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叫小宋 别叫总
icon
搜索文档
一家小机构之死(六)-完结篇
叫小宋 别叫总· 2024-12-04 11:31
公司概况 - 管理资金规模达2000亿元人民币 但官网未明确披露具体运营状态[1] - 采用复杂伞型基金架构 包含二级子基金和三级孙基金的多层嵌套模式[2] - 存在大量挂名合伙人 但内部协同效率低下 合伙人之间缺乏有效沟通[3] 业务模式问题 - 创投连锁店式扩张模式 仅注重规模增长而忽视投后管理与退出能力建设[3] - 存在高风险资金运作行为 包括一二级市场联动 频繁并购及资产打包操作[5] - 资金流向不透明 个人投资者资金未按约定投向标的企业[6] 运营现状 - 2022年8月基金业协会显示主体注销 但企名片平台仍监测到持续投资活动[7] - 母公司完成借壳上市 但股价已沦为仙股 创始人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6] - 注销主体与现存投资实体关系不明 存在业务主体认定混乱问题[7] 行业警示 - 地方政府资金参与募资需谨慎 涉及公众税收安全与社会责任[7] - 复杂基金架构易导致管理失控 需警惕规模扩张与投资能力不匹配现象[2][3] - 资金监管缺失案例暴露行业合规漏洞 需强化LP资金流向监控机制[6]
2024,投资人成为六边形战士
叫小宋 别叫总· 2024-12-02 11:38
核心观点 - 投资机构在2024年重点精进六方面能力:对赌回购、返投落地、退出、募资、FA、副业,并通过叠加buff提升技能层级 [1][2] - 国资基金在投资策略中强调对赌回购、返投落地和刚性退出要求,体现其特殊监管属性和操作壁垒 [4][9][12] - 行业募资环境变化导致机构转向专项基金、明池基金等创新模式,传统盲池基金规模收缩 [13][16][18] - FA职能扩展至已投项目退出和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形成双重服务模式 [19][21][24] - 行业降薪压力推动从业者发展副业,包括炒股和新兴变现渠道探索 [25][27][30] 技能1 对赌回购 - 国资基金要求创始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仅公司回购不足以保证LP权益 [4] - 差异化定价并购策略成为解决方案:对投资人高估值、团队低估值实现双赢 [5] - 拖售权与差异化定价组合可替代回购条款,增强投委会通过率 [6][7] 技能2 返投落地 - 返投落地形式分级:从空壳子公司到迁总部,难度递增形成机构壁垒 [9] - 迁总部被视为最高阶返投,直接体现机构资源整合能力和招商价值 [10] 技能3 退出 - 国资基金强制7年退出周期(投资期4年+退出期3年),部分项目仅3年退出窗口 [12] - 优秀退出标准为DPI远超1(如1亿元投资回收2亿元),年化利率退出被视为基础要求 [12] 技能4 募资 - 双币基金转向地方政府资金募集,接受返投条款 [13] - 专项基金和明池基金崛起:前者针对单一项目,后者为预包装项目池供政府选择 [15][16][17] - 传统盲池基金(5-10亿元规模)募资难度显著增加 [18] 技能5 FA - 投资经理需为已投项目提供FA服务直至退出,形成投后管理新常态 [19][20] - 地方政府FA成为新方向:推荐非赛道项目满足招商需求,但不参与投资 [21][23][24] 技能6 副业 - 炒股为主要副业形式,包括T派、小作文派、价值投资派等策略 [27][28] - 部分从业者探索OnlyFans等新型变现渠道,利用行业从业者形象优势 [30]
一家小机构之死(五):主动转型招商机构
叫小宋 别叫总· 2024-11-30 11:43
一家小机构之死(一):死于能力不足 一家小机构之死(二):死于盲目追求dpi 一家小机构之死(三):死于返投 一家小机构之死(四):主动转型FA 这家机构也没死,甚至活的比以前更滋润了。但是投资的"魂"已经没有了,现在已经是一家招商机构 了。 公司成立之初是很想好好做投资的。因为合伙人资源的原因,lp构成里相当比例为地方政府。也有一定 的返投落地任务。 投了几年,发现项目的投后表现都很一般,取得ipo退出就更遥远了。唯一的安慰在于,项目落地完成 得都还不错,政府较为满意。 另一方面,随着一级市场大环境的变化,政府lp以及返投落地逐渐成为主流,尤其当双币基金也开始搞 返投,竟然有很多机构到这家机构登门拜访,请教向政府的募资策略,以及如何做返投。 合伙人一看:呦呵,东方不亮西方亮。 于是,机构开始募集更大比例的返投基金,甚至一只基金全部来自地方政府,甚至一只基金里有多个不 同的地方政府,每个政府都有返投。 然后,适当削弱对项目的价值判断。不得不削弱,因为足够优质的项目,是不会随便配合你返投的。 就这样又过了两年,机构已经把返投落地当成最首要任务,投资背景的员工越来越少,来自政府招商部 门的员工越来越多。 合伙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