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小宋 别叫总

搜索文档
需要抢额度的头部AI项目,长什么样子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4-03 00:06
然后,新闻还写,项目立刻启动第二轮融资,对外报价7亿美元,也就是大概50亿元估值。 另外,最近金沙江朱啸虎又对AI、具身智能等赛道"砸盘"。 最后,上一篇《 对赌回购在投资行业的真实模样 》提到,有些项目是被机构追着跑的,是不可能配合 对赌回购和落地的,能拿到额度都已经很不容易。 以上几件事,让我想到我曾经追过的一个AI项目,和 它石智航很像,也是首轮就很高估值且很快完 成,也是立刻启动第二轮,也是非常抢手。 我完整参与了那个项目的抢额度的过程。并且我加班加点,在项目方指定的时间完成了立项,最后....还 是没有抢到额度。 题图 来自公众号"财经杂志",是最近比较热的一个AI项目: 它石智航。这个项目成立刚50天,就融了 8.7亿元人民币。注意是融了这么多钱,不是估值这么高。 下面我就记录下"追"那个项目的完整过程,给大家开开眼。 再次声明,我追的那个项目不是它石智航,只是想让大家感受下:被追的项目是什么样子。 (一)尽调资料只有三份 word 我追的那个项目 是合伙人指派给我。合伙人拉了个群,对接了我和企业的融资负责人。 合伙人提前大概给我讲了项目的背景以及重要性。我深感责任重大,主动添加了融资负责人,表示 ...
对赌回购在投资行业的真实模样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3-30 15:25
回购机制的本质与现状 - 一级市场基金存续期通常为7-8年 但GP往往在投资后4年即要求项目方启动回购 剩余时间用于条款谈判和执行诉讼 [3][4] - 回购压力源于LP对资金周期的刚性要求与创业企业实际发展周期不匹配 例如材料行业成熟需10年以上 但IPO审核趋严导致退出路径受阻 [18][19] - GP通过提高回购利率(从6-8%升至10-12%)弥补计息年限缩短的损失 并搭配返投要求(1亿投资对应1.5-2亿落地)或FA协议实现"一鱼多吃" [13][14][16] 创始人接受回购的深层原因 - 融资过程中机构可能临时增加回购条款 创始人因现金流压力或信息不对称被迫接受 技术背景创业者尤其易受投资人预期影响 [6][7] - 行业普遍存在"公司回购不牵连个人"的话术引导 但实际条款执行时存在隐性风险 且无回购条款的基金占比极低 [8][9] - 优质创始人稀缺 具备完全议价能力的创业者可直接拒绝不利条款 但这类项目通常由GP高层直接对接 [10] 行业结构性矛盾与潜在影响 - GP在签约时即预判未来必然执行回购权 导致条款滥用 部分企业为达标可能采用非常规财务手段 [20] - 银行信贷体系无法覆盖研发型企业的抵押需求 迫使企业接受股权融资附带回购条款 形成恶性循环 [18] - 市场成熟度不足体现为参与者认知割裂:创业者、投资人因所处阶段不同对回购看法差异显著 [21]
清华大学如何做创投-大学内部的创新创业生态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3-26 00:01
清华大学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核心观点 - 清华大学构建了"四维共建"的创业生态体系 覆盖从在校生到校友的全阶段需求 包括早期教育 孵化管理 落地扶持和校友支持群体 [2] 课程体系 - 开设16门创新创业课程 涵盖创业启蒙 思维开发 管理实践 金融科技案例等方向 包括《创业导引——与创业名家面对面》《金融科技案例与创业实践》等特色课程 [2] 研究孵化平台 - 重点实验室孵化多家科技企业:NICS-EFC实验室孵化深鉴科技 无问芯穹 人工智能研究院孵化生数科技 