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航空(00293)

搜索文档
国泰航空(00293)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07 16:3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0年收益为469.34亿港元,同比下降56.1%[7] - 国泰航空股东应占亏损为216.48亿港元,2019年为盈利16.91亿港元[7] - 每股普通股亏损为424.3港仙,2019年为盈利39.1港仙[7] - 每股普通股股息为0港元,2019年为0.18港元[7] - 边际亏损为46.1%,2019年为1.6%[7] - 国泰航空股东应占资金为732.57亿港元,同比增长16.7%[7] - 借款净额为737.88亿港元,同比下降10.4%[7] - 普通股每股普通股股东资金为8.3港元,同比下降48.1%[7] - 债务净额股份比例为1.01倍,同比下降0.3倍[7] - 2020年公司应占亏损为港币216.48亿元,相较于2019年的溢利港币16.91亿元[1] - 2020年下半年公司应占亏损为港币117.83亿元,相较于2020年上半年的亏损港币98.65亿元[1] - 2020年公司客運收益为港币113.13亿元,较2019年减少84.3%[11] - 2020年公司客運量减少85.1%,可載客量减少78.8%,运载率下降24.3个百分点至58%[11] - 2020年公司运载的乘客量较2019年减少86.9%[11] - 2020年公司货運业务收益率增加4.8%至港币56.3仙[11] - 2020年公司因疫情获得政府支援港币26.89亿元,并计入减值及相关支出港币40.56亿元[1] - 2020年公司实施企业重組计划,削减约8500个职位,并停止国泰港龙航空的运营[1] - 2020年公司企业重組计划成本约为港币24亿元,每月节省约港币5亿元[11] - 2020年公司资本重組计划总额为港币390亿元[1] - 2020年货运收益为港币245.73亿元,同比增长16.2%[12] - 货运量(以货运收入吨千米计算)下跌26.5%,可用货运吨千米下跌35.5%,运载率上升8.9个百分点至73.3%,收益率上升58.3%至港币2.96元[12] - 燃油成本总额(未计燃油对冲影响)减少港币208.81亿元(或72.8%),计及对冲亏损后,燃油成本减少港币180.68亿元(或62.8%)[12]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可动用的无限制用途流动资金为港币286亿元[13] - 公司预计2021年上半年可载客量将远低于疫情前可载客量的四分之一,下半年业务将有所改善,预计全年可载客量将远低于50%[13] - 公司发行港币67.4亿元于2026年到期的可转换债券,以进一步保障资金流动性[13] - 香港快运2020年录得亏损港币17.23亿元[12] - 公司实施多项措施减低现金开支,包括削减可运载量、递延资本开支、暂停非必要开支、冻结招聘、高管减薪,并要求员工参与两轮特别休假计划[12] - 公司预计2021年每月现金消耗在港币10亿至15亿元基础上,再增加港币3亿至4亿元[12] - 公司2020年运载的乘客量仅为2019年的13.1%[1] - 公司2020年合共载客460万人次,较2019年度减少86.9%[22] - 公司2020年客运收益减少84.3%至113.13亿港元[22] - 公司2020年客运量减少85.1%,可载客量减少78.8%,运载率下跌24.3个百分点至58%[22] - 公司2020年收益率上升4.8%至56.3港仙[22] - 公司2020年收到全球各地约26.89亿港元的政府支援,大部分与新冠疫情有关[1] - 公司完成了一项390亿港元的资本重組计划,包括发行195亿港元优先股及供股集资117亿港元[1] - 公司推行了多項削減成本的措施,包括高級管理層減薪、暫停所有非必要開支、推遲飛機交付等[1] - 公司要求員工參與兩輪特別休假計劃,分別獲約80%及90%員工支持[1] - 公司预计2021年运营的可载客量将远低于50%[22] - 公司2020年整体可用座位千米数为34,609百万,同比下降78.8%[24] - 美洲地区可用座位千米数为10,762百万,同比下降75.3%,运载率下降28.6个百分点,收益率增加11.2%[24] - 欧洲地区可用座位千米数为7,276百万,同比下降79.0%,运载率下降27.5个百分点,收益率增加5.4%[24] - 西南太平洋地区可用座位千米数为5,341百万,同比下降71.6%,运载率下降24.7个百分点,收益率增加8.8%[24] - 北亚地区可用座位千米数为4,693百万,同比下降85.3%,运载率下降15.6个百分点,收益率增加5.5%[24] - 东南亚地区可用座位千米数为4,258百万,同比下降80.2%,运载率下降24.2个百分点,收益率增加11.4%[24] - 南亚、中东及非洲地区可用座位千米数为2,279百万,同比下降82.2%,运载率下降18.6个百分点,收益率下降1.5%[24] - 2020年国泰航空的货运收益为港币245.73亿元,较2019年增加16.2%[31] - 2020年国泰航空的货运量(以货运收入吨千米计算)减少26.5%,可用货运吨千米减少35.5%[31] - 2020年国泰航空的货运运载率上升8.9个百分点至73.3%,12月达到最高点80.3%[31] - 2020年国泰航空的货运收益率上升58.3%至港币2.96元[31] - 2020年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逐步减少中国内地航班约85%的可载客量[29] - 2020年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仅运营最基本数量的客运航班,包括暂停前往多个航点的服务[29] - 2020年国泰航空恢复前往高雄和福冈的客运及货运服务[30] - 2020年国泰航空恢复前往吉隆坡和河内的客运及货运服务[30] - 2020年国泰航空的马可孛罗会会员为公司带来约占总收益四分之一的收入[30] - 2020年国泰航空的亚洲万里通会员兑换飞行奖励减少81%,但非航班类奖励增加85%[30] - 2020年可用货运吨千米数为11,329百万,较2019年下降35.5%[33] - 2020年运载率为73.3%,较2019年上升8.9个百分点[33] - 2020年收益率上升58.3%[33] - 2020年公司通过5,648班只载货的客运航班、680班包机及143班客机的客舱运载指定货物,增加额外可载货量[34] - 2020年公司推出首架经过改装的波音777-300ER型飞机,移除部分经济客舱座椅以提供更多货运空间[34] - 2020年公司接收10架新飞机,包括首架空中巴士A321neo型飞机[34] - 2020年公司将4架波音777-300ER型客机进行局部改装,移除部分经济客舱座椅以提供更多可载货量[34] - 2020年公司将92架客机(占客机机队的44%)停泊于澳洲爱丽丝泉及西班牙雷亚尔城[34] - 2020年公司与空中巴士公司达成协议,将A350-900型及A350-1000型飞机的付运时间延迟至2020至2023年,A321neo型飞机的付运时间延迟至2020至2025年[34] - 