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小宋 别叫总

搜索文档
我的家乡,被投资机构集体抛弃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1-21 11:31
长春和沈阳的半导体产业现状 - 长春和沈阳在半导体细分赛道拥有多家头部企业,与当地科研力量密切相关[1] - 长春依托吉林大学和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培育了长光辰芯、奥普光电、长光集智等本地企业,同时与长光华芯、凌云光等外地企业有技术关联[2] - 沈阳依托东北大学和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等机构,拥有拓荆、富创、芯源微等近20家半导体细分领域头部企业[3] 国家大基金与地方投资的缺失 - 国家大基金一二三期累计投入数千亿元,但出资方未包含东北地区[5] - 国内主要半导体投资机构如元禾璞华、华登国际等的LP中,未见吉林辽宁或长春沈阳的金融平台参与[5] - 长春沈阳虽具备顶尖科研资源和优质项目种子,但未能通过资本参与国家半导体产业链建设[6] 潜在发展瓶颈 - 地方财力不足可能是制约长春沈阳半导体产业获得国家资本支持的关键因素[7][8]
90后的投资经理,未来在哪里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1-17 12:09
90后投资经理的行业现状 - 90后投资经理入行后主要经历新能源企业投资亏损、芯片设计企业持续烧钱阶段、Pre-IPO投资撤材料或定增浮亏等挫折[1] - 已掌握招商能力、对赌回购谈判技巧以及与LP周旋的经验 但缺乏成体系的投资逻辑[1][2] - 行业新人被迫从"回购"和"返投"开始职业生涯 反映出当前一级市场的畸形生态[1] 房地产行业与投资行业的类比 - 2019年后建成的房屋因开发商偷工减料导致质量问题 形成行业共识[2] - 投资行业同样出现过度追求对赌条款和招商比重的趋势 质量把控让位于短期利益[3] 机构合伙人的行为异化 - 合伙人将精力集中于返投和回购项目 而非挖掘优质项目或促进行业变革[4] - 部分机构调整KPI规则 大幅提高返投和募资权重 导致奖金分配严重向合伙人倾斜[4] - 资深从业者利用招商与投资混同的机会进行财富积累 准备退休[4] 行业认知的代际差异 - 行业问题被50岁以上资深从业者清晰认知 但30-35岁的年轻从业者和创业者往往难以察觉[7] - 这种认知差异导致新生代在职业发展和创业过程中面临更多潜在风险[7] 行业困境的宏观背景 - 一级市场内卷下行与中等收入陷阱、人口拐点、产业升级困境等宏观因素密切相关[8] - 投资行业现状可能成为一代人的宿命 短期内难有根本性解决方案[8] 行业观察者的立场 - 内容创作者旨在记录行业真实状况 揭示不被广泛讨论的行业问题[6][9] - 观察并非制造焦虑 而是基于事实的行业反思[9]
没背景的00后投资人,该何去何从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1-15 11:44
我现在这家机构里面有一位好兄弟,甚至说,他算是我的小迷弟。 我是不太踢球的,但是看着他清澈的眼神,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拒绝。我不忍拒绝的不仅是他的邀请, 而是不忍他想找一个有共同爱好的同事的那种心情。 00后,国内普通一本的会计专业,家里又砸锅卖铁送去海外读了个金融的硕士。 他愿意做我的小迷弟,是因为他知道我和他一样,是这家机构里面为数不多没有家庭背景的人。 因此,他知道我能够理解他目前的难处,他也知道我的一些工作方法是他能够去学习和复制的。 在这给他的 title 是投资分析师。虽然是投资业务的岗位,但是他干着机构里面最 dirty 的 work 。 有人说,不是还会有实习生嘛。是的,会有,但是实习生一般只有几个月,多半只是做一些比如行业研 究等短期工作。 那种长期的,一年以上的 dirty work ,就要交给这位00 后小老弟了。比如基金的申请和设立,就要一年 以上,期间有无数的 paper work ,无数的繁琐,却无法被合伙人看到成绩的工作。 没办法, 其他人要么有背景,要么能做更有价值量的事,这种事只能交给他了。 然后,他很喜欢踢足球,但是 ... 找不到可以一起的同事。 同事玩什么?飞盘,高尔夫, ...