瑞莱智慧 计算机系知识工程实验室孵化智谱AI 交叉信息研究院孵化循环智能 月之暗面 [4] - "姚班"孵化旷视科技 小马智行 NLP实验室孵化面壁智能 深言科技 [4] 学生社团组织 - 设立18个垂直领域协会 包括零碳未来协会 天格计划兴趣团队 未来汽车科技兴趣团队 人工智能基础架构协会等 覆盖碳中和 芯片 航空等前沿领域 [5] 创业赛事体系 - 举办11类创赛活动 包括三创大赛 "校长杯"创新挑战赛 中美青年创客大赛 GIX创新大赛等 形成梯度化竞赛体系 [6] 校内外联动机制 - 校外合作平台包括启迪 清华x-lab 中意设计创新基地等 在全国多城市设立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7] - 校友总会建立专业化分工体系 支持校友创业项目 [9] 特色培养计划 - 实施启创计划 星火计划等人才培养项目 设立全球创新学院等跨学科平台 [12]
清华大学如何做创投-深圳清华研究院、力合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3-23 22:56
《 清华大学如何做创投 - 清华本部如何做孵化 》 《 清华大学如何做创投 - 围绕清华的投资机构 》 《 清华大学如何做创投 - 遍布全国的各分支力量 》 上周,智谱官宣合计完成18亿元融资,让我又想起这个还没收尾的"清华"系列。今天继续。 这个系列文章的初稿完成于2024年初,今年春节期间我又重新细化为多篇。写到第四篇已经非常累了。 但是,还是写不完呀,因为清华的创投体系太庞大了。 国内理工第一的高校,遇到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遇到我们大力发展半导体和 AI ,就呈现出了今天这 个格局。 今天想写的是清华创投力量在华南的一个分支: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深研院"),以及围绕 这个院的多个挂名"力合"的投资机构。 不卖关子,先把我了解到的,力合系的机构的名字罗列如下: 力合科创创投、力合清源、力合泓鑫、力合金控、力合清智、力合天使、力合英飞创投、力合智汇、力 合载物等等。 完了吗?还没有 … 上述几个力合主要投资大陆。除此之外还有:瑞穗力合基金、力合北美。 瑞穗力合基金 布局于更广泛的大中华地区,以及与中国市场有紧密联系的海外科技企业。 力合北美是力合自己在北美地区的分支机构,也服务于清华在北美的校友。 ...
强制跟投,投资经理有话说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3-18 09:49
对"强制跟投"的介绍,请见上一篇《 投资人的收入有多低 》 (一) 请问尊敬的合伙人:目前只有投资团队有跟投机制。您说,因为项目是投资团队找的。 那么,基金里面,募资团队是不是也要跟一点?因为 lp 是募资团队找的呀。 如果 lp 的落地、对赌等条款,导致我们投不到好项目,进而导致我们投的项目退不出来,是不是应该 lp 也负责?募资团队也负责? 但是现在呢,募资团队每年拿的募资奖励,金额比投资团队的投成奖多多了,还没有什么跟投。合伙 人,你能不能给我解释解释? (二) 尊敬的合伙人,感谢您没有设置强行跟投机制。几个老员工常说,感谢合伙人,一定 996 工作,为公司 奋斗到死。 难道 … 不是因为您给的薪资太低了,如果再强制跟投,根本就招不到人了? 然后,因为不强制,所以我入职至今,一个项目都没有参与过跟投。 您那天还问我,怎么不跟?我现在回答您:因为你们这家机构投的项目都不行。 您可能又会问,但是项目不是我挖掘,我推进的么? (四) 尊敬的合伙人,我想请问: 您觉得,假如我们有投资 DeepSeek 、宇树的机会,员工会不会踊跃跟投?如果我们每个项目都是 DeepSeek 、宇树这种档次,还有必要"强制"跟投 ...