2020年公司正就延迟接收波音777-9型飞机与波音公司进行深入磋商[34] - 公司总机队数量为239架,平均机龄为10.1年[35] - 香港快运航空有限公司在2020年录得除税后亏损17.23亿港元,而2019年同期亏损为2.46亿港元[36] - 香港快运航空有限公司在2020年的可载客量为17.42亿可用座位千米数,平均运载率为71%,较上年度下跌16.8个百分点[36] - 香港快运航空有限公司的附带收入渗透率占收益总额的18.8%,包括出售行李、优先登机、座位分配及行政费所产生的非航班附带收益[36] - 香港快运航空有限公司的机队共有28架飞机,全部为空中巴士窄体飞机,平均机龄为5.1年[36] - 公司2020年总收益为8.61亿港币,较2019年同期减少54.5%[37] - 2020年客运服务收益为6.36亿港币,较2019年同期减少64.9%[37] - 2020年货运服务收益为1400万港币,较2019年同期减少39.1%[37] - 2020年其他服务及收回款项收益为2.11亿港币,较2019年同期增加298.1%[37] - 2020年可用座位千米数为17.42亿,较2019年同期减少62%[38] - 2020年收入乘客千米数为12.37亿,较2019年同期减少69.2%[38] - 2020年收入乘客运载人次为57.2万,较2019年同期减少70%[38] - 2020年华民航空可载货量增加31%至9.22亿吨千米[39] - 2020年华民航空航班准时表现上升3.1个百分点至90.1%[39] - 2020年国泰航空服务处理货物140万吨,较2019年减少26%[40] - 2020年公司录得应占亏损港币216.48亿元,而2019年为溢利港币16.91亿元[44] - 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2020年录得除税后亏损港币173.93亿元,2019年为溢利港币2.41亿元[44] - 2020年公司收到政府支援港币26.89亿元,其中港币15.03亿元确认为收益及收回款项[44] - 2020年公司客运营收减少84.3%至港币113.13亿元,收入乘客运载人次减少86.9%至460万人次[48] - 2020年公司货运营收增加16.2%至港币245.73亿元,尽管可用货运吨千米数减少35.5%[48] - 2020年公司其他服务及收回款项营收减少22.7%至港币70.94亿元[45] - 2020年公司总营收减少56.1%至港币469.34亿元[45] - 2020年公司录得减值及相关支出港币40.56亿元,企业重组成本港币39.73亿元[44] - 2020年雅洁洗衣处理衣物量减少至3300万件,2019年为1.02亿件[42] - 2020年国货航录得财务业绩远较上年度为佳,尽管客机腹舱提供的可载货量大幅减少[42] - 假设乘客运载率增加1个百分点,收益增加194百万港币[49] - 假设货物运载率增加1个百分点,收益增加335百万港币[49] - 假设乘客收益率增加1港仙,收益增加201百万港币[49] - 假设货物收益率增加1港仙,收益增加84百万港币[49] - 收支相抵运载率为24%[50] - 2020年收益为21,000百万港币,载客人次为1,400千位,载货数量为1,200千吨[52] - 2020年集团营业开支总额减少42.3%,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龍航空营业开支减少45.3%[54] - 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龍航空每可用吨千米成本(连燃油)增加35.3%至4.14港币[55] - 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龍航空每可用吨千米成本(除燃油)增加55.7%至3.41港币[55] - 2020年国泰航空股东应占亏损为21,648百万港币[57] - 2020年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扣除特殊项目、企业重组、减值及相关支出及税项前的亏损为121.99亿港币[58] - 客货运收益减少564.28亿港币,下降10.6%[58] - 燃油成本总额为83.62亿港币,较2019年减少173.49亿港币[59] - 燃油对冲亏损为30.17亿港币,较2019年增加30.07亿港币[59] - 2020年耗油量为1870万桶,较2019年减少59.9%[60]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2045.74亿港币[62] - 年内物产、厂房及设备增加87.29亿港币,包括飞机及相关设备83.21亿港币[62] - 2020年不派发普通股股息[61] - 2020年燃油对冲比率为58%,较2019年增加[63] - 2020年公司债务净额及股本为1000亿港币,借款主要货币为港币、日元、美元及其他[64] - 借款净额减少4.2%至港币931.29亿元,主要
国泰航空(00293)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8-27 16:4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收益为276.69亿港元,同比下降48.3%[8] - 公司2020年上半年股东应占亏损为98.65亿港元,每股亏损250.8港仙[8] - 国泰航空集团2020年上半年录得应占亏损港币98.65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溢利港币13.47亿元大幅下降[10] - 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2020年上半年客运收益减少72.2%至港币103.96亿元,客运量减少76%至440万人次[11] - 2020年上半年货运收益增加8.8%至港币111.77亿元,货物收益率增加44.1%至港币2.71元[11] - 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2020年上半年燃油成本总额减少62.8%至港币90.69亿元,耗油量减少51.8%[12] - 国泰航空集团2020年上半年收到各地政府因疫情提供的支援港币10.6亿元[10] - 国泰航空集团2020年上半年减值及相关支出港币24.65亿元,涉及16架飞机及附属公司资产[10] - 国泰航空集团2020年上半年实施资本重组计划,总额达港币390亿元,包括发行优先股、供股及过渡贷款[10] - 国泰航空集团2020年上半年每可用吨千米的非燃油成本增至港币2.99元,增幅为34.1%[12] - 国泰航空集团2020年上半年运载率下降至67.3%,较2019年同期的84.2%大幅下降[11] - 国泰航空集团2020年上半年货运运载率上升5.9个百分点至69.3%[11] - 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客运收益预计下跌3710亿美元,较2019年减少61%,亚太区航空公司将面临最大亏损290亿美元[13] - 国泰航空2020年上半年客运收益为103.96亿港元,同比下降72.2%,客运量减少76%至440万人次[15] - 