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商产业研究院
icon
搜索文档
2024年河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4-08 08: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4年山西省在复杂严峻形势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各领域取得一定发展成果,但也面临部分行业指标下滑等挑战 [5] 各目录总结 综合 -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5494.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3769元,增长2.8% [7] - 年末常住人口3445.96万人,减少20.03万人,城镇常住人口占比66.32%,提高1.35个百分点 [10]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7.0万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6.7% [11] - 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3.4%,网上零售额增长11.7% [15] - 能源革命与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2%,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量增长10.2% [16] 农业 - 农作物种植面积3638.3千公顷,减少3.4千公顷,粮食产量1468.7万吨,减产0.6% [18] - 猪牛羊禽肉产量169.5万吨,增长9.9%,禽蛋产量增长4.6%,牛奶产量下降0.7% [19] - 水产品产量5.8万吨,增长5.0%,完成高标准农田面积104.4千公顷 [20] 工业和建筑业 - 全部工业增加值9887.04亿元,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持平 [22]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32286.8亿元,下降9.1%,利润总额2026.0亿元,下降28.5% [25] - 建筑业增加值1189.03亿元,下降0.8%,签订合同额增长2.2%,总产值下降9.1% [29] 能源 - 原煤产量127875.2万吨,下降7.2%,焦炭产量9211.6万吨,下降3.9%,发电量增长1.2% [30] - 发电装机容量增长9.1%,全社会用电量增长3.0%,向省外输送电力下降1.8% [33] 服务业 - 服务业增加值13080.74亿元,增长2.4%,旅客运输量增长8.3%,货物运输量增长0.8% [38] - 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增长22.0%,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0.3% [38] 国内贸易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80.5亿元,增长2.5%,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9% [41][43]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1% [45] - 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增加963个,亿元以上项目减少10个 [45] 对外经济 - 进出口总额1743.8亿元,增长3.1%,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增长17.0% [49] - 出口煤炭、焦炭、钢材等增长,“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199.4%,进口铁矿砂增长48.7% [51] - 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00家,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下降48.9% [54] - 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增长62.0%,完成营业额下降11.2% [54] 财政金融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41.7亿元,增长1.8%,支出6318.1亿元,下降0.4% [55][56] -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增长5.6%,贷款余额增长8.7% [56] - 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增长18.7%,投资者证券账户开户数增长8.9% [57] - 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长3.2%,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增长20.2% [60] 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41元,增长4.9%,人均消费支出21090元,增长6.8% [62] - 参加各类社会保险人数有增有减,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12.6万人 [65] 教育和科学技术 - 各级各类学校数量及招生、在校生、毕业生人数情况 [67][68] - 专利授权量增长2.4%,技术合同成交总额增长33.6% [69] 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 文化机构数量及出版、广播等情况,重点监测景区接待游客和收入增长 [71] - 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体育场地及赛事、健身情况 [73] 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 大型水库蓄水量10.9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2.2%,造林面积212.7千公顷 [75] - 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减少68.9%,生产安全亡人事故下降10.1% [75]
2025年中国钨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4-07 13: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随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高端产品国产化替代推进以及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钨材及钨制品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硬质合金、切削刀具、光伏用钨丝金刚线等领域需求增长显著;国家出台系列政策支持钨开发利用,行业发展前景良好,但也需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1][49] 各部分总结 钨行业概况 - 钨是中国优势、战略性矿产,被列入《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1 - 2035 年)》战略性矿产资源目录,是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 [3] - 钨金属熔点高、硬度高、密度高,合金和化合物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航空航天等领域 [3] 钨重点产品及应用领域 |细分产品|关键形态|应用领域|附加说明| | --- | --- | --- | --- | |钨精矿 (黑钨矿、日钨矿)|(55%型化式)中|冶炼原料|全球资源集中在中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地 [4]| |超电话器 (APT. 氧化铝)|粉末/晶体(APT、WO2)|硬质含金、金属钨制品副驱体|APT(中智酸铵)是冶炼核心中间产物 [4]| |金属铝制品|钨丝,钨楼,钨板|高温炉发热体、半导体电报、核工业部件|依赖高纯应强化化学(99.95%)烧结成型 [4]| |硬质合金|碳化钨(WC)基含金|切削工具(车刀、钻头)、矿山钻头、耐磨模具|占钨消费量60%以上,钴/镍作粘结剂 [4]| |钨合金|W - Ni - Fe/Cu合金、钨铜复合材料|航天配量块、穿甲弹、电触头、火箭喷管|高密度(17 - 19g/cm³)和抗辐射特性是关键 [4]| |钨化学品|氧化钨、钨酸、钨酸盐|催化剂(脱硝、制氢)、锂电池电投、阻燃剂|纳米氧化钨是新型催化剂研发热点 [4]| 钨行业发展政策 - 中国政府发布《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支持钨开发利用,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6][7] 钨行业发展现状 - 储量:中国是钨矿资源丰富国家,储量居世界前列,主要集中在江西、湖南、河南等地,2023年中国钨资源储量230万吨,占全球52.27%,预计2025年达250万吨 [11] - 开采指标:自然资源部下达钨精矿总量控制指标,2024年度全国钨精矿(三氧化钨含量65%)开采总量控制指标11.4万吨,较上年增长2.7%,预计2025年达11.5万吨 [13] - 产量:2024年中国钨精矿产量13.05万吨,同比增长1.95%,预计2025年达13.31万吨;APT产量12.9万吨,同比增长2.38%,预计2025年达13.2万吨;钨材产量1.72万吨,同比增长27.21%,预计2025年达2.06万吨;硬质合金产量5.8万吨,同比增长6.42%,预计2025年达6.09万吨 [15][16][18] - 重点企业布局:中国钨产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集中度低,近年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上市龙头企业有厦门钨业、中钨高新等 [22] 钨行业重点企业 - 厦门钨业:拥有完整钨产业链,有三家在产和一家在建钨矿企业,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263.69亿元,同比下降10.7%,归母净利润14.02亿元,同比上升20.78% [26] - 中钨高新:从事硬质合金等业务,产品门类规格齐全,多个品种规模居中国第一,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02.29亿元,同比上升7.13%,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下降34.66% [32] - 洛阳钼业:从事矿山采掘及加工和金属贸易业务,是全球领先生产商,2024年营业总收入2130.29亿元,同比增长14.37%,归母净利润135.32亿元,同比增长64.03% [36] - 章源钨业:从事钨矿山开发及产品生产销售,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28.23亿元,同比增长12.10%,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33.00% [40] - 翔鹭钨业:形成从APT到硬质合金产品体系,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3.03亿元,同比下降4.61%,归母净利润亏损3242.91万元 [45] 钨行业发展前景 - 政策环境:钨受国家重视,政策推动行业整合与技术创新,产业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政府加强环保监管 [49][51] -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产业链整合与协同发展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52] - 市场需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使钨制品需求持续增长,传统领域需求稳定 [53]