投资人的收入有多低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3-12 23:51
投资机构降薪方式分析 - 投资行业收入降低主要源于三方面:强制跟投、奖金无法全额获取、日常出差需自行补贴[1] 强制跟投机制 - 投资机构普遍要求投资岗位员工强制跟投 例如5000万元项目需投资经理个人跟投10万元 跟投比例为0 2%[3] - 跟投本质是风控措施 通过绑定投资经理个人利益防止随意投资项目[4] - 投资经理年度投资KPI为1亿元时 需跟投约20万元[8] - 跟投资金存在两大风险:退出周期长(可能10-8年) 且存在本金损失可能[9] - 跟投款不得早于主基金退出 且可能因项目失败而损失[10] 奖金制度问题 - 一级市场已很难获取全额年终奖 多数情况会被各种理由扣减[14] - 典型薪资结构:offer显示年薪100万 其中30-40万为年终奖 但实际可能仅获10万[14] - 扣除五险一金和税后 100万年薪实际到手可能仅30万(扣除20万跟投后)[14] - 扣减理由包括:投资/募资/退出/KPI未完成 日常事项未达标等[14] 出差补贴不足 - 机构通常每日仅补贴100元餐费 但实际出差餐饮费用常达200+元/天[15][17] - 报销流程繁琐 餐饮发票获取滞后 餐叙费用报销审批困难[18] - 滴滴打车存在ETC费用无法报销问题 每年因此产生额外支出[18][19] - 频繁出差(每年30-40次)导致员工需自行承担数千元费用[20] 行业成本控制 - 投资机构严格控制费用 因人力是行业最大成本[21] - 通过多种方式变相降低员工实际收入 包括跟投、扣减奖金、不足额补贴等[1][21]
投资机构如何“花式”降薪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3-09 16:03
行业现状 - 行业面临不景气 募资困难 管理费比例下降 [1] - 项目退出难度增加 超额收益稀缺 [1] - 投资机构采取降薪策略应对寒冬 强调团队共克时艰 [1] KPI设定策略 - 通过设置严苛且不合理的KPI实现变相降薪 包括投资 退出 募资等量化指标 [2][3] - 投资KPI要求年度项目数量及金额总和远超基金实际容量 确保部分员工无法达标 [6][7][8] - 退出KPI强制要求个人预测项目IRR和DPI 与实际市场脱节 [9] - 募资KPI要求投资团队参与LP开发等事项 但评分机制单向倾斜募资团队 [10][11][12] 日常管理细则 - 实行扣分制考核 涵盖项目拓展 资源对接 流程合规等维度 [14][15] - 强制每周完成3次陌生项目拜访 1份保密协议签署 并需留痕核查 [14] - 差旅行程需实时打卡 报销凭证需严格匹配 否则扣分或拒付 [16][21][22] - 文件归档 尽调时效等流程延误均纳入扣分项 [17][18][19][20] 成本压缩措施 - 直接降低差旅标准 如住宿预算从500元/人削减至400元/人 [24] - 餐饮报销改为实报实销 要求发票户名一致 单日上限150元 实际报销额大幅缩水 [25][26] - 员工被视为机构最大成本 降薪成为利润提升的核心手段 [27] 行业新动向 - 国家级20年期限引导基金设立传闻提振行业信心 被视为"耐心资本"入场信号 [29] - 机构积极争取母基金资格 但管理费率可能较低 引发内部争议 [29][30]
小米雷军的投资往事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3-05 11:40