国泰航空2020年上半年每月现金流失为25亿至30亿港元,预计将维持每月约15亿港元[14] - 国泰航空2020年上半年可用座位千米数整体下降65.7%,运载率由84.2%下降至67.3%[16] - 国泰航空与空中巴士公司达成协议,延迟A350-900和A350-1000型飞机的付运时间至2020年至2023年[14] - 国泰航空推出国泰信用额,允许顾客将已订机票按等值转换为信用额,用于未来预订[17] - 国泰航空在特选市场推出Whatsapp查询平台,提升顾客服务效率[17] - 国泰航空2020年上半年美洲地区可用座位千米数下降64.5%,运载率下降16.7个百分点[16] - 国泰航空2020年上半年欧洲地区可用座位千米数下降66.9%,运载率下降18.4个百分点[16] - 国泰航空2020年上半年东南亚地区可用座位千米数下降65.7%,运载率下降20.4个百分点[16] - 国泰航空在2020年上半年货运收益为港币111.77亿元,同比增长8.8%[22] - 2020年上半年货运收益率增加44.1%至港币2.71元[22] - 可用货运千米计算的可载货量减少31%,整体载货量减少31.9%至66.7万吨[22] - 运载率上升5.9个百分点至69.3%[22] - 国泰航空在2020年上半年运作2228对只载货的客机航班[22] - 利用波音777-300ER型飞机客舱运载货物,使可载货量增加5%至9%[22] - 马可孛罗会会员为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带来的收益约占总收益的四分之一[21] - 2020年上半年亚洲万里通会员兑换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航班的飞行奖励较上年度同期减少63%[21] - 国泰航空在2020年上半年恢复每周两班前往墨尔本的航班,并将悉尼航班增至每周四班[21] - 国泰航空在2020年上半年增加前往马尼拉的航班至每日一班,前往曼谷的航班增至每周五班[21] - 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2020年可用货运吨千米为5958百万,同比下降31.0%[23] - 2020年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的运载率为69.3%,同比增加5.9个百分点[23] - 2020年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的收益率同比增加44.1%[23] - 国泰航空在2020年4月23日首次在波音777-300ER型客机上运载货物,使每架飞机的可载货量增加5%至9%[23] - 2020年上半年国泰航空运作了2243对只载货的客机航班[23] - 2020年6月30日,国泰航空恢复运营定期的只载货客机航班前往51个主要航点[23] - 2020年6月,国泰航空继续运营所有定期货机航班,并向华民航空包机[23] - 国泰航空集团2020年上半年录得应占亏损港币98.65亿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溢利港币13.47亿元大幅下滑[39] - 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2020年上半年客运收益减少72.2%,可载客量减少72.6%[40] - 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2020年上半年货运收益增加8.8%,可载货量减少24.6%[40] - 集团2020年上半年营业开支总额减少32.2%,其中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合并计算减少36.7%[41] - 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2020年上半年每可用吨千米成本(连燃油并撇除减值及相关支出)增加20.2%至港币3.75元[42] - 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2020年上半年每可用吨千米成本(除燃油并撇除减值及相关支出)增加32.3%至港币2.95元[42] - 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2020年上半年扣除特殊项目、减值及相关支出及税项前的亏损为港币69.03亿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溢利港币9.66亿元大幅下滑[43] - 集团2020年上半年收到各地政府因新冠疫情给予的支援港币10.6亿元,其中港币6.4亿元确认为来自其他服务的收益及收回款项[39] - 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2020年上半年扣除特殊项目、减值及相关支出及税项前的亏损为68.33亿港元[44] - 客运及货运收益同比下降12.3%,调整后为256.76亿港元[44] - 燃油成本总额为57.19亿港元,同比下降61.1%,燃油对冲亏损为15.99亿港元[46] - 物业、厂房及设备增加15.45亿港元,其中飞机及相关设备占13.21亿港元[47] - 可动用的无限制用途流动资金为154.32亿港元,包括流动资金73.55亿港元和未动用信贷82.2亿港元[47] - 借款净额增加12.9%至930.33亿港元,扣除《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影响后增加18.7%至740.89亿港元[47] - 国泰航空股东应占资金减少21.3%至493.71亿港元,主要由于期内集团录得亏损[47] - 债务净额股份比例由0.99倍增至1.5倍,扣除《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影响后为1.31倍至1.88倍[47] - 资本重组计划中的供股集资117亿港元和优先股集资195亿港元已于2020年8月11日及12日收悉[47] - 国泰航空2020年上半年客运服务收入为110.56亿港元,同比下降70.5%[50] - 国泰航空2020年上半年货运服务收入为126.92亿港元,同比增长10.4%[50] - 国泰航空2020年上半年总收益为276.69亿港元,同比下降48.3%[50] - 国泰航空2020年上半年营业亏损为87.35亿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24.74亿港元[50] - 国泰航空2020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250.8仙,去年同期为每股盈利34.2仙[50] - 国泰航空2020年上半年燃油开支为73.18亿港元,同比下降50.6%[50] - 国泰航空2020年上半年员工开支为86.23亿港元,同比下降14.9%[50] - 国泰航空2020年上半年飞机折旧及租金开支为61.63亿港元,同比增长3.7%[50] - 国泰航空2020年上半年减值及相关支出为24.65亿港元,去年同期无此项支出[50] - 