2024年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4-04 08: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4年青海面对复杂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坚持稳中求进,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生产供给、投资消费、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新质生产力培育稳步推进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综合 - 全年全省生产总值3950.7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1∶42.1∶48.8,人均生产总值为66568元,比上年增长2.8% [8] - 年末常住人口593万人,城镇人口占比63.9%,比上年末提高1.1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为10.11‰,死亡率为7.41‰,自然增长率为2.70‰ [11][13]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4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09.38万人次,农民工增加4.3万人 [18] -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7%,购进价格下降2.4% [18][21] 种植业和畜牧业 -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0.96千公顷,产量118.25万吨,连续17年超百万吨,油料产量33.57万吨,增长4.7% [24] - 年末牛存栏增长3.5%,羊存栏下降2.9%,生猪存栏下降26.8%,家禽存栏下降22.9%,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下降1.7% [26] 工业和建筑业 -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351.51亿元,增长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9%,采矿业增长12.0%,制造业下降2.2%,电力等供应业增长7.5% [29] - 规模以上工业优势产业中,新材料产业增长18.5%,有色金属产业增长3.0%,钢铁产业增长4.8%,装备制造业增长1.4%,高技术制造业增长0.7% [33]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86.65亿元,采矿业利润增长34.2%,电力等供应业利润增长7.9% [34] -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18.36亿元,增长4.5%,注册地建筑业企业总产值增长8.5%,签订合同额增长5.9% [35] 服务业 - 全年交通运输等行业增加值有不同程度增长或下降,年末铁路、公路、民航通航里程有相应数据 [36] -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客货运输量有不同变化,邮政、快递、电信业务量增长,年末移动、固定电话及宽带用户增加 [37] 固定资产投资 -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项目投资增长8.8%,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1.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3% [39] - 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投资有不同程度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7.4% [40][42] 国内贸易 -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1.30亿元,下降0.7%,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下降5.5%,限额以下单位零售额增长3.0% [43] - 按经营地、消费类型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下降,乡村增长,商品零售下降,餐饮收入增长 [43][44] 对外经济 - 全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60.0亿元,增长23.2%,出口增长47.4%,进口下降14.0%,顺差27.0亿元,增加16.7亿元 [47]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44.1亿元,增长31.5%,新批外资项目16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增长1.3倍 [47][51] 财政金融 -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7.81亿元,下降5.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0.54亿元,下降2.8% [51] -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64.94亿元,下降1.1%,部分支出项目有增长 [53] -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贷款余额有增长,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长,赔付额增长 [55][56] - 年末境内上市公司10家,总股本173.66亿股,股票总市值增长2.0% [56] 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17元,增长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91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15元,增长7.1% [57] -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04元,增长4.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413元,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421元,增长4.3% [60] - 年末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参保人数有变化,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有相应数据 [63] - 年末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床位数量增加 [64] 科学技术和教育 - 全年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623项,专利授权5134件,签订技术合同1886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3.45亿元,增长21.5% [66] - 全年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等有相应数据,各级各类学校招生、在校生、毕业生人数有统计 [67] 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 年末文化艺术、广播、电视等机构数量有统计,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增长 [68][69]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有统计,全年总诊疗人次和出院人次有数据 [69] - 年末有等级运动员370人,全年参加国内外比赛获奖情况有统计 [69] 能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清洁能源发电量增长18.9%,部分工业产品能耗下降 [70] - 年末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面积有统计,国土绿化面积、全民义务植树数量有数据,空气质量和地表水水质良好 [70][71] -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工矿商贸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数量及死亡人数有统计 [71]
