文物展吸引观众达百万人次[2] - 开发沉浸式文化项目如"唐宋风华"数字展和《探秘海昏侯国》XR大空间体验 运用VR/AR技术增强参与性[2] - 创新开展文化演艺IP授权 成立辽宁省博物馆文创产业联盟 开发近200种文创产品实现销售额2450万元[2] 文化品牌建设与推广 - 持续打造辽宁省百姓春晚 新年音乐会 新春民族音乐会 "大河之澜"演出季等传统品牌项目[2] - 新推出"千里共辽宁振兴文化行"城市主题文化活动 促进各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2] - 通过"六进"策略引导群众参与文化活动 包括进馆看展 进场看演 进校学习 进店购物 进号加粉等[2]
辽宁建成89个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
辽宁日报· 2025-06-26 09:05
经济犯罪接报案中心建设成效 - 2024年起全省公安机关推进市县两级经济犯罪接报案中心建设 89个中心已全部投入实体化运行 [1] - 接报案中心累计接待群众4 3万人次 受案2446起 立案1033起 其中涉企立案436起 [1] - 过去因报案流程不规范导致企业群众面临报案困难 如今通过标准化服务显著提升便捷性 [1] 接报案流程优化措施 - 公安机关发布常见经济犯罪报案指引 群众可自主选择报案地点和方式 [1] - 实行"三个当场"原则:当场登记 当场接受证据 当场出具回执 材料不全时当场明确补充清单 [1] - 报案后可通过多渠道查询案件进展 保障知情权 [1] 监督管理机制 - 引入案管机制对案件接报 受理 立案实行全链条闭环管理 [2] - 对外公布监督电话 群众可投诉有警不接 有案不受等情况 [2] 便民利企服务 - 部分地区实行7×24小时值班制度 设立律师咨询室提供免费法律服务 [2] - 开设涉企案件专门窗口 加强涉企案件督办 降低企业报案时间成本 [2]
我省法院审结毒品案件数量呈下降态势
辽宁日报· 2025-06-26 09:05
毒品犯罪审判数据 - 2024年全省法院审结毒品案件数量较2019年下降67 64% [1] - 2024年前5个月审结毒品案件269件 较去年同期下降约30% [1] - 2024年判决毒品犯罪被告人1325人 其中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占比12 6% 较同期刑事案件高6 55个百分点 [1] 禁毒综合治理措施 - 法院开展禁毒法治宣传进校园 进社区活动 [2] - 沈阳 抚顺 铁岭 丹东等地法院发出多份司法建议 涉及麻精药品监管 校园毒品防控等领域 [2] - 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18家单位成立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联盟 [2] 毒品犯罪典型案例特点 - 5个典型案例中有3例涉及违法出售国家管制麻精药品 [2] - 典型案例中2例被告为医药行业人员 1例为患者亲属 [2] - 吸毒人员通过病友网络社群 熟人介绍等方式接触麻精药品持有者 [2] 禁毒法律风险提示 - 非法贩卖国家管制麻精药品将承担法律责任 [2] - 利用毒品侵害未成年人将受到更严厉处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