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岳集团(00189)
icon
搜索文档
东岳集团(00189):制冷剂价格快速上涨,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提升
国信证券· 2025-08-27 10:55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40] 核心观点 - 制冷剂价格快速上涨推动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提升,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3%至7.79亿元 [1][9] - 制冷剂板块受益于配额制供需紧平衡,盈利同比大幅增长210% [2][24] - 含氟高分子板块虽需求疲软但凭借产业链优势保持盈利,有机硅板块受产能过剩及需求乏力影响业绩下滑 [3][31][33] - 公司作为氟硅行业龙头,制冷剂景气周期有望持续受益,但受其他业务拖累小幅下调盈利预测 [4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4.63亿元(同比+2.79%),毛利率29.11%(同比+9.28pct),净利率14.16%(同比+8.72pct) [1][9] - 制冷剂板块营收22.92亿元(同比+47.69%),盈利10.30亿元(同比+209.77%) [2][24] - 含氟高分子板块营收19.40亿元(同比-4.58%),盈利2.59亿元(同比-14.57%) [3][31] - 有机硅板块营收23.19亿元(同比-15.95%),盈利875万元(同比-83.70%) [33]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1.23/25.63/28.06亿元,对应EPS 1.23/1.48/1.62元 [8][40] 业务优势 - 制冷剂配额国内领先:R22配额4.39万吨(占全国29.46%),R32配额5.63万吨(占全国20.09%),合计拥有12.99万吨二代三代配额 [2][24] - 含氟高分子产能规模突出:PTFE产能5.5万吨(国内第一),PVDF产能2.5万吨(国内第二),具备完整产业链及成本优势 [3][31] - 有机硅产能规模达60万吨单体及20万吨深加工品,但短期受行业供需失衡影响 [33] 行业与市场 - 制冷剂价格进入长周期上涨:R22价格从2024年初1.9万元/吨涨至超4万元/吨,R32从1.7万元/吨涨至6万元/吨 [25][26] - 含氟高分子扩产周期结束,价格底部企稳,AI服务器等高端需求有望推动突破 [3][31] - 有机硅行业受新增产能释放及需求疲软影响,价格承压 [33]
东岳集团(00189.HK):上半年净利润为7.79亿元 同比增加153.28%
格隆汇· 2025-08-26 19:53
财务表现 - 收入达人民币74.63亿元,同比增长2.8% [1] - 毛利为人民币21.72亿元,同比增长50.8%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人民币7.79亿元,同比增长153.28% [1] - 基本每股盈利人民币0.47元 [1] 行业环境 - 氟硅化工行业受国际关税政策等外部因素影响,整体经济环境起伏不定 [1] - 部分产品市场需求较弱,供给竞争激烈,产品价格处于低位 [1] 业务驱动因素 - 制冷剂业务板块多个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受配额因素影响成为业绩重要支撑点 [1] - 公司凭借多年经营获得大量配额,抓住市场机遇实现业绩大幅增长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53.28% [1]
东岳集团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7.79亿元 同比增长153.28%
智通财经· 2025-08-26 19:50
核心财务表现 - 收益74.63亿元 同比增长2.79%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7.79亿元 同比增长153.28% [1] - 每股盈利0.47元 [1] 行业环境状况 - 氟硅化工行业受国际关税政策等外部因素影响 [1] - 部分产品市场需求较弱 供给竞争激烈 产品价格处于低位 [1] - 制冷剂业务受配额因素影响 多个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1] 业务发展策略 - 集团凭借多年经营获得大量制冷剂配额 [1] - 牢牢抓住配额带来的发展机遇 从中获益 [1] - 制冷剂业务成为业绩重要支撑点 推动溢利大幅增长 [1]
东岳集团(00189)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7.79亿元 同比增长153.28%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9:50
