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能商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成本每年下降20%,内蒙豪赌下个风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3 22:11
氢能汽车行业现状 - 氢能汽车在卡车领域具有加氢速度快、低温损耗小、动力强、碳排少等优势,部分港口、矿区的大货车及城市公交车、环卫车已开始使用氢能 [1] - 氢能汽车推广面临制氢运氢成本高、车辆造价高、加氢配套不足等瓶颈,导致市场陷入用车成本高-配套不足-需求不足的循环 [1] - 政策补贴和财政引导是破解市场化初期困境的关键,同时城市区位禀赋也至关重要 [1] 内蒙古氢能产业发展 - 内蒙古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乌海等城市已形成绿氢工厂、加氢站、氢装备工厂、燃料电池等完整产业链 [2] - 国鸿氢能在鄂尔多斯的用氢成本每年下降20%左右,预计2-3年内氢能卡车成本将低于纯电卡车 [2] - 国鸿氢能已实现氢能发动机出口马来西亚,并认为氢能卡车最终将替代纯电重卡,氢能是终极能源目标 [2] 氢能技术路线争议 - 氢能汽车面临商业化困局,与当年丰田氢能路线受阻的情况类似 [1] - 氢能产业链企业因市场规模有限难以实现规模化降本,制约加氢设施建设 [1] - 氢能卡车被视为可能突破商业化瓶颈的细分领域 [1][2]
豪赌下个风口,内蒙猛踩“氢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3 12:12
氢能汽车行业现状 - 氢能汽车在卡车领域具有加氢速度快、低温损耗小、动力强、碳排少等优势,目前已在部分港口、矿区的大货车及城市公交车、环卫车中应用 [1] - 氢能汽车推广面临制氢运氢成本高、车辆造价高、加氢配套不足等瓶颈,导致市场接受度低与产业链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的恶性循环 [1] - 政策补贴和财政引导被视为破解初期市场化困境的关键,同时城市区位禀赋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 内蒙古氢能产业发展 - 内蒙古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乌海等城市已形成绿氢工厂、加氢站、氢装备工厂、燃料电池等全产业链布局 [2] - 国鸿氢能透露内蒙古用氢成本每年下降20%,预计2-3年内氢能卡车成本将低于纯电车型 [2] - 公司凭借价格优势向马来西亚出口氢能发动机,并认为氢能重卡将最终替代纯电车型,实现终极能源目标 [2] 技术路线竞争 - 氢能卡车与纯电重卡现阶段形成互补关系,但行业认为氢能技术路线将最终胜出 [2] - 丰田氢能商业化困局被作为反面案例,凸显基础设施与成本控制对技术路线成败的决定性作用 [1]
氢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如何破局?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2:27
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进展 - 京津冀示范城市群已提前超额完成推广目标,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量达5327辆,完成进度100.51% [1][5][6] - 五大示范城市群已推广燃料电池汽车1.6万辆,累计行驶超5亿公里,实现碳减排27万吨 [5][7] - 2025年底五大示范城市群至少能完成3万辆推广目标,新增6个城市加入示范城市群 [7][9] 氢能产业链技术突破 - 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从示范前15000元/kW降至2500元/kW,下降80% [2][3] - 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从示范前不到10%提升至超90%,包括电堆、膜电极、双极板等 [2][3] - 200kW氢燃料发动机实现核心技术自研,空压机国产化后价格从10万元降至6000元 [2] 氢能应用场景扩展 - 氢能车辆应用场景覆盖公交、渣土运输、矿场运输、干线运输、冷链物流等多元化领域 [1][8] - 氢能两轮车订单达万辆级别,未来一年将快速发展 [8] - 氢能在船舶、无人机配送等场景具备优势,预计3-5年内大型氢能船舶商业化突破 [8]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 - 示范城市群政策通过"以奖代补"发放奖励资金超51亿元,剩余45.4%资金未拨付 [5][6] - 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建成亚洲最大加氢站,日加氢能力4.8吨,吸引200余家企业入驻 [4] - 政策建议聚焦基础设施建设、终端使用便捷性提升,如降低氢气成本、扩大高速费优惠 [9][10]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未来3-5年氢能产业将转向绿色氢能推动交通能源一体化发展 [9] - 需构建跨区域氢能高速网络,连接现有示范城市群 [10] - 国家将持续推动氢能纳入能源管理,加快全产业链技术装备研制和应用示范 [10]