我为家乡做过的两件小事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1-13 11:36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现状 - 东北地区拥有哈工大、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等知名理工类高校及中科院体系研究机构 具备硬科技发展基础[1] - 校友投融资对接群因地域发展差异争议导致失效 创业校友倾向长三角产业链资源 投资校友直言需外迁发展[4][5][6] - 微信群因地域争论陷入无效沟通 最终解散 反映资源对接中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现实矛盾[7][8] 校友资源整合实践案例 - 投资人校友受邀回校分享 投入一个月制作定制化PPT 包含母校标识及发展建议 远超其他嘉宾准备程度[9] - 分享内容涵盖家乡现状分析、校友创业建议及技术转化路径 但未引发后续校方或校友的实质性跟进[10][11] - 技术转移中心缺乏战略规划 交流停留在形式化活动 未形成产学研协同机制[10][11] 区域创投生态差异 - 长三角高校通过系统化校友网络推动成果转化 形成创业氛围 东北高校尚未建立类似生态[3][5] - 投资机构对地域选择存在明确倾向性 产业链配套成为项目评估关键因素[5] - 校方管理层面未将创投资源对接纳入战略层级 导致外部建议难以落地[10][11]
感恩2024,感恩老大哥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1-11 11:39
过去的一年是艰难的一年。 但是站在 2025 的起点,我觉得还是要感恩 2024 。 为啥呢? 可能因为, 2025 会比 2024 更难。 抱歉我可能开年没几天就说这种有些丧气的话。一些比较久的读者应该能理解,我一直是理性,而且未 雨绸缪的习惯。 所以, 感恩 2024 让我变得更强大,能更好面对 2025 的种种。 2024 应该感恩谁呢?顺着上周三,也就是元旦那天的那一篇,关于耐心资本的话题,我想感恩一家机 构。 讲这家机构之前,我想先卖个关子,举个小例子。 假设有一家企业,存在一些问题。技术,生产,销售,售后,所有部门都知道问题在哪,所有高管也都 知道问题出在哪,但是董事长可能不知道。 这时候该怎么办?大家一起等着企业衰落? 这时候可能有胆子大的,过往劳苦功高的,在董事长那里地位还比较高的核心员工, 大胆捅破窗户 纸,让董事长看清企业现状。 可能短时间内让董事长稍微有点难堪,但是长期来看,对企业是有利的。 好,我把想表达的核心意思都表达完了,可以切入正题了。 假设,咱们行业也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所有机构都能看到,但是 lp 们看不到,董事长看不到。有 没有这个可能? 然后,现在有个胆子大的机构, 他 ...
我的家乡,被一级市场集体抛弃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1-09 11:40
这是一个系列,本篇原本是第二篇。第一篇发布于2024年12月9日,殒命于12月11日。 殒命的原因 是: 被 老铁们的口水 淹没。 那篇可能引起的争议,主要是老铁们觉得我写的那些,放到北方其他城市也适用。 我是一个没有家庭背景,也没有特别高智商的人,我在投资行业走到今天,更多靠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我不太能认同因为别人有的缺点,我就也可以有,我不太能接受这种价值观。 然后,从家乡出来走到今天,尤其是摆脱家乡生活20多年所形成的一些不好的思维习惯,我可能已经遍 体鳞伤。 没吃过我的苦,或许就无法理解我的心情。 我接受所有理性的批评,我也认可我家乡的问题也并不只存在于我家乡。 我真心希望家乡好,同时我看着他的现状,也无能为力 。 被删的第一篇主要针对一些个体行为,今天记录几个偏集体行为的案例。 (一) 30℃ 的高温假 关于我家乡的企业的管理,有一点不太让我理解的是:高温假。那个地方很多的guo企,都会在每年8月 前后放大概7天左右的高温假。 我只是想把我真实看到的记录下来。 (二)耍不完的烧烤洗浴扑克麻将 如果夏天在我家乡的晚上十点,你去室外走一走,去马路上走一走,看到的会是:烧烤,洗浴,以及摆 摊支桌的扑克牌局 ...
被国资机构拖垮的初创企业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1-07 11:40
某家初创企业,成立了两三年,整体验证了技术可行性,也跑通了基础的商业模型,决定市场化融资, 而且配合落地,因为融资用途之一就是建产线。 某机构表达了较为明确的跟进意向。开始同步推进投资 + 落地。 整体大概花了一年的时间,机构也没有走完流程。于是,企业的现金流断了。创始人愤然卖掉了企业, 不陪机构玩了。 文字记录下企业融资落地的这一年: 第一个月:谈的非常愉快。但是机构表达了,想要谋求关于上市的回购。公司回购即可,也不需要迁总 部。 创始人已经提前有心理预期,爽快答应。 第二个月:机构立项。立项有条件通过,条件是:回购需要有创始人无限连带责任。 创始人气到心绞 痛,赶紧含了一片速效救心丸。投资经理软磨硬泡,创始人最终同意了。 第三个月:和地方政府接触了两个月,选定了厂房。正当创始人计划对设备选型的时候,地方政府说: 希望能总部搬迁。 创始人速效救心丸 +1 ,投资经理软磨硬泡 +1 。 第五个月:地方政府最开始指定的是当地高新区进行落地。创始人已经和高新区管委会谈的比较深入, 当地政府又跳出来,说希望去经开区落地,高新区的厂房另有安排。 创始人速效救心丸 +3 ,投资经理软磨硬泡 +3 。 第六个月:刚把经开 ...