核心财务表现 - 收益74.63亿元 同比增长2.79%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7.79亿元 同比增长153.28% [1] - 每股盈利0.47元 [1] 行业环境状况 - 氟硅化工行业受国际关税政策等外部因素影响 整体经济环境起伏不定 [1] - 部分产品市场需求较弱 供给竞争激烈 产品价格处于低位 [1] 制冷剂业务表现 - 受配额因素影响 制冷剂业务板块多个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1] - 集团凭借大量配额牢牢抓住机遇 制冷剂业务成为业绩重要支撑点 [1] - 制冷剂业务为上半年业绩带来大幅增长 [1]
东岳集团(00189)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6 19:38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为人民币74.63亿元,同比增长2.8%[4] - 收益同比增长2.8%至74.63亿元人民币(2025年未审计)对比72.61亿元人民币(2024年未审计)[5]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总收益为7,463,394千元人民币[14] - 集团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746.339亿元,同比增长2.79%[51] - 期内溢利为人民币10.57亿元,同比增长167.6%[4] - 期内溢利同比增长167.4%至10.57亿元人民币(2025年)对比3.95亿元人民币(2024年)[5]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人民币7.79亿元,同比增长152.9%[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53.3%至7.79亿元人民币(2025年)对比3.08亿元人民币(2024年)[5]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779,202,000元人民币(2025年)和307,649,000元人民币(2024年)[2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53.28%[42] - 净利润约为人民币105.688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39.520亿元大幅增长[51] - 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14.22亿元,同比增长111.3%[4] - 除税前溢利同比大幅增长111.4%至14.22亿元人民币(2025年)对比6.73亿元人民币(2024年)[5] - 非控股股东权益应占溢利同比增长217.2%至2.78亿元人民币(2025年)对比0.88亿元人民币(2024年)[5] -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同比增长200.7%至11.51亿元人民币(2025年)对比3.83亿元人民币(2024年)[5]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47元,同比增长176.5%[4]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增长176.5%至0.47元人民币(2025年)对比0.17元人民币(2024年)[5] - 每股基本盈利为0.47元人民币(2025年)和0.17元人民币(2024年)[27] - 每股摊薄盈利为0.47元人民币(2025年)和0.17元人民币(2024年)[28] 毛利率和毛利变化 - 毛利为人民币21.72亿元,同比增长50.8%[4] - 毛利同比大幅增长50.9%至21.72亿元人民币(2025年)对比14.40亿元人民币(2024年)[5] - 毛利率为29.10%,同比提升9.27个百分点[4] - 毛利率上升至29.11%(2024年同期:19.83%)[51] 成本和费用变化 - 销售成本同比下降9.1%至52.91亿元人民币(2025年)对比58.21亿元人民币(2024年)[5] - 研发成本同比增长14.9%至3.69亿元人民币(2025年)对比3.21亿元人民币(2024年)[5] - 研发成本约为人民币3.692亿元,同比增长14.87%,占总收入4.95%[44] - 分销及销售开支同比下降7.61%[45] - 分销及销售开支降低7.61%至人民币2.13亿元[65]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5.17%[45] - 行政开支减少5.17%至人民币3.27亿元[66] - 融资成本减少27.65%至人民币156.2万元[67] 分业务线收益表现 - 制冷剂分部收益最高,达3,499,673千元人民币,占总收益46.9%[14] - 制冷剂分部收益为人民币229.206亿元,同比增长47.69%[58] - 高分子材料分部收益1,939,795千元人民币,占总收益26.0%[14] - 含氟高分子材料分部收益为人民币193.979亿元,同比下降4.58%[55] - 有机硅分部收益2,319,120千元人民币,占总收益31.1%[14] - 有机硅分部对外销售额减少15.95%至人民币23.19亿元,占集团总销售额31.07%[60] - 二氯甲烷及烧碱分部收益649,636千元人民币,占总收益8.7%[14] - 二氯甲烷及烧碱分部销售额增长23.44%至人民币6.36亿元[62] - 其他分部销售额减少31.25%至人民币2.76亿元,亏损人民币8721.9万元[64] 分业务线溢利表现 - 公司分部总业绩为1,424,250千元人民币[14] - 