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京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我市召开四月份全市重大项目推进会
南京日报· 2025-04-30 10:10
重大项目推进情况 - 市委书记周红波强调要锚定目标不放松,以大抓项目的务实成效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 [1] - 市长陈之常主持推进会,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奋力拼项目、优服务、抓开工、促投产,支撑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1] - 会议听取了1至4月全市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各板块围绕重大项目推进和二季度重点经济工作发言 [2] 重点项目介绍 - 追觅科技智能大家电总部基地总投资约40亿元,将打造以智能生活家电生产为主的智能制造工厂,项目已举行开工仪式 [1] - 易咖智车城市服务机器人智能制造工厂一期达产后可年产城市服务机器人2万台,目前正在主体施工,预计年中设备进场试生产 [1] 产业发展方向 - 强调要跟进需求、靠前服务,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强化供应链本土化布局,持续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1] - 要加快提升投资实物量,狠抓制造业大项目、服务业总部型项目,加快产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进度 [2] - 着力构建产业生态,支持链主企业孵化新企业、新项目,协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提高场景招商、供应链招商效率 [2] 工作部署要求 - 各板块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把"挑大梁"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项目和日常工作中 [2] - 要加大重大项目推进力度,优化协调机制,推动项目审批、服务保障更加高效便捷,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堵点难点 [2]
南京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市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举行
南京日报· 2025-04-30 10:04
劳动模范表彰大会 - 南京市举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市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表彰为全市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 [1] - 今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中,南京市推荐的13人获得表彰,在市劳动模范评选中,共有400人获得荣誉 [1] - 与会市领导为新获得表彰的市劳动模范代表颁奖,向受到表彰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祝贺,向广大劳动者致以节日祝福 [1] 市委书记讲话要点 - 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工人阶级的地位作用、工会工作的根本方针 [2] - 指出南京改革发展凝聚着广大职工群众的智慧力量,当前南京高质量发展正处于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 [2] - 号召全市广大职工群众发挥主力军作用,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城市建设、民生保障、改革开放一线增强本领、创新创造 [2] 劳模精神与工会工作 - 强调劳模精神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和向上的精气神,全市要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 [3] - 要求各级党委加强和改进对工会的领导,为工会履职创造良好条件 [3] - 指出各级工会组织要更加关心关注一线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困难职工等群体 [3]
55年,高淳古柏七旬老人记了24本家庭账册
南京日报· 2025-04-30 08:06
家庭账本记录 - 高淳区古柏街道居民杭万达从1970年开始记账,持续55年共记录24本家庭账册,详细记载每日收支[3] - 账本内容涵盖食品(如1980年猪肉0.5元、酱油0.1元)、住房(1974年建房支出397.25元)、家电(1987年首次购买电风扇)等类别[3][4][5] - 早期支出以生存需求为主(食品、住房),后期转向耐用消费品(电视、洗衣机)及教育旅游等[7][8] 住房条件变迁 - 1974年住房支出占比73%(397.25元/540.97元),1992年占比79%(8097.81元/10291.6元),反映住房为家庭核心开支[4] - 住房从茅草房升级至砖瓦房(1984年建房支出652.95元),2015年拆迁后入住电梯房,人均面积达40.84平方米[4] 收入增长与消费升级 - 民办教师时期年工资从1972年320元增至1994年8167.9元,家庭总收入同年突破五位数(11055.3元)[6] - 1988年首次全年结余超500元(689元),2015年后教育支出显著增加(如2023年发放奖学金5380元)[5][7] - 2017年起旅游成为固定支出,三年内赴苏州、杭州、厦门等地,年均一次旅行[8] 社会发展缩影 - 1985年首次通电(年电费10元),1989年通自来水,反映基础设施改善[5] - 消费结构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教育奖励机制带动社区重视家风(如设立20余项家庭奖学金)[7][8]