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研究:5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承压,国家能源局开展氢能试点工作
国金证券· 2025-06-23 11: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是氢能中长期规划的结算时点,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将进入放量冲刺期,燃料电池汽车及绿氢项目落地将加速,氢能和燃料电池制造是目前的两条主线,建议关注华电科工、吉电股份、华光环能、富瑞特装、科威尔 [64] 燃料电池系统 - 2025年1 - 5月装机量波动大,5月装机量333.30MW,同比降64.7%,受示范城市群推进迟滞影响,1 - 5月累计装机量255.58MW,同比降7%,行业呈周期性波动特征 [12] - 2025年5月,燃料电池系统装机以高功率、重卡为主,均为高功率系统(122辆),车型以重型货车为主(63.9%),1 - 5月累计装机中重型货车占比74%,是市场核心应用方向 [13] - 5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承压,部分示范城市群项目进度低于预期,订单释放推迟,5月上险量122辆,同比减少84.26%;1 - 5月上险量1367辆,同比下滑33.2%,中汽协公布的5月产销分别为250/165辆,同比下降37.19%/62.92% [20] - 5月云韬氢能单月装机量第一,为22010kW,占比66%;东方电气第二,装机3750kW,占比11.3%;现代汽车第三,装机量2800kW,占比8.4%。1 - 5月东方电气装机量73.4MW,占比28.7%,保持第一;云韬氢能第二,装机22.1MW,占比8.6%;荣创新能第三,装机20.1MW,占比7.9% [23] - 5月前五配套数量的系统商均为一对一配套;1 - 5月按整车装机功率统计的前五上险量中,云韬氢能主要与新楚风汽车、三一汽车配套,荣程氢扬动力主要与安徽华菱、柳州汽车配套,其余一对一配套 [28] 燃料电池整车 - 5月三一汽车商用车上险量第一,为62辆,占比达50.8%;现代汽车第二,为20辆,占比达16.4%;成都客车第三,为15辆,占比达12.3%。1 - 5月中国重汽累计上险量第一,为510辆,占比37%;现代汽车第二,为204辆,占比15%;安徽华菱第三,为100辆,占比7% [32] - 5月广东城市群整车落地量最多,为83辆;其次为河北城市群2辆;北京和上海城市群均落地1辆;河南城市群无落地。1 - 5月广东示范城市群整车落地量最多,为332辆;其次为北京示范城市群,为258辆;上海城市群第三,共72辆 [35] - 5 - 6月中央及地方政府围绕氢能产业连发多项支持政策,覆盖标准制定、交通应用推广及基础设施补贴三大方向,政策体系呈现“国家规范引领 + 地方场景深化”特征,氢能商业化进程迈入快车道 [36] 全球燃料电池汽车产销 - 2025年5月,日本丰田FCV美国销量为6辆,同比下降66.7%;1 - 5月累计销量为39辆,同比下降82.67% [39] - 2025年5月,韩国现代FCV全球销量为23辆,同比下滑92.7%;1 - 5月全球累计销量为689辆,同比下降41.51% [3] - 2025年5月,美国国内FCV销量为18辆,同比减少25%;1 - 5月累计销量为107辆,同比减少63.73% [41] 绿氢项目及制氢设备招标 - 1 - 5月电解槽共招标约788.76MW,同比增长35%,项目招标量呈季节性波动,重点跟踪招标体量大的示范项目,国内立项绿氢产能累计达661万吨,开工率31.6%,政策出台、示范效应和产业降本将加速项目落地 [42] - 2025年6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开展氢能试点工作,规划11个试点方向和具体指标,意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加速行业商业化进程以及规范各项标准 [52] - 2023 - 2025年领先电解槽企业保持优势,阳光氢能、派瑞氢能、中车株洲所、隆基氢能、三一氢能出货量持续排名前列,2025年1 - 5月应用更趋多元化,电解槽招标出现单槽大标方产品,阳光氢能、派瑞氢能、中车株洲所中标份额分别为4.15/3.87/2.39亿元,占比19.3/18/11.1% [4] - 2023 - 2025年电解槽中标价格加速下行,绿氢平价临界点逼近,2025年碱槽中标单瓦价格低于0.8元,PEM槽单瓦价格低于7元,同比2024年全年均价下降45%、22% [58]
氢能25年中期策略:船舶绿色燃料场景突破,看好绿氢运营及设备商