制冷剂分部业绩最高,达1,029,831千元人民币,占分部总业绩72.3%[14] - 制冷剂分部溢利为人民币102.983亿元,同比增长209.77%[58] - 高分子材料分部业绩259,195千元人民币,占分部总业绩18.2%[14] - 含氟高分子材料分部溢利为人民币25.919亿元,同比下降14.57%[55] - 二氯甲烷及烧碱分部业绩213,693千元人民币,占分部总业绩15.0%[14] - 二氯甲烷及烧碱分部盈利同比增长60.97%至人民币2.14亿元[62] - 其他业务分部亏损87,219千元人民币[14] - 有机硅分部盈利同比减少83.70%至人民币875万元[60] 分业务线溢利率 - 二氯甲烷及烧碱分部溢利率为33.58%(2024年同期:25.75%)[53] - 有机硅分部溢利率为0.38%(2024年同期:1.95%)[53] - 其他分部亏损率为31.60%(2024年同期:42.66%)[53] 资产和权益变动 - 权益总额为人民币186.17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6.6%[4] - 每股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1.23元,较2024年末增长12.3%[4]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997,192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9,209,100千元,增长6.7%[7] - 公司总权益从17,471,837千元增至18,617,373千元,增长6.6%[7] - 集团权益总额达人民币186.17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6.56%[69]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470,496千元大幅增加至3,540,515千元,增长43.3%[6] - 流动资产净值从3,837,498千元增至4,921,379千元,增长28.3%[7]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工具从129,629千元增至410,676千元,增长216.7%[6] - 于联营公司的权益从97,809千元增至150,186千元,增长53.6%[6] - 非控股股东权益从5,364,777千元增至5,641,475千元,增长5.2%[7] - 递延税项负债从198,809千元增至219,378千元,增长10.3%[7] 应收和预付款项变动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62,821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293,320千元,增长16.8%[30][31] - 贸易应收款项中90日内账龄的金额从769,139千元增至1,053,059千元,增长36.9%[31]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777,363千元略增至2,821,697千元,增长1.6%[6] - 原材料预付款项从28,920千元大幅增加至75,756千元,增长162.0%[30] - 可收回税项从165,093千元减少至108,796千元,下降34.1%[30] - 应收未提取存款余额从309,888千元大幅减少至123,138千元,下降60.3%[30] 应付和应计项目变动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822,668千元减少至2,533,151千元,下降10.3%[7]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1,988,169千元减少至1,597,971千元,下降19.6%[33][34] - 贸易应付款项中31日至90日账龄的金额从579,692千元减少至372,275千元,下降35.8%[34] - 应付职工薪酬从216,294千元减少至180,547千元,下降16.5%[33] - 物业、机器及设备应付款项从292,045千元增加至382,209千元,增长30.9%[33] - 其他应付税项从48,720千元增加至65,149千元,增长33.7%[33] 其他收入和支出 - 政府补贴收入大幅增至人民币93,974千元,同比增长161%[18] - 期内溢利中政府补贴为93,974千元人民币收益(2025年)和36,007千元人民币收益(2024年)[24]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人民币13,629千元,同比下降6.6%[18] - 来自联营公司之利息收入为人民币731千元,同比下降23.4%[18] - 汇兑差额净额为人民币7,869千元,同比下降59.9%[18] - 出售联营公司部分权益确认收益人民币139,049千元[19] - 期内溢利中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为61,284千元人民币(2025年)和20,544千元人民币(2024年)[24] - 期内溢利中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损失为85,571千元人民币(2025年)[24] 税务相关支出 - 