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小宋 别叫总

搜索文档
 做个有温度的人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1-26 00:07
 行业观察与行为模式   - 跨城打车存在平台规则缺陷 滴滴平台不给外城司机派返程单 导致司机需空车返回并承担额外成本[1]   - 司机普遍通过协商收取返程高速费和空跑费补偿 但该费用无法提供正规发票 导致商务乘客报销困难[1]   - 餐饮报销额度被创新性利用 通过请司机用餐方式实现双向价值传递 单次餐饮标准约200元 实际支出常高于司机索要的返程费金额[1][2]   - 酒店行业存在渠道成本压力 通过OTA平台(如携程)预订需支付佣金 酒店倾向引导客户转为前台直订以节省平台费用[14]     平台经济与微观影响   - 支付工具选择影响商户收益 微信支付相比支付宝花呗可为小微商户节省0.8%的提现手续费[14]   - 网约车车型选择存在收入级差 优享/特快/快车车型价差虽仅几元 但对司机收入构成实质性影响[14]   - 外卖平台红包机制挤压商户利润 主动取消使用平台红包可增加商户实际到账金额[14]     服务业运营现状   - 酒店客房服务存在弹性空间 明确标注清洁需求可降低保洁人员30%-50%工作量[6][7][8]   - 服务人员对善意举措存在正向反馈 未包含水果服务的房型因客户体谅行为获得额外赠品[10][11]   - 跨城货运场景存在系统性效率损失 涉及深圳-东莞/广佛/长三角等主要城市群的往返运力利用率不足50%[1]
 70后一线投资人,力不从心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1-24 11:40
 一线70后投资人的职业困境 - 70后一线投资人特指未晋升至管理层或合伙人、仍需负责项目执行的人员[1][2] - 到2025年该群体年龄已达45岁以上面临子女教育及父母养老的双重财务压力需准备百万量级现金[2][3] - 在投资机构中若职位仅为总监或董事总经理将面临与同龄上级相处的微妙关系难以获得偏爱甚至可能被排挤[4][5]   职业发展路径的限制 - 该群体因体力脑力下降难以应对高强度加班及与风控律师或竞争对手的激烈交锋家庭事务也导致其难以即时响应工作需求[6] - 离开投资机构后创业路径受限因缺乏市场敏感度及深厚信任关系且思维已形成路径依赖难以处理初创企业的琐碎事务[7] - 转型为个人天使投资人是可行路径之一部分人在35-45岁期间以个人资金投资同学或工作中发现的“生意”型企业这些企业利润稳定但因市场规模或合规问题无法上市[8][9]   创业失败者的转型困境 - 部分45岁以上投资人由创业失败后转型而来其曾作为创始人憧憬独立IPO及数亿身家心态上难以适应为机构打工的角色转换[10] - 最严峻的情况是创业所在行业消亡例如教培行业在“双减”政策后不复存在导致创业者只能委身于小型投资机构担任与实际工作内容不匹配的职位[10]
 80后理工博士,迷失在一级市场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1-22 11:32
我的一位好朋友,1985年左右生人 ,中科院的硕博。博士一毕业就在投资行业,至今差不多已经十年 的工作经验。 按理说这种学历这种工作年限,应该已经做到投资机构的 MD 甚至合伙人? 很遗憾,并没有。他毕业即高光,之后所在的每一家机构都比上一家反而差一些。 他前段时间彻底离开了北京,降薪一半,去到了一座二线城市的城投部门,养老去了。 总结他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原因:因为对赌回购,因为返投落地,因为没有好项目。 有一次我请教他第四代半导体的看法,他说: 能做第四代半导体的企业已经很多。但是做出来以后, 卖给谁?(国内还没有需求) 还有一次闲聊,大家讨论国内光刻机企业哪家进度最快。他说: 二级市场的进度最快。你看上海电气 凭借光刻机概念,已经涨疯了。 然后他还有一个适用于所有行业的灵魂之问: 这个行业如果技术壁垒高,为什么这么多家企业在做? 为什么每一家都获得了多轮大额融资? 行业热炒"耐心资本"的概念的时候,他说:看谁去投核聚变。 敢投核聚变的,才真的是耐心资本。那 东西 40 年内能商业化就算快的。 相信他博士期间以及刚加入投资行业的时候,是带着非常大的期望和抱负的。 但是入职以后,不是钻研技术,不是判断行业拐点 ...