国泰航空2020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134.01亿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17.63亿港元[50] - 公司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49,375百万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62,776百万港元下降21.3%[51] - 公司2020年上半年营业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8,117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现金流入净额9,868百万港元大幅下降[53]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投资业务现金流入净额为3,157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现金流出净额9,646百万港元有所改善[53] - 公司2020年上半年融资业务现金流入净额为2,264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现金流出净额2,844百万港元有所改善[53] - 公司2020年上半年现金及视同库存现金减少2,696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减少2,622百万港元略有增加[53]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本期亏损为9,865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溢利1,347百万港元大幅下降[54] - 公司2020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为负3,537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正416百万港元大幅下降[54] - 公司2020年上半年股东权益总额为49,375百万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62,776百万港元下降21.3%[54] - 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在2020年上半年亏损港币56.16亿元,香港快运亏损港币6.78亿元,华民航空盈利港币4.34亿元,航空公司相关服务亏损港币4.1亿元[57]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总亏损港币98.65亿元,其中财务支出净额为港币16.52亿元[57] - 2020年上半年公司销售给外界客户的总收入为港币276.69亿元,其中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贡献港币251.79亿元[57]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分部之间的销售总额为港币12.41亿元,其中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贡献港币1.46亿元[57]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应占联属公司亏损为港币5.26亿元[57]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总盈利为港币13.47亿元,其中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盈利港币6.75亿元[58] - 2019年上半年公司销售给外界客户的总收入为港币535.47亿元,其中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贡献港币517.62亿元[58] - 2019年上半年公司分部之间的销售总额为港币18.43亿元,其中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贡献港币8800万元[58] - 2019年上半年公司应占联属公司盈利为港币6.48亿元[58] - 香港及中国内地地区收益从2019年的26,352百万港元下降至2020年的16,785百万港元,降幅为36.3%[60] - 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收益从2019年的5,113百万港元下降至2020年的1,907百万港元,降幅为62.7%[60] - 美洲地区收益从2019年的7,463百万港元下降至2020年的2,919百万港元,降幅为60.9%[60] - 欧洲地区收益从2019年的5,317百万港元下降至2020年的1,946百万港元,降幅为63.4%[60] - 东南亚地区收益从2019年的3,924百万港元下降至2020年的1,939百万港元,降幅为50.6%[60] - 西南太平洋地区收益从2019年的2,732百万港元下降至2020年的1,072百万港元,降幅为60.8%[60] - 南亚、中东及非洲地区收益从2019年的2,646百万港元下降至2020年的1,101百万港元,降幅为58.4%[60] - 公司2020年上半年营业亏损中包括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2,396百万港元,无形资产减值39百万港元[61] - 公司2020年上半年财务支出净额为1,652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420百万港元增加16.3%[62]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2.51港元,而2019年同期为每股盈利0.34港元[64] - 物业、厂房及设备总账面净值从2019年12月31日的1401.14亿港元减少至2020年6月30日的1329.36亿港元,减少了71.78亿港元[66] - 公司确认了23.96亿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其中12.12亿港元用于完全撇销16架无法重新投入经济服务的飞机资产[67] - 公司确认了11.84亿港元的减值支出,用于将国泰航空饮食服务和雅洁洗衣的资产账面值减至其使用价值[67] - 商誉减值3900万港元,主要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69] - 公司于联属公司的投资中,香港上市部分的应占资产净值从2019年12月31日的200.9亿港元减少至2020年6月30日的182.68亿港元[69] - 公司总借款从2019年12月31日的972.6亿港元增加至2020年6月30日的1003.88亿港元[71] - 