当期中国企业所得稅支出为人民币313,057千元,同比增长137.2%[20] - 过去年度拨备不足所致稅项支出为人民币27,938千元[20] - 土地增值稅支出大幅降至人民币20千元,同比下降99.98%[20] - 中国附属公司可分配溢利之预扣稅为人民币35,000千元,同比增长150%[20] - 递延稅项其他项目为支出人民币10,420千元,去年同期为收入20,487千元[20] 折旧和摊销 - 期内溢利中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661,228千元人民币(2025年)和577,621千元人民币(2024年)[24] - 期内溢利中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7,582千元人民币(2025年)和16,059千元人民币(2024年)[24] 资本支出和投资活动 - 资本性支出同比增长55.3%至人民币6.89亿元[68] - 出售山东博大房地产产生净现金流出11,681千元人民币[36] - 山东博大房地产出售总代价为26,000千元现金[36] - 出售资产包含作出售用途物业价值270,500千元人民币[36] - 山东博大房地产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达260,195千元人民币[36] - 山东博大房地产银行结余及现金37,681千元人民币[36] - 出售桓台科汇环保新型建材总代价28,000千元现金[40] - 桓台科汇出售产生净现金流入25,793千元人民币[40] - 桓台科汇出售收益为7,435千元人民币[40] - 出售桓台科汇直接成本2,207千元人民币[40] - 桓台科汇资产包含物业及设备6,299千元人民币[40] 研发和创新活动 - 研发团队规模达679人,博士及硕士占比48.90%[44] - 期内获得专利25项,累计专利达595项[44] - 发布国家标准2项及团体标准1项[44] 生产和运营效率 - 原材料消耗、综合能耗等生产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43] - 生产装置运行效率提升[43] - 排放物100%达标排放[43] 公司治理和架构 - 审核委员会于2025年8月20日审阅中期业绩并讨论内部控制事宜[80] - 公司存在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兼任的治理架构偏差[87] - 风险管理委员会由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导[84] - 薪酬政策结合业绩与员工表现实施[76] - 公司执行董事包括张建宏、王维东、张哲峰及钟德丽[9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丁良辉、杨晓勇及马志忠[91] 人力资源和股权激励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雇员总数为6,050名,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872名(降幅约12.6%)[76] - 雇员购股计划累计出售16,862,000股股份,总金额达167,120,000港元[8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雇员购股计划下仍有59,845,000股股份未出售[89] 股息和股份回购 - 已宣派末期股息每股0.10港元总计173,271,164港元(2025年)[25]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7] - 公司购回及注销520,978,000股股份(2024年)[29] 汇率和风险管理 - 公司功能货币为人民币,主要外币交易涉及美元[75] - 汇率风险管理策略包括收款后及时兑换人民币[75] 报告和公告信息 - 中期业绩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26日[91] - 中期报告将于2025年9月底前寄发予公司股东[91] - 公司网站为www.dongyuechem.com[91] - 香港联交所网站为www.hkexnews.hk[91] - 终止事项详情载于2024年9月27日公告[90]
中证香港300原材料指数报2721.61点,前十大权重包含江西铜业股份等
金融界· 2025-08-19 15:48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原材料指数报2721.61点 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16.75% 近三个月上涨41.99% 年初至今上涨66.50% [1] 成分股权重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9.7% 紫金矿业占25.69% 中国宏桥占11.83% 洛阳钼业占7.66% [1] - 招金矿业占6.91% 海螺水泥占5.87% 中国铝业占5.06% 五矿资源占4.37% [1] - 山东黄金占4.27% 东岳集团占4.12% 江西铜业股份占3.92% [1] 行业分布 - 有色金属行业占比79.48% 非金属材料占比14.17% 化工行业占比4.69% 造纸与包装占比1.66% [2] 市场分布与调整机制 - 成分股100%集中于香港证券交易所 [1]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样本公司发生行业变更或退市时将相应调整指数成分 [2]