“飞行订单”持续增多
南京日报· 2025-04-29 10:21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 无人机植保作业在南京梧桐飞絮高发期开展测试,采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搭载智能喷洒系统进行精准药剂喷洒,有效抑制飞絮扩散[1] - 过江通道部署20余套配备全彩夜视相机和智能喊话系统的自动机库,飞行巡查频次较日常提升20%,通过AI实时识别处理交通数据并实现动态疏导[1] - 栖霞区开展首条无人机配送航线试运营验证,以平均时速60公里配送"空中外卖",覆盖从热饮到小龙虾等商品[2]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 - 南京市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完成12大功能模块开发,整合90余家运营单位资源,预计6月底正式上线[2] - 已获批2片空域和13条航线,面向交通、环保、城管、水务等领域提供巡查监测、辅助执法、应急保障等全流程闭环服务[2] - 正在开展低空智联网建设试点及全市低空基础设施规划布局研究,加速形成无人机研发、航空物流、低空旅游等产业集群[2] 运营数据 - "五一"期间南京过江通道日均总交通流量预计达87.5万辆[1] - 空地数智公司作为全市政务飞行统筹单位,实现"一机多用,融合飞行"的运营模式[2]
目前已有离境退税商店31家,南京持续优化离境退税服务
南京日报· 2025-04-29 10:15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 - 离境退税政策近期不断优化,"即买即退"成为热点,退税速度提升至"秒到账",进一步释放入境旅游消费潜力 [1] - 国家税务总局4月8日发布公告,将"即买即退"服务从多地试点推广至全国,明确办理流程和施行时间 [2] - 商务部等6部门4月27日联合发布通知,将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由1万元上调至2万元 [2] 离境退税服务创新 - 南京已有31家离境退税商店,一季度境外旅客消费金额达2176万元 [3] - 德基广场等商场开设专门退税窗口,境外旅客可通过手机小程序"足不出店"领取退税款 [2] - 南京创新推出商场"前移"退税窗口和机场"便捷支付"方式,打造线上自助办理流程 [3] 即买即退模式优势 - "即买即退"相比传统模式操作更简便,退税速度更快,实现"畅快购物,返程无忧" [2] - 该模式将退税环节提前,境外旅客购物时即可拿到退税款,提升消费体验感和二次消费意愿 [2] - 德基广场内四五百家品牌可适用"即买即退"服务,覆盖服饰、珠宝等多个领域 [3]
南京入选首批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
南京日报· 2025-04-29 10:08
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 - 南京入选全国首批38个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 [1] - 南京商贸流通业发展基础坚实 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引领 多维发力系统推进 [1] - 2024年一季度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23.11亿元 同比增长7.5% 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3.2个百分点 [1] 零售企业发展与商业项目 - 南京培育和招引高能级零售企业 德基广场连续多年位列全国购物中心单店销售榜前列 [1] - 孩子王、汇通达等商贸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持续注入消费市场新动能 [1] - 2024年南京新开商业综合体14家 包括新鸿基IFC、雨花万象天地、龙湖南京雨山天街等头部商企项目 [1] 商圈发展与智慧商业 - 新街口获评"全国首批示范智慧商圈" 元通、江北、南部新城等主要商圈提速发展 [2] - 南京商圈辐射力显著增强 外来消费贡献近四成 成为零售业快速发展重要支撑 [2] - 截至2024年底南京完成167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覆盖221个社区1920个小区 [2] 零售业创新发展举措 - 南京积极发展首发经济 加快零售业数字化转型 繁荣夜经济 发展国潮消费 [2] - 将引导商业场景改造 提升载体能级 挖掘增长潜能 [2] - 加快数字赋能转型 融合多元创新业态 推动供应链提升效能 [2]
南京22人获评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
南京日报· 2025-04-29 10:02
劳模评选概况 - 江苏共有121人受到表彰,其中全国劳动模范82名、全国先进工作者39名 [1] - 在宁共有22人获表彰,其中全国劳动模范13名、全国先进工作者9名 [1] - 企业职工和其他劳动者类别54名,占总数的44.6%,其中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43名 [1] - 农民类别28名,占总数的23.1%,其中农民工16名 [1] -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类别39名,占总数的32.3% [1] - 年龄结构以"70后"和"80后"为主,35岁以下7人,占比5.79% [1] - 最大的69岁,最小的20岁 [1] 劳模代表事迹 - 南京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张恒楠主导研发的挤食果冻产品市场占有率达60%,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2] - 攻克乳酸果冻白点沉淀、零防腐剂杀菌质保等11项行业技术瓶颈 [2] - 参与研发的19种新设备使生产效率提升20%—30%,年节约成本300万元 [2] - 牵头建立"研发流程标准化"体系,自主开发培训课程 [2] - 南京市公安局雨花台分局西善桥派出所教导员崔圣菊实现连续8年入室盗窃零发案 [2] - 组建"五员"调解工作室,年均化解矛盾600余起,成功率达96.8% [3] - 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党总支书记万代红主持近20项国家及省市级课题,主编10本专著 [3] - 推出"周三自主作业日""体育选项教学"等创新举措 [4] 劳模评选历史 - 我国第17次全国劳模评选表彰 [4] - 1950年至2020年累计表彰先进个人33708人次 [4] - 1995年后每5年逢"五""十"年份举行 [4]