2024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4-04 08: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2024年辽宁省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总牵引,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生产需求持续改善,发展动能稳步提升,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迈出新步伐[7] 各部分总结 经济总量 -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2612.7亿元,比上年增长5.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8236元,增长5.6% [8][9] - 第一产业增加值2565.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1503.3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18543.7亿元,增长5.0% [8] 农业 - 粮食播种面积3577.5千公顷,减少0.9千公顷,产量2500.3万吨,减产2.5% [13] -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807.5千公顷,增加24.4千公顷,油料、蔬菜及食用菌、水果产量增产 [13] - 猪牛羊禽肉产量496.2万吨,增长5.1%,禽蛋、牛奶产量下降 [16] - 水产品产量(不含远洋捕捞)517.0万吨,增长5.3% [17] 工业和建筑业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3% [18]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33568.1亿元,下降4.7%;利润745.8亿元,下降48.3% [22] - 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利润42.9亿元,增长4.5% [24] 国内贸易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78.3亿元,增长4.0% [25]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124.8亿元,增长4.5%,占比19.7% [26]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5.3%,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7.8% [29]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0.0%,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7.0% [29] 对外经济 - 货物进出口总额7630.5亿元,下降0.5%,出口增长6.8%,进口下降6.7% [30] - 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9390.3亿元,增长14.1% [35] 交通运输和邮电 - 货物运输量18.6亿吨,增长3.3%,旅客运输总量6.7亿人次,增长8.7% [36] - 邮政行业寄递业务总量34.1亿件,增长18.0%,电信业务总量424.4亿元,增长10.8% [37] 市场价格 -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8%,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5.6% [39][41][42] 财政和金融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05.8亿元,增长5.5%,支出6853.2亿元,增长4.2% [43] -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4967.0亿元,贷款余额52284.9亿元 [47] 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 -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44元,增长4.9% [49] - 年末多项社会保障参保人数明确,部分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49][50] 科学技术和教育 - 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总量85215件,增长12.8%,技术合同成交额1540.9亿元,增长17.8% [54] - 各级各类教育招生、在校生、毕业生人数有统计,新建一批学院和平台 [56][57] 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 年末文化、旅游、卫生机构数量及相关指标明确 [58][59] - 辽宁运动员在国内外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59] 能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 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6亿吨标准煤,下降0.9% [60] - 优良天数比率为88.7%,地表水水质达标率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 [60][62] 人口和就业 - 年末常住人口4155万人,出生率4.32‰,死亡率9.62‰,自然增长率 -5.30‰ [63] - 城镇新增就业48.6万人,农民工总量489万人 [64]
2024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4-03 08: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4年杭州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社会事业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各产业有不同表现,消费、投资、进出口等经济指标有相应变化,民生保障、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等社会领域也取得一定进展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综合 - 2024年全市GDP 21860亿元,比上年增长4.7%,三次产业结构为1.7:25.3:73.0,人均GDP 173867元 [5] - 年末常住人口1262.4万人,增加10.2万人,城镇人口占比84.8%,出生率7.5‰,死亡率5.2‰,自然增长率2.3‰ [5] -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1%,工业生产者出厂、购进价格分别下降1.0%和2.1% [6] - 全年新设立市场经营主体35.0万户,年末在册201.3万户 [7] - “三新”经济增加值预计占GDP比重40%左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6305亿元,增长7.1%,占比28.8% [9] - 民营经济增加值预计占GDP比重61.5%,民营企业货物出口4475亿元,增长10.6% [9] 农业和农村 -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86亿元,增长3.5%,粮食、蔬菜、水果产量及生猪出栏存栏有相应变化 [9] - 建成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20个、现代农事服务中心10个,入选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 [10] - 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10亿元,经营性收入171亿元,培训农村实用人才9207人 [10] 工业和建筑业 - 全年工业增加值4740亿元,增长4.8%,规模以上工业中部分产业增加值增长,新产品产值率40.0% [10] -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800亿元,占GDP比重3.7% [10] 国内贸易 -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577亿元,增长2.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39亿元,增长2.3% [11] -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51亿元,增长2.8%,限额以上部分商品零售额有不同增长 [12] - 全年各类商品市场520个,交易额3226亿元 [12]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9%,分产业和投向看有不同表现 [12]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1%,商品房销售面积1038万平方米 [12] 对外经济 -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8549亿元,增长6.4%,出口5950亿元,增长11.5%,进口2600亿元,下降3.5% [13] - 全年服务贸易出口194.5亿美元,增长6.6%,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1520亿元,增长8.5% [13] - 全年新引进外商投资项目1187个,实际利用外资65.4亿美元 [16] - 年末境外投资企业(机构)3914家,增长14.8%,国际经济合作营业额30.0亿美元,增长40.0% [16] 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56亿元,增长4.4% [16] - 全年客运量1.8亿人次,增长9.5%,货运量4.4亿吨,下降2.3% [16] - 年末机动车保有量479万辆,增长8.4%,邮政行业业务收入494亿元,增长7.7% [17] 财政金融 -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40亿元,增长0.9%,支出2690亿元,增长2.1%,民生支出占比超75% [18] - 全年金融业增加值2643亿元,增长6.5%,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有相应增长 [18] - 年末上市公司310家,新增10家,IPO融资72.2亿元,保险业保费收入1418亿元,增长12.6% [19]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777元,增长4.0%,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缩小 [20] - 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2996元,增长5.7% [21] - 年末多项社保参保人数明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 [22] - 年末有各类养老、儿童福利机构,新增老年助餐服务点和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 [22] - 全年发行福利彩票35.7亿元,增长2.2% [22] 科学技术和教育 - 全年R&D经费支出与生产总值之比预计3.9%左右,财政科技支出268亿元,占比10.0% [22] - 全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3.8万件,增长17.6%,技术交易总额1441亿元 [24] - 2024年新建中小学、幼儿园96所,新增学位10.1万个,各级各类学校及学生数量明确 [24] 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 全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3448亿元,增长6.5%,年末文化设施及相关项目情况明确 [25] - 