那些不为人知的cvc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1-03 11:38
======== 这两周我是在统计一件事:我国一级市场的CVC。 CVC,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企业风险投资,一般指非金融企业出于财务或战略动机,对 创业企业的股权投资。 和我第一次接广时候的做法一样,和我12月13日发表的那一篇一样,为了表达我的歉意,我又花了 两周的时间写了一篇新的内容。 付出了两周的时间,让我觉得对得起自己接这个广,还得上让读者看广告的歉意。 以下为正文部分。 昨天带着有些忐忑的心情发了一篇。相信大家猜得到,那是一篇广。 一篇不需要我做软植入,复制 转发即可的广。 之前接过需要编辑文案的广,我的文案总是通不过甲方要求。甲方改好后的文案,我却总是无法满 意。 所以索性就接这种一键转了。是这个公众号的第二条广,请各位粉丝爸爸理解和原谅。第一条广发 布于去年12月12日。 然后也希望大家理解,这个号写到至今,再写新内容其实已经比较占用我的精力了,但是我仍然在 坚持尽量规律的更新。 CVC与传统意义上的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也就是常说的VC)存在显著差异,CVC更多是 围绕公司业务本身进行投资,以更加快速有效地实现战略目的。 我国创投行业还很年轻 ...
2024年一级市场关键词:耐心资本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1-01 11:31
耐心资本 - 2024年一级市场讨论最多的关键词是耐心资本 [1] - 各行各业当前普遍需要耐心但国内社会尚未具备欧洲发达国家或美国的耐心基础 [2][3][4] - 国内GDP两位数增长时代结束 受中等收入陷阱 收益递减效应 人口下滑等因素制约增速放缓至5%-10% [4][5] 投资行为与耐心条件 - 高净值人群对耐心的前提条件为:10%经济增速持续10年 或5%增速配合完善社会福利保障 [5] - 投资是资金富余后的行为 温饱未解决时难以开展 当前政府成为主要LP且资金紧张 [7][8] - 不同业务属性决定耐心程度差异 如FA行业天然缺乏耐心 投资机构耐心程度受组织架构 LP构成 赛道选择 合伙人性格等多因素影响 [9] 行业效应转变 - 过去互联网 TMT 消费领域投资依赖规模效应和互联网效应 单笔投资常获数倍估值增长或数十倍回报 [11] - 当前半导体 新能源领域缺乏互联网效应 规模效应亦受限 2024年光伏锂电行业普遍亏损甚至负毛利 尽管中国已是全球最大市场 [12][13] 战略目标 - 国内需自主发展核心科技企业 对标英特尔 台积电 高通 英伟达 微软 谷歌等国际巨头 [15] - 半导体行业面临外部制裁压力 如EDA工具 光刻机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考验耐心 [9] - 战略耐心与战术紧迫性需结合 尤其对30岁以上从业者而言 [16]
从小镇做题家到投资副总裁
叫小宋 别叫总· 2024-12-30 11:38
个人背景与职业发展 - 作者出身于东北小城市 通过高强度学习考入985院校 高考分数接近600分 但付出健康代价[3] - 大学期间持续自我提升 提前完成英语6级和BEC考试 放弃读研选择就业[5][6][7] - 2012年本科毕业后进入国企 发现体制内工作效率低下 大量时间耗费在非业务事项上[8][10][11][14] 职业转型关键节点 - 2015年北京之行触发职业转型决心 选择攻读MBA并转向投资行业[15][16][17][18] - 2016年考入国内TOP5 MBA项目 通过精心规划课程安排获得充足实习时间[24][27][28] - 2018年成为班级首个获得全职offer的学员 成功转型投资行业[28][29] 职业成就与现状 - 2023年7月入职新机构担任投资副总裁 经历6轮严格面试流程[31] - 当前月收入达首份工作的10倍(3k→30k) 公众号拥有1.5万粉丝[31][32] - 从2012年至今完成从国企员工到投资高管的职业跃迁 计划继续奋斗30年[3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