 我的家乡,被投资机构集体抛弃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1-21 11:31
 长春和沈阳的半导体产业现状   - 长春和沈阳在半导体细分赛道拥有多家头部企业,与当地科研力量密切相关[1]   - 长春依托吉林大学和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培育了长光辰芯、奥普光电、长光集智等本地企业,同时与长光华芯、凌云光等外地企业有技术关联[2]   - 沈阳依托东北大学和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等机构,拥有拓荆、富创、芯源微等近20家半导体细分领域头部企业[3]     国家大基金与地方投资的缺失   - 国家大基金一二三期累计投入数千亿元,但出资方未包含东北地区[5]   - 国内主要半导体投资机构如元禾璞华、华登国际等的LP中,未见吉林辽宁或长春沈阳的金融平台参与[5]   - 长春沈阳虽具备顶尖科研资源和优质项目种子,但未能通过资本参与国家半导体产业链建设[6]     潜在发展瓶颈   - 地方财力不足可能是制约长春沈阳半导体产业获得国家资本支持的关键因素[7][8]
 90后的投资经理,未来在哪里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1-17 12:09
 90后投资经理的行业现状   - 90后投资经理入行后主要经历新能源企业投资亏损、芯片设计企业持续烧钱阶段、Pre-IPO投资撤材料或定增浮亏等挫折[1]   - 已掌握招商能力、对赌回购谈判技巧以及与LP周旋的经验 但缺乏成体系的投资逻辑[1][2]   - 行业新人被迫从"回购"和"返投"开始职业生涯 反映出当前一级市场的畸形生态[1]     房地产行业与投资行业的类比   - 2019年后建成的房屋因开发商偷工减料导致质量问题 形成行业共识[2]   - 投资行业同样出现过度追求对赌条款和招商比重的趋势 质量把控让位于短期利益[3]     机构合伙人的行为异化   - 合伙人将精力集中于返投和回购项目 而非挖掘优质项目或促进行业变革[4]   - 部分机构调整KPI规则 大幅提高返投和募资权重 导致奖金分配严重向合伙人倾斜[4]   - 资深从业者利用招商与投资混同的机会进行财富积累 准备退休[4]     行业认知的代际差异   - 行业问题被50岁以上资深从业者清晰认知 但30-35岁的年轻从业者和创业者往往难以察觉[7]   - 这种认知差异导致新生代在职业发展和创业过程中面临更多潜在风险[7]     行业困境的宏观背景   - 一级市场内卷下行与中等收入陷阱、人口拐点、产业升级困境等宏观因素密切相关[8]   - 投资行业现状可能成为一代人的宿命 短期内难有根本性解决方案[8]     行业观察者的立场   - 内容创作者旨在记录行业真实状况 揭示不被广泛讨论的行业问题[6][9]   - 观察并非制造焦虑 而是基于事实的行业反思[9]
 没背景的00后投资人,该何去何从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1-15 11:44
 行业人才结构 - 投资机构中存在缺乏家庭背景的员工 他们通常承担基础性工作[1][3] - 普通学历背景员工需要通过海外学历提升职业竞争力 但实际效果有限[2] - 机构内部存在明显的资源分配不均现象 有背景员工可获得更有价值的工作机会[6]   岗位工作内容 - 投资分析师实际承担大量基础行政工作 包括基金申请设立等长期paper work[5] - 实习生仅从事短期行业研究等临时性工作 核心繁琐工作由正式员工承担[5] - 员工渴望参与实际项目但缺乏机会 总监和VP不愿分享投成奖励[10]   行业文化特征 - 金融行业决策完全以利益为导向 人际关系高度功利化[11] - 员工休闲活动存在明显阶层分化 普通员工与高管群体形成不同社交圈层[7][8] - 机构内部缺乏 mentorship 文化 资深员工不愿意培养新人[10]   职业发展困境 - 年轻员工面临职业成长瓶颈 难以获得有价值的工作经验[4][13] - 缺乏职业发展指引和情绪价值支持 员工对未来方向感到迷茫[14] - 个人关系网络难以转化为职业资源 甚至可能产生负面影响[11][12]