全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17万人次,增长107.8%,旅游外汇收入8.3亿美元,增长138.2% [25] - 全年健康产业增加值1612亿元,增长2.8%,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及人员、床位等情况明确 [25] - 杭州运动员获国际、全国比赛奖牌情况,巴黎奥运会表现 [26] - 全年新建体育健身设施450处,举办活动和指导14680场,销售体育彩票77.2亿元,增长8.3% [27] 城市建设 - 年末公路、公共交通、轨道交通里程及运营情况明确,地铁客运量增长6.2% [27] - 全年新(改)建城市公园71个,新增绿地778.3万平方米,新增停车泊位37.2万个 [27] -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073亿千瓦时,增长8.7% [27] 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 全年市区平均气温18.9℃,降水量1655.8毫米,空气优良天数299天,优良率81.7% [27][28] - 市控以上断面水质Ⅲ类以上比例100%,森林覆盖率65.74% [28]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下降1.5%,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2% [28] -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108起、死亡97人,分别下降7.7%和8.5% [28]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4-02 08: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4年新疆在党中央领导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产业和领域呈现不同发展态势,如农业部分产品增产、工业增加值增长但企业利润有降有升、服务业和消费市场逐步恢复、投资和外贸表现良好等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综合 - 全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20534.08亿元,比上年增长6.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8660元,增长5.4% [8] - 分区域看,南疆、北疆、东疆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6128.33亿、12680.94亿、1724.81亿元,增速分别为6.0%、5.7%、9.9% [12] - 年末全疆常住人口2622.8万人,城镇化率60.36%,自然增长率3.37‰ [14] - 全年全疆城镇新增就业48.3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34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6.68万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333.52万人次 [15] - 全年全疆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3%,购进价格下降0.7% [18][24] 农业 -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960.0千公顷,增加135.2千公顷,粮食产量2330.2万吨,增产10.0% [25][26] - 全年棉花产量568.6万吨,增产11.2%,油料产量49.9万吨,增产15.1%,甜菜产量731.1万吨,增产46.3% [28] - 全年特色林果产量1898.33万吨,增产1.1%,猪牛羊禽肉产量211.76万吨,增长1.3%,水产品产量19.65万吨,增长6.9% [28][30][31] 工业和建筑业 -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785.49亿元,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 [33] - 规模以上十个主要行业“8升2降”,218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为56.5% [35][38]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13.23亿元,下降18.2%,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81.74元,增加1.47元 [40] -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474.12亿元,增长6.8%,有资质等级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614.36亿元,增长0.8% [41] 服务业 -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等多个服务业增加值有不同程度增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4394.83亿元,增长3.4% [42] - 全年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均增长,民用汽车保有量增长,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157.0% [43] - 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增长21.4%,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3.6% [44] 固定资产投资 -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6.9%,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1.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8.0%,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1% [46]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154.86亿元,下降6.7%,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56万套等 [46] 国内贸易 -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6.45亿元,增长2.0%,按经营地和消费类型分有不同增长情况 [47] -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部分品类有增长或下降,疆内企业网上零售额增长18.2%,本地消费者网购零售额增长0.1% [48] 对外经济 -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611.65亿美元,增长20.7%,出口520.11亿美元,增长21.3%,进口91.55亿美元,增长17.5% [49] 财政金融 -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08.92亿元,增长10.5%,支出6240.37亿元,增长3.4% [50][51] -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和贷款余额增加,境内上市公司61家,证券和期货交易额增长 [51] - 全年保险公司各项保费收入757.2亿元,增长4.3%,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支付334.7亿元 [52][53] 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99元,增长6.7%,人均消费支出21364元,增长8.4% [54] - 年末全疆多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增加,社会服务机构收养救助24341人,福利彩票销售和公益金筹集增长 [55][56] 科学技术和教育 - 全年自治区级科技新立项项目1524项,获得专利授权21642件,登记技术合同6448项 [57] - 各级各类教育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人数有不同规模,小学和初中净入学率高 [58] 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 年末全疆文化系统相关机构数量明确,接待游客30203.53万人次,增长14%,游客总花费3595.42亿元,增长21% [59] - 年末全疆医疗卫生机构情况,运动员在国内外比赛获多枚奖牌 [61] 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 全疆已发现矿种153种,查明资源储量矿种103种,新增查明29种 [62] - 空气质量、水质、声环境有监测数据,平均气温9.6℃,总用水量633.04亿立方米 [62][63][64] -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0.8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07%,自然保护区情况明确 [64] -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下降,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和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 [64]