公司债务净额股份比例从2019年12月31日的1.31增加至2020年6月30日的1.88[71] - 经调整债务净额股份比例(撇除不含资产转让元素的租赁)从2019年12月31日的0.99增加至2020年6月30日的1.50[71]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19年底的55.59亿港元减少至2020年6月底的24.41亿港元,降幅达56.1%[73] - 公司流动资金从2019年底的148.64亿港元减少至2020年6月底的73.55亿港元,降幅达50.5%[74] - 公司可动用的无限定用途流动资金从2019年底的200.11亿港元减少至2020年6月底的154.32亿港元,降幅达22.9%[75]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从2019年底的84.48亿港元减少至2020年6月底的52.70亿港元,降幅达37.6%[76] - 公司未派发2020年中期股息,而2019年同期派发了7.08亿港元的中期股息[78]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未派发上一财政年度的第二次中期股息,而2019年同期派发了7.87亿港元[79] - 公司2020年上半年与联属公司的收益从2019年同期的2.49亿港元减少至5600万港元,降幅达77.5%[80] - 公司已批准但未在财务报表中拨备的资本承担从2019年底的657.13亿港元减少至2020年6月底的644.56亿港元,降幅为1.9%[81] - 公司面临多个法域的反垄断诉讼,结果尚未明朗[82] - 公司因违反欧洲竞争法被欧洲委员会罚款5712万欧元,并于2017年6月支付该罚款[83] - 公司贷款及其他借款的账面值在2020年6月30日为-62,509百万港元,公允值为-65,193百万港元[85] - 公司按公允值列账的非上市股本投资在2020年6月30日的公允值为779百万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886百万港元有所下降[87] - 公司专业投资管理资金的公允值在2020年6月30日为846百万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5,079百万港元大幅下降[87] - 公司衍生财务资产的公允值在2020年6月30日为1,655百万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2,010百万港元有所下降[87] - 公司被指定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负债在2020年6月30日的公允值为-1,354百万港元[87] - 公司衍生财务负债的公允值在2020年6月30日为-3,972百万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917百万港元大幅增加[87] - 公司第三级非上市股本投资的贴现率范围为7.0-8.5%,贴现率越高,公允值越低[89] - 公司第三级非上市股本投资在2020年6月30日的公允值为779百万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886百万港元有所下降[90] - 客運收益下跌至去年水平的1%,二月至四月間每月基本現金流失港幣25億元至30億元,五月開始減至每月約港幣15億元[91] - 公司實施資本重組計劃,集資總額約港幣390億元,包括優先股及認股權證發行、供股和過渡貸款[91] - 公司確認各地政府支援港幣10.
国泰航空(00293)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07 16:47
财务表现 - 集团2019年收益为1,069.73亿港元,同比下降3.7%[5] - 国泰航空股东应占溢利为16.91亿港元,同比下降27.9%[5] - 每股盈利为43.0港仙,同比下降27.9%[5] - 每股股息为0.18港元,同比下降40.0%[5] - 集团2019年12月31日的借款净额为823.96亿港元,同比增加40.7%[5] - 集团2019年12月31日的债务净额股份比例为1.31倍,同比增加0.39倍[5] 业务表现 - 2019年集团可用噸千米数为33,077百万,同比增加2.1%[6] - 2019年集团可用座位千米数为163,244百万,同比增加5.1%[6] - 2019年集团每可用座位千米客运收益为44.2港仙,同比下降6.2%[6] - 2019年集团每可用貨運噸千米貨運收益为1.20港元,同比下降14.3%[6] - 2019年集团运载的乘客人次较2018年下降0.7%[7] - 集团于2019年7月完成收购廉价航空公司香港快運[7] - 集团将从2022年开始陆续接收国泰航空半数新型窄体空中巴士A321-200neo型机队[7] 客运业务 - 客运收益为721.68亿港元,较2018年减少1.3%[11] - 可载客量增加2.9%,可用座位千米量增加5.1%,但运载率下降1.8个百分点至82.3%[11] - 收益率下跌3.9个百分点至53.6港仙,反映美元强势、竞争激烈及香港社会事件导致客运量下跌[11] - 头等及商务客舱收益减少3.4%,运载率由76.1%下降至75.7%[41] - 特选经济及经济客舱收益减少0.2%,运载率由85.5%下降至83.4%[41] 货运业务 - 货运收益为211.54亿港元,较2018年减少14.2%[11] - 可载货量减少6.7%,运载率下降4.4个百分点至64.4%,收益率下跌7.9个百分点至1.87港元[11] 成本管控 - 燃油成本总额较2018年减少31.1亿港元(9.8%),但计及燃油对冲损失后减少44.54亿港元(13.3%)[11] - 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的每可用吨千米成本(连燃油)由3.27港元减至3.06港元[48] - 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的每可用吨千米成本(除燃油)由2.25港元减至2.19港元[48] - 撇除特殊项目及非经常性项目并就汇率变动及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的影响作出调整后的每可用吨千米基本成本(除燃油)由2.24港元减至2.22港元,减幅为0.9%[48] 附属公司表现 - 香港快运于2019年7月20日至12月31日期间可载客量为45.83亿可用座位千米数,平均运载率为91.5%[35] - 华民航空的可载货量较2018年减少3.7%至7.03亿吨千米,运载率上升2.5个百分点至68.6%[36] - 国泰航空飲食服務於二零一九年生產二千九百六十萬份機餐及處理七萬零五百二十班航班[36] - 國泰航空服務於二零一九年共處理一百九十萬噸貨物,其中百分之五十三為轉運貨物[36] 可持续发展 - 集团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8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可用吨千米排放的温室气体为545克二氧化碳当量[63] - 集团耗电量为32,900兆瓦时,较2018年下降12.9%[63] - 国泰航空推出"飞向更蓝天"碳抵销计划,2019年抵销了32,321吨二氧化碳[1] - 国泰航空宣布三年目标将单次使用塑料足迹减半[1] - 国泰航空飲食服務公司與本地機構合作,於二零一九年捐贈超過四百噸剩餘食物[1] 公司管治 - 公司已採納一套自行制定的企業管治守則,並在年度報告書所涵蓋的整個年度內,均有遵守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附錄十四《企業管治守則》的所有守則條文[91] - 董事局包括主席、其他四名常務董事及十二名非常務董事,其中四位非常務董事被認定為獨立[95] - 董事局已採納董事局成員多元化政策,以確保董事局成員在技能、經驗及多元化方面取得平衡[97][98] - 董事局風險管理委員會負責監督公司風險管理框架的持續實施及發展,確保其有效性[109] - 審核委員會就監控工作有效程度作年度評估,並檢討了集团的燃油对冲政策[114][116]
