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icon
搜索文档
[安泰科]多晶硅周评- 成本支撑价格合理上涨 多力助推产业深度重构
多晶硅价格走势 - 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3.71万元/吨,环比上涨6.92%,价格区间3.40-3.80万元/吨 [1] - 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3.56万元/吨,环比上涨6.27%,价格区间3.40-3.70万元/吨 [1] - 硅料报价区间提升至4.5-5.0万元/吨,本周多晶硅报价大幅上调25%-35% [1] 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价格上涨主因多晶硅企业长期亏损运营,为清库存导致价格低于综合成本,现一次性提价至成本线之上以符合法规要求 [1] - 前期已签订单执行力度增强,下游催单意愿强烈,与前期频繁毁单形成对比 [1] 市场供需现状 - 新订单成交量有限,硅片企业短期内持观望态度,暂未大规模接受涨价 [1] - 硅料市场呈现触底企稳态势,涨价预期驱动前期订单执行 [1]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在产多晶硅企业9家,因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差异导致综合成本分化,报价呈现差异 [2] - 有限需求下,品质差异不大且价格较低的产品优先成交,综合成本高的企业处于劣势 [2] 后市展望 - 多晶硅周期性调整步入正轨,仍需经历深度调整与出清阶段 [2] - 短期内市场以观望为主,价格或小幅抬升,待供需实质性改善后逐步恢复至合理区间 [2] - 政策严格执行将防止落后产能复产,推动供应结构重塑 [2]
【安泰科】工业硅周评—市场成交清淡 现货价格持稳(2025年7月9日)
工业硅现货价格 - 主力合约收盘价从8010元/吨波动至8140元/吨,涨幅1.62% [1] - 全国综合价格和各地区综合价格持稳 [1] - FOB价格上涨5-10美元/吨,主要受汇率上涨和期货盘面回弹影响 [1] 供需基本面 - 大厂暂停复产计划改善供需基本面,但下游需求较弱,成交清淡 [1] - 北方地区大厂生产稳定,南方丰水期部分企业开炉复产,整体供应有增长趋势 [1] - 有机硅单体厂开工稳定,预计后续开工上调,产量增加,对工业硅需求增加 [1] - 多晶硅开工变动较小,铝合金行业开工平稳,国内三大下游对工业硅需求总体增加 [1] 行业库存与价格展望 - 工业硅行业库存持续少量去化 [1] - 市场价格受期货盘面影响小幅上涨,但成交氛围清淡,供需基本面偏弱 [1] - 预计现货价格维持底部区间震荡,上涨空间不大 [1]
【安泰科】光伏玻璃价格(2025年7月8日)
主办单位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是文章的主办单位 [2] 行业归属 - 文章内容涉及硅行业 属于有色金属工业领域 [1][2]
【安泰科】高纯石英砂/石英坩埚价格(2025年7月8日)
行业归属 - 公司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管理范畴 [2] 主办单位 - 行业信息发布主体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2]
熔融石英和石英有什么区别?材料选择的重要启示
组成和结构 - 熔融石英和石英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SiO₂)[1][3] - 熔融石英是无定形结构,缺乏晶体结构,而石英是晶体结构[1][3] - 熔融石英的无定形结构通过高温熔化过程实现,石英是自然形成的晶体结构[3] 制造工艺 - 熔融石英是在极高温度下熔化高纯度硅砂制成的玻璃状非结晶材料[3] - 石英是天然矿物,开采后经过加工用于各种用途[3] - 熔融石英的制造工艺使其化学纯度高于天然石英[3] 纯度等级 - 熔融石英的化学纯度通常超过99.9%[3] - 天然石英的SiO₂含量高,但可能含有微量杂质[3] - 高纯度使熔融石英适合需要极高光学清晰度和耐化学性的应用[3] 热性能 - 熔融石英的热膨胀系数非常低,抗热冲击能力强,适合高温应用[3] - 石英的热膨胀系数也低,但结晶结构使其在某些条件下更易受热应力影响[3] - 熔融石英的软化温度较高(约1670°C),能在高温下保持结构完整性[3] 光学特性 - 熔融石英具有优异的紫外线(UV)透过率,是镜片等光学设备的理想材料[3] - 熔融石英在从紫外到红外的更宽光谱范围内提供更好的透明度[3] - 熔融石英的高光学清晰度和低散射特性适用于精密光学应用[3] 电气和耐化学性 - 熔融石英具有出色的电气绝缘性能,适合电子和半导体应用[3] - 熔融石英的无定形结构提供更稳定的电气性能[3] - 两种材料耐腐蚀性和耐化学侵蚀性强,但熔融石英纯度更高,在侵蚀性化学环境中性能更好[3] 应用 - 熔融石英用于高精度光学元件、半导体制造和高温照明应用[3] - 石英用于要求不高的光学应用以及石英玻璃器皿和工业元件生产[3] - 熔融石英的卓越性能使其成为高纯度、热稳定性和光学清晰度应用的首选材料[3] 核心观点 - 熔融石英和石英化学成分相同,但结构、性能和应用不同[1][4] - 熔融石英的无定形结构、高纯度及优异热性能和光学性能使其适合苛刻应用[4]
“反内卷”,集体减产!