2024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4-02 08: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4年贵州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建设“四区一高地”,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各产业和领域呈现不同发展态势,经济总体保持增长[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综合 - 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2667.12亿元,比上年增长5.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8685元,比上年增长5.2% [8] - 年末常住人口386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5万人,城镇常住人口占比56.65%,比上年末提高0.71个百分点 [11] - 全年出生人口41.5万人,出生率为10.74‰,死亡人口29.9万人,死亡率为7.74‰,自然增长率为3.00‰ [13]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2.51万人,比上年增长1.2%,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25万人,增长5.9% [15] -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9%,购进价格下降4.5% [15] - 年末共有经营主体463.81万户,比上年末增长0.6%,其中企业主体117.75万户,增长4.6% [17] 农业 -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157.05万亩,粮食产量1146.11万吨,比上年增产2.4% [18] - 油料、蔬菜、茶叶等农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猪牛羊禽肉产量与上年持平,禽蛋产量增长36.4% [19][20] - 全年水产品产量29.52万吨,比上年增长4.9%,木材产量619.1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5.9% [20][21] - 全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152.8万亩,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 [22] 工业和建筑业 -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692.65亿元,比上年增长8.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 [25] - 规模以上工业中,19个重点监测行业16个增加值保持增长,部分行业如汽车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增长显著 [26] -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中,饮料酒、辣椒制品、集成电路等产量增长明显,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0倍 [28][30]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0761.56亿元,比上年增长5.3%,利润总额1296.78亿元,增长22.7% [33] - 年末发电装机容量9242.42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7.9%,各类型发电装机容量有不同程度增长 [34] -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414.90亿元,比上年增长1.8%,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数量有变化 [37] 服务业 - 全省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等多个服务业增加值均有增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也实现增长 [39] - 年末公路里程220325公里,比上年末增长0.2%,高速公路里程9042公里,增长2.9% [39] -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113445.99万吨,比上年增长10.5%,旅客运输总量26720.22万人,比上年增长6.4% [39][42] - 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52.79亿元,比上年增长27.9%,电信业务总量471.93亿元,比上年增长13.7% [45][46] 固定资产投资 - 全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0.6%,其中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22.3% [48] -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3.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8% [48]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与上年持平,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下降6.7% [49][50] 市场消费 - 全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3.7%,按经营地和消费类型分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51] -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6%,部分商品类别如烟酒类、通讯器材类等增长明显 [51] - 全年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7.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40.9% [51] 对外经济 - 全年全省进出口总额86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进口总额增长18.5%,出口总额增长11.3% [55] - 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21户,外商投资企业期末投资总额2122.26亿美元 [57] 财政和金融 - 全年全省财政总收入3780.95亿元,比上年增长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69.62亿元,增长4.4% [58] -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22.42亿元,比上年增长5.1%,部分支出项目如科学技术、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等支出增长明显 [58][59] -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7764.8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7%,各项贷款余额48428.6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5% [59] - 年末共有A股上市公司35家,全年直接融资累计金额848.48亿元,比上年增加131.12亿元 [61] - 全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567.83亿元,比上年增长5.2%,各项赔付支出277.97亿元,比上年增长14.3% [61]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6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4%,按常住地分城乡居民收入均有增长 [63] - 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87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5%,按常住地分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均有增长 [65] - 年末多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有不同变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和标准有调整 [66][67] - 年末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947个,提供住宿的民政机构床位8.8万张 [67] 教育和科技 - 年末各级各类学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有相应数据,部分学校招生数有增长 [68][69] - 年末共有国家级科技合作基地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5个,全省有效发明专利数增长13.8% [72] - 全年登记技术合同15236项,比上年增长32.1%,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15.82亿元,增长25.4% [72] 旅游和文化 - 年末全省国家5A级旅游景区10个,4A级旅游景区156个,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等均有增长 [73][74] - 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艺术表演场馆等文化设施,电视和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较高 [74] 卫生和体育 - 年末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0872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2.57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6.54万人 [75] - 年末共有体育场地数量12.6万个,体育场地面积10279.91万平方米,贵州运动员在重大体育比赛中获奖306项 [77] 生态建设和环境 - 年末全省共有自然保护区44个,森林公园80个,森林面积比上年末增长0.4% [78] - 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19.06万公顷,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887.83平方公里等生态治理工作 [78] - 全年平均气温为16.9℃,比上年上升0.1℃,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9.1%等环境指标良好 [79]