2025-06-09 2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 氢能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电解水制氢项目进展**:截至 2025 年已落地 11 万吨,达成《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2025 年 10 万吨底线目标并冲击 20 万吨产能,电解槽设备降价和大型绿氢项目动工有望提升产能[1][3] 2. **燃料电池汽车市场**:截至 2025 年 4 月保有量 2.9 万辆,距年底目标 5 万辆有 2.1 万辆缺口,预计今年放量 1 万辆左右,高速公路示范和免氢能高速路费等政策将打开市场,下半年值得期待[1][5] 3. **绿氢项目立项及开工**:截至 2025 年 5 月,立项和备案产能 650 万吨,电解槽招标量约 6GW,但实际落地仅 11 万吨,开工率约 20%,需进一步突破[1][6] 4. **制氢设备价格影响**:制氢设备价格下降幅度快速且超预期,碱性电解水制氢槽和 PEM 槽同比 2024 年全年均价分别下降 44%和 29%,推动行业进入商业化前期[1][7] 5. **绿氢消纳突破口**:绿色甲醇和船舶燃料是重要突破口,海外出口尤其是跨国企业订单将成重要方向,已有约 300 艘甲醇燃料船舶订单,对应甲醇需求量约 680 万吨[1][8] 6. **IMO 禁硫框架政策影响**:2027 年生效,对大型远洋船舶强制征收碳税,将推动绿色船舶订单需求,今年 10 月至明年上半年大量订单将落地,利好绿醇需求[4][9] 7. **绿醇优势**:绿醇生产碳排放低于年度 GFI 目标,无需缴纳碳税,更具经济性,预计 2028 - 2030 年绿色甲醇船舶掺烧比例提升,对应全球绿色甲醇需求量巨大[4][10] 8. **绿色甲醇需求变化**:到 2028 - 2030 年绿色甲醇船舶掺烧比例 3% - 11%,对应全球绿色甲醇需求量达 4000 万吨,已落地订单带动约 100 万吨绿氢消纳,预计今年 10 月法案通过后至明年上半年订单和项目落地加速[12] 9. **国内甲醇船舶需求**:国内需求方与多方签订合作协议,订单需求 600 多万吨,落地产能仅 20 余万吨,新绿醇项目落地下游可迅速消纳,部分项目盈利可观[13] 10. **上游制氢设备催化因素**:政策支持,立项产能对应电解槽需求大但开工率低,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上游绿氢制备加速将带动设备需求高企,今年执行设备招标总量同比增长近三倍,央国企牵头具备优势[15] 11. **氢能源车示范高速线路**:各示范城市群完成进度不一,广东示范城市群预计发力显著,行业发展需进一步推动和支持[16] 12. **氢能行业政策影响**:氢能免高速费、过路费及搭建氢能高速公路政策,可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约 20%,推动新能源汽车放量,对行业发展关键[17][18] 13. **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竞争稳健,主要企业表现出色,系统售价降至每瓦约 3 元,运营价格和全生命周期成本下降,对行业发展积极[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投资建议**:推荐氢能产业突破场景的绿醇端和绿氢设备端,推荐金风科技、吉电股份,以及上游制氢设备端的华电科工、华光环能、石化机械等公司[20][21] 2. **燃料电池汽车企业机会**:今年燃料电池汽车销量预计达万辆,相关企业如亿华通、重塑能源等将迎来收入上修机会[22]
亏损加剧、商业化遇阻,氢燃料电池汽车深陷“政策依赖症”
搜狐财经· 2025-06-08 12:08
燃料电池行业现状 - 氢燃料电池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造血能力差且依赖融资 氢能商业化进程不及预期 [2] - 2024年亿华通营收3.67亿元同比下滑54.21% 净亏损扩大至4.56亿元 四家头部企业合计亏损超18亿元 [2][3] - 上游制氢与材料企业业绩飘红 长盈精密净利润增长856% 金发科技氢气销量增长570% 中集安瑞科氢能业务收入增长近60% [3] 亏损原因分析 - 应收账款危机加剧 亿华通两年以上应收账款从5.79亿飙升至10.53亿元 占比从28%跃升至48% [4] - 研发投入过重 2024年亿华通研发费用9701万元占总成本14% 国鸿氢能三年研发叠加运营亏损超11亿元 [5] - 政府补贴发放延迟 氢能源补贴分为国补省补区补 2024年区补应在去年8月发放但至今未到位 [4] 商业化困境 - 氢气成本与终端需求倒挂 灰氢成本约10元/kg 绿氢成本高达30-40元/kg 绿氢占比不足10% [6] - 储运环节成本占比高达30%-50% 我国仅约150公里氢气输送管道 20MPa长管拖车运输成本9元/kg [7] - 应用场景单一依赖重卡物流 2024年氢能重卡销量5405辆同比下滑12.6% 保有量距2025年5万辆目标差2万多辆 [8] 产业政策诉求 - 连续性政策供给 首轮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接近尾声 政策衔接断档风险增加 [2][9] - 氢能高速全国一张网 全国仅11省市对氢能车辆实施高速通行费减免 跨省通行政策不统一 [8][9] - 专项融资通道 中石化发起50亿元氢能产业链基金 江苏"氢能研发贷"提供5000万元低息贷款 [10] 未来发展展望 - 绿氢降本需电价压至0.13元/度 政策需打出电价优惠+离网制氢+管网基建组合拳 [6][10] - 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 建议打通船舶储能认证壁垒 探索高铁无人机发电站等新领域 [10] - 业内预计2028年行业将洗牌 2030年氢能重型车有望替代柴油车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