周红波检查长江南京段生态保护和沿江规划工作
南京日报· 2025-04-29 09:42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 市委书记周红波强调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压倒性任务,需协同治污、治岸、治渔,重点治理城镇污水垃圾、化工、农业面源、船舶、尾矿库等领域污染 [2] - 要求提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质效和管网建设管理水平,加强江豚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2] - 指出南京作为长江进入江苏第一站和全省唯一跨江布局城市,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责任重大 [1] 沿江产业规划与转型升级 - 强调要持续推进沿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发展的含新量、含绿量,正确处理破除旧动能与培育新动能的关系 [3] - 提出坚持"一江两岸、联动发展"格局,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江南与江北、长江与山体等空间关系 [3] - 要求加强对长江岸线的保护利用和长江文化保护传承,精心设计滨江节点、文化地标等城市空间 [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强调以底线思维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备用水源地规划建设,保障特大城市供水安全 [2] - 要求全面提升河湖长制实施效果,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等多维度管理 [2] - 指出汛期将至,需提前做好防汛准备工作,注重隐患排查 [2] 生态环保督察整改 - 要求扎实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着眼常态长效机制建设 [2] - 指出南京长江段生态改善成效仍属阶段性,需持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共进 [1]
金陵中环启幕,“中华第一商圈”再升级
南京日报· 2025-04-29 08:42
核心观点 - 金陵中环作为新街口商圈近10年最大体量新增商业项目,以30%南京首店、超50家首发品牌的阵容,推动商圈向"高端+品牌+潮流"立体商业矩阵升级 [4][5] - 项目通过"文化嵌入商业"创新(如《红楼回响》艺术装置、500平方米文化社交花园),加速商圈从"购物目的地"向"生活方式体验场"转型 [6] - 首发经济生态集聚效应显著:引入超150家品牌(50家首发、30%南京首店),带动商圈从"品牌收割机"进化为"消费创新策源地" [7][8] - 商圈梯次布局完善(高端德基、品牌潮流金陵中环、综合百货金鹰/中央等),辐射力延伸至南京都市圈3600万人口 [9][10] 空间场景重构 - 项目总建筑面积超9万平方米,创新打造"城市绿洲"场景(绿植地坪+艺术装置+沉浸式互动景观) [4] - 定位"精品中环"(与北京王府中环同级),聚焦品牌潮流、餐饮及高端生活方式,满足年轻客群需求 [5] - 未来将与南台巷、丰富路街区联动,形成"人文街区+高端商业"互补生态 [6] 首发经济生态 - 首店集群亮点:方所书店南京首店(1500平方米)、Olé精品超市、PANATTA高端健身会所 [7][8] - 引入大卫·霍克尼沉浸式艺术展快闪空间,独家发售限量艺术商品 [7] - 南京政策支持:2022年出台首店经济专项措施,三年推动超70家重点品牌签约落地 [8] 商圈梯次布局与辐射力 - 新街口已形成高端(德基)、品牌潮流(金陵中环)、综合百货(金鹰/中央/新百)、中型商场(大洋/友谊)四级商业梯队 [9] - 德基三期开建,苏宁易购MAX超级体验店焕新(全球智慧生活体验中心),持续提升商圈消费能级 [10] - 金陵中环与德基错位发展,吸引都市圈中高端消费群体(高端餐饮、设计师品牌、文化体验业态) [9][10]
金陵海关“7×24小时”预约通关,为跨境电商出口按下“快进键”
南京日报· 2025-04-28 10:30
公司运营表现 - 拜敦供应链成功在恶劣天气下紧急处理10吨跨境出口货物 确保6000件服饰和家居日用品包裹按时搭乘次日凌晨货运航班 [1] - 公司依托金陵海关"6+1""7×24小时"跨境出口预约通关机制 显著提升物流时效 成为跨境电商行业核心竞争优势 [1] - 2024年累计出口跨境电商包裹253万个 同比大幅增长251% 客户覆盖欧洲 北美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1] 行业政策支持 - 金陵海关取消海外仓企业备案 简化出口单证申报手续 清单模式下免除传输收款单电子信息 直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2] - 海关升级"跨境通关物流平台"App 智能电子锁 智能卡口等数字化工具 实现通关"零延时"与监管效能双提升 [2] - 监管策略强调优化服务与安全并重 通过更优监管 更高安全标准 更便利措施推动跨境电商出口加速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