江西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4-02 08: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2024年江西面对复杂严峻经济形势,坚持稳中求进,经济持续向好,主要目标任务完成,高质量发展推进 [5] 各部分总结 综合 -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4202.5亿元,增长5.1%,三次产业结构为7.6:40.0:52.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5862元,增长5.4% [5] - 年末常住人口4502.01万人,减少13.00万人,城镇化率63.77%,提高0.64个百分点,出生率6.65‰,死亡率7.23‰,自然增长率 -0.58‰ [9]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6.5万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3%,购进价格下降3.5%,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增长2.3% [11] 农业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94.1亿元,增长3.6%,粮食产量2196.0万吨,减产0.1%,油料产量151.3万吨,增产2.1% [15] - 猪牛羊禽肉产量363.6万吨,下降1.1%,禽蛋产量89.3万吨,增长22.0%,年末生猪存栏1660.9万头,下降0.9%,出栏3035.6万头,下降3.4% [15] 工业和建筑业 - 全部工业增加值11254.2亿元,增长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0%,股份制企业增长9.0% [16] - 规模以上工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2.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8.2%,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5%、13.1% [19]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43773.4亿元,增长5.1%,利润总额2149.4亿元,增长3.1%,开发区工业增加值增长9.0% [19][21] - 建筑业增加值2453.5亿元,增长1.1%,具有资质等级企业7889家,增加712家 [21] 服务业 - 服务业增加值17908.8亿元,增长4.2%,批发和零售业增长5.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3.9%,住宿和餐饮业增长6.5% [22] -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4969.8亿元,增长8.1%,利润总额260.2亿元,下降8.9% [22] - 货物运输总量215866.9万吨,增长3.1%,旅客运输总量44355.4万人,增长2.9% [22][25] - 邮政业务总量379.5亿元,增长30.6%,电信业务总量469.8亿元,增长13.2% [27] 国内贸易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21.7亿元,增长4.9%,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580.8亿元,增长4.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240.9亿元,增长6.4% [28] - 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5562.3亿元,增长6.1%,网上零售额2942.5亿元,增长4.4% [30]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第一产业投资下降6.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5% [32] - 民间投资增长3.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4% [32][37] 对外经济 -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707.5亿元,下降17.2%,出口值3045.5亿元,下降22.5%,进口值1662.0亿元,下降5.5% [38] - 新设外商直接投资企业337家,减少64家,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7.4亿美元,下降42.3% [38] - 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7.8亿美元,下降0.1% [40] 财政金融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66.6亿元,增长0.2%,税收收入1956.7亿元,下降3.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96.5亿元,增长2.7% [42] -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2322.2亿元,增长7.4%,贷款余额62515.9亿元,增长7.7% [42] - 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092.2亿元,增长8.4%,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478.1亿元 [44] 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07元,增长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514元,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73元,增长6.2% [45] -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726元,增长5.8%,全省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8% [45][46] -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85.5万人,增加49.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47.8万人,减少3.7万人 [46] 科学技术和教育 -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之比预计为1.95%,授权专利5.6万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0.7件 [47] - 各类学校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人数有不同规模,普通高中招生43.5万人,在校生125.7万人,毕业生39.7万人 [47] 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 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团体74个,接待国内旅游人次增长14.0%,国内旅游收入增长14.5% [49] - 医疗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13470个,卫生机构人员45.8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31.3万张 [49] - 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45个,在国际和国内重大比赛中共获得73枚金牌、85枚银牌和92枚铜牌 [50] 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 完成营造林307.9万亩,湿地恢复和综合治理21.2万亩,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7174.3万吨标准煤,增长0.3% [51] - 空气优良天数比率95.5%,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7.7%,鄱阳湖总磷浓度为0.056mg/L,下降5.1% [51][52] - 生产安全事故707起,减少69起,死亡人数602人,减少29人 [52]
2024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4-02 08: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4年海南省在复杂严峻内外部环境下,克服自然灾害不利影响,推动经济加速回升,自贸港成型起势,各产业有不同表现,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多方面取得一定发展成果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综合 - 2024年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7935.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5:18.9:60.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5903元,同比增长2.7% [8] - 年末常住人口1048万人,增加5万人,城镇化率63.08%,提高0.62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17.26万人,增加0.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29万人,减少0.15万人 [13] - 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持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0%,购进价格下降4.9% [13] - 四大主导产业占比约三分之二,较自贸港起步阶段提高近14个百分点,各主导产业有不同程度增长 [14] 农林牧渔业 -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05.38亿元,增长2.4%,各内部行业产值有不同变化,如种植业增长2.1%、林业增长17.1%、牧业下降7.4%等 [16] 工业和建筑业 - 全年工业增加值924.30亿元,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不同经济类型和工业支柱行业增加值有不同表现 [17][18] - 1 - 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9.6%,利润率4.35%,利润总额下降16.8% [19] -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587.73亿元,增长6.2%,本省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下降13.8% [20] 服务业 - 各服务业增加值有不同变化,如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1%、交通运输等增长17.4%、住宿和餐饮业下降0.8%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5.9% [21] - 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增长,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长,民用汽车保有量增加 [21][22] - 固定电话用户下降0.1%,移动电话用户增长2.4%,互联网年末用户增长1.8% [23] 国内贸易 -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5.61亿元,下降4.2%,按经营地和消费形态分有不同变化,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部分品类有增长或下降 [25] 固定资产投资 -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7.