雷军的投资策略与案例 - 雷军在创立小米前已有多年个人天使投资经验 投出多个百倍千倍回报项目 [1] - 2005年雷军刚卖掉卓越网 开始个人天使投资 重点关注移动互联网领域 [5] - 投资逻辑强调团队重要性 在UC案例中要求俞永福加入CEO才投资 [5][9] - 在猎豹案例中主动寻找被竞争对手排挤的人才傅盛 形成战略对抗 [22][23] - 擅长资源整合 撮合可牛影像与金山安全业务合并成立猎豹移动 [23] - 具有敏锐商业嗅觉 在3Q大战后引入腾讯入股金山 [26] UC浏览器案例 - 2004年何小鹏创立UC优视 主打产品UC浏览器 [2] - 2005年联想投资副总裁俞永福(29岁)接触项目但未通过投决 [2] - 俞永福个人协助UC融资 引荐雷军 [3][4] - 雷军以400万元人民币首轮投资UC 其中200万来自雷军 另200万版本存疑 [10][11] - 交易条件为俞永福出任CEO 最终UC以43亿美元出售给阿里 [5][6] - 存在不同版本叙事 包括酒吧谈判等细节 [7][8] 猎豹移动案例 - 傅盛30岁时离开360 因开发安全卫士功高盖主与周鸿祎关系恶化 [16] - 雷军看中其技术能力 主动邀请创业并承诺投资 [22][23] - 傅盛创立可牛影像 后与金山安全业务合并成立猎豹移动 [23] - 猎豹避开与360直接竞争 专注海外市场 2014年纽交所上市 [24] - 周鸿祎曾试图阻止雷军投资傅盛 未果 [26] 雷军的商业特质 - 具备长期行业洞察力 持续关注移动互联网领域 [5] - 善于识别和重用被低估的人才 如俞永福和傅盛 [5][22] - 擅长战略布局 通过投资构建对抗竞争对手的联盟 [26] - 资源整合能力突出 促成多项关键业务合并 [23] - 个人形象与商业智慧形成独特企业家IP [29]
那些年,合伙人如何pua投资经理(同行爆料)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2-28 11:41
前段时间,某位自媒体大佬给我点拨了下,建议我改改写作风格,不能让粉丝爸爸们审美疲劳。 于是,我不打算写自己了,写写同行们。但是还是继续揭揭行业的老底。今天这篇主要写:合伙人如何 克扣投资经理的奖金,如何 pua 投资经理。 以下内容均来自同行爆料。 (一) 华南某 vc 机构 打一折的投成奖 2022 年我入职了一家机构,我推进的首个项目并不是特别符合主基金的要求,但是能落地,最后以专 项基金的形式给予投资, lp 是地方政府,合伙人搞定的。 然后,入职的时候说好有投成奖,奖金金额和具体投资金额挂钩。 等到了 2022 年底,核算投成奖的时候,合伙人跟我说,这个项目只能按照我方取得的管理费的金额来 算投成奖,因为是用的专项基金。 合伙人说,因为这个项目的整体质量比较一般,没有达到主基金的要求,而且 lp 也不是我搞定的,所 以不能给我按投资金额来算。 就这样,这项目虽然投了 1000 万,如果是主基金,我应该拿到 2 万元的投成奖。 但是因为按管理费,管理费只占基金规模的 10% ,所以我按 100 万来计算投成奖, 奖金只有 ....2000 元。 (二) 华南某 cvc 2023 年我入职了一家机构,入职 ...
国资机构合伙人在新春动员会上的讲话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2-24 11:41
2024 年初,我给咱们大家定的关键词是:回购。 过去的一年,针对回购这场攻坚战、持久战,咱们各位同事 打的勇敢,打的坚决 。有力敲醒了那 些还在执迷不悟的创始人。 2024 年我们多次在法庭上面临创始人的激烈抗辩, 我们勇于亮剑,不放过任何细节,不放过创始 人任何可变卖的资产 ,最终取得了良好的回购成果。 对此,我向大家提出表扬。 2025 年,我定的关键词继续是:回购。 对于新推进项目,严格落实回购条款。最优方案是创始人回购,次优方案是创始人关联公司回购。 劣后方案是公司回购。 2024 年我们还有同事创新性提出了:由员工持股平台回购,由子公司回购。我对此提出表扬。 总之, 不论最终能否回购,我们至少得先给 lp 一个交代。 对于那些顽固不接受回购条款的创始人,我们要讲究迂回策略。他可以不接受条款,但是他总要落 地对吧? 只要他落地过来了,只要他资产在这里了,我们就一定拿他有办法。 对于已投企业,我们要在投后工作中识别项目风险,精准判断回购的时效性和必要性。 对于业绩不太达标,但是还没触发回购的项目,我们要适当在投后工作上施施压, 让创始人红红 脸,出出汗。 创始人能力不足的风险; 创始人不肯吃苦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