行业反内卷行动 - 钢铁、光伏、水泥等行业掀起涨停潮,市场情绪受反内卷政策提振 [1] - 光伏玻璃企业宣布7月起集体减产30%以缓解内卷式竞争 [1] - 中国水泥协会发布文件推动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 [1] - 钢铁行业部分钢厂收到减排限产通知 [1] 政策背景与市场反应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1] - 光伏行业多环节产品价格跌破现金成本线,减产契合政策导向 [1] - 行业自律与市场机制在本轮反内卷中更受重视 [2] - 政策通过绿色化、智能化支持淘汰落后产能 [2] 本轮反内卷特点 - 覆盖面更广,地方政府、企业、居民均被纳入 [2] - PPI连续负增长,2023年居民周均有酬劳动时间较2018年增加13.9小时 [2] - 更突出政策与市场机制配合,协同性更强 [2] - 明确将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列为核心任务 [3] 行业转型方向 - 供给侧优化更聚焦提质增效而非简单压缩 [3] - 推动制造业从低价同质竞争向高端差异化竞争转型 [3] - 通过技术升级、创新引导与制度供给促进产业链跃升 [3] - 修订《招标投标法》解决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问题 [3] 市场预期 - 市场期待更多有针对性的反内卷政策出台 [3] - 光伏、钢铁、水泥等行业有望迎来供给侧转机 [3]
治理“内卷”进行时
行业现状与问题 - 汽车行业一季度利润率仅为3.9%,与行业热度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增量不增利"局面 [1] - 光伏行业2024年多晶硅、电池片、组件产量同比增长超10%,但A股光伏主产业链上市公司扣非后净利普遍亏损 [15] - LED照明行业面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中高端厂商受超低价策略冲击严重 [3] - 工程机械行业海外市场内卷加剧,国内巨头为抢占份额纷纷降价促销 [8] - 电商平台低价竞争愈演愈烈,白牌产品以次充好现象普遍 [9] 内卷式竞争特征 - 表现为无序价格战、低于成本销售、违法经营等违规操作 [3][6] - 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阻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 - 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创新动力不足 [3][4] - 地方政府陷入产业政策竞赛,引发同质化发展和产能过剩 [4] - 技术路线不确定导致企业"多线押注",加剧产能扩张 [6] 内卷成因分析 - 宏观层面:有效需求不足,新兴产业供需错配 [5] - 政策层面: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逐底竞争",破产制度不健全 [6] - 技术层面:跳跃式发展导致结构性失衡,落后产能难淘汰 [6] - 企业层面:全渠道销售企业被迫参与互联网低价竞争 [7][8] - 制度层面:知识产权保护不足,模仿抄袭现象严重 [21][29] 反内卷措施 - 政策层面:财政部规范政府采购异常低价,量化审查标准 [12] - 行业层面:水泥、光伏、汽车协会发布自律倡议 [14][15] - 监管层面:市场监管总局推出10项措施整治内卷 [12] - 技术层面:修订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 [13] - 区域协同:构建差异化产业发展格局 [26] 转型升级路径 - 创新驱动: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 [21] - 专利保护:中小企业专利密集型产品年度总产值超3100亿元 [21] - 产能优化:2024年1-11月粗钢产量同比减少2300万吨 [26] - 招商引资:从补贴竞争转向基础设施配套竞争 [23] - 标准提升:修订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国家标准 [12]
《求是》点名新能源内卷:一些地方为招商破坏竞争秩序