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3%,非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8.9%,按产业和地区分有不同增长情况 [26] - 房地产开发投资相关数据有不同变化,如住宅投资增长2.2%、办公楼投资下降28.8%等,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6%,销售额下降6.1% [27] 对外经济 -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776.51亿元,增长20.0%,出口增长43.5%,进口增长8.9%,逆差652.03亿元 [29] -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567.44亿元,增长23.9%,出口增长26.5%,进口增长21.6%,逆差35.72亿元 [30] 财政金融 - 全年全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21.62亿元,下降0.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0.46亿元,下降1.1%,支出2293.57亿元,增长2.0% [31] - 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和负债总额增长,利润总额下降,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和贷款余额增长 [32][33] - 年末有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8家,全年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124.8亿元,证券和期货交易总额下降0.1% [33] 居民收支和社会保障 - 全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29元,增长4.9%,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增长3.9%和6.9%,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7%和43.6% [34] - 全年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908元,增长9.1%,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增长8.9%和8.8% [34] - 年末参加各类保险人数增加,10月起调整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享受相关保障人数增加 [34][35] 科学技术和教育 - 成立海南省委科技委,推进多个实验室运行,获批多个国家级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等相关数据有增长,技术合同交易额61.42亿元 [36] -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多项,人才方面有成果,举办多个国际科技合作活动,国际科技合作区域覆盖54个国家和地区 [37] - 各级各类学校数量、教师数量、在校学生数量和招生数量有不同变化,部分入学率有提高 [38][39] 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 年末各类文化艺术机构数量有变化,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提高,有线电视用户减少,文化方面有多项成果 [40] - 全年接待游客增长8%,创历史新高,游客总花费增长12.5%,人均消费全国排名第一,旅游产品和景区有新发展 [41] - 全省卫生机构、床位、人员等有相关数据,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数量明确 [41] - 筹办重大体育赛事成绩优异,举办赛事数量多,专业队运动员比赛成绩好,群众体育赛事热度高 [42][43] 资源和环境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6.8%,部分行业消费量有不同变化 [44] - 地质勘探新发现矿产6处,机械岩心钻探增长1.9倍 [44] - 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优良,优良天数比例为99.4%,主要污染物部分浓度有变化 [44] - 现有垃圾处理设施34个,新建成1个,地级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7.8% [45]
2024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4-01 08: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4年上海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动能新产业壮大,民生保障改善,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行业有不同表现,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部分行业投资和消费有增减变化等[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综合 - 全年GDP 53926.71亿元,增长5.0%,第一产业增加值99.70亿元下降0.9%,第二产业增加值11637.57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42189.44亿元增长5.7%,占比78.2% [5]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2532.96亿元,增长6.4%,占比23.2%,提高0.4个百分点 [7] - 新设经营主体39.7万户下降25.9%,注册资本9930.20亿元下降49.1%,年末经营主体341.90万户增长0.04%,注册资本40.56万亿元下降3.2% [9]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74.17亿元增长0.7%,支出9874.84亿元增长2.5%,税务部门税收收入15216.05亿元下降3.7% [9]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4.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5%,外商投资经济投资下降4.9% [11]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0,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104.6,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93.9 [11] 农业 - 农业总产值267.18亿元下降0.5%,种植业产值140.92亿元下降2.5%,林业产值7.03亿元下降2.0%,牧业产值49.58亿元增长4.7%,渔业产值52.13亿元增长3.2%,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7.52亿元增长2.3% [12] - 农作物播种面积27.80万公顷增长1.8%,粮食播种面积13.03万公顷增长2.5%,蔬菜播种面积8.76万公顷增长2.4% [13] - 粮食产量98.29万吨下降3.5%,地产蔬菜产量253.78万吨增长1.3%,生猪出栏124.82万头增长3.7%,鲜奶产量31.89万吨增长4.0% [13] - 年末绿色食品企业1144家,产品2454个,获证产量164.09万吨,认证率32.6%,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6个 [15] - 新增高标准农田3620公顷,改造提升2233公顷,年末农民专业合作社1830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23家,家庭农场3084家 [15] 工业和建筑业 - 工业增加值10910.88亿元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441.84亿元增长0.7%,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14015.53亿元增长1.0% [15]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17201.37亿元,占比43.6% [15] -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9.3%,发电机组产量4064.10万千瓦增长44.8%,新能源汽车产量122.46万辆下降4.8% [16]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310.71亿元下降7.8%,税金总额1827.24亿元下降2.8% [19] - 建筑业增加值893.45亿元增长6.4%,总产值9987.36亿元下降1.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2867.51万平方米下降4.6%,竣工面积9587.08万平方米下降2.1% [19] 国内贸易 - 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6590.22亿元下降0.8% [19]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40.19亿元下降3.1%,限额以上无店铺零售额增长3.9% [19] - 电子商务交易额3.90万亿元增长4.7%,B2B交易额2.08万亿元增长0.1%,网络购物交易额1.82万亿元增长10.5% [21] 交通和邮电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003.02亿元增长19.2% [21] - 货物运输量155656.89万吨增长1.5%,对外旅客发送量20683.56万人次增长13.7% [21] - 港口货物吞吐量86394.75万吨增长2.5%,集装箱吞吐量5150.63万国际标准箱增长4.8% [22] - 两大国际机场起降航班80.34万架次增长14.7%,进出港旅客12473.11万人次增长28.6%,货邮吞吐量420.59万吨增长10.6% [22] - 年末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1条,里程896公里,车站517个,公共交通客运总量49.00亿人次增长2.0% [24] - 邮政业务总量2663.02亿元增长24.9%,电信业务总量656.7亿元增长9.7%,快递业务49.46亿件,收入2519.2亿元 [24] 金融业 - 金融业增加值8072.73亿元增长7.9% [24] - 