 我为家乡做过的两件小事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1-13 11:36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现状   - 东北地区拥有哈工大、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等知名理工类高校及中科院体系研究机构 具备硬科技发展基础[1]   - 校友投融资对接群因地域发展差异争议导致失效 创业校友倾向长三角产业链资源 投资校友直言需外迁发展[4][5][6]   - 微信群因地域争论陷入无效沟通 最终解散 反映资源对接中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现实矛盾[7][8]     校友资源整合实践案例   - 投资人校友受邀回校分享 投入一个月制作定制化PPT 包含母校标识及发展建议 远超其他嘉宾准备程度[9]   - 分享内容涵盖家乡现状分析、校友创业建议及技术转化路径 但未引发后续校方或校友的实质性跟进[10][11]   - 技术转移中心缺乏战略规划 交流停留在形式化活动 未形成产学研协同机制[10][11]     区域创投生态差异   - 长三角高校通过系统化校友网络推动成果转化 形成创业氛围 东北高校尚未建立类似生态[3][5]   - 投资机构对地域选择存在明确倾向性 产业链配套成为项目评估关键因素[5]   - 校方管理层面未将创投资源对接纳入战略层级 导致外部建议难以落地[10][11]
 感恩2024,感恩老大哥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1-11 11:39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是艰难的一年 但2025年预计会更加困难[1][2][3] - 行业存在普遍问题 所有机构都能看到但LP和董事长可能看不到[6] - 基金到期无法退出是全行业的共性问题[8]   关键事件与应对 - 某头部机构向数十家已投企业发起集体诉讼 要求回购[7] - 诉讼原因是基金到期无法退出 需要向LP交代[8] - 该行动引发媒体广泛关注 暴露行业重大问题[8] - 其他机构考虑效仿该做法 因为越早行动越容易拿回本金[8][9]   监管层响应 - 华南地区副总经理率先提出"大胆资本"口号及配套管理细则[11][12] - 董事长提出"耐心资本"概念 并在去年下半年持续强调[13][14] - 华东地区副总经理表态不以单个项目失败作为考核标准[14]   行业影响 - 头部机构的诉讼行动让初创公司面临巨大压力 可能走向破产[9] - 监管层的表态让初创公司松了口气[14] - 机构得以继续拥有投资"子弹" 从业人员保住饭碗[14] - 行业在2025年预计会越来越好[14]
 我的家乡,被一级市场集体抛弃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1-09 11:40
 企业治理与运营效率 - 北方地区部分国企在30℃气温下执行7天高温假 显著区别于南方城市企业在40℃高温环境下持续作业的模式[5][6] - 南方工业企业存在高温环境下无空调仅用电扇仍坚持作业的情况 体现差异化运营管理策略[7][8]   区域经济活力对比 - 北方城市夜间经济活动以烧烤洗浴扑克麻将为主 典型扑克游戏"六冲"使用六副牌形成特色休闲文化[10] - 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夜间可见大量货运车辆持续运输 反映中小企业供应链高效运转与经济活力[11] - 运输活动将地方产品输出同时带回民间财富 形成经济正向循环机制[12]   企业沟通与文化特征 - 北方企业员工沟通中存在大量口语化表达如"你知道吧""嗯呐"等 导致会议录音转文字效率低下[12] - 语言习惯差异造成信息提取难度提升 需要投入额外时间成本进行有效信息挖掘[13]
 被国资机构拖垮的初创企业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1-07 11:40
某家初创企业,成立了两三年,整体验证了技术可行性,也跑通了基础的商业模型,决定市场化融资, 而且配合落地,因为融资用途之一就是建产线。 某机构表达了较为明确的跟进意向。开始同步推进投资 + 落地。 整体大概花了一年的时间,机构也没有走完流程。于是,企业的现金流断了。创始人愤然卖掉了企业, 不陪机构玩了。 文字记录下企业融资落地的这一年: 第一个月:谈的非常愉快。但是机构表达了,想要谋求关于上市的回购。公司回购即可,也不需要迁总 部。 创始人已经提前有心理预期,爽快答应。 第二个月:机构立项。立项有条件通过,条件是:回购需要有创始人无限连带责任。 创始人气到心绞 痛,赶紧含了一片速效救心丸。投资经理软磨硬泡,创始人最终同意了。 第三个月:和地方政府接触了两个月,选定了厂房。正当创始人计划对设备选型的时候,地方政府说: 希望能总部搬迁。 创始人速效救心丸 +1 ,投资经理软磨硬泡 +1 。 第五个月:地方政府最开始指定的是当地高新区进行落地。创始人已经和高新区管委会谈的比较深入, 当地政府又跳出来,说希望去经开区落地,高新区的厂房另有安排。 创始人速效救心丸 +3 ,投资经理软磨硬泡 +3 。 第六个月:刚把经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