国泰航空(00293)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8-22 16:32
集团概况 - 国泰航空连同港龙航空和华民航空于2019年6月30日共营运216架飞机[5] - 国泰航空集团是全球第九大国际客运航空公司及第三大国际货运航空公司[5] - 国泰航空于2019年6月30日营运158架飞机,并持有中国国际航空18.13%股权[5] - 国泰航空在香港持续进行大规模投资,于2019年6月30日已订购67架新飞机,将于2024年底前陆续接收[5] - 国泰航空及其附属公司在全球共有超过32,800名员工,其中约26,700人在香港[5] 业务表现 - 2019年上半年,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的可用座位千米数同比增长6.7%,收入乘客千米数同比增长6.7%[7] - 2019年上半年,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的每可用噸千米成本(连燃油)同比下降5.2%[7] - 2019年上半年,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的每可用噸千米成本(除燃油)同比下降2.6%[7] - 2019年上半年,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的每可用噸千米基本成本(除燃油)同比下降0.9%[7] - 2019年上半年,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的每百万可用噸千米耗油量同比下降1.5%[7] - 客运收益增长5.6%,可载客量增加6.7%,但整体收益率下降0.9个百分点至54.9美分[9] - 货运收益下降11.4%,货运量及收益率均下降,部分原因是中美贸易摩擦[9] - 附属公司贡献较差,联属公司贡献有所改善[9] 转型计划 - 集团三年企业转型计划已进入最后一年,旨在使业务更精简、更灵活和更具竞争力[12] - 二零一八年转虚为盈,表明计划正朝正确方向发展[12] - 二零一九年上半年继续取得良好表现,但受地缘政治及贸易摩擦影响,航空公司经营环境转差[12] - 集团将更多资源投放至数码化、分析能力及流程自动化上[13] - 集团成立了改善科技运用及数据分析能力的中央数据团队、专注改善业务流程的精益团队,以及专注发展共享效率的全球业务服务组[13] - 集团改善了机上餐膳、乘客舒适度、乘客联系方式及飞行常客奖勩计划,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航线网络,改善服务培训,并开拓更多附帮收益来源[13] - 集团将业务分为九个流程,以加强不同业务功能之间的合作,并提出约一千项企业转型措施[13] - 集团正在改善全球联络中心及综合运控单位,透过SAP系统改善财务分析及控制[13] 航线网络及客户服务 - 欧洲航线的客运量与可载客量同步增长[1] - 国泰航空增加往返法兰克福、马德里和巴黎的航班[1] - 国泰航空扩大与汉莎航空集团的代码共享协议[1] - 往返北亚的商务及休闲旅游需求保持稳定[1] - 由于印度航空公司提供的可运载客量减少,印度各航线的客运量有所增加[2] - 马可孛罗会会员为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带来约四分之一的总收益[3] - 2019年上半年亚洲万里通会员兑换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机位的飞行奖励较上年度同期增加27%[4] - 国泰航空于四月成为首家获颁全球认可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新鲜货物运输认证(CEIV Fresh)的航空公司[6] - 集团在香港国际机场开设「瑜逸阁」供乘客练习瑜伽、靠心冥想[16] - 集团在长途航线的商务客舱推出全新餐饮体验,提供更多膳食选择[16] 机队管理 - 公司机队总数为216架,其中国泰航空拥有158架,国泰港龙航空拥有48架,华民航空拥有10架[29] - 公司已确实订购7架A350-900型飞机和3架A350-1000型飞机,未来还将订购21架777-9型飞机[29] - 公司在2022年至2025年期间有14架飞机的营业租赁期满[29] - 公司在2019年7月签订了延期协议,将1架A330-300型飞机的租约延长至2026年[29] - 公司在2019年7月接收了1架二手777-300型飞机,另1架将在2019年下半年接收[29] - 公司在2019年7月将1架777-300ER型飞机的营业租赁期满并交还出租人[29] 财务表现 - 集团客运服务收益增加5.6%,可载客量增加6.7%[36] - 集团货运服务收益减少11.4%,可载货量增加1.1%[36] - 集团航空飲食、收回款項及其他服务的收益減少1.2%[36] - 集團營業開支總額減少1.7%[37] - 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於2019年上半年錄得應佔溢利6.15億港元,而2018年上半年則錄得應佔虧損9.04億港元[35] - 集團於2019年上半年錄得應佔溢利13.47億港元,而2018年上半年則錄得應佔虧損2.63億港元[35] - 集團於2019年上半年每股盈利34.2港仙,而2018年上半年則錄得每股虧損6.7港仙[35] 成本管控 - 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合併計算的每可用噸千米成本(連燃油)由3.29港元減至3.12港元,減幅為5.2%[38] - 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合併計算的每可用噸千米成本(除燃油)由2.29港元減至2.23港元,減幅為2.6%[38] - 撇除特殊項目並就匯率變動及採納《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的影響作出調整後的每可用噸千米基本成本(除燃油)由2.29港元減至2.27港元,減幅為0.9%[38] - 集團燃油成本減少,原因是平均飛機燃油價格下降6.5%,但因耗油量增加2%而被部分抵銷[41] - 燃油對沖虧損減少82.5%[41] 《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的影響 - 集團於2019年1月1日首次應用《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根據所選的過渡方法,2018年的比較信息未重列[2] - 集團借款總額大幅增加,經調整的債務淨額股份比例由2018年12月31日的0.92上升至2019年1月1日的1.25[2] - 集團於2019年1月1日確認使用權資產和租賃負債分別為23.46億港元和23.46億港元[56] - 集團於2019年1月1日首次應用《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的影響為減少保留溢利23.46億港元[51] - 集團於2019年6月30日的租賃負債餘額為22.99億港元[51]