年末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01万亿元增长7.7%,贷款余额12.27万亿元增长9.8% [24] - 金融市场交易总额3650.30万亿元增长8.2%,上海证券交易所总成交额623.69万亿元增长13.1% [25] - 上海期货交易所总成交金额233.95万亿元增长25.0%,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成交金额190.93万亿元增长43.4% [29] - 银行间市场总成交金额2583.82万亿元增长3.7%,上海黄金交易所总成交金额17.91万亿元增长83.5% [29] - 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751.26亿元增长5.6%,赔付支出983.07亿元增长24.2% [29] 对外经济 - 上海口岸货物进出口总额110727.78亿元增长3.9%,进口44337.45亿元增长2.2%,出口66390.33亿元增长5.1% [29] - 上海关区货物进出口总额79677.45亿元增长3.0%,进口30817.05亿元下降1.0%,出口48860.40亿元增长5.7% [29] - 上海市货物进出口总额42680.87亿元增长1.3%,进口24504.85亿元下降1.0%,出口18176.01亿元增长4.6% [29] - 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956家下降1.0%,实际到位金额176.73亿美元下降26.6% [34] - 备案对外直接投资项目876个,中方投资额76.66亿美元增长10.7%,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120.78亿美元下降17.6%,完成营业额87.18亿美元增长1.8% [34] - 举办各类展览及活动896个,总面积1922.4万平方米,国际展271个,面积1569.0万平方米,国内展及活动625个,面积353.4万平方米 [34]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 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有多项首创试点应用和制度创新案例 [36] - 全球资源配置能级增强,多个计划新增培育企业和机构,多个业务试点上线 [38] - 创新策源功能强化,多个创新平台和项目落地 [38] - 改革成效凸显,多项措施复制推广,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增长,离岸贸易规模增长 [39] 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 -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2.3%,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投资增长14.6%,公用设施投资下降14.4% [42] - 年末完成架空线入地134公里,燃气老旧立管改造11.82万户,老化管道更新750.1公里,智能燃气表置换52.4万台 [43] - 自来水供水能力1260.5万立方米/日增加12万立方米/日,供水总量29.16亿立方米下降1.3%,售水总量24.09亿立方米下降1.2% [43] - 全年用电量1984.15亿千瓦时增长7.3% [43] - 年末家庭液化气用户160万户下降7.6%,家庭天然气用户826万户增长2.1% [44] -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长2.8%,住宅投资增长6.3%,办公楼投资下降11.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12.3% [44] - 商品房施工面积16818.02万平方米下降4.5%,竣工面积1709.22万平方米下降19.1%,销售面积1656.86万平方米下降8.5% [44] - 存量房买卖登记面积2072.27万平方米增长21.3% [44] - 完成零星旧改13.6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1539万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改造31.1万平方米,启动21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加装电梯3005台,建设筹措7.2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筹措供应3万张床位 [44] 城市信息化 - 年末千兆光网接入能力覆盖964万户家庭,家庭宽带用户平均接入带宽461Mbps,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69800Gbps增加3129Gbps,国际出口带宽9973Gbps增加460Gbps [45] - 5G用户数2348万户增加338万户,累计建设超8.27万个5G室外基站、42.89万个室内小站,5G网络基本实现全市域覆盖,推进超1055项5G应用项目 [45] - “一网通办”接入3758项服务事项,3352项可全程网办,日均办事43万件,网办率89.92%,实名用户数8540万,法人用户超405万,好评率99.95% [47] - “随申码”覆盖超8456.3万自然人,178万法人用户,为1.28亿个城市物体赋码,2024年累计使用超4.5亿次 [47] - 推进长三角三省一市40类电子证照共享互认,实现179项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拓展线下专窗895个,全程网办超1400万件 [47] 教育和科学技术 - 2024学年,研究生培养单位48家,普通高等学校69所,普通中学923所,普通中等职业学校66所,普通小学660所,特殊教育学校31所 [47] - 研究生在校生26.93万人,普通本专科在校生58.73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22.42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61.53万人,中职在校生11.02万人,普通小学在校生92.71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0.55万人 [47] - 新增科技“小巨人”和“小巨人”培育企业118家,累计超2900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237家,有效期内超2.5万家,新认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32家,有效期内260家 [50] - 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额960.73亿元,享受企业4.0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减免所得税额248亿元,享受企业3060家,技术先进型企业减免所得税额9.07亿元,享受企业140家 [50] - 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856项,重点领域项目占81.43%,累计认定16785项 [50] - 专利授权15.1万件,发明专利授权5.1万件增长14.3%,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0万件下降15.9%,外观设计专利授权2.0万件增长2.7% [51] -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6822件增长10.3%,年末有效专利94.6万件,有效发明专利27.9万件增长15.4%,有效实用新型专利55.1万件下降1.0%,有效外观设计专利11.6万件下降0.9% [51]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57.9件,增加7.7件 [51] - 商标申请量34.9万件下降5.5%,注册量24.2万件增长2.7%,活跃度0.61件,年末有效注册商标量278.9万件增长6.7%,集聚度8174件 [51] - 年末地理标志18件,地理标志产品8个 [51] - 认定登记技术交易合同53864件增长6.0%,合同金额5200.73亿元增长7.2% [51] - 科创板新增上市企业100家,首次募集资金673.53亿元,年末累计上市企业5386家,募集资金51744亿元 [52] - 科创板新增上海上市企业4家,首次募集资金41.5亿元,总市值453.7亿元,年末累计上海上市企业93家,募集资金2326.4亿元,总市值2万亿元 [52] 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 年末公共图书馆20个,总流通人次2526万,文化馆19个,备案博物馆171个 [53] - 年末星级宾馆148家,旅行社1965家,A级旅游景区144个,红色旅游基地34个 [53] - 接待入境游客670.59万人次增长84.0%,入境外国人497.45万人次增长1.1倍,港、澳、台同胞173.14万人次增长40.5%,入境过夜游客605.79万人次增长83.8% [54] - 接待国内游客39030.96万人次增长19.6%,外省市来沪游客15322.34万人次增长44.1%,国际旅游收入110.92亿美元增长79.3%,国内旅游收入4972.64亿元增长35.2% [54] - 年末卫生机构6431所,卫生技术人员26.96万人,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2.83亿人次,婴儿死亡率2.04‰,孕产妇死亡率1.62/10万,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抢救成功率99.5%和95.2% [54] - 开展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遴选,获批23个项目,新增互联网医院62家,家庭医生签约超1130万人,社区门诊量7769.8万人次增长9.0% [56] - 三级中医医院39个专科纳入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和培育单位,4家医院入选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43个科室纳入“旗舰”科室建设和培育项目,32个项目入选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名单 [56] - 新增12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6个市级名中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 [56] - 举办178项国际国内重大赛事,成功举办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和奥运会资格系列赛,巴黎奥运会40名运动员参赛,获6金4银3铜,破1项次世界纪录 [56] - 新增体育场地面积95.3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5平方米,建成社区市民健身中心34个、健身步道89条、益智健身苑点1186个、健身驿站81个、运动球场183片、长者运动健康之家38个,新增都市运动中心8个 [57] 人口和就业 - 年末常住人口2480.26万人,户籍常住人口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