制冷剂、草甘膦等产品高景气度延续,涤纶长丝、粘胶短纤价格小幅回升
太平洋证券· 2025-08-18 19:45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本周表现优于沪深300指数,涨幅达3.16%,在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0位[2][56] - 化工子行业中改性塑料、电子化学品、锂电化学品涨幅居前,分别达到10%以上[58] - 氟化工、橡胶制品、膜材料等细分领域表现较好,周涨幅超过5%[58] 核心观点 - 制冷剂产品维持高景气度,R134a价格上涨500元/吨至5.1万元/吨,R32价格上涨1000元/吨至5.75万元/吨[4] - 草甘膦价格持续上涨至26699元/吨,周涨幅300元/吨,毛利提升317.9元/吨至3725.1元/吨[3] - 涤纶长丝价格反弹,POY、FDY、DTY分别上涨125元/吨、150元/吨和100元/吨[4] - 民爆行业受益于"十四五"收官项目推进,雅鲁藏布江、三峡水运新通道等重大项目拉动需求[5] 细分领域跟踪 聚氨酯 - MDI价格回落,聚合MDI华南均价15700元/吨,周跌1.88%;纯MDI价格17950元/吨持平[15] - TDI华东均价16250元/吨,周跌2.99%,行业开工率53.49%[15] 农化 - 磷肥价格平稳,磷酸一铵3336元/吨,磷酸二铵3536元/吨[19] - 尿素价格1744元/吨,周跌1.97%;氯化钾3270元/吨,周跌0.46%[20] 氟化工 - 萤石价格上涨1.33%至3207元/吨,氢氟酸价格9996元/吨持平[23] - R125价格4.55万元/吨持平,R142b价格2.7万元/吨持平[27] 化学纤维 - 粘胶短纤价格上涨100元/吨至12950元/吨,氨纶价格持平[54] - 涤纶长丝开工率89.26%,产量76.5万吨,周增0.47%[68] 钛白粉 - 价格13302元/吨持平,毛利-1344元/吨,周增0.65%[66] - 行业开工率62.6%,库存58.65万吨,周降2.75%[66] 行情表现 - 基础化工板块115家上涨,352家下跌,壹石通周涨54.1%居首[59] - 凯美特气、宏和科技分别上涨34.73%和33.09%[59] - 至正股份、丰山集团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3.04%和8.51%[59]
港股异动|东岳集团(00189)涨超6% 制冷剂价格重心稳步上移 公司受益于制冷剂景气向上
金融界· 2025-08-18 12:27
公司表现 - 东岳集团(00189)股价上涨6 43%至12 92港元 成交额达2 29亿港元 [1] - 公司预计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拥有人应占净溢利同比大幅增长约150% [1] - 华泰证券指出公司25H1归母净利润7 5亿元 基本符合预期 [1] 行业动态 - 制冷剂市场在配额政策下维持供需紧平衡格局 行业集中度提升 [1] - 企业提价意愿较强 市场成交重心缓慢上移 业者看涨氛围浓厚 [1] - 传统备货季临近及海运出口窗口开启预期 多数品种价格上行趋势有望延续 [1] 市场展望 - 持续高价位加剧下游补库风险 预计后续市场交易将转向刚需采购为主导 [1] - 受益于制冷剂景气向上 公司业绩有望进入上行周期 [1]
东岳集团涨超6% 制冷剂价格重心稳步上移 公司受益于制冷剂景气向上
智通财经· 2025-08-18 10:53
股价表现 - 东岳集团股价上涨6.43%至12.92港元 成交额达2.29亿港元 [1] 行业动态 - 制冷剂市场在配额政策下维持供需紧平衡格局 行业集中度提升且企业提价意愿强烈 [1] - 市场成交重心缓慢上移 业者看涨氛围浓厚 [1] - 传统备货季临近及海运出口窗口开启预期支撑多数品种价格上行趋势延续 [1] - 高价位加剧下游补库风险 后续市场交易或转向刚需采购为主导 [1] 公司业绩 - 东岳集团预计2025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溢利同比大幅增长约150%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5亿元 符合机构预期 [1] - 制冷剂行业景气度向上推动公司业绩进入上行周期 [1]
港股异动 | 东岳集团(00189)涨超6% 制冷剂价格重心稳步上移 公司受益于制冷剂景气向上
智通财经· 2025-08-18 10:52
公司股价表现 - 东岳集团股价上涨6.43%至12.92港元 成交额达2.29亿港元 [1] 行业市场动态 - 制冷剂市场在配额政策下维持供需紧平衡格局 行业集中度提升且企业提价意愿强烈 [1] - 市场成交重心缓慢上移 业者看涨氛围浓厚 [1] - 传统备货季临近及海运出口窗口开启预期支撑多数品种价格上行趋势延续 [1] - 高价位加剧下游补库风险 后续交易预计转向刚需采购为主导 [1] 公司财务表现 - 东岳集团预计2025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溢利同比大幅增长约150%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5亿元 符合机构预期 [1] - 制冷剂行业景气度向上推动公司业绩进入上行周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