国泰航空(00293)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09 16:32
财务表现 - 公司2018年收益为1110.6亿港币,同比增长14.2%[5] - 国泰航空股东应占溢利为23.45亿港币,去年同期为亏损12.59亿港币[5] - 每股盈利为59.6港仙,去年同期为亏损32.0港仙[5] - 每股股息为0.30港元,同比增长0.25港元[5] - 国泰航空集团2018年录得应占溢利港币23.45亿元,相比2017年亏损港币12.59亿元[9] - 2018年下半年录得应占溢利港币26.08亿元,上半年亏损港币2.63亿元,2017年下半年溢利港币7.92亿元[9] - 2018年集团收益增加18.5%至港币283.16亿元[1] - 2018年国泰航空集团录得应占溢利港币23.45亿元,相比2017年的亏损港币12.59亿元有显著改善[35] - 2018年下半年国泰航空集团录得应占溢利港币26.08亿元,而上半年录得亏损港币2.63亿元[35] - 2018年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的客運服务收益增加10.1%至港币731.19亿元[36] - 2018年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的貨運服务收益增加20.0%至港币246.63亿元[36] - 2018年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的航空飲食、收回款項及其他服务收益增加44.3%至港币87.3亿元[36] - 2018年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的收入乘客运载人次增加1.9%至3550万人次[40] - 2018年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龍航空的收入运载率下跌0.1个百分点至79.6%,而收支相抵运载率为79.4%[40] - 2018年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龍航空的乘客运载率下降0.3个百分点至84.1%,而可用座位千米数增加3.5%[41] - 2018年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龍航空的乘客收益率上升6.7%至港币55.8仙[41] - 2018年集团营业开支总额为1095.79亿港币,同比增长8.1%[43] - 2018年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合并计算的每可用吨千米成本(连燃油)由3.12港币增至3.27港币[44] - 2018年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合并计算的每可用吨千米成本(除燃油)由2.14港币增至2.25港币[44] - 2018年撇除特殊项目后的每可用吨千米基本成本(除燃油)由2.12港币增至2.16港币,增幅为1.9%[44] - 2018年航空公司未计特殊项目前溢利为6.95亿港币,较2017年的亏损41.89亿港币有显著改善[46] - 2018年国泰航空股东应占溢利为23.45亿港币,较2017年的亏损12.59亿港币有显著改善[46] - 2018年特殊项目包括出售碳排放额度的盈利1.01亿港币,重組外站團隊架構產生的離職補償2.01亿港币及資料保安費用0.58亿港币[46] - 2018年燃油成本为338.69亿港币,同比增长8.9%[43] - 2018年员工开支为202.11亿港币,同比增长1.2%[43] - 2018年著陸、停泊及航線開支为174.86亿港币,同比增长14.9%[43] - 2018年航空公司除税前溢利为港币6.95亿元,相比2017年的亏损港币41.89亿元有显著改善[47] - 2018年燃油成本总额为港币324.24亿元,相比2017年的港币247.35亿元增加了31.1%[48] - 2018年燃油对沖亏损为港币14.45亿元,相比2017年的港币63.77亿元减少了77.3%[48] - 2018年建议派发股息港币11.8亿元,每股股息增至港币0.3元[49] - 2018年资产总值为港币1902.94亿元,其中物業、廠房及設備增加港币153.9亿元[50] - 2018年借款减少5.8%至港币738.77亿元,流動資金減少19.8%至港币153.15亿元[52] - 2018年借款淨額減少1.2%至港币585.81亿元,債務淨額股份比例由0.97倍減至0.92倍[52] - 2018年国泰航空股東應佔資金增加4.6%至港币639.36亿元[52] - 2018年燃油對沖比率为31%,相比2017年的67.84%有所下降[51] - 2018年耗油量为4580万桶,增幅为1.6%,可運載量的增幅为3%[48] - 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8.0百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增长1.7%[56] - 每可用吨千米排放的温室气体为556克二氧化碳当量,同比下降1.4%[56] - 2018年耗电量为37,762兆瓦时,同比下降7.7%[56] - 2018年纸张耗用量(办公室)为80吨,同比下降55.8%[56] - 2018年纸张回收量(办公室及机上)为1,528吨,同比下降15.3%[56] - 2018年金属回收量(办公室及机上)为37,290千克,同比下降5.9%[56] - 2018年塑料回收量(办公室及机上)为39,624千克,同比增长6.7%[56] - 2018年员工总数为26,623人,同比增长2.3%[56] - 2018年香港员工占比为76.3%,同比增长2.5个百分点[56] - 2018年外站员工占比为23.7%,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56] - 公司全年分派的股息总额为每股港币0.3元,合共港币11.8亿元[67] - 