中国绿色产业"内卷式"竞争现状与成因 -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为代表的"新三样"在全球市场表现出色,但行业内部出现严重"内卷"现象[1] - "内卷式"竞争表现为价格战、同质化竞争和营销"逐底竞争",新能源车企平均账期超过170天,部分达240天[5][7] - 地方政府通过政策洼地、非普惠补贴等手段加剧无序竞争,破坏市场公平[1][5] - 行业利润率大幅下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影响产业链上下游利润空间和研发投入[7] "内卷式"竞争的形成原因 - 宏观层面供需失衡: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叠加外部需求不确定性,导致产能过剩[9] - 新兴行业供需结构性矛盾:光伏、锂电池等行业技术迭代过程中产能扩张速度超过需求释放速度[10] - 体制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导向偏差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11] - 发展模式路径依赖:企业习惯价格竞争策略,创新投入不足难以适应消费升级[12] 整治"内卷式"竞争的系统性方案 - 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改革结合,推动大宗消费升级和服务消费潜力释放[13] - 规范政府行为: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严禁违规优惠政策[14][15] - 强化行业自律:通过行业协会制定标准规范市场行为,引导链主企业建立良性产业链关系[16] - 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推动企业整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15]
工业硅市场情绪回暖 期现价格连续上涨
工业硅市场动态 - 工业硅期货价格显著上涨 从6月23日起开始上涨 近几日多在8000元/吨附近徘徊 [1] - 北方大厂复产进度不及预期且开始减产 供应压力有所缓解 西南地区丰水期电价下调但开工率远低于往年同期 供应增量有限 [1] - 多晶硅头部大厂部分产线有复产计划 总体产量有增加预期 对工业硅需求增加 [1] 库存与供需情况 - 工业硅仓单库存从4月开始持续下降 截至2025年7月3日为25.93万吨 一个月内减少5.42万吨 下游接货意愿明显增加 [1] - 供应端存在增量但受西南地区开工低和大厂减产影响 增量较为有限 [1] - 需求端多晶硅复产带来小幅增量 有机硅开工率维持高位 铝合金需求稳定 预计供需基本平衡 [1] 市场展望 - 大厂减产计划和多晶硅厂复产预期提振市场情绪 [1] - 需持续关注大厂生产变化及下游需求变动情况 [1] - 预计价格存在小幅上涨空间 [1]
硅产业链新闻动态
天合光能淮安基地进展 - 天合光能淮安基地50GW单晶硅片项目一期25GW已竣工投产,二期一阶段倒班楼具备交付条件,二阶段厂房主体在建 [1] - 年产12GW新一代高效光伏电池生产和中试研究院项目一期工程土建竣工 [1] - 淮安基地项目累计投资达200亿元,计划总投资300亿元,涵盖硅片电池组件一体化制造 [1] - 项目包括高效光伏电池、大功率光伏组件、新一代高效光伏电池生产、光伏用单晶硅片等项目 [1] 晶澳科技南非项目 - 晶澳科技与南非JUWI公司签署220MW光伏组件供应协议,提供近42万块组件 [2] - 项目服务于嘉能可、萨索尔和液化空气集团等工业能源用户 [2] - 项目属于JUWI"大规模建设计划"的一部分,涉及60亿南非兰特(约24.2亿元)的新建光伏项目 [2] - 项目完工后将使南非光伏总装机容量增长约5% [2] 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 - 2025年5月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为94.2%,风电为93.2% [3] 隆基绿能资本运作 - 隆基绿能拟向子公司隆基乐叶增资10.8亿元,再由隆基乐叶向铜川隆基增资同等金额 [4] - 资金用于"铜川隆基年产12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建设 [4] - 增资基于募投项目建设需要,符合股东会批准的募投项目实施内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