第二次中期股息为每股港币0.2元,将于2019年5月9日派发[67]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慈善捐贈包括直接捐款港币800万元,以及提供折扣飛機票港幣700万元[69]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二十七「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的所有适用条文[69]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至少25%由公众持有[82] - 公司主要股东包括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太古股份有限公司、英国太古集团有限公司和卡塔爾航空集团,分别持有74.99%、74.99%、74.99%、74.99%和9.99%的股份[81] - 公司支持《企业管治守则》以原则为基础的取态,并已采纳一套自行制定的企业管治守则[84] - 公司年度报告书所涵盖的整个年度内,均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但有关成立提名委员会的条文除外[84] - 公司由一个董事局管理,董事局负责集团的策略领导及监控工作,包括核准年度预算及预测、检讨业务营运及财政表现、检讨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的有效程度等[85] - 董事局已成立董事局安全审核委员会、执行委员会、财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审核委员会,协助履行董事局的职责[85] - 主席与行政总裁的角色有区分,不兼任,以确保管理董事局的人士与营运业务的行政人员的职责清楚区分[85] - 主席负责领导董事局、拟定董事局会议议程、促使所有董事作出有效的贡献及与其沟通、确保所有董事对董事局会议上的事项获适当的简介,并获得准确、及时而清楚的资料[85] - 公司致力于维持及建立完善的企业管治常规,以确保为股东带来满意及可持续的回报、保障业务伙伴的利益、了解并适当地管理整体业务风险、提供令顾客满意的高质素产品与服务及维持崇高的商业道德标准[84] - 公司团队经过严格训练,以服务为本,务求以充足的知识和技巧让乘客享受每个旅游细节[83] - 公司已区分主席与行政总裁的职责[86] - 董事局包括1名主席、4名常务董事及12名非常务董事[86] - 董事局认为4名非常务董事具备独立性,符合上市规则[86] - 公司已获联交所豁免严格遵守上市规则第3.10A条,该条文要求独立非常务董事占董事局成员至少三分之一[86] - 董事局提名蔡剑江、陈智思、夏理逊、利蕴莲及董立均参与2019年股东周年大会选举/重选[88] - 董事局已采纳董事局成员多元化政策,考虑性别、年龄、文化及教育背景、种族、专业经验、技能、知识、服务任期及公司主要股东的合法权益[89] - 董事局成员年龄分布:39-47岁占12%,48-56岁占41%,57-66岁占47%[91] - 董事局成员性别分布:男性占88%,女性占12%[91] - 董事局成员种族分布:华人占65%,英国人占29%,澳洲人占6%[91] - 董事局成员服务任期分布:1-5年占65%,6-10年占29%,10年以上占6%[91] - 董事局会议的平均出席率为92%[92] - 董事局会议在2018年内共举行7次,平均出席率为92%[92] - 董事局会议的程序包括审阅行政总裁的业绩报告、提出新措施及意见、提呈文件以支持决策、提供法律及合规事宜的最新资料、以及任何利益申报[92] - 董事局会议的议程和文件在会议前传阅,确保董事有足够时间准备[92] - 董事局会议以鼓励董事公开讨论、坦诚辩论及积极参的形式举行[92] - 董事局会议的记录由公司秘书负责撰写,并提供给所有董事[92] - 董事局会议的记录初稿和最终定稿均发送给全体董事[92] - 董事局会议的程序包括审阅行政总裁的业绩报告、提出新措施及意见、提呈文件以支持决策、提供法律及合规事宜的最新资料、以及任何利益申报[92] - 董事局会议的议程和文件在会议前传阅,确保董事有足够时间准备[92] - 董事局会议以鼓励董事公开讨论、坦诚辩论及积极参的形式举行[92] - 公司已採納一套董事及要員進行證券交易的守則,條款的嚴格程度不下於上市規則附錄十《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95] - 董事局安全審核委員會年內共開會兩次,成員包括主席及公司所有非常務董事及獨立非常務董事[95] - 執行委員會成員包括行政總裁及其他三名常務董事,以及五名非常務董事,負責監察及釐定公司策略方針[95] - 管理委員會按月召開會議,成員包括行政總裁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負責監察公司日常運作[95] - 財務委員會按月召開會議,成員包括行政總裁及其他三名常務董事、三名非常務董事及財務部主管,負責檢討公司的財政狀況及制定財務風險管理政策[97] - 薪酬委員會成員包括三名非常務董事,負責檢討及批准管理層的薪酬建議,並釐定個別常務董事的薪酬待遇[97] - 公司與太古集團訂有一份服務協議,太古集團借調不同級別的僱員至公司工作,薪酬待遇包括薪金、房屋、退休福利、度假旅費及教育津貼[97] - 薪酬委員會於二零一八年十月的會議上審核給予常務董事的薪酬架構及水平,確認公司常務董事的薪酬與同業公司給予同等行政人員的薪酬比較大致相若[97] - 公司所有董事確認已遵守證券守則規定的標準[95] - 董事局根據財務及非財務措施所取得的成績,監控管理層的表現,受監控的主要項目包括詳細的每月管理賬目及內部及外聘核數師報告[95] - 公司董事酬金在2018年和2019年均为575,000港币[98] - 审核委员会主席酬金在2018年和2019年均为268,000港币[98] - 审核委员会成员酬金在2018年和2019年均为186,000港币[98] - 薪酬委员会主席酬金在2018年和2019年均为83,000港币[98] - 薪酬委员会成员酬金在2018年和2019年均为60,000港币[98] - 公司承认有责任确保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并按照《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香港《公司条例》编制财务报表[99] - 公司设有明确定义的组织架构,分配制定、编写和实施程序及监控风险的日常职责[101] - 公司已制定有效的程序及制度,确保员工能够履行职责,识别、记录及汇报有关营运、财务及合规方面的资料[101] - 内部审核部就主要风险范畴定期进行检讨,并监控集团会计、财务及营运程序的合规程度[101] - 审核委员会的成员包括五名非常务董事,负责协助董事局履行企业管治及财务报告职务[101] - 公司确认其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为有效及足够,全年及直至报告书日期止,均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条文[